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她冒充特使
作品:《锦鲤小福妻,旺夫旺家旺全村》 看了和言给的东西后,周宓玉将其中一张摆在和言面前。
“南方最近天气干燥又经常暴雨,恐会出现热毒,我这边有凉茶的方子。”
凉茶这东西倒也不稀罕。
和言眼中闪过失望:“这不算什么隐秘,到时候成本恐怕负担不起。”
和言也算委婉,没有直截了当的拒绝。
周宓玉久经商场,当然明白其中的难处。
她从袖中拿出那薄薄的一张纸。
“掌柜,我不是神人,能替安庆楼做的无非是节约成本而已——这一次也是如此。”
和言半信半疑地接过方子,改良过的凉茶里面多了些白果冰糖和蜂蜜等材料。
好在较贵的药材用量都少,只是这么一调配,还能有原先的药效吗?
可看着对面女子自信的目光,和言不免犹豫,许久他一咬牙:“好,那就先试一试。”
东西很快拿了上来,周宓玉亲自操刀,只是等到熄火时,她往锅里丢了几块马蹄。
经过李子粟的事,周宓玉可谨慎许多。
倒也不是她毫无防备,只是之前遇到的对手,大约都是阴着来。
像这般全然不顾脸面的倒是少见。
和言原以为会闻到一股药味,可等东西放在面前却带着清香。
口感甘甜爽口,顺着喉咙,五脏六腑都仿佛被滋润了一遍,令人神清气爽。
这回那双眼睛再无半分不信任的模样,反而闪着敬佩的光。
可一转眼,和言又犯起难来:“周姑娘,你这东西好是好,可要拿过去卖,废人力物力不说,就是这价格也不好定。”
新奇玩意儿总归是有几分风险的。
周宓玉自然通晓这个道理,她又抽出另外一张纸。
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近日之南边知州次子刚刚及冠,还没有接亲。
而本县县令的女儿也正在适龄。
县令最近一直想攀上那边。
周宓玉从来不是要做沿街叫卖的小生意。
她笑眯眯地将几张纸摆在和言面前:“掌柜的,外面虽好,可终究根是在这里,我不是想请您卖,而是想请您送。”
和言经验老道,一瞬间便与周宓玉对上了信号。
讨好上头,多妙的法子,只可惜没有好礼。
如今这东西又不算太贵,比起金银还要便宜三分。
和言兴奋地搓搓手,对上周宓玉连忙弯了弯腰:“周姑娘,你帮了长兴楼这么大一个忙,想要什么?”
此言一出,周宓玉眼中添了几分满意:“掌柜,我不便抛头露面,但为谋生计,却很乐意替人出谋划策。”
说着周宓玉缓缓走近,在和言耳旁开口:“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和言听到这话,脸色先是一白,后而红光满面。
他看着周宓玉,眼中逐渐不平静起来,换成的却是紧张和无措。
周宓玉起身,挺直了脊背,目光平淡,仿佛和言的样子在她预料之中。
“您是上面派下来的人?”
第一次来到县里,周宓玉便注意到长兴楼门上的标记。
周家旗下的酒楼太多,有道是财不外露,正因如此,有时周宓玉只在幕后。
可为了约束这些人,每半年便会派出一批特使到每个店铺巡查,以防他们败坏了周家的名声。
刚刚周宓玉所吟诵的那句诗便是密码。
和言顿时激动起来,满怀敬意地站在周宓玉身边。
两人的身份仿佛进行了颠倒:“原来是京城派来的,难怪知道这么多,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怠慢了。”
虽说闹出个周大掌柜与男人私奔的传闻,可这件事情孰轻孰重,谁也不敢估量。
和言点头弯腰,小心仔细观察着周宓玉,只可惜他面对的是一潭波澜不惊的水,怎么看也看不出端倪来。
周宓玉将桌上的纸收走,揣进袖子里,声音倒是比之前冷淡了几分:
“还有别的铺子要去查,不要暴露我的身份,我这次除了给你方子以外,还有一件事情,”
和言哪里敢不听,连忙站在一旁等着。
周宓玉打开窗,望向那边破旧的茶馆:“过几日我需要一个地方安身,你将茶馆买下,填上我的户籍,之后的事情便不由你操心了。”
特使可以决定和言是否升迁,这点小事和言哪里敢不答应,连连点头。
周宓玉拿出几张纸,周家当初将自己的身份说成周佩兰,这便是他们花钱买的户籍。
和言不敢多问,连忙收好。
要出长兴楼时,之前那几位大放厥词的也摇摇晃晃大笑向前。
一辆驴车走过,周宓玉缓缓挪到酒楼泔水桶旁边,趁着那伙人躲避驴车,拎起桶便往那几人身上泼去。
都喝得醉醺醺的,还以为是同伴所为。
一伙人满身秽物,在大街上厮打起来。
周宓玉含笑,转头却摸了摸袖口,嘴角向下。
为了证明忠诚,和言将周家私底下布置的悬赏令也给了周宓玉。
上面的画像与她九分像,只能万幸面上有红斑遮掩。
周宓玉上了牛车,晃晃悠悠的车子让人有种发困的感觉,可周宓玉的大脑却清晰无比。
她拿出方子后,终于想起自己在哪里见过和言这个名字。
当初在周家时,特使禀报,说在偏远乡村竟然有一位能力不错的管事。
还请周宓玉先去看看。
当初时间不够,因此没能去,竟没想到如今阴差阳错。
特使两年一换,上一回的那位周宓玉也很熟悉。
她靠在牛车上。闭目养神。
回到田家时,正好瞧见纪颂柏挽着袖子干活。
昨日才说了分灶,今日便已经开始忙活起来。
周宓玉从县里带了些吃食,今晚总是不用担心的,可纪颂柏却执意将活做完。
虽然脸长得不怎么样,可身材还不错。
周宓玉从包袱里面拿出一整张熏肉大饼,掰成两半,在旁边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香气飘到东屋,大壮噌的一下从床上爬起来,鼻子贪婪地向旁边嗅着。
田大媳妇做针线活,抬头一看,气不打一处来,伸出手往大壮的脑袋上打了两下。
那边哇哇大哭,纪颂柏这才抬头。
半弯眼笑着的女人双手托腮,站在矮墙旁,笑意极深。
纪颂柏看着她,也情不自禁地扬起嘴角。
刚埋头下去干活,田三郎的身影忽然出现在周宓玉身旁。
抬手便搂住了周宓玉的腰,在她耳畔吐着热气:“嫂嫂对我真好,今日便将笔墨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