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徐老:今天的机床,格外的顺手

作品:《科技:我的发明有万倍增幅!

    特么的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意义了,你还在意你能不能用!


    众学员只觉得离谱。


    “不会拿走机床的。”连宋院长都被逗笑了,一脸无奈的解释。


    “研究院会上报你的成果,到时候会有专人过来测试,之后你要写一份报告出来。”


    “算法涉及到你的机密,可以保留,但是模型要交上来,另外算法大概的原理你也要在报告中说明一下。”


    宋院长解释具体的细节。


    毕竟这种发明涉及到利益,一旦商用就会诞生巨大的利益,所以国家并不强迫交出算法。


    只做原理说明这一点,也只是走个过场。


    许多拥有专利的,对自己研发的东西,具体细节都是敷衍盖过,谁都不想自己的摇钱树被别人学去。


    这一点叶风叶风也可以选择敷衍了事。


    国家只需要知道你掌握了这样一种算法,可以让国内的机床行业追上国际水平就行。


    至于你和谁合作,具体合作的方式,并不会干涉。


    听到院长的解释,叶风也放下心来。


    只是写个报告而已,不是什么大问题。


    说完这件事,机床一事算是结束了。


    宋院长又叮嘱了几句,无非是在上面的专家下来之前不能动,不能让精度出现变化之类的。


    临走,刘南如又过来邀请叶风,说自己带的项目正遇上一些算法方面的问题,询问叶风能不能帮忙。


    叶风两句话带过了事。


    笑话,自己系统才录入增幅了两件物品,各种知识都还没学全呢,怎么可能在别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再说算法这方面,通过机床的制造增幅,他都已经掌握了,也没必要再去通过增幅获取。


    换句话说,老刘带的项目,对他的增幅没有任何帮助。


    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参与了。


    而在送刘南如和院长他们离开后,叶风准备休息。


    但回到车间,却发现还有一个人没走。


    “叶先生,我是利龙机械的宿城,初次见面,这是我的名片。”


    见叶风回来,宿城立即热情的上前自我介绍,顺势递出名片。


    叶风接过名片,观察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


    对方虽然皮肤看着有些黑,但是透出一股斯文的气质。


    明显也是个科研技术人员。


    “是这样的,您这一套算法用在机床上,能极大的提升机床精度,正好我所在的利龙就是国内生产机床的龙头厂家,一定能让您的算法大放光彩。”


    叶风查看名片的间隙,宿城主动说明自己的意图。


    “合作啊?”叶风听懂了,似笑非笑的看向对方。


    所谓的龙头厂商,只是相对国内而已。


    放在国际上,龙国的机床精度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追赶。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发挥出系统增幅后的算法与模型的功效,叶风才申请了国外的零部件。


    不过自己用和商用是不同的。


    如果自己开发出顶级算法的消息传开,一定会有无数国外厂家闻讯赶来,给出的条件也必然诱人。


    但这种科技产物,如果能在国内发光发热,又何必交给国外呢。


    龙国落后国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有机会追赶,叶风也不介意帮忙推上一把。


    这不仅因为叶风认同自己龙国人的身份,更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


    这一套算法不管给哪个制造商,都能让那个品牌一飞冲天。


    自己能得到的利益,也绝对惊人。


    而只要有系统存在,他能拿出的东西,就绝不止滤波算法这一样。


    往后,还有无数。


    换句话说,他不会缺钱。


    当然,不缺归不缺,这诚意可不能少啊。


    思索间,叶风看向宿城,问道:“你打算怎么合作?”


    此言一出,宿城顿觉有戏,心下狂喜。


    “是这样的,我是利龙的技术主管,并不参与具体决策,但请叶先生稍等,今晚过后,明天就能给您答复。”


    “利龙给出的条件,一定能让叶先生您满意!”


    他毫不犹豫的给出承诺,生怕被叶风拒绝。


    身为技术主管的他,深知这一套算法意味着什么。


    只要能得到算法,就能让利龙的市场份额一飞冲天,并一举冲入国际顶尖的行列。


    为此,付出再多的利益,也是值得的。


    “嗯,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叶风没有拒绝宿城,笑着给出回应。


    既然是和院长一起来的人,想必也是根正苗红的国内企业没错了。


    把算法交给他们,叶风没有任何意见。


    得到这样的答案,宿城喜出望外。


    顿时连说话都亲切了许多,连连保证明天一定给叶风答复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这是,车间就只剩下叶风一个人。


    他站到机床前,按下了开关。


    电流输入,机床开始运转,刀头不断遵循着模组设定的路径做重复运动。


    看着眼前的景象,叶风露出满意的笑容。


    又一件物品,被他制作增幅了出来,并且,没有引起任何的怀疑。


    早在系统绑定,明白了系统运行原理的那一刻,叶风就有了具体的目标。


    系统是在每一次增幅后,将所增幅物品的知识反馈给自己。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蕴含的科技含量最高,集合了目前为止人类科技所包含的知识最多?


    毫无疑问,就是航空航天的火箭。


    集合了机械,动力,电子,生物于一体的大成之物。


    那是以他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身份,远远无法打造的物品。


    即便打造出来,也会引发巨大的怀疑,甚至直接暴露系统的存在。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进。


    制造激光刀和机床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叶风会慢慢拿出更多的发明与产品,让所有人逐渐接受他所拥有的知识。


    到最后,真正成为有资格制造一切的龙国顶尖工程师。


    亲手建造出最复杂的造物,真正领悟所有的知识。


    让人类至今停滞不前的科技,真正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突破。


    这不再是单纯的为自己,也为国家,为全人类。


    “当然眼下,还是先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吧。”


    叶风自语,心神变得无比坚定。


    ……


    不知不觉,一夜时间过去。


    完成机床的制造以后,叶风又闲了下来。


    系统增幅的冷却没到之前,也无法获取新的知识,叶风干脆在研究室看起了书。


    他是材料学毕业,原本只需要研究材料。


    但既然有了系统,其他学科就要了解,随时为系统增幅做准备。


    中午的时候,宿城又来了研究院。


    如他所说,真的只用了一晚上,对方就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结果,也让叶风满意。


    叶风以技术股的形式,挂名加入利龙机械,每年享受分红。


    而他也无需交出算法的详细写法,只要将算法数据交出来,交由对方复制即可。


    加密程序也可以由叶风亲自编写,防止被人破译盗取。


    如此,皆大欢喜,叶风当天就和对方签订了合约。


    宿城离开后,叶风重新投入进了知识的海洋。


    本以为接下来一周都不会有什么事情做了,谁知看书没一会儿,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到了研究室。


    “老师。”


    看着进来的徐正天,叶风忙放下书本打招呼。


    看到叶风身边堆成小山的各种书籍,徐老目露惊讶,“够努力的啊。”


    他说着,走到了新装好的机床前。


    “这外国货就是好啊!”


    看着崭新的机床,徐老爱不释手,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不多时,他将叶风叫到身边,吩咐道:“去和仓库那边说一声,叫他们把材料调过来。”


    “干什么?”叶风疑惑。


    徐老虽然名义上是这间研究室的主任,但平常连研究院都懒得来,就更不会做什么了。


    结果今天却要材料?


    看到叶风困惑的表情,徐老才想起没和他说过,解释道:“上面下了个任务要改进枪械,正好你协助我,顺便学习一下枪械的制作。”


    往后他来这里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叶风必定要接过他的工作,提前熟悉一下也是好的。


    “哦。”听到解释,叶风不再耽搁,转身直接去办事了。


    徐老要改进枪械,所有材料早已经准备好现成的,他和研究院后方仓库一沟通,材料马上浩浩荡荡的搬进了车间。


    徐老虽说任务是改进枪械,但其实真正要做的,是从头制作一把枪。


    对于这方面,叶风兴趣十足,也不再看书了,干脆跟着打起了下手。


    跟着徐老将特制的材料一点点的切割,打磨。


    弹簧,枪管,枪托、一件件的制造出来。


    完成后还要进行微调,徐老所说的改进,并不会让枪械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细节方面进行调整。


    叶风看着徐老行云流水的制作枪械,期间自己也尝试着制作了一把出来。


    “要不下一个增幅就增幅枪械吧?”


    看着黑漆漆的枪口,叶风不禁思索。


    而此时,徐老那边也制作出了三把枪,都是长筒的狙击枪,漆黑的枪身,流线的外形,看着极为狰狞。


    这些枪外表看不出太多的区别,但细节上都是经过微调的。


    叶风以为徐老接下来要对这些枪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谁知完成后,徐老的注意力却不在枪上,反而看着眼前的机床,诧异道:“奇怪,我怎么感觉这机器用的格外顺手?”


    他是机械方面的专家,尤其在枪械制造方面,更是专家中的专家。


    国家第一批步枪就是经他之手被制造出来的。


    常年与机床为伴,让他对机床这个工具无比熟悉,好坏也是用一下就能体验出来。


    刚开始使用时,他感觉机床不论精度还是稳定度,都给人一种十分奇特的体验。


    但开始的时候,他只当这是国外高端货的原因,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现在看来,似乎完全不是这样啊。


    国外的他又不是没用过,但不论再怎么用,也不可能有这么顺滑。


    一定是那个环节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