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五)

作品:《如意如意,如我心意

    因为贾政的缘故,其他联姻的几大世家,也跟着有样学样,渐渐从皇权站队中,脱离出来。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几大世家的抽身,也算再度给贾家未来的平安,加了一道保险。

    一来自身安于本分,低调做事。

    二来联姻的世家也渐渐从皇权雷区抽身,不用担心被连累。

    贾府的未来,可以说,已经大抵无忧矣。

    接下来,无非就是自家争气。

    一来,子弟聪慧有出息。

    二来,府上不再作奸犯科、藏污纳垢。

    这第一点嘛,自然是交给宝玉去完成。

    毕竟,人家是第一男主角,又是神瑛通灵,论聪颖绝对是贾府子弟第一!

    至于别的子弟,如贾琏贾蓉贾环之流,大抵是没救的。别说凌如意,就算是贾母,也懒得浪费精力去点化。

    再往下,贾兰倒是很值得栽培。不过那不用凌如意和贾母费心,自有李纨教导得甚好。

    第二点,倒是要麻烦许多。

    毕竟,用柳湘莲的话来说,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

    这虽然说的只是宁府。

    但,荣府也干净不到哪去。

    别说贾琏对男女之事的热爱,并不输给宁府那对父子。

    就说王熙凤,手里办过多少仗势欺人的脏事,就连人命,也是走过的。这也是另一种藏污纳垢。

    好在,那都是以前。

    现在的贾琏和王熙凤,倒真不那样了。

    贾琏不说,本就是个没灵性的,红尘色相蠢物而已。

    之所以改变,完全是因为改变后的王熙凤,彻底散发光彩,死死拿捏了他的心魂审美,再想不起去外面拉那些香的臭的。

    王熙凤么,却是真的改变了。

    她治家依然有方,只是再不会去做那作奸犯科之事。

    只一应处理得井井有条便是,不再过度苛责下人,也不大肆铺张去争那些外面的排场。

    无非打理得所有人吃穿有余罢了。

    每日的吃穿用度,也都是以实用为上,不再如以前那般山珍海味地铺张浪费了。

    其实,贾府的收入,如果只供应贾府人的实用性吃喝穿度,是完全够的。

    完全不会入不敷出。

    更不需要她去作奸犯科筹措银子,甚至贴补自身嫁妆。

    如此,天长日久下来,甚至还有节余。

    王熙凤便做主,每年将节余银钱,拿出一部分,布衣舍粥,接济穷人。

    算是为自己的曾经赎罪,也算为贾府的未来积福。

    那王夫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能既体面虚荣,又干净双手。

    自是不满意。

    但她与贾政素来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情。平日里连聊天都聊不上几句,更不用说打小报告了。

    与贾母本就是婆媳。

    这层关系,五千年来自古敏感,无非是东风与西风的较量制衡。

    说到感情,那是万万没有的。

    她若真去找贾母告王熙凤的状,只怕贾母反会站在王熙凤这一边,将她数落一通。

    至于娘家,那就更不用提了。

    别说王熙凤也是王家女儿。

    就算不是,又有哪个娘家,会真为了嫁出去的女儿,去人夫家给出头的?要知道,贾府可也不比王府差。

    人王家还指着姻亲绑定,一荣俱荣呢。

    当初鸳鸯就看得透彻,这个时代所谓的娘家,也无非是用女儿攀附联姻,若得了好处,自然开心。若女儿真过得不好,也无非是含泪感叹两句,然后王八脖子一缩,各自过各自的日子罢了。

    这一层,王夫人自然也明白。

    丈夫靠不住。

    婆婆不给撑腰。

    娘家也靠不住。

    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儿女了。

    她先是往皇宫的女儿捎了信,大大诉了一番苦,说自己这些日子被节衣缩食,过得苦不堪言。希望对方申饬王熙凤几句,好让对方知道分寸。

    然而,如今的元春,格局早已大了。

    她连涉及切身利益的后宫之事,都不大管了。又岂会再回来管贾府之事?

    更何况,将母亲和祖母两相对比。

    祖母只嘱咐她保重自身,让不用以贾家为念,只顾自己安安稳稳,低调过好自己就行。若能有个一儿半女最好,将来老了也有个依靠和寄托;若没有,也要珍重开心,快活一日是一日。横竖,混到妃位,也不至于担心无人养老。

    很现实,也很体贴。

    母亲呢,混不担心自己在皇宫的处境,只拿家里的那点事来烦自己。

    真真是让人寒心呢。

    所以,元春并没有替母亲做主。

    反而大赞王熙凤勤俭有方,是兴家长久之道,值得提倡。

    更劝王夫人安心礼佛,修身养性,以愉悦长寿为上。粗茶淡饭,更添福添寿。

    这些话,原本也是元春的肺腑之言。

    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在后宫中,她不再争宠,只低调做好自己。

    每日吃穿用度,也都以素俭为主。

    一来,这样的心态和饮食,确实对身体更好。

    二来,这样也少引后宫嫉妒,不扎眼,也就不拉仇恨。

    三来么,这样也无意间树立了自己的良妃形象,不管是在皇后那里、太后那里、皇帝那里、还是后宫太监宫女的舆论里,都上了一波好分。

    总之,百利无一害。

    可惜,王夫人并不懂。

    她只觉得心塞。

    她要的,本就是过着无尽虚荣的奢靡生活,却不用承担费用,一切推给王熙凤。

    现在,一切都变了。

    女儿靠不住。

    儿子呢……

    唔,自然也是靠不住的。

    大儿子贾珠早已英年早逝,指望不上。

    小儿子宝玉,虽然聪颖,却更与老太太亲厚。

    这会子,虽然在发奋读书,却终究还没高中,没法替母亲做主。

    更何况,王夫人深知功名对一个男子的重要,又深爱儿子,才舍不得让儿子为她的这点事分心,影响将来求取功名。

    这,大约就是对女儿和儿子的区别吧。

    古代重男轻女,大抵如此。

    这些乱七八糟,凌如意没心思管。

    她现在一门心思都在自己的任务上。

    在她的一番运作下,贾府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别说林黛玉的身体越来越好。

    就连别的小姐丫头,也加入到锻炼养生大军,每日成群结队,一有时间,就到处逛园子,或者聚在一起拉开场子,跳广场舞。

    天长日久下来,王熙凤甚至还想到废物利用:既然大家都那么迫切需要运动,那就干脆给每人派点活,既能活动身体,又不劳累伤身。

    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创造了财富。还跟下人们打成一片,更能体会下人们的心思,将来各自嫁娶管家,也都便宜。

    所以一举三得!

    这一举措,立刻得到所有小姐们的赞同。

    尤其是迎春,在得知自己将来的命运后,更是每日练得比谁都起劲。

    唯恐将来被什么“子系中山狼”家暴时,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