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她很烦
作品:《替嫁王妃她杀人不眨眼》 风卷残云,日光朦胧。
宋宁站在门前,望着天空的云彩,心中五味杂陈,这么些天的顺从,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
泪水不禁顺着脸颊流下,模糊的视线下,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少女巧笑嫣然的面容,正是竹苓。
只是她身边的人,居然是宋嘉!
她怎么在这?
“小姐!”竹苓见到宋宁站在门前,眼里的欣喜溢出,脚步快了起来。
宋宁一把拉过她,仔仔细细地观察着,确定并无伤口,这才放下心来,想起单影的话,心中明了。
原来如此……
“妹妹可不要怪姐姐,事出突然,幸亏我带来的女婢及时救了竹苓,这才急忙赶了过来。”
她这么好心救了竹苓?
见宋宁一脸困惑,宋嘉娇媚的脸上挂着笑意,亲切地往前靠近:“妹妹别这样看着姐姐,昨日有人假装王府之人,掳走竹苓,幸好我身边的女婢及时发现,又偶遇安辰王府出来寻找的侍卫,便将竹苓送了回来。”
宋宁听着这些话,只觉得头疼,转身看向竹苓,只是竹苓一直低着头,似乎不太愿意说。
“有劳宋小姐,若不是宋小姐,本王怕是说不清。”不知何时,傅淮承突然出现在身后,声线温和。
宋嘉瞬时娇羞起来,温婉地道着无妨,转身对着宋宁又开始说教起来:“妹妹的性子也得收一收,王爷对妹妹这般好,可得要珍惜啊。”
说着,眼神还不忘撇向傅淮承,其中的暧昧几乎能将架在中间的宋宁活生生淹没。
“你慢慢珍惜吧。”宋宁如今是彻底豁出去,不等他们说话,拉着竹苓便走进王府。
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和竹苓确认。
走进府内时,身后传来宋嘉时不时矫俏的笑声,看样子和傅淮承谈论甚欢。
一股莫名的怒气正心底泛起,她真是被他们气昏了头。
“是我让小姐担心了。”
“终究是我连累了你。”
刚走进内院,宋宁转身紧紧抱着竹苓,如今这世上除了祖母就是竹苓对她是真真切切的放在心上,她不想再让她们离开自己。
“小姐,真的是大小姐救了我。”竹苓语气间也透露着不可思议,可事实确是如此。
“好,知道了。”
宋宁低着头,拉着竹苓走在假山旁的水池边,细细地听她讲述着傅淮承是如何将她幽静起来,却又安排下人对她照顾有佳,就连身上的伤,好像也是假的。
至于到底为何如此,竹苓即使很困惑,可看着宋宁落寞的模样,也不再多问。
她只要能陪在小姐身边,便是她最大的幸福。
依旧是那绿枝透过的窗棂,柔光穿过枝头在屋里形成一到到细丝光线,宋宁趴在窗边,手中紧紧握着谢佩婉派人递给她的帕子,上面似乎还留存着阿娘的气味,可却是那般的虚无缥缈。
阿娘。
请你一定要相信宁儿。
窗外花开正浓,听竹苓说,傅淮承为了感谢宋嘉出手相救,特意邀请她前去赏花。
“小姐,这……”竹苓的眼中不乏担忧,倒是宋宁很是镇定,只要他们不妨碍自己即可,他们都不怕流言蜚语,她便更没什么好担心的。
“届时,我与王爷和离,让宋嘉成了这安辰王妃,我们远离这里不好吗?”
宋宁刚刚说完,忽地想起单影,这几日他们二人的关系想来是会突飞猛进,可她也确实想离开这里,若是竹苓不愿,她也不会强人所难。
“小姐,我,我愿意一直跟着小姐,旁人,旁人都不重要。”竹苓似乎察觉到宋宁沉思的神色,误以为是自己不愿跟随她。
宋宁看着竹苓这副赤子之心的模样,最后也没将事实告知。她今日格外的沉寂,种种烦心之事连上心头,昔日的那股无力感再次传来,这么久以来的努力好像都微不足道。
她忽地站了起来,刚走出内院,却未见到一人,脚下刚准备加速,迎面而来的便是宋嘉。
她不是和傅淮承出去赏花了吗?
宋宁懒得理会,直接略过她,宋嘉却在二人擦肩而过时,拉住了她,言语间似乎在炫耀。
“妹妹,这么好的天气,都不愿意出门游玩吗?王爷可是邀请我前去城外赏花呢。”
“是吗?玩得开心!”
这句话直接呛得宋嘉脸上青白一片,几时才不屑地开口道:“”妹妹也不必生气,这王妃之位本就是属于我的,姐姐还要多谢妹妹提前打探呢。”
若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宋嘉此时的模正是如此!
她白眼翻了又翻,奈何宋嘉一直堵着不让她过去。
“我说你一介将军府未出阁的女子,公然在男子府邸招摇,干脆今日直接搬进安辰王府得了,你是不是不好意思说啊?行,我现在就去御安府替你说,再不济敲锣打鼓直接汇报到宫里,兴许圣上体恤你一片痴心,大手一挥,同意了。”
宋宁将宋嘉耳边的头发轻轻捋起,嘴里一阵喋喋不休,不给宋嘉任何说话的机会。
自然,宋嘉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只能剁着小碎步带着女婢气冲冲离去。
她一回头,傅淮承又是神出鬼没,何时竟在不远处看着她。
二人的目光只在刹那便对视而上,周遭的一切像被定住,风卷起地上的落花四处飞扬,绕着衣裙反转成舞,摇曳在微风不燥的春日里。
他的眼神似乎能将她直直穿透,却被一股无形的抗力抵住。
他越想了解的越多,她越是躲闪。
直至风声打碎了一旁的丛枝密叶,傅淮承这才缓缓开口:“你的字画还未拿走。”
是她进了他的书房,看见的那副廖廖几行字迹的宣纸吧。
“自己留着吧。”
她转身,手上还有事情尚未做完,今日发生的事情太过于迅猛,一时间她还需要缓一下思路。
径直走出王府,确认身后没有人跟随,她大步走在喧哗的街市,终使她有再多的不愿,可还是得照做。
走了好几次街角,终于在一处别院门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