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石窟与石洞
作品:《大师,风水罗盘out了》 一个东西钻进了水草丛中,我怀疑是那条怪鱼,因为下来后唯一见到的生命体就是它。
解开卡扣掏出家伙,双刃匕首能最大限度减少阻力,虽然顺手,但却短了点儿。
刺是水下冷兵器之王,我记得小师叔的抽屉里收藏了一对峨眉刺,非常锋利,像箭一样,不过两端都是箭头,中间带一个小圆环,套在手指上可以握得很紧,如果带过来水下笃定无敌了。
当时怎么没想到呢?明知要探大鬼湖的,潜水衣都买了。
唉,匕首也行,凑合用吧,宰条鱼而已。
朝着怪鱼逃走的方向,我追了过去,并不是胆子大了,而是我想吃鱼了。
水草的叶片遮挡了视线,我还未追踪便失去了怪鱼的行踪。
又一想,既然它不来招惹我们,那就和平共处吧,再吃一顿泡面也无妨,探索大鬼湖要紧。
在水草间游荡,我觉得找到鹤龄的几率渺茫,没听说过仙鹤死后喜欢水葬的。
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水草的形貌都差不多,根本搞不清到过哪没到过哪,不如先绕着大鬼湖巡回一周,看看地貌,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我回头招呼海蛎灰和鱼腥水,用手比着大鬼湖顺时针画了个圈,让他俩跟着我,别走丢了。
与其它天然湖泊相似,大鬼湖同样口宽底窄,地势错落不齐,我们沿着湖腰靠下的部分,贴着水草尖在湖壁上巡行。
正游着,我的视野里忽然愰过一双巨大的眼睛,在水草间的缝隙里隐隐若现。
一个激灵,我握紧匕首转回视线;透过水草,见湖壁上果真有一双超大号的眼睛,像是石窟。
拨开水草游了过去,我发现湖壁上不止一双眼睛,还有形似鼻子和嘴的凹凸,整个轮廓犹如一张怪异的人脸。
目测有两人多高,呲着牙,嘴巴占了一大半,怎么看都不像雕刻出来的,即使是,也是鬼斧神工。
难道天然形成?还是被湖水腐蚀太久了?
我看看海蛎灰和鱼腥水,也没办法交流,像三个傻子一样互相吐着泡泡点点头。
唉,技到用时方恨少啊,平时还真得多学点东西,艺不压身嘛。
不过就算会手语,感觉我们三个也比画不出什么来,海蛎灰和鱼腥水肯定起争执,没有了委婉的语言艺术,他俩还不指着对方的鼻子比出笨蛋、傻x之类的脏话?
还不如直接当傻子呢,最起码点头很有礼貌,对方也以为你认同他的想法。
交换完意见,我们继续巡游,过了形似人脸的石窟,后面出现了很多石洞。
说它们有规则吧,却未排列成行,没章法吧,看起来又不像湖水侵蚀成的,而且每个洞大小相当,都有比较瘦的女生腰身那么粗。
仿佛人类以外的动物挖掘出来的,要雕镂成某种我们看起来认知相对模糊的图案。
当然,也不排除植物腐烂后留下的生长痕迹,毕竟这里的水草长得那么大。
石洞延续了将近二十米,一个洞口一个洞口的,上下也有十几米的延伸。
我绕过一片超大超厚超有肉的水草叶片,发现石洞中断的湖壁上,又出现一个凹凸不平的怪石窟,与前面的大小差不多,看起来好似一个后脑勺,头上还长着两只犄角,同样含含糊糊的。
难道石窟和石洞都是动物弄出来的?
一张人脸、一个长犄角的后脑勺,有如马蜂窝一般的石洞,什么意思?
如果按人类的思维逻辑,我会把它当成一道谜题;可若是动物所为,会是什么呢?
应该拿相机拍下来,带上去给小迪她们解谜。等再下来的时候吧,冬怡好像带了水下摄影机。
我暂且记下眼前的景象,接着向后摸索,水草仍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如此茂密的程度,怕是藏个动物园都足足有余,不知里面有些什么东西。
转了一圈,湖壁上除了两处石窟和若干石洞,并没有其它异常状况。
我感觉下来的时间不短了,再耽搁一会儿小迪和冬怡势必担心,该当上去报个到。
对着海蛎灰和鱼腥水指了指湖面,我们慢慢往上浮,回望石窟与石洞的位置,大致是邻近东、西池的一边,实在古怪,难道是图腾?
可是鲁凯族人崇拜云豹,刻也该刻张豹子脸吧?而且大鬼湖是绝对的禁地,应该没人敢进入,潜下水去在湖壁上搞壁雕?更是天方夜谭。
一望一思已浮出水面,我们朝小迪和冬怡的方向游去,她们也站起身立在湖边等待。
取下潜水镜和氧气罩,我把湖中所见讲述一遍,原汁原味,并未加入主观意识,因为自己也捉摸不透,怕植入错乱信息误导她们。
冬怡问:“湖里有张脸?”
“对。”我点头。
“还有一个长犄角的后脑勺?”小迪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
“对。”我扭过头,也冲着小迪点点头。
“真的假的?还有什么?石洞?”冬怡又问。
“对,对……”我连连点头,“还有很多水草。”
冬怡转向小迪,“要下去看看吗?”
“不然勒?”小迪反问,看表情兴奋的程度又增加了一个指数。
之前温婉的样子我都快不记得了,难道眼前这个被好奇心驱使,试图探求刺激的性子才是真实的小迪吗?
这样也好,大多数人都有双重性格,该温柔时温柔,该狂野时狂野,互不影响,嘿嘿嘿……
小迪一巴掌打在我脸上,把我从臆想中打了出来,“傻笑什么?又中招了?”
“嘿嘿嘿,没,看你和冬怡同学这么精神,我发自内心地高兴,等下带你们遨游大鬼湖的水下森林。”我说完向后撸了一把湿头发。
“兄弟,我看我们有必要探一探东、西池,说不定里面会有线索,人们不是常说吗,答案就在离问题很近的地方。”海蛎灰说。
“咳,不懂就别装文化人。”鱼腥水说,“人家那句名言叫答案就在问题里,你说什么?答案就在离问题很近的地方,什么玩意儿嘛。”
“你懂?我说的又不是名言,是俗语,你没听过是你孤陋寡闻,不代表没有这句话。”
“硬拗是不是?要不咱百度一下?google,英文里也不会有这种半吊子话。”
“你懂什么?俗语是群众创造出来的通俗性语言,我就是群众,现在我说了,答案就在离问题很近的地方,有这句话了吧?”
“别拿无知当个性好不好,俗语虽然是群众创造出来的通俗性语言,但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必须广泛流传,耳熟能详才行。”
“我不跟你死抠书本,咱俩来点真格的,如果东、西池里有线索,你输点什么?”
“大鬼湖的答案就在大鬼湖里,不过东、西池也可能有情报,这我可不否认嗷,情报归情报,答案是答案,两码事嘛。”
“什么都给你说了,没担当……”
海蛎灰和鱼腥水赤裸着上身,穿着四角泳裤和大裤衩子站在湖边争论,就差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互骂傻x了。
等着小迪和冬怡去帐篷里换泳衣,不知她们准备了什么款式,不会是比基尼吧?我的鼻腔突然有点发热,转念又感觉自己头壳坏去。
老半天,小迪和冬怡穿着两套潜水衣从小树林里走了出来。冬怡穿银色系,身材匀称,看起来很有时代感;小迪穿绿色系,前凸后翘,宛如h漫里的人物,线条格外惹火。
鱼腥水说:“诶呀,装备都挺全啊,要不下次我跟老海弄身儿豹纹儿的穿穿?”
“你自己穿吧,买身儿连体的,我给你拍照。”海蛎灰提了一下有点松垮泳裤。
“行,你不穿我就买身儿长颈鹿纹儿的,配我这修长的身材。”鱼腥水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诶,画麇,我们下大鬼湖还是先去东、西池?”
“嗯……”我看看小迪,交出了指挥权。
小迪说:“先去东、西池好了,大鬼湖你们已经勘察了一圈,大概情况掌握了,别浪费物资。”
我说:“那就先去东、西池吧,两口湖都不大,很快就能探测完。节约物资,留着再下大鬼湖。”
“对,”海蛎灰说,“先去东、西池。”
我们人手一面潜水镜,一套氧气罐,外加一支潜水匕首,还带了防水的手电筒,以及水下摄影机,先来到东池湖边。
本来要留人在岸边值守,可是海蛎灰和鱼腥水由于打了赌,都要亲自下去见证。
我一看四野无人,东、西池也不大,应该费不了多长时间,干脆五个人一起行动,在东池里下回饺子。
检查完氧气罐,我们依次进入大鬼湖的附属湖,东池。几十米宽的水面虽然不如主湖空阔,但对于渺小的人类而言,只是五十米泳池与几百米泳池的区别,同样放得开手脚。
一眼望去,东池里居然没有水草,而且水色偏黑发紫,不知是否跟水质有关;或者面积小?阳光不充足导致了昏暗?不过大鬼湖的绿色也可能因为水草的颜色所致。
不管什么原因,没有水草倒更方便了,湖内的一切皆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