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乾纲独断

作品:《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

    说起来北狄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部族组成。


    而部族之间互相讨伐吞并,最后只剩下三个大的部族,分别是赤狄族、白狄族、长狄族。


    而北狄王慕容保便是长狄族的首领。


    整个北狄部落便是在他的征战下才将完全归位一统,让整个北狄部族成为北方疆域最为强悍的一支军事力量。


    也正是因为慕容保,逼得唐国曾与北狄人签下锦葵之盟。


    说来这是唐国北伐的胜利。


    然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自锦葵之盟后,北狄便似乎已经是一个完全可以与唐国并肩的强国。


    那个时候,算得上是北狄人最为荣光的时刻。


    尤其是北狄人的骑兵,百步外可马上开工,箭无虚发。


    令唐国军人提及北狄人更是谈虎色变。


    患上了一种名叫‘恐狄’的怪病。


    然而,这是对外。


    对内的实际情况,其实就算是在慕容保在世时,三大部族之间的势力也是权衡交错,极其复杂。


    如今慕容保已经死了,三大部族便等于是群龙无首,谁也不能再号令谁。


    慕容保共有几十个儿子,单是已经成年的就有十几个。


    可这些儿子里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几个,尤其是掌领赤狄族的大王子慕容尔勒,掌领白狄族的三王子慕容真木。


    而在这些众多儿子中,慕容保最喜欢的却是六王子慕容子雨,他虽有中原汉人血统,可他在部落中却极有威信。


    因为慕容子雨的所作所为全然是倾向于平民,而并非贵族。


    部落中的平民更是用‘腾格里’来赞扬他的博大。


    可这样偏向于平民的王子,往往便也得不到权贵者的拥护。


    在zheng治斗争中,往往便会处于劣势。


    因为zheng治其实就是权贵间利益的争夺。


    现在唐帝得到的情报,北狄三王子最有可能会成为北狄新一代可汗,而这位三王子也是北狄各部族里对唐国觊觎之心最重的。


    一旦北狄三王子登上可汗大位,一定会发兵南下攻打唐国,所以朔州的兵力绝对不能调动。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韩勃领军南下,从时间上来说也是毫无优势可言。


    如此一来,要想解决掉齐王的大军,就必须依靠楚宁统领的京北大营,将齐王的军队彻底狙击在济庆府黄河以北。


    想来这次齐王之所以要起兵造反,说到底也是因为削藩逼得太急。


    这时候再不起兵,那就真没有机会了。


    不过这种脓包,早挤早好。


    所以对于唐帝来说,这倒不是最担心的。


    真正让唐帝心忧的还得是北边的狄族,只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北疆,这一次要趁着北狄部族内乱之际,先把党项人搞定。


    以后才能抽得出精力来对付北狄人。


    与北狄人已经和平了有三十年,和平日子太久了,这场仗早晚都是要打的。苏丹小说网


    唐帝必须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应对北狄人进入战局,南下入侵中原,这才是应该操心的大事。


    至于滨州之乱,唐帝自认为楚宁有能力能够平定叛乱。


    说来唐帝的心思与朝臣们却是不同的。


    朝臣们虽然也极力认为如今唐国最大的敌人不在内,而在外,尤其是北边。


    因为在朝臣们看来,齐王起兵口号打的无非是清君侧而已,所以即便是真的齐王大军打到了京都,落入齐王之手,他们都还有机会与齐王和谈协商。


    甚至说不定还能得到齐王重用,加官晋爵。


    毕竟这只是唐国内政。


    齐王根本没有造反的可能性,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只要利益最大化,任何条件都能谈。


    可外族入侵便不同了,他们这些人真落入了野蛮的狄族人手里,一个个的都非得被点了天灯,再无活路。


    可作为如今唐帝的朝臣,这些心思自然不能明说。


    而对于唐帝来说,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些道理。


    现在最大的优势,便在于所有朝局都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中,乾纲独断。


    当下朝廷有钱有粮,查抄盐商的家底,追缴贪官污吏的库银,所有银钱直接由唐帝调拨,这就是掌控朝廷全局的勇气。


    接下来就是如何把齐王造反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更要把齐王的大军以最低的代价解决掉。


    “皇上!”


    就在这时,康王出班进言道:


    “以臣之见,齐王这次胆敢起兵清君侧,说到底还是有人在暗中拥护,臣恳请领三千军前往陵城将不肖子孙李熠招降回来,请皇上允准!”


    唐帝听闻却是摇摇头:“齐王既然敢起兵,说明他就已经豁出去了,三叔这时前往招降,想必危险重重。”


    “那就请皇上下旨,抽调韩勃的部队南下联合楚宁,夹击齐王的军队,断然不可让齐王大军渡过黄河,否则,京都危矣!”


    “不!朔州不能没有韩勃。”


    顿了顿,唐帝继续说道:“朔州的兵马需要防备北狄人南下,断不可轻动,朕的意思是,集庆府有罗林将军领衔五千人镇守,再有楚宁亲率京北大营三万人接应,二人合力御敌应该可保集庆府不失。”


    康王再次出言说道:“皇上,徐建德因牵连韩德胜一案,如今尚在大狱留罪待发,而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臣恳请把徐建德放了,让他带着旧部兵马前往陵城平叛立功赎罪。”


    唐帝这时的神情终于显得有些冷了,侧目扫视了一眼正微微躬着身子的康王。


    这个三叔到现在还想着招揽人心呢!


    “徐建德欺君误国,虽并未直接参与韩德胜叛乱,可他为了一己之私,反复无常,若不是朕念在他祖上阴德,早将这个龟儿子一刀给砍了。”


    “……”


    康王一时间竟噎住了。


    这皇上,现在说话是越来越粗狂了!


    “皇上!臣也附议康王所言。”


    新任刑部尚书蒋长光瞥了一眼脸色恰白的康王,拱手道:


    “现在朝局纷杂,应当君臣同心,将一切可用之人加以利用,再如何说,这徐建德也算得是一员虎将,杀之岂不可惜啊!”


    “虎将?”


    唐帝微微瞠目,脱口道:“蒋尚书,你且说说这徐建德打过什么仗?又立下过什么功劳?”


    “这个嘛……”


    蒋长光认真想了想,这个徐建德似乎也就带过一次兵。


    而且。


    还是平定流民叛乱。


    可人才刚到前线,流民早被当地官府打散了。


    算是白白捡了个功劳。


    见朝臣们不再言语,唐帝立刻下旨:


    “应对齐王之事,户部要尽快筹集粮草,让楚宁务必要阻击齐王大军渡过黄河,事关楚宁请奏有功之人,兵部即刻着手论功行赏。”


    这后面一句话显然是说给马常波听的,于是赶忙躬身应道:


    “臣遵旨!”


    这时唐帝目光扫过众朝臣,终于显露出一种笼罩四野的霸气来:


    “此事朕意已决,众卿无需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