第115章 大汉奸季新

作品:《1938:除夕计划

    进入小楼,眼前的光线,突然就暗淡了下来。


    扫眼一看,原来楼中的窗户,都被遮挡了起来。


    抬步行至二楼,也同样是如此。


    由此,似乎不难看出,汪精卫是担惊受怕到了极点。


    思忖之间,周隆庠将几人请进二楼的一间屋子。


    招呼着众人坐下,奉上茶水之后,客气的说了一声请稍等片刻,然后就转身走了出去。


    此时,屋内只留下谷雨、影佐祯昭、犬养健、中川杏四人。


    几人只是自顾自的喝着茶水,似乎谁也没有要主动开口说话的意思。


    这沉闷的分为,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趁着喝茶的空档,谷雨偷偷瞟了一眼影佐祯昭。


    影佐祯昭正埋头吹着茶汤,一脸平静的样子,根本看不出他此刻作何想法。


    而坐在他旁边的犬养健,同样也是如此。


    这二人,是他们这一行人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态度就等同于日本政府的态度。


    来往河内的路上,谷雨进行过数次的旁敲侧击。


    每次要说到关键问题时,两人就会刻意将话题引开。


    为了不引起怀疑,谷雨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如今,他即将亲眼见证汪精卫的狼子野心。


    不多时,汪精卫在周隆庠的陪同下走进了房间。


    影佐祯昭起身主动相迎:“汪先生,今日一见,真是倍感荣幸啊。”


    汪精卫一脸激动:“影佐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季新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啊。”


    “汪先生是我大日本帝国的朋友,我这点路程又算得了什么。”影佐祯昭笑道。


    “来,请坐。”


    初一见影佐祯昭如此客气,汪精卫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赶紧招呼着众人就要坐下。


    趁着此时,影佐祯昭赶紧犬养健等人介绍了一番。


    只是说到谷雨时,汪精卫神情突然一顿,问道:“中国人?”


    谷雨正准备回答之时,影佐祯昭当先就将话接了过去。


    “谷先生是我的特别助理,也是上海青帮季云卿的高徒,是完全可以信任之人。”


    “今后很多事务都会协助我完成,还请汪先生不要见怪。”


    “哦,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汪精卫,这才不再说什么。


    影佐祯昭出来解围,谷雨便没有再开口做其他多余解释,只是客气拱手朝对方行了一礼。


    一番介绍过后,汪精卫的话题当即就直入正题。


    “我衷心感谢大家远道而来。”


    汪精卫开口,先是再次向众人表达了谢意,然后又继续说了下去。


    “如今我在河内已经有数月之余,前些天的事情,现在仍让我心有余悸。”


    “所以我觉得,继续待在河内是很危险的。”


    “因此,我一直做着离开的准备。”


    影佐祯昭皱眉问道:“你是认为重庆方面还会有新的袭击计划?”


    汪精卫听闻此言,很是无力的叹了一口气。


    “常凯申此人我太过于了解,相交数十年,他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如今这境地,他那里会肯放过于我?”


    一说到这些,汪精卫就是一脸愁容。


    曾经他是国党的二号人物,如今却只能狗勾于河内寓所。


    不


    仅仅是这份落差他无法接受,他也不想今后日日担惊受怕。


    就这短短半个月,就如同一只惊弓之鸟般,每每夜晚都会被惊醒过来。


    精神已经到了快崩溃的边缘。


    如今影佐祯昭的到来,让他是欣喜若狂。


    “你有想过往什么地方转移吗?”影佐祯昭继续问道。


    被这一问,汪精卫愣住了。


    往哪里转移?


    现今这中国遍地狼烟,似乎哪里都不安全。


    到底去哪儿才最为合适?


    “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上海合适。”思虑半晌,汪精卫道。


    “上海?”影佐祯昭略微一愣。


    “是的,上海。”汪精卫顿了一下,“如果上海不行的话,我任何广东或者是香港也是可以的。”


    香港和港东两地,除非是真的没有选择之时,才会考虑这两个地方。


    此刻,香港处于英国人的占据中。


    英国此时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人打得节节败退,就连其本土也时常遭到德军飞机轰炸。


    在东方,显然不想再跟日本人交恶,以避免首尾不能相顾。


    所以,香港的英国警察,对所有的抗日活动,打击力度都是大的。


    就连逃到香港避难陈公博林柏生等人,也处于英国警察的严密监视之中。


    在这种因素之下,连正常的活动都很困难。


    显然,汪精卫不是很想选择香港。


    而广东,是国父孙先生的诞生之地。


    汪精卫和孙先生的关系也是极深,他自然也不太想选择广东为起始地。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汪精卫认为,目前广东也被日本人占领,如果此时他选择去广东的话,就会给中国国民一种极其不好的印象。


    他会觉得,让别人认为他是在日本人的保护之下,才开展的和平运动。


    和平运动?


    听着这些话,谷雨恨不得当场将手中的茶杯砸过去。


    当年,孙先生逝世之后,汪精卫在国党“一大”之后支持“三大政策”,因为其为人谦卑圆滑,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被推举为广东国民政府的主席。


    可是,1926年常凯申利用“中山舰事件”反对某党,直接无视汪的政府主席和绝味主席身份,让其极其的难堪。


    随后,汪精卫以就医为名,秘密离开广州。


    对此,他还自嘲为“责己不责人,所以引咎辞职。”


    从根本上来讲,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这性格,从后来的多次表现,也可以看出来。


    1927年,中共发动广州起义,汪精卫遭到国党各派职责,汪精卫更是宣布隐退,悄然出国。


    再后,其曾经压张学良兵近热和,张学良根本不听其命令。


    于是两人矛盾加剧,汪精卫仍然是以病假为理由,离开中国。


    此类事件,多不胜数。


    总得说来,他根本就是一个软弱无能之辈。


    当年,汪精卫履新常凯申的行政院长之日,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十九路军更是奋起抵抗。


    然而,一开始汪精卫就被恐日情绪所包围,直接被日本鬼子的淫威吓得战战兢兢。


    甚至认为,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


    事积极,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幼稚不完善。


    那一年,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也有他汪精卫的一份。


    再后来,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将华北主动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就是他批准的。


    远的不说,就说说近两年。


    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汪精卫时时刻刻就只有一个主张,那就是言和。


    1938年,连续三次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的艳电,根本之抗战于不顾,醉心主和。


    而现在,更是和日本公然谈了起来买卖。


    其大汉奸、卖国贼身份无疑。


    如果不是有所顾忌,谷雨恨不得当场将其击杀。


    强行压下心中的愤慨,听着汪精卫又接着讲了下去。


    汪精卫言,为什么他会认为上海市最好的选择。


    上海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暗杀横行之地,正是因为此他才要毅然决然的选择上海。


    只有如此,方能让中国国民了解到他献身爱国运动的诚意。


    就算上海如今也沦陷于日本之手,可是世人皆知,英美的公共租界很大,市政也是外国人来掌管,裁判权也是外国人的手上。


    因此比起广东和香港来,中国人还是有相当的自由行动的余地。


    听听,这特么说得是人话吗?


    谷雨一阵气急。


    对于汪精卫的这番言论,影佐祯昭当然也很是认同。


    甚至还针对性的提出了数个疑问。


    而汪精卫也是兴致勃勃的和影佐祯昭展开了讨论。


    他认为,日本人提出的问题越多,也是认可和支持了他所谓的和平运动。


    所谓的和平运动由来,实则跟当下中国的环境也不管关系。


    抗战爆发,英美法隔岸观火,苏联也不肯出兵帮助中国。


    因此,中国的抗战,只剩下焦土战这条极为严酷的道路可走。


    常凯申认为,这场战争不利于日本打持久战,于是寄希望于持久战来拖垮日军。


    而日本也知道自己资源有限,准备以战养战,利用中国人的资源来打中国人。


    常凯申为了不让日本人的目的得逞,在中国各大战场上大搞烧光毁光的焦土战术。


    其结果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根本不是日军,而是中国的平民百姓。


    其国党内部对这种残酷的焦土战术,也多有反对。


    可常凯申根本就听不进去,仍然我行我素。


    去年六月,国党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突然炸开黄河大堤。


    可是,汹涌泛滥的黄河水,没有淹死一个日本鬼子,反而将十多万中国老百姓淹死。


    除此之外,还造成一百多万老百姓流离失所。


    一些地方军阀,为了禁止难民流入其地区,更是在省界之地构筑哨卡阻挡流民。


    这一场人为的洪水,饿殍遍野,河南之地一片惨状。


    此事还未平息,国党军队又是在某地撤退之时,误放火烧死平民数万之人。


    这就是所谓的焦土战术。


    以人为代价,来阻挡日本鬼子进攻的脚步。


    无疑,这种代价是极其惨烈的。


    不管如何,某人终有一天,会被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


    可是汪精卫心中却是越来越激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