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引狼入室,荣幸之至
作品:《风水大师在种田:娃爹是首辅大人》 鬼上身!
无外乎是被阿飘影响到了心智,产生幻觉,从而出现的行为异常。
关键是,她媚就媚吧,偏生附体的是古稀之年的糟老头子。
毫无观赏性,有的,只是恶寒。
“咚”
苏浅浅轻轻敲在棺材上,像是教训不听话的孩子,“我只给你这一次机会,你要是不走,就烂在这里,魂飞魄散!”
“老,老爷……”
“老爷,你没事吧?”
小厮瞧着彭员外直发怵,特别是他笑起来,掩嘴的动作,看得人做噩梦都得吓醒。
“过来,把棺材拖出来!”苏浅浅高声道,若连起坟这种事都做不了,她干脆去要饭当乞丐!
小厮回过神,虽是害怕,却身不由己,硬着头皮服从苏浅浅的安排。
可是三个汉子,扣着棺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未曾挪动它半分。
“大师,有古怪啊……”
他们指尖森白,脖子青筋暴起,面上充了血,齐齐地喊着“一,二,三”,好像不是在拖棺材,而是在撬泰山。
“破罐子破摔是吧?那就别怪我了。”苏浅浅露出狠色,一把铁屑洒去,噼噼啪啪打在棺木上。
“啊——痛——好痛——”
背后的彭员外歇斯底里地凄惨叫喊,捂着脑袋步伐踉跄,似被人戳瞎了眼。
“抬!”
苏浅浅一声冷下,小厮拧成一股绳发力。
棺材,总算是动了。
“别歇下,一鼓作气抬出来!”
苏浅浅屏息凝神,心中暗骂好几遍,阿飘这种东西,秉着偏执与怨气为非作歹,没有理智可言。
咒骂,强行镇压,比温声和语,好言相劝管用得多!
“啪嚓——”
棺材拖出了坟地,底板沾了五寸的黄泥。
小厮累瘫,彭员外忽然不叫嚷了。
他双手自然垂在两侧,上身前倾,肩头内扣,头往前探,如同一只战斗的鹅,阴测测地盯着苏浅浅,随时要扑上来啄一口。
苏浅浅是没相机,要是有,一定拍下来,嘲笑他一百年。
她取过小厮的火把,扶着坟头,矮身往里探了探。
嚯!
坟里不知道何时积了水,混着黄泥,污浊不堪,下人拖不动棺木也在情理之中。
新娘命属金,金克木,此处安葬本就不妥,坟中积水,又成泥水穴,万不可下葬的风水之一。
试想一个人死得冤枉,死后躺的地方还浑身刺挠,怎么能安生?
“我要杀了,杀了你……”
这时,彭员外迈着生硬的脚步,嘴里念叨着,逼着苏浅浅来。
小厮惊恐退开,苏浅浅擎着火把,瞧着彭员外一张麻木的老脸,愠怒积压已久。
这个老东西,自私自利,狂妄至极,厉鬼附体,怎么不弄死他算了!
“杀了你……”
他木讷地重复着,双臂抬起,双手成环状,要掐苏浅浅脖子。
“啪——”
苏浅浅一巴掌甩过去,彭员外脸歪到一侧。
“啪——”
反手抽过去,帮他正骨。
“啪——啪——啪——”
苏浅浅动作快到有了残影,围观的小厮看左看右,看左看右,脖子都酸了。
几个呼吸下来,彭员外干瘪的脸,似乎打了水光针,做了拉皮项目,红润紧致了许多。
“还杀吗?”她问。
彭员外云里雾里,似乎刚睡醒。
看来,这一通美容伺候,他算是因祸得福?
说真的,苏浅浅手疼。
她背过身,捏了捏手骨,转身便是一副冷然高深的样子,“抬棺下山!难道你们想在坟头过年?”
“是,是,是!”
小厮连连点头,干活加马达似的,什么鬼啊,怪啊,哪有这个女人恐怖。
彭员外都敢打,真是不要命了!
苏浅浅跟着往山下走,两三步之后,回头瞥着神游太虚的彭员外,“家主,还没清醒呢?我带着桃木剑,要不给您捶捶筋骨?”
说完,火把拉长了她的影子,背后是彭家列祖列宗的墓碑,暗夜里伫立,如同一个个守山人。
彭员外注视着苏浅浅,眼神淬了毒。
新娘杜文月的棺木安置回中庭的灵堂,灵幡起伏,香灰缭绕,苏浅浅就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不多时,一位深蓝长褂的道人徐徐近前,“姑娘还不走?”
“不走,我为什么要走。”苏浅浅懒洋洋的,很清楚空山道人说的是什么。
当时彭员外看起来是被鬼上身了,但扑到她面前时,下手掐脖子的动作却很急促。
要知道,她事先已经围着墓地铺了一圈的五谷,鬼食阳间米粮,好比给神上供,应该不会出问题。
且,抬棺八人自相残杀,怎么那时就彭员外中邪了呢?
起初苏浅浅是信以为真,直到彭员外试图掐死自己的刹那,她恍然大悟,这个人是见缝插针,抓住机会想送她去阴曹地府。
如果她死了,彭家配阴婚的麻烦解决了,家财也保住了,顺水推舟,将罪责都甩给新娘,天衣无缝。
恐怕彭员外没想到的是,苏浅浅当机立断,化被动为主动,打得他是晕头转向。
不得不说,彭家主演技还行,把她都给唬住了。
“姑娘胆魄,空山佩服。”道人作揖,旋即落座在灵堂另一侧的椅子上。
两人若门神,任他再凶煞的阿飘也不敢造次。
马车停在彭家院子外时,苏浅浅说:大哥打个商量,你先躲一躲,诛邪这等小事,交给我来办。
扶正黜邪,固本清源,谁来做并无差别。
空山道人也想看看,此女是真有几分能耐,还是装腔作势。
他在暗处观察,很显然,苏姑娘是个老练的风水大师,且嗅觉敏锐,作风果敢。
“佩服”二字入耳,苏浅浅来了精神,條地坐直,“那我想去你们山门观摩一番,空山大哥意下如何?”
天谕派,坐化天师,头骨,长生阵……
光是想想,苏浅浅就已经心痒难耐。
空山道人对上女儿家真挚的目光,那眸子里粲然无比,是对道的热忱。
而今的道门避世不出,几乎断绝了朝拜者登山。
既是同道中人,又是崆峒门徒,空山起身,施礼回应道,“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