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再三警告

作品:《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一定要记住!”


    “不管发生任何事,都要回方府等着。”


    “知府大人已经安排快马去迎族长,族长会连夜快马加鞭赶来帮你解围。”


    王尘抢过布裹强行塞进了方永怀里。


    方永失神扫视人群。


    人群尽皆悲怆,没有任何作乱的迹象。


    食为天!


    直觉告诉他,食为天出事了。


    况钟的衣冠冢已然下葬,崔家丧事一过,便绝不会任由他的势力继续壮大。


    江宁郡另外十五家食为天要比艺馆还要早半个时辰开业。


    方永避重就轻,就是想要食为天无声无息的再江宁郡开办起来。


    没曾想崔家根本没有来艺馆搞破坏的打算,而是直接把目标放在了食为天。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


    方永压下心里的情绪,调整心态继续高声大喊。


    “义演第二曲,送别!”


    “生老病死,终须一别,长亭古道,一壶浊酒敬孤魂。”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刘采春和李香纯洁的声音传出,人群里再次传来哭声。


    方永匆忙走到书桌前帮忙发放书籍。


    但凡愿意写的,不管好坏,都给出一本书籍。


    悼词这种东西是给死人用的,能写出好悼词的人大多是为了生计放下脸面的穷苦书生,和这些人打个照面,对自己以后挑选人才多少有些好处。


    奔忙之间,苏小小突然紧张兮兮的挽住了方永的臂膀。


    “怎么了?”


    方永柔声问了一句,随着苏小小的视


    线望向桌前的布衣中年。


    看到布衣中年的长相,方永顿时被吓得后退了两步。


    原因无他。


    眼前的布衣中年长得实在是太丑了。


    布衣中年长了张尖嘴猴腮脸,眉毛一多一少不对称不说,眼睛还一大一小,鼻梁扁平得无法分辨,说话的时候嘴还是翘着的,给人一种丑得不像是人的感觉。


    方永听说过这个人。


    此人名叫罗隐,是杭州府的人。


    罗隐二十岁就已经通过秋闱成为乡试解元,然而长相丑陋,在进京赶考时把监考官吓得魂不附体,被监考官从考场赶了出来。


    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外在形象是有要求的,虽不至于长相俊美,但至少不能缺胳膊少腿,五官不能过于丑陋。


    然而罗隐的长相已经不是丑,而是直接把丑字写在脸上了。


    因为长相奇丑,连摘抄书籍的杂事都没人敢用,只能低价给穷苦人家代写书信换饭吃。


    谣传罗隐已经走投无路饿死街头,没曾想会出现在金陵城。


    方永尴尬的向罗隐施了一计赔礼。


    “让罗先生见笑了。”


    罗隐怔了怔。


    一路走来,但凡看到他长相的人皆是退避三尺出言咒骂。


    如此彬彬有礼的还是第一个。


    “在下还能写一些好悼词,不知东家可否愿意再施舍一本?”


    罗隐握着还未放下的笔,自顾自的在宣纸上写下了悼词。


    “星火坠于沧海,神州陷于深渊,天亦有知,霪雨不绝,哀世之奇人有陨,悲国之栋梁多折……”


    方永目不转睛的打量着纸上


    的文字,一时间不由心血来潮。


    这比喻,了得呀。


    他拿起一本礼记递向罗隐,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本官座下缺乏罗先生这样的人才。”


    “艺馆里准备了不少供客卿留宿的房间,倘若罗先生还未找到去处,待元宵灯会过后可在艺馆住下,本官愿奉罗先生为上宾,以礼相待。”


    眼下正是方府急需用人之际,况且方府用的人不需要抛头露面,无需谈论美丑。


    罗隐接过书,郑重的向方永鞠了一礼。


    “如此,便多谢了。”


    不知不觉,准备的一千多本礼记已经发放完毕。


    方永看了眼天色,又看了一眼人山人海的人群。


    午时已过,官府里负责布置主会场的官员还没来。


    距离计划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个时辰,按理来说王介甫新官上任不久,不该这般懈怠才对。


    幻音坊开业第一天不图赚钱,图的是留下顾客散步消息,最大程度的打响幻音坊的名气。


    要是人群散去,这一上午的功夫就白忙活了。


    苏小小脸上写满了担忧,低声细语道,“除了最后的压轴曲,准备的三十首曲子都已经重复弹唱过一遍了。”


    “重复过的曲子短时间内再重复一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以至于大量看客流失。”


    “要不咱们先把准备好的话说了?”


    方永摇了摇头。


    他准备的话术和元宵灯会挂钩,在灯会主办方不在场的情况下招揽人才,难免会落人口舌。


    未时三刻,围观人群出现离散趋势之际,急促的马蹄


    声终于从街道一头传来。


    “江宁知府衙门按朝廷规矩置办元宵灯会主会场,闲杂人等统统绕道!”


    方永挪开门前板凳给官差让道的同时,中气十足的向杜秋等人吩咐道。


    “幻音坊义演最后一首!”


    “天!亮了!”


    “那是这个冬天,风儿还带着雪,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


    伤感的声音刚刚响起,王介甫已经骑着快马冲到幻音坊门口。


    王介甫板着一张脸跳下马,拽住方永的肩膀便往大门里拽。


    他把写着元宵灯会规则和奖励制度的告示递到方永面前,压低声音提醒道。


    “做你该做的事,其他的元宵灯会结束后自会有人告诉你。”


    “再说一次!”


    “不准提及食为天,不然老夫都得跟着你完蛋。”


    方永神情恍惚的看了眼跑上阁楼的王介甫,又看了眼那些神色不自然的抬着贴了封条的题目箱进门的衙役。


    食为天肯定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王介甫应该是故意把事情压了下来,打算先保证元宵灯会顺利进行。


    他本想借着这次机会让食为天和艺馆形成关系链,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幻音坊是为方家产业招揽人才所设,和食为天相辅相成。


    现如今最重要的是稳住幻音坊吸引来的人气。


    方永调整情绪,拿着告示走向了大门。


    “还请大家安静。”


    “重新向各位父老乡亲介绍一下。”


    “在下方永,乃是陛下亲封金陵县子,新任方家族长,勇武王座下致果校尉,也是


    江宁郡十六县幻音坊的大掌柜。”


    “幻音坊有幸在开业之际得到江宁衙门青睐,作为元宵灯会主会场掌柜,我现在为大家讲述灯会比试规则。”


    方永清了清嗓子,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告示。


    “灯会共分五轮,包括一轮遴选和四轮竞争。”


    “从酉时初开始遴选,直至子时末结束,共进行四个时辰。”


    “酉时一到,乌衣巷街头至街尾灯笼全亮,有灯一万三千盏,每个灯笼里都粘贴了灯谜,参加遴选之人从中选出十个灯谜并全部答对,可通过遴选进入灯会第一轮。”


    “每一轮有固定的考官审核,最快通过四轮考试的前十名,即为今年灯会的前十名,江宁知府会根据排名前后发放相应奖励。”


    “获得元宵灯会魁首者,经知府衙门审查家世后,可入国子监学习……”


    方永激动得双手一颤,险些把手里的告示撕成两半。


    三年一次的国子监招生考试通过者虽然能成为监生,但能够获得进入国子监学习资格的十不足一。


    入国子监学习,相当于直接给了个朝廷贡生身份,还能直接进入朝廷权力中心。


    方永心里不禁有些后悔。


    作为幻音坊的掌柜,这场灯会的辅助管理者,他是没有资格参加灯会比试的。


    到嘴边的肥肉,现在只能看着其他人叼走了。


    方永眼红心热的把告示贴在了门外的墙上,再次向众人高喊道。


    “除了官府发放的奖励之外,幻音坊也为前来参加灯会的文人墨客准备了相应的通关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