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周雪珠的秘密(一)

作品:《前男友非要拉我领证怎么办

    入行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周雪珠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或许那段回忆太过于惨烈,以至于她刻意模糊了记忆的真实性。


    那一年,许久没做出畅销书的她,手头有一本她认为有潜力的小说,她发誓一定要把这本书搞出名堂来。


    但是自己作为责编也是人微言轻,想让一本书从无人问津到人尽皆知,必须得找几个重量级的文艺界人物给背书才行。


    一次,周雪珠又去“混圈子”,在酒席上认识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编剧。


    编剧姓贾,叫贾康武,在行业内很有人气。


    他的代表作是更早之前的一部国民级电视剧的第三编剧,这部电视剧就算放到21世纪的今天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关键的是,他的身份除了编剧,还有电视人、媒体人、影评人、书评人……


    颇有影响力。


    甚至于,在那个网络不甚发达的年代,他的博客就已经有了四十多万粉丝。


    那时候商家还没有意识到四十多万粉丝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时的名气还没办法从网络上变现。


    而放到现在来说,他绝对算得上是最古早的“网红”之一。


    总之,老贾是一个多栖发展的文学工作者,在文艺界,不论去到哪里,主办方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酒席上,周雪珠特意提前打听好了老贾坐在哪里,跟他旁边的人换了位置。


    来之前,她稍微做了点功课,知道这老贾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


    她觉得凭自己的年龄和姿色,拿下这四十多岁的老贾应该问题不大。


    虽然周雪珠也知道老贾已经结婚,并且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但这仍然没有改变她的想法:


    “我这是为了工作,又不是刻意破坏他家庭。


    我想要的不过就是攀上他的关系,又不是逼他跟原配离婚。”


    从第一次用身体交换名利之后,周雪珠逐渐进化掉了基本的道德感。


    她可以从任何角度说服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失德,一切只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发展事业而已。


    她信心满满地准备开展新的狩猎。


    没想到,整场酒席下来,无论她怎么跟老贾挤眉弄眼,卖弄风情,这老贾却依然不动如山。


    对她甚至连劝酒都没有,整个就是正人君子的标准。


    这反倒激起了周雪珠的胜负欲:


    难不成,外界传的老贾好色是假的?


    还是说自己魅力不够,老贾看不上眼?


    酒席结束之后,主办方临时决定,因为大家实在太热情了,还有很多真知灼见没分享完。


    提议包车去郊区的一个农家乐,在山野之间继续高雅文化的讨论。


    呵呵,好笑。周雪珠听着主办方冠冕堂皇的借口发出阵阵冷笑。


    不就是这些男的想找妞,觉得在市区太招人耳目,所以跑到乡下地方去尽情“释放天性”吗?


    由于自己的目标没有上钩,周雪珠找了个借口就准备离开。


    去农家乐,受益的又不是她这样的女性。


    没想到,主办方的人在酒店门口拦住了她,笑盈盈地开口:


    “周女士,贾老师指名让你留下。”


    ……


    那一夜过后,周雪珠和贾康武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


    周雪珠靠着贾康武“亲密友人”的身份,顺利打入作家圈,跟当时一众颇有名气的作家、编剧都有了交集。


    所谓的交集,就是贾康武会在各种大聚会小碰面里带着周雪珠,给朋友们介绍她是“关系不错的一个小编辑,将来你们要写书可以找她”,又或者“小周是我的缪斯,最近写作灵感不足,一看到她我就有灵感了”,众人哈哈大笑,心照不宣。


    很多时候其他男人投向周雪珠的目光带着一种油腻的凝视,甚至带着某种“等老贾不要了说不定我也可以试试”的亵玩之意。


    但周雪珠早已经说服自己,把这种目光视为是某种已经在圈子里游刃有余,轻轻松松可以征服男人的标志。


    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她只能这么想。


    否则,那种生活,那种目光,那种不能细想的点点滴滴,足以让一个神志正常的女孩发疯。


    但周雪珠很好地在这种凝视中生存了下来。


    甚至,她决定把这种资源当做她的武器。


    她破罐子破摔的想:


    横竖都卖了,不如卖个好价钱!


    她不仅给自己做的书拉资源,甚至还开展了跟文化沾点边的副业。


    靠着老贾的名气和地位,那些年她也紧着忙着搂了不少钱。


    偶尔有人跟她透露:


    跟着老贾不要太高调,因为他的正房太太是有背景的人,而且背景深不可测。


    不信你上网查一查,老贾这么个文化届名人,有家室有孩子,可是你几时见过他妻子孩子的照片放在网上被人评头论足?


    周雪珠想想也是,于是仔细去打听贾太太的背景。


    打听了一圈也不知所然,只是加深了“有背景”的刻板印象——是那种就算你掏钱都打听不到根底的背景。


    她被娘家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但是周雪珠转念一想:


    这么有背景的女人,却由着丈夫在外面胡来乱搞,想必在家里也没什么地位。


    这么一想,周雪珠又放心下来,继续招摇着在外面拿着老贾“亲密友人”、“文学创作的缪斯”名号,努力精进着自己的编辑事业。


    该说她是个有事业心的女人呢,还是不知廉耻的女人呢,很难评。


    周雪珠跟老贾半年后,老贾说有了个很好的点子,要写新书。


    老贾的名头自然是众出版社眼馋的香饽饽,但因为跟周雪珠这层关系,老贾决定在她供职的出版社出版。


    周雪珠兴奋不已:


    这下,她“文学缪斯”的名分岂不是坐实了?


    如果老贾的新书大卖(这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实),那自己的名气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新书大纲还没写,她已经跟老家预定了在新书扉页、末页致谢的位置。


    “贾哥,你的书出版之后,我在我们出版社地位就稳了,说不定还能升职呢。”一场酣战之后,她附在贾康武耳畔娇滴滴地说道。


    这边周雪珠还在打着新书的主意,仿佛能看到自己以后在出版社呼风唤雨的日子。


    没想到,三天后,变数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