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包下五十年

作品:《女儿拔掉了我氧气管

    高阳愁眉苦脸的问道:“这不都是按照你的意思写的协议条款吗?400亩土地,以每年170块一亩,承包给你5年吗?有啥不对的?”


    5年之后呢?


    到时候工厂都扩建了,别的项目也都建造了,他们再不承包给自己,那不是白弄了吗?


    而且他们是管理部,到时他们说啥就是啥。


    林川可不想让他们埋这个地雷。


    虽然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土地确权,到时候这400亩地都是他的。


    但这是400亩土地啊,接近27万平米。


    到时候管理部有别的发展计划,也得按照实际拥有的价值跟他谈。


    于是他淡然的说道:“我记得我跟你说的是我要承包10年,每5年交一次钱,你这里只写了5年的使用权,你这让我怎么做?


    5年之后,你们在给了别人,你让我哭啊!”


    高阳明白林川的意思啦。


    随即说道:“不就是想使用的念头多点吗?管理部既然同意你用,就不会改变想法的!”


    林川却坚持道:“那也不行,啥叫合同,就是公平,而且每个条款都要在合同里有所体现,不然这合同跟收据有啥区别?


    在合同上写好,我要承包50年,每5年交一次使用费,这我就可以接受!”


    高阳哪儿能做的了这个主,还是得请示老大盛学红才行。


    盛学红抽了口旱烟,眯着眼睛说道:“真把钱拿来了?没看出来还有点实力啊,知道他的钱是哪儿赚来的不?”


    这话把高阳都给问住了。


    他只能是不耐的说道:“您让我怎么去问他咋赚的钱,问了人家也不能说啊,您就说他的条件您同意不?


    同意的话,就在这合同上盖章签字吧!”


    盛学红想了想,现在的使用规则,估计未来不可能有啥改变,50年就50年吧。


    他林川敢承包,那就承包给他。


    于是盛学红立刻拿出红章,狠狠的敲在了合同上。


    林川拿到合同,这回是真的满意啦。


    “行了,钱你慢慢数,那4


    00亩土地,未来50年内就是我的了,每5年34万,很好!”


    高阳拎着钱袋子,也高兴的说道:“那我就祝你生意兴隆,多赚钱吧!”


    林川就觉得这高阳有点傻不拉几的。


    他就不想想,未来经济发展必定会带动地界的发展。


    不需要10年,他这400亩地就是寸土寸金,价值不知道得翻多少倍。


    但是这高深的经济学,高阳怎么可能会懂。


    忙着数钱,想着这个月能拿几块钱的奖金就有他。


    林川拿了合同也没有闲着,跟着来到了他购买布料的纺织厂。


    一方面是为了购买布料,其次他也有意思想跟厂长接触一下。


    但是这纺织厂的老板谢红臣,压根没有看得起林川。


    听他的那位女秘书玉珍说林川想见他后,满脸嫌弃的说道:“什么林川,没听过这个人!”


    玉珍的目光有些厌恶的扫了眼谢红臣那谢顶的秃头,随即说道:“他经常在厂里采购面料,现在累积采购有上万块了,还是个服装厂的老板呢!”


    谢红臣端起茶杯,很是不屑的说道:“想见我的人都是老板,他们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吗?无非就是想拿到更多的面料,


    现在好几个省的服装厂都在我的工厂里拿面料,哪个不是一次就拿个十几万的,你看我见过谁?


    拿个万八千的面料就觉得很了不起了是吧?还想见我?你去跟他说,我没空见他,以后也别让他来咱们纺织厂拿面料了,


    我最近接到了南方那边的一个大单,每一寸的面料都得算计着卖,像他那样的小客户,直接扔掉就算了!”


    玉珍心里有些无奈。


    这谢红臣是真能装。


    当林川听了这番话后,不仅没有生气,只是淡然一笑道:“行,那麻烦玉秘书了!”


    玉珍那清秀的脸上也略带起丝丝的愧疚。


    “实在是对不起,现在生产的面料,都要给那些大的客户,还希望您能够理解!”


    林川笑道:“这个我理解,那你先忙吧,我先回去了!”


    看着林川离开的背影,玉珍的也唉声叹气。


    她就不知道谢红臣到底是咋想的?


    本地的工厂他不管,却把如此紧张的面料给别的工厂。


    但是林川却觉得这很正常。


    这个年代的物资非常的匮乏,能够生产出的东西,都是抢着要,根本不存在竞争压力。


    特别是布料。


    就连最低级的的确良都是紧俏商品。


    毛绒呢子料什么的,那都是高端商品啦。


    谢红臣如此的装逼,也是情有可原。


    他现在掌握着很多下游企业的生死,人家不得不看他的脸色。


    本来想跟他合作开发新款面料的,看来谢红臣还是把握不住这个机会啊。


    既然他这个纺织厂不想发展,那就去看看另一家纺织厂。


    惠市一共有两家纺织厂,谢红臣的这家买卖好,另一家纺织厂规模就小很多,还半死不活。


    虽然看上去,这家纺织厂更适合他收购。


    可收购之后,还需要投资很多东西,比起跟谢红臣合作,要花更多的钱。


    可谢红臣现在根本不给他面子,那只能是退而求其次,选择那家纺织厂了。


    而且要做的话,立刻就得去做。


    这次采购的面料坚持不了几天,在用光之前,就得搞定那家纺织厂。


    面料拉回工厂,林川便直接来到了美晴纺织厂。


    跟谢红臣的纺织厂比起来,这工厂可冷清多了。


    规模也没有谢红臣的大,前后大概有5万平方米,有工人750人,管理人员57人。


    纺织厂的老板叫袁美晴。


    林川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前世的记忆里,这个工厂在一年后因为技术研发不足,无法跟上市场发展而倒闭。


    这时林川摁了摁喇叭,看大门的师傅,很是客气的给林川拉开了大门。


    他还以为林川是来拉货的呢。


    厂区倒是整洁,各种促进生产的标语,写在周围的白墙上。


    然而这整洁却让工厂看上去更加的冷清。


    就在林川找了个位置放好轻卡,溜达到办公楼前的时候,正好一群人走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