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师之墓,掘地三尺
作品:《风水大师在种田:娃爹是首辅大人》 不多时,诛邪大阵的祭天大典已经结束。
长老依云伫立在供台前好半晌,终是捧起了金蛋。
这蛋啊,是天谕的根基,更是昆仑的期望。
怎么会是假的?
金蛋在手心里,还是很有分量的。
她高高举起,对着月光,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自从踏进天谕山门来,她已经守护着神兽几十年了……
“长老!长老!那个死骗子,逃走了!”
匆匆忙忙折回来的宁若气喘吁吁,鬼知道苏浅浅那么能跑,双手绑着,两条腿跟踩着风火轮似的。
她撵着,少说穿过半个天谕山门,还是把苏浅浅跟丢了。
宁若跑得急,不留神绊了一下台阶,猛地撞在了依云长老后背。
金蛋突然脱了手,长老瞳孔大睁。
“啪嚓。”
金蛋落地,依云长老瞬觉心跳暂停。
然而,金蛋在地上滚了几圈,竟然……完好无损。
长老与宁若面面相觑,空气死一般的寂静。
神兽日夜供奉,从未磕碰过。
难道真是假的?
宁若自知闯了祸,默默无声地拾起金蛋,递给长老。
长老接过,细细检查。
不检查还好,一检查,骤然发现,金蛋居然凹进去一块……
凹进去了,凹进去了……
她捧着,捧着,潸然泪下。
“长老,你怎么了?”宁若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神兽摔坏了么?对不起长老,因为那个女骗子,她……她不见了……所以我才……”
老者不理睬宁若,颤巍巍地走到供台前,放下金蛋,旋即喝道,“铜钱剑!”
宁若不知何故,只感知长老气焰中天,很是恐怖。
她递出铜钱剑交于长老手中。
老者凌厉挥过,宁若惊叫,“不可!”
那可是昆仑一脉的神兽啊!
“啪!”
金蛋一分为二,竟是个实心,金灿灿的,闪瞎眼。
真是假的……
长老蹭蹭后退,仿佛丢了半条命。
天谕供奉多年的神兽,居然是金疙瘩!
“这……”
宁若也难以置信。
好一会儿,长老想起苏浅浅,她信誓旦旦地说过……
“你说那小友如何了?”长老忽然抓住了主心骨般,紧紧扣住了宁若双臂,眼神闪烁着急迫。
“她……她逃走了。”
长老心一沉,唤来了道人,“找,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她给老生找出来!!”
而此时的苏浅浅,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她不过是胡乱地闯进了八仙殿,躲在张果老塑像背后,本想着躲避宁若的,不经意地压着张果老拐杖,谁知道那里竟有一处机关。
脚底下无端端多了个空洞,就这么掉下来,屁股都杵开花。
“我说你啊,乖乖地配合我,万事大吉,你非得梗着股傲慢的劲,现在好了吧,摔傻了吧?”
她捧着小黑鸡自言自语,然而一贯生龙活虎的小黑鸡,这会儿一点反应都没有。
但愿它还活着……
但愿它活过来后,不要秋后算账……
看不清它怎么样,苏浅浅只好轻轻放进怀里,双手撑开,指尖触碰到的是整整齐齐的石板。
显然,这个地道是人工铺陈的,只是不知通往哪里,更不知延伸的方向是前是后……
她是想掐算一番的,但命格就那么点,越算越薄,省着点为好。
于是……
她喃喃道,“点豆豆,点豆豆,绿豆,黄豆,看谁最快抓到豆……”
往后!
可惜,快递真人禁锢她的符箓不知道何时掉了,否则,凭着符箓上流转的跑马灯,好歹能照亮一尺三分。
一宿过去,山头细雨飘零。
真武殿外,老者拄着乌木拐杖,拉长着脸,更如一颗干瘪的南瓜,“可有找到?”
“二十一处殿门全都巡查过,不见苏姑娘身影!”
“找,继续找!!”
气火攻心,依云长老吼出口后,就是止不住的咳嗽。
一旁远通真人冷眼旁观,“长老,昆仑赠予天谕神兽时,那可是千真万确的一枚卵,到底是如何丢失,又是被何人调包?”
长老咳得头晕眼花,狠狠地抽了一口气,攥着拐杖止不住发抖,“她一定知道些什么,一定……”
眼下的地道内,苏浅浅摸了又摸,暗啐道,“死胡同!我去!”
点兵点将一点也不靠谱!
她断断续续走了很久很久,好像度过了一个世纪……
肚子咕咕叫,眼皮子直打架,脚底板又酸又疼。
但她不得不调转,往另一头去……
次日,雨势渐消,天谕当空朗开了天,青云团簇,碧蓝如洗。
真武殿前,长老佝偻的身影,难掩地疲态,“还没找到?”
“山门内的角角落落,就是一块砖头缝都找过了。”
“难不成不翼而飞?”
众人清点过,仅剩的十三只丹顶鹤具在,且非天谕门人,无法驱使,苏浅浅不可能乘鹤而逃之夭夭。
“长老,歇息去吧,就算找到了她,又能怎样?”
宁若宽慰着老妪,心疼着。
不料,她探出手去搀扶,却被老妪甩来。
依云长老布满血丝的眼,浑浊,却愠怒深深,“若儿,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公报私仇,已将小友诛之暗害!”
宁若哑言,她确是这么盘算,但未能如愿……
“长老,我没有……”宁若委屈地挂着泪珠,“若儿是怎样的人,长老您还不知道么?”
长老心乱如麻,也是一时气昏了头。
正在这时,清瘦的道人快步而来,下巴冒着青灰的胡渣,满脸颓然,“苏姑娘去哪了?你们把她怎么了!”
“师兄……”
宁若凑上前,空山道人给她的是一记如刀如刃的冷眼,“谁是你师兄?苏姑娘若有三长两短,这师门,不拜也罢!”
不拜也罢?
“师兄,你莫不是为了她,要叛出师门?”
空山冷着脸,嘴角下沉,不置是否,撑着倦怠说道,“贫道去找!”
暗道里,苏浅浅终于见着了一缕光,眼前开阔了些,竟分出了许多岔路。
而在岔路前,伫立着一块石碑,是夜光石,刻着几个大字——
天师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