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履薄冰
作品:《胭脂虎》 寻常末品小官在百姓中也会多些架子,更莫说帝王之家,华贵威仪常人直视不得。
皇后在位二十余年,跪着磕头不肯起的、两股战战吓尿的、俩眼儿一闭厥过去的什么没见过?所以也只当太子妃这妹子是小地方出来的人,紧张出汗罢了,并未想到其它地方去。
太子妃携妹妹入了座后,皇后才又打趣道:“你姐姐以后也是要做皇后的,日后你看到她会不会也这样?”
李星仪动了动眼珠,看向太子妃。
“星仪自幼便同儿臣亲近,自嫁入东宫后便再没见过她,现在都疏离了。”太子妃道,“往日里她会缠着儿臣,即便不说话呢,也愿意跟在儿臣身边。可自昨日入宫到现在竟也不主动来寻我了…”
李星仪指尖又颤了颤——她是东宫宫婢李星仪,就连太子妃身边的女官都难得一见,更不要说太子妃本人。
她从李老夫人的话语中也得知这同名同姓的李二小姐与太子妃姐妹情深,可她到底不是那位二小姐,面对太子妃只有身份卑微之人对高位者的倾慕畏惧。
识得太子妃的是李二小姐李星仪,并非是她这个使婢。想要她像之前的李星仪一样面对李玉镜,天知道这有多难!
“都怨我,星仪进宫后便将她箍在显阳殿,倒没给你姐妹二人相处的时间。”皇后又道,“这两日你便同你姐姐在太极宫这儿转转——掖庭那边冷清,倒是没什么好瞧的。”
太子妃笑着应了。
温女史着人传膳,李星仪却又是一番提心吊胆——贵人们进膳自有一套规矩,世家出来的更是严谨,肉食有大切细切之分,便是素菜佐料也有讲究。
寻常老百姓都是一日一餐囫囵下肚,她本就出身不高,在东宫别苑时也日日两张素饼对付着过一天,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道道?
皇后与太子妃净了手后,温女史又让人端了一个盆上前。
李星仪盯着眼前漆金雕莲花纹洗手盆,从水中看到那抹倒映而出的面容,觉得自己就像水面漂浮着的花瓣,被迫在雨打风吹的枝叶上薅落而下,却转而入了这金盆,既迷茫又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她抬起手后,像是不慎碰到了洗手盆的边缘,将它一整个儿地打翻在地。
端盆的宫婢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一句话也不敢说。
李星仪心头咚咚直跳,正想向皇后赔罪,却听一旁的太子妃开了口。
“在宫里也伺候了不少的时日,如今却连个盆都端不稳。”李玉镜先斥了那宫婢一番,又一脸歉意地看向皇后,“星仪自小孤僻,除了儿臣无人亲近,见着您又有些害怕,母后千万莫怪她失仪。”
皇后点了点头,摆手道:“规矩是给外头人立的,星仪算是自家人,若是吓着她倒是我的罪过了。我瞧着她标致,日日看着欢喜,却未想过她愿不愿意。她既畏惧我,你这两日便带她多走动走动。”
太子妃忙说好。
皇后见李星仪乖巧安静,怎么看怎么觉得眼前人跟太子妃口中那个因哑症而日益乖张跋扈的妹妹不同,觉得约摸是这姑娘是这些年被家中老夫人教导的缘故,应同从前有大不同。于是面上依然是一副欣赏的模样,可心中却也多了两分提防。
宫人换了新盆来,李星仪也重新净了手,心中正纠结担心时,却听皇后开口替她解了难。
“陛下也曾在行伍之中,登极后政务繁忙,用膳也没个准头,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更不要说什么讲究了。”皇后解释道,“你若拿你家中那套食不言的规矩来,倒是让我们为难了。”
李星仪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悄悄打量皇后了两眼。
通过短暂的接触,她倒觉得皇后不像自己认知中那样高高在上,同李玉镜之间关系倒也没有在东宫别苑时宫人闲谈中的紧张。
为何紧张?
因别苑宫人常说,太子仁慈有余但无政绩。长兄定王无意皇储之位,直至今日都在北疆驻守边防;幼弟简王谋略居上,常有异心,与太子势同水火,同禁军副统领狼狈为奸,企图推翻如今皇储登上太子之位。
简王有今日,同帝后却脱不开干系。据传当年皇后生三王时难产,几乎用了一条命才换来幼子,是以更加宠爱些。而皇帝则因此对简王不喜,只将几件棘手事交给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