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他们,准备好了

作品:《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北航重工集团一楼车间。


    地勤人员移开起落架阻尼器。


    两架固定翼喷绘着中国红的应龙战斗机推出车间。


    北航重工实验基地的跑道两侧亮着灯。


    束北斗静静地站在跑道一侧。


    他知道。


    科学实验当中的第一次,充满着未知的危险。


    可是。


    有危险,难道就要放弃吗?


    华族人有了造飞机的机遇和能力。


    并且领先于世界各国装备了先进的雷达系统。


    要在这个时候放弃对未来空天的探索,束北斗不愿意。


    他相信。


    叶安然也一定不愿意。


    钱伟绅等九位科研专家,也一定不答应。


    他回头望着北航重工集团车间一侧,站成两排的年轻空军战士。


    孩子们。


    对不起了。


    14名飞鹰队飞行员以标准的军姿,伫立在谢柯参谋长面前。


    他们,准备好了!


    谢柯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


    他神色凝重。


    心口窝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


    万一出点什么事。


    他怎么跟人家家里交代?


    又该如何向叶安然交代?


    沈亦琴:“参谋长,请下命令!”


    …


    他话音落下时。


    其他13个飞行员齐声喊道:“参谋长,请下命令!”


    谢柯:“好!”


    “请独生子女者,向后一步。”


    …


    然。


    直到他话音落下。


    14个飞行员双脚似乎扎根于地面一样,巍然不动!


    谢柯喉结滚动着。


    他调查过。


    这里面有不少飞行员,是独生子。


    他们在家里,是爸妈眼里的掌上明珠。


    人家的管家和仆从,在家里都管他们叫少爷!


    见无人回应。


    谢柯眉头一紧,他再次道:“家里不是独生子女的,向前一步!”


    哗!


    他们同时向前迈了一步。


    在他们一旁,夏立国、刘敬意、束北斗瞅着这一幕,揪心。


    “抽签吧!”


    谢柯实在难以决定。


    他写了几个纸条,团成一个球置于手心。


    大家抽签决定谁来夜航。


    很快。


    沈亦琴和李耳把纸条递给谢柯,同时向他敬礼。


    “保重!”


    “是!”


    …


    他们随即转身,朝停泊应龙战机的方向快速奔袭。


    两人在地勤的协助下快速登机。


    坐进驾驶舱。


    沈亦琴和一侧的李耳对望一眼。


    应龙战斗机的操控系统,他们在模拟器里练的滚瓜烂熟。


    真正做到了闭着眼睛,能找到操控台诸多按钮,辨识出按钮的功能。


    束北斗没有继续滞留在跑道外侧。


    他快速前往北航重工集团指挥塔。


    在甲314中程警戒雷达的辅助下,能看见扫描仪出现的两架正在待命的飞机。


    他通过地面和飞机搭载的无线电,命令2号机和3号机起飞。


    两架应龙战机点火。


    紧接着缓缓推出跑道,加速。


    在跑道外围。


    飞鹰队和夏立国等人注视着远去的飞机。


    视线太暗。


    要不是固定翼两侧装备了示宽灯,夜航灯。


    他们在地面什么都看不见。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在不见一颗星辰的天上。


    有两颗星星在长空高速移动着。


    地面的人。


    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沈亦琴握着操纵杆。


    他兴奋。


    激动。


    谨慎又小心。


    这是他们第二次驾驶应龙战斗机。


    事实上。


    飞鹰队每一个飞行员,都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次应龙战斗机。


    高直航虽然把他的飞机当成宝贝。


    架不住兄弟们眼馋。


    只能借给兄弟们一人开一次。


    只是。


    这是他们当飞行员以来第一次夜航。


    驾驶舱外漆黑一片。


    什么都看不见。


    他们甚至无法确定哪边是天,哪边是地。


    一切。


    仅凭感觉。


    “沈亦琴,你那边怎么样?我这边什么都看不见啊!”


    “我也一样。”


    “难怪参谋长要咱们写遗嘱,不会真的飞不回去了吧?”


    “在天上别瞎说。”


    沈亦琴凝视着眼前一块巴掌大的方块。


    方块中间有一条水平线,泛着绿光。


    水平线向上是十几条刻度线条。


    在那些固定的刻度线条外,还有一条不断左右挥动的线条。


    沈亦琴:“李耳。”


    “你仔细看操控台。”


    “是不是和我们在模拟仓夜航训练时候的一模一样?”


    …


    “等等!”


    李耳看着操控台。


    他轻轻摇晃着操纵杆。


    操纵杆晃动的时候,中间那条线也会跟着倾斜。


    “老沈!好他妈神奇哦!”


    “……”


    在俩人探索飞机中控台时,束北斗道:


    “2号,3号,1号叫!”


    “2号收到。”


    “3号收到。”


    …


    束北斗握着话柄,他嘴角贴着话筒,眼睛一刻不停的注意着雷达显示器。


    他在雷达上面能看清2号和3号的高度,距离,和方向。


    “我们在最新一批的应龙战斗机操控台,加装了航行雷达。”


    “你们刚刚看见的那块巴掌大的显示器。”


    “就是雷达根据你们的飞行姿态,发出的信号。”


    “显示器上挥动的那条线,是用来观测空中目标和地形地物的侦测线。”


    “它能帮助你们辨别当前的方位。”


    “飞行高度,飞行姿态,甚至能侦测出空中目标。”


    “在你们雷达显示器上有一个移动的荧光点,那就是你们互相的僚机。”


    “你们需要根据航行雷达提供的方位,计算出你们所在的距离,然后找到目的地坐标。”


    …


    沈亦琴:“2号收到。”


    李耳:“3号收到。”


    …


    束北斗松了口气。


    他身后一群工程师围成了一个环形,把束北斗包围了起来。


    他们当中有人是海归回国的科研人员。


    有人是钱伟绅等九位学术专家的亲传学生。


    在研制机载雷达的工作中,他们帮束北斗解决了很多麻烦。


    甲314雷达显示器是叶安然早就提供的。


    只有一个。


    应龙战斗机上的机载雷达显示器,是束北斗找到谢柯,谢柯挂电话到沪城德意志外联部,找安娜部长搞到的CRT显示器。


    1897年,德意志物理学家布劳恩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后来被广泛运用到了电视机上。


    CRT显示器是靠电子束激发屏幕内表面的荧光粉来显示图像的。


    由于荧光粉被点亮后很快会熄灭,所以电子枪必须循环地不断激发这些点。


    CRT显示器每个像素中都拥有红、绿、蓝三基色。


    束北斗拿到CRT显示器后。


    和数十名专家,工程师闭户不出,钻研它在机载雷达上的作用。


    最终。


    在应龙战机加装天线平台稳定器,通过传感器连通CRT显示器。


    己方目标显示绿色。


    敌方目标显示红色。


    地形地貌显示蓝色。


    在经过多次地面试验后,束北斗和同行科研小组方才准备上机测试。


    他们看着甲314雷达传回来的画面。


    2号和3号正在转向。


    在警戒雷达的标记下,能看清楚他们的意图,是鹤城机场。


    成功了!!


    束北斗看到眼前这一幕,眼圈瞬时泛起了泪光。


    啪啪啪~


    指挥塔内掌声轰鸣。


    这是他们研究数月的成果!!


    是每一个人梦想的样子。


    束北斗扶着桌案,他缓缓走出人群,接着两腿一软,直愣愣地栽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