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领兵主将的人选!

作品:《风流无敌万岁爷

    就在一众大臣议论纷纷时。


    秦政已将徐宽送来的奏折仔细看了一遍。


    看完后,他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站在前方的张英注意到了秦政的神色,连忙问道:


    “陛下,徐太守在奏折中如何说的?温县的情况是否严重?”


    张英一开口。


    原本议论纷纷的大臣齐齐停止了议论。


    神色各异的看着秦政,等待着秦政的答案。


    站在首位的袁刚,此时眼神闪烁,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事。


    秦政将奏折交给一旁的赵得柱:


    “将奏折传给诸位大臣看看吧。”


    赵得柱连忙接过秦政手中的奏折。


    先是递给了站在群臣之首,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袁刚:


    “左相,您先瞧瞧!”


    袁刚接过奏折仔细的看了一下后,神色微微一变,不动声色的递给身后的张英。


    张英打开奏折看完之后不由得眉头一皱:


    “从这奏折上能看出,这伙乱民怕不是普通的乱民,此事有些复杂。”


    张英看了之后,又传给身后的侯平。


    殿内近百号人,没办法在短时间里让所有人都知道温县发生了何事。


    秦政沉声道:


    “徐宽在奏折中禀报,昨晚深夜,近两千乱民趁着夜色围攻温县县城,提前藏身在县城内的乱民奸细突然暴起,杀了守城士卒一个措手不及,夺得城门后随即打开城门,将乱民放入城内。


    因为事发深夜,城内守军毫无防备,负责县城守卫的校尉以及近千士卒被打得毫无反手之力,校尉战死,数百士卒被杀,其余士卒逃出城外,目前不知道所踪,县衙被乱民攻破,县令被乱刀砍死,


    目前,徐宽已亲自带着三千士卒火速赶往温县,为了能一举剿灭温县的乱民,他请求朝廷派兵协助,以保洛阳京畿安稳。”


    听完秦政的话。


    殿内大臣沉默了几息,而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陛下,温县与洛阳快马加鞭不过两三日的时间,为了防止这些乱民携裹更多的流民趁机壮大,朝廷必须得尽快派兵镇压。”


    “没错,京畿之地乃是朝廷根本,一旦有乱,不仅威胁朝廷安全,还会有损朝廷声威,必须得尽快平息温县的民乱。”


    “这是大事,必须得谨慎应对。”


    “……”


    这一次,朝廷大臣的意见非常统一。


    都是要求朝廷立即出兵,尽快平息温县民乱,以保证京畿之地的安稳。


    秦政冷冷的看着下方这些大臣,神情没太大的变化。


    真以为这些大臣要求朝廷出兵,是为了京畿之地的安危?江山社稷的安稳?


    不见得是。


    因为有很多大臣的家业就置办在这京畿周边。


    要是温县的乱民真的做大了,开始在京畿之地游荡,他们的家产可是会遭到极大的损失。


    他们才会这么统一的急着要求朝廷出兵。


    当然。


    不管这些大臣有什么小心思,出兵肯定是得出的。


    温县这个位置离洛阳真的太近了。


    如果不早点解决这场民乱,后果将会极其的恶劣。


    不过,秦政没有立即表态,先问站在首位的袁刚:


    “左相,你认为温县一事当作何解决。”


    袁刚沉思了一下,神色轻松的说道:


    “陛下,温县民乱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掀不起任何风浪,郡守徐宽不是已经带着三千士卒赶往温县了么?陛下可下一道圣旨,


    让郡内各县立即派出兵丁前往温县集结,配合徐宽带领的这三千士卒合围温县,


    如此,便可一举围歼这数千乱民,解除这些乱民对朝廷的威胁。”


    袁刚的话获得不少大臣的认可。


    在他们看来。


    这不过是大乾又一起民乱罢了。


    尽管距离洛阳很近,有可能威胁到京畿安全。


    但近也有近的好处。


    立即派兵剿灭就行,没啥大问题。


    看着袁刚轻松的神色,秦政眼里不着痕迹的划过一丝凌厉,而后问张英:


    “英国公,此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张英沉思了几息,眉头紧锁的对着秦政道:


    “陛下,从徐宽的奏折中能看出乱民之所以能一举拿下温县县城,是采用了里应外合的手段,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温县的这次民乱恐怕不是简单的民乱,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民乱,


    不仅要立即派兵尽快平息,领兵主将也必须得有着相应的谋略和军事素养才行,如若不然,恐怕会出现极大的变数。”


    张英的话很谨慎,并不像袁刚说得那么轻松。


    但他的话则是遭到了不少大臣的质疑。


    说张英太过谨慎,有点小题大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对于袁刚和张英两人的看法。


    秦政更加相信张英。


    袁刚不是专业的将领出身,也从未领兵出征过。


    对于行军打仗这种事。


    他是绝对没有张英来得专业。


    而且张英说得也对。


    乱民能在一夜之间里应外合拿下一座县城,没有一套完整的行动方案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秦政没理会攻击张英的那些大臣所说的话,而是不动声色的说道:


    “既然左相和英国公以及诸位臣工都认为该出兵温县,以便能尽快平息这场民乱,那朕就决定对温县用兵,但领兵主将该派何人呢?”


    秦政话音一落,稍微缓过劲来的侯平立即道:


    “陛下,臣愿意领兵前往温县,为陛下一举扫平盘踞在温县的乱民!”


    侯平话音一落,便有人立即站出来反对。


    “宋国公,你今天刚被杖责身体都还没恢复,怎么能领兵出征?我觉得北军左中郎将伍琼可胜任。”


    “我觉得邱晨邱校尉也不错,他年轻有为又出身名门,领兵打仗肯定是没问题的。”


    “我觉得来京城述职的并州中郎将王源可胜任,他出自太原王氏,也是名门出身,平息一场民乱绰绰有余。”


    “……”


    一时间。


    殿内一众大臣开始推举各自中意的人选领兵出征。


    在他们看来。


    平息一场民乱。


    只要不是十足的蠢材,谁都能胜任。


    这可是积攒军功和名声的大好机会。


    都不愿意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外人。


    侯平此时可是气得不轻。


    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自荐领兵的。


    结果反而成了声音最小的那一个,他不服气,就要出声反驳。


    一旁的张英连忙给了他一个眼神,让他别开口。


    侯平愣了一下,看着龙椅上眼神深邃的秦政,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微微叹了口气,便不在出声。


    龙椅上。


    秦政并没理会这些大臣推举的人选。


    自顾的在脑中将能想起来的人选梳理了一番后,便敲定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他吩咐身旁的赵得柱:


    “赵得柱,派人前往南军大营,让驸马都尉徐盛放下手中的事,立即来这勤政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