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这可是个肥差!

作品:《风流无敌万岁爷

    秦政不动声色地问袁刚:


    “左相,你有何异议,说来让朕听听。”


    袁刚沉声道:


    “陛下,汪卫担任兵部尚书数年,对于兵部的运转流程极其熟悉,对于大乾各级将领的能力和忠心也颇为了解,如今的大乾各州并不太平,匪祸不断流民四起,不少州郡正在用兵,


    而且,西凉和北边的匈奴对大乾疆土也是虎视眈眈,经常越过边境作乱,正是需要汪卫这种精通大军后勤,懂得如何调度大乾各地兵马的大臣来维持整个局面,


    如若陛下此时免了汪卫的职,朝中恐怕暂无相应的人来担任此职,还请陛下为了大局着想,对汪卫的失职之罪从轻发落,避免造成大乾朝廷和各州郡军备混乱,以至于造成不更严重的麻烦。”


    袁刚的话立即引起了他的那些党羽附和。


    纷纷表示说得在理,不能在这个时候免了汪卫的职。


    其余一众大臣则是看起了热闹,心思各异。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免了汪卫的兵部尚书,如果真免了,左相恐怕就骑虎难下了。”


    “要是汪卫真被免职,兵部尚书的位置会不会落在我们寒门官员手中?”


    “汪卫可是左相手中的一张王牌,陛下真要动他,恐怕会和左相撕破脸吧。”


    “……”


    汪卫此时的内心也是十分忐忑。


    “尽管左相站出来保了我一手,但万一皇帝真就不顾后果免了我兵部尚书的职位,到那时,我就彻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左相肯定不会在保着我,我在任上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肯定会趁机报复我,想想都有些后怕。”


    秦政听了袁刚的话后并没有直接表态。


    似乎是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于是乎。


    殿内一众大臣也沉默起来不敢多言,心思各异的等待着秦政的命令。


    时间过去了小片刻。


    秦政出声了:


    “汪卫。”


    汪卫连忙道:


    “罪臣在。”


    秦政看着他,冷冷地说道:


    “按照朝廷律令,你此番所犯过错理当重处,但既然左相站出来为你求情,朕就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从即日起,你这个兵部尚书前面加一个代字,如果你能将功补过,你这个代字就能去掉。


    但如果你在任期间敢不听朕的命令,那你这个兵部尚书也就不用干了,等着朕治罪吧。”


    秦政这话一出口。


    让不少大臣神色意外:


    “不是吧,陛下真就听了左相的话,就这么放过汪卫了?这不符合陛下最近的行事风格啊!”


    “真是气啊,我还想着有没有机会染指兵部尚书,结果陛下竟放过汪卫,这怎能可能?”


    “陛下还是不敢和左相彻底撕破脸皮,左相这个回合占了上风。”


    “……”


    汪卫听到秦政的处罚后,顿时神色大喜,连忙表态:


    “谢陛下开恩,请陛下放心,臣今后定会做好本分之事,绝对不敢违背陛下的旨意。”


    相比起汪卫的兴奋。


    袁刚则是眉头一皱,有些意外:


    “皇帝这是怎么回事,按理说,他会借机除掉汪卫而后安插自己的人担任兵部尚书,以此掌握朝廷军权,但他竟然这么爽快地免了汪卫的罪,这不符合常理啊?莫非,他还有后手?”


    袁刚脑中快速运转,很快便眼神一凝,想到了某种可能:


    “莫非,他的目的是枢密院?”


    秦政不清楚袁刚此时的内心想法,看着下方感恩戴德的汪卫道:


    “尽管朕暂时不会免掉你的尚书之位,但失职之罪也必须得惩罚,朕决定,免除你半年的俸禄,以观后效,你可有异议?”


    秦政的话让汪卫心下松了一口气。


    “相比起尚书这个位置,别说半年俸禄,就是一年的俸禄我都不在意。”


    忍着心中的喜悦,汪卫连忙谢恩:


    “谢陛下隆恩,臣认罚,不敢有任何异议。”


    放过汪卫不过是秦政计划中的一环,下面的事,才是他的目的。


    他环视着殿内一众大臣,开口道:


    “枢密院自仁宗皇帝组建以来,一直担负着统领并训练大乾各地驻军的职责,是朝廷各部门中的重中之重,而枢密使统领整个枢密院,统领大乾各地驻军,可谓是职责重大,位高权重,


    原枢密使李俊因罪被诛,但枢密院不可一日无主,正如左相刚才所说,如今的大乾正值多事之秋兵祸不断之时,更需要一位能力出众,知兵事懂谋略的人来担任枢密使一职。


    因此,朕希望殿内诸位臣工可畅所欲言,把你们觉得可以担任枢密院枢密使一职的理想人选提出来,如若朕觉得合适,那么就定下人选,当然,如果你们觉得自身能力不俗,也可毛遂自荐,不必拘泥形式。”


    秦政话音一落。


    殿内不少大臣神色为之一变。


    不少人面露喜色,觉得这是个该自己表现的好机会。


    “枢密院枢密使,这可是大权在握的肥差,这次我一定得争一争。”


    “我身为枢密院副使,枢密使的位置轮也应该轮到我了吧!”


    “……”


    就在不少大臣心下欣喜时。


    袁刚终于想明白了秦政刚才为何会放过汪卫:


    “原来,皇帝这是拿汪卫作为政治交换条件,他的目的是枢密院枢密使这个位置的人选,绕了这么大的弯子,他终于露出了真实目的,这可真是好计谋,好手段。”


    秦政话音刚落下不久。


    便有大臣站出来推举枢密院枢密副使采攸担任枢密使。


    陆陆续续的。


    又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推举各自的亲信担任枢密使。


    更有甚者是推荐自己担任枢密使。


    总的来说。


    枢密使这个位置,朝堂上有不少人盯着。


    站在张英身后的侯平此时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推举英国公张英可以担任枢密使一职。”


    侯平话音一落,殿内立即安静下来。


    不少大臣此时才发现。


    这殿上还站着两位将门出身的国公呢。


    尤其是英国公张英。


    无论是身份实力,都有资格争一争枢密使这个位置。


    穆绍知道该自己表现的时候了,他立即站出来支持侯平:


    “陛下,臣支持宋国公的推举,英国公将门出身历代忠良,其本人精通兵法熟悉军务,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如今的大乾朝廷正需要一位懂得用兵之道,在军中有着很高威望的人来总领全局,统领大乾各级军队,


    因此,臣也推举英国公张英担任枢密使一职,请陛下恩准。”


    穆绍话音一落。


    便有不少寒门大臣立即站出来表态支持张英。


    在这些寒门官员看来。


    尽管张英属于勋贵,和他们寒门不算亲近。


    但张英可是皇帝的支持者。


    不支持他,难道支持世家的人来担任枢密使?


    支持。


    必须得举双手支持。


    一时间。


    张英的支持率节节攀升,呼声最高。


    然而就在此时。


    一个不同声音响起:


    “陛下,臣不赞同张英出任枢密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