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谋反

作品:《神医四岁半,全皇朝大佬团宠我

    各地乡试结果已经出来了,有资格赴京参加会试的考生们陆陆续续出发,京城的书生越来越多了。


    一茶馆,二楼。


    一群书生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听到整齐的脚步声时,纷纷朝窗外看去,却见领头的人骑着马,身后跟着表情严肃步伐整齐的禁军。


    “真奇怪啊,最近巡视的官兵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是啊,前几日是府兵,后来是环卫官,现在又是禁军,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在巡逻。”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每年会试时,京城就管得严,也是怕咱们出事嘛。”


    “说得也是,如今在京城的,都是大承未来的栋梁,可不得好好保护。”


    这群人不客气的往自己脸上贴金,细看他们的穿着,都是低调之中透露出一股奢华。


    店伙计都不用问,都知道这群人是世家子弟。


    而茶馆角落里,也有穿着朴素的三两书生忧心忡忡的看着窗外。


    转头,方文星前往杨府拜访杨检时,还说了街上的事情。


    “府兵、环卫官和禁军?”


    杨检若有所思:“的确过于谨慎。”


    在这位副相面前,方文星可不敢说些因为他们是栋梁之材,禁军必须保护好他们的安危这种话。


    “你们好好读书便是,不必理会这些事。”


    杨检收敛起眸中的怀疑,态度和蔼,“可有见过你姐姐?快去看看她吧。”


    方文星高兴的行礼。


    等方文星离开,长子杨文柏大步走进来,笑道,“三弟媳的弟弟神童之名远扬,如今十五岁便是举人,前途无量啊!”奇快妏敩


    坐下后,他又试探道,“他乃咱们江东有名的才子,前头已经是小三元了,乡试又是解元,要是来个六元及第,怕是无数人想去江东求学……”


    也有无数人想投入杨氏门下,后半句,他没明说。


    杨检看了他一眼,神色难辨喜怒,“和他同科的人可调查清楚了?”


    “调查清楚了,大多才名不如他,余下几个和他才名相当的,都出自世家。只要是世家子当状元,那几个世家也不会说什么的。”


    “寒门农家子那边呢?”


    “这个……”


    杨检沉下脸,杨文柏赶紧放下热茶,“儿子这就去查。”


    可等出了门,这位光禄寺少卿不以为然的耸肩。


    “寒门也许还能出几个人才,农家子那边有什么好查的?就算才华不错,没什么名气,也没提前拜访世家,文章都未必选上。”


    他并不把父亲的嘱咐当回事,哪怕后来得知有个叫康弘图的农家子曾颠沛流离,见多了民间疾苦,策论都是言之有物又沉稳大气,都没当回事。


    科举科举,放在前朝,是天下书生晋阶官身的机会,可到了如今,举的是他们高门世家的弟子,与那些农家子有什么关系?


    他一身轻松的喊同僚们去喝酒。


    在他走后,杨检左思右想,又去喊人,密切关注禁军的动向。


    新帝与先帝可不同,登基以来做出的种种行为都在损害他们的利益。


    如今过去一年,朝堂的官员已经换了一小半。就算他们极力在文人之中抹黑帝王的名声,可在小公主的努力下,在普通百姓们心里,新帝是个好皇帝。


    不过,大承是文人的天下,普通庶民的态度影响不了大局。


    他要证明,王元思背叛世家的选择是错误的!


    派出去的人并未察觉出异常,杨检有些不安,却又找不到不安的源头。


    他的确让人暗中挑动了一些人,诱哄了一些出头鸟,可他并不知拐卖案与齐王有关,也不知大理寺少卿会对这件事穷追不舍,也就错过通风报信的机会。


    皇宫。


    晏吱吱正和晏啸风一起用午膳。


    近来局势紧张,风云变幻,帝王便不让女儿出去摆摊,顶多允许她偶尔出宫逛街。


    晏吱吱也没反对,整天捧着师父给的书看个不停。


    这会,她用力咬着大鸡腿,吃得满脸都是油。


    余光瞥见帝王心不在焉,连忙问,“爹爹,你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


    晏啸风没什么表情的咬了口青菜。


    只是越想越气,他没忍住,冷笑道,“晏神医出尔反尔,实在让朕叹为观止。”


    晏吱吱总感觉帝王想表达的意思和话不同,她歪歪脑袋,“爹爹,你和师父联系上了?他要来京城吗?”


    她开始兴奋的安排,“让师父也住皇宫吧,就住在吱吱那。我们可以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给人治病。”


    “呵呵。”某人冷笑。


    晏吱吱眨眨眼,“爹爹,你不喜欢师父?”


    在她印象里,每次提及师父,晏啸风整个人就像变了个人,怪怪的。


    被放鸽子的晏啸风心情并不好。


    “你师父曾答应朕近几日入京。”


    好好谈谈晏吱吱身世的问题!


    后半句,晏啸风没说,他只说如今的结果,“可昨日黑刃来信,你师父突然失去踪影,只留下一封信,说有事要处理,再过些日子才来,呵呵。”


    晏啸风已经将那位云游道士请来了,可偏偏缺了另一个。这就好比即将得知真相,结果知道真相的人做了个鬼脸,跑了。


    越想越气,晏啸风又吃了一口青菜。


    本想安慰她的晏吱吱见状,赶紧努力将盘子里的青菜夹到晏啸风碗里。


    待晏啸风无知无觉的吃完一盘青菜,才发现晏吱吱笑得个小狐狸一般,继续啃着那只大鸡腿。


    他叹了口气,吩咐尚食局再做一盘青菜。


    晏吱吱咬着的鸡腿掉回到碗里了。


    “不!”


    又过几日,负责转运孩童妇女的人眼看着京城的守备越发严密,实在没忍住,还是偷偷联系了普华寺的慧觉大师。双方计划好,开始一点点往外运输,根本不知,这一切都在禁军的掌控之下。


    待最后一批孩童妇女被转运到普华寺时,慧觉大师又赶紧联系外地的寺庙,准备借由云游化缘,将人带过去。


    然而,出发之日,便是整个普华寺被围剿之日。


    被抓时,慧觉大师竟还稳得住。哪怕被拷问,他也只说自己被金银迷了眼,六根不净。


    此刻郁江陵已经假借普华寺之名,联系了下一个寺庙,转头又在交接时将寺庙知晓这件事的人抓住了。


    如此反复几次,所有牵涉其中的寺庙都被清出来了。


    案情呈到天子那,晏啸风毫不犹豫要求全国九成的和尚还俗,从此成为普通百姓,耕作交税。而此后属于寺庙的田地不再免税,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样,老老实实交税!


    准备会试的书生们得知这件事,还挺高兴,认为策论又有新的题材可以写的。


    对于那些世家子弟来说,寺庙吐出来的田地到了百姓手中,迟早回到他们家手中,这是饥和尚饱世家啊,皇帝是个皇帝啊!


    对寒门农家子来说,良田还于民,是好事,新帝登基后,的确在做实事,是值得效忠的好皇帝。


    得知这个消息,杨检虽不至于和一些没远见的世家那般高兴,却也松了口气。


    “看来前些日子到处都是禁军,应该是因这件事。”


    他才松了口气,转头,江州一县令状告齐王意图谋反,江州知州与之勾结。随奏折一起而来的,还有齐王藏匿私兵、兵器、粮食之处。人、兵、粮被分散到江州以及临近州府的山里!偶尔那些私兵还会伪装成山贼下山抢劫!


    紧接着,成了和尚中罪人的慧觉大师还是招供,承认他们是为齐王做事。拐卖妇女孩童得的银两,都送给齐王了。


    得知这个消息时,杨检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个小小县令怎么可能查得出这些?原来皇帝早就注意到齐王的谋反之意!


    愤怒后怕之际,心头又涌上些许庆幸。


    好在他并未亲自出手,只是暗中指点了一些人。


    倒了那一家,杨家的势力反而稳固了,也不亏。


    “齐王可真没用。”


    他低骂了句,准备笑坐钓鱼台,同时寻思着,还有那些宗室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