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极小精度,超越国际水平的机床!

作品:《科技:我的发明有万倍增幅!

    【发明产品:基础切割车床(可增幅!)】


    【增幅方向:稳定性、功能性、结构、精度、效率。】


    叶风眼前的系统界面中,现出了车床相关的信息。


    相比第一次制作的军刀增幅方向只有威力和锋利度,这一次车床的增幅方向有整整四个。


    叶风几乎第一眼,就锁定了精度两个字。


    精度顾名思义,就是机床的切割精度。


    这是衡量一台机床好坏最重要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床,精度能达到0.003~0.002


    当精度高到一定程度,机械运行就不再是一个稳定状态,而是一个变量,受各种因素影响。


    比如国际最顶尖的机床,享受的就是夏天空调冬天暖气的待遇,甚至机床厂房还要保持恒定湿度。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小变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精度彻底失效。


    而且最难的还不是机床起始精度,而是一直保持这个精度。


    也就是行业内所说的重复定位精度。


    现代机床一般都配备了数控系统,往往第一次定位精度很高,但当你使用机床,做一圈切割运动,或长路径的来回运动后,定位就无法回到原来的位置了。


    要克服这个问题,就需要在机床做运动的时候,对每一分每一秒的位置做实时的反馈。


    实际位置信息,测量位置信息,以及测量信息和电脑内的模型、三者耦合,实时计算。


    即便如此,还是会出现误差。


    机床之所以叫机床,就是用来加工金属的,加工过程中,势必会做功,会出现力的反馈。


    稍微一点的震动,一点力矩反馈,都会让位置的实时反馈出现非常微小的误差,并且这种误差还是不稳定的。


    当误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让原有的精度系统逐渐失效。


    针对这个问题,专家们也研究出了专门的应对方法,就是在扰动影响测量反馈之前用数学方法抵消这个扰动,也就是所谓的《滤波算法》。


    但这算法可就不是一个公式能解决的了,它需要不断的去尝试,去积累经验,将数之不尽的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去完善算法。


    比如你刀头的转速,进刀速度,不同的角度,会带来什么样的反馈,又比如材料的不同,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尝试,得到数据后将其输入进去,实时反馈位置的时候,才能将这些也考虑进去。


    上述这些,还只是影响机床精度的一个方面而已,可想而知要更进一步有多困难。


    当然这些对叶风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看着系统界面中罗列的增幅方向,仅在思考一番后,他就做出了决定。


    “增幅机床精度!”


    心念微动,指令下达。


    下一秒,他就看到系统界面中的机床开始了变化。


    原本粗糙的机床机身开始变化,生锈的焊接外壳被一体浇铸的钢壳取代,丝杆,轴体的色泽也从灰色变为了崭新的银色。


    原本只有两根的轴体,慢慢变成了四根。


    滑轨、齿轮、传动带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变化。


    而除去这些原本就有的结构变化外,机床上方,也慢慢多出了一台类似控制台的仪器。


    仪器上,一块小屏幕上有着各种复杂的数据流转,下方,最普通的电机,外壳同样开始变化。


    这种复杂又奇特的变化,持续了十几分钟。


    待到最终完成时,机床床身光芒一闪,彻底定型。


    此时再看,机床整体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上方多出的屏幕,配置了数控电脑,下方的各种刀具,部件,都是全新的状态。


    当然如果只是外形变化的话,也称不上是增幅了。


    它的每一个部件,每一处细节都是全新的。


    适时,叶风只觉得脑袋传来一阵抽痛,紧接着,就有巨量的知识汇入脑海。


    因为这知识量太过庞大,叶风的大脑甚至胀痛到一时空白。


    好在这种感觉没持续多久。


    很快,叶风就从空白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


    再去感受时,海量的知识仿佛天生就储存在脑子里一样,只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再次看向眼前经过增幅的机床,具体增幅了什么,叶风彻底了然于胸。


    眼前这台崭新的机床,整体的构造以及功能,都和自己制作出来时没什么区别。


    变化来自于制造机床的材料,比起普通金属不知强了多少倍,都是经过多吃加工的钛合金,强度比起国际顶尖的机床材料,只高不低。


    当然,这只是增幅附带的好处而已。


    整个机床最大的变化,也是影响精度最关键的点,就来自机床上方那一台小型电脑中,储存着的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与机床相连,可以精确控制机床作业时的具体精度,不仅能做到实时反馈位置信息,而且还附带了一整套的滤波算法与数学模型。


    有模型和算法的支持,加上机床本身的质量,现在这台机床的切割精度,能达到惊人的0.001!


    连目前国际最顶尖的机床,精度也才到0.002mm,可想而知增幅的效果有多惊人。


    而这,还只是增幅了精度,没有整体提升。


    如果是连稳定性、结构、功能性等等一起增幅的话,本就是一个整体的机床,效果肯定就不止于此了。


    甚至哪怕只增幅精度,如果他制造出来的不是堪堪能够运行的破烂货,而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完整机床,经过一万倍增幅,效果又该有多惊人?


    思考着这些,叶风就有些期待去下一次的增幅了。


    系统的增幅功能一周只能使用一次,短时间内无法再次使用。


    视线从系统界面退回现实,叶风将目光移向眼前的机床。


    机床这种涉及多学科,构造复杂的仪器如果直接拿出来,根本解释不了来历。


    但东西不能像军刀一样拿出来,获取的知识却是可以利用的。


    经过增幅得来的知识加成下,现在他所掌握的有关机床的知识储备,完全不下于那些国际大厂里最顶级的工程师。苏丹小说网


    有这样的知识做加持,改造一下机器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研究室车间里的这台机床年久失修,不仅各个部位零件松了,连数控系统版本都落后的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后还要在这里工作的,这最重要的工具肯定不能差啊。”


    叶风二话不说,直接填写起申请表。


    有机床相关的知识做加持,这一次他求购的就不只是普通的钢材了。


    所有材料都是机床相关的基础零件,后面还备注了要最好的。


    除此以外,数控系统也是最高规格。


    他要买回零件自己组装,调校,替换车间里这台机床。


    写好申请表上交,叶风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这一周以来,为了做好机床他基本没怎么休息过,直到现在,才终于有了休息的机会。


    接下来,就只要休息,等待材料申请下来了。


    ……


    材料研究院,院长办公室。


    “你说那小子,申请了一堆机床相关的书籍?”


    徐老坐在沙发上,不解的发问。


    他刚过来这边,随口打听起叶风的电池研究进度,结果宋院长的一句话,却让他诧异不已。


    “我也纳闷呢,这机床跟电池能有什么关系。”


    宋院长同样不解,很快又苦笑道:“不过那小子提意见,总比不提的好,就怕什么都不说,悄咪咪让顾漠河那小子给挖走了。”


    上一次的申请是他亲自批的,不管叶风有什么需求,具体目的是什么他都没有思考。


    反正只是一些书籍而已,也要不了多少钱。


    “对了,你今天怎么有心情,到我这里来了?”随口闲谈过后,宋院长很快就将注意力放到了眼前。


    徐正天以往都是在学校任教,很少会来这边,只有有事的时候才会过来。


    果然,下一秒就听徐正天道:“上面下了个紧急任务,要我改进一下枪械,但车间里的那些破机器,恐怕不太行。”


    “改进?”宋院长一怔。


    龙国枪械自从列装以后,都多久没有变化了,忽然改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