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又不是地里的老牛

作品:《穿到七零:被赶出家门后我存款过亿

    “这一个多月,我妻子受我之托,在帮我处理战友的家事。”


    “战友牺牲,留下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战友家父母不满战友妻子生的是女儿,也不想将战友的抚恤金分出去,便以战友妻子克死战友为由,将战友妻子和女儿赶出了家门。”


    “我妻子不忍看她们受如此对待,便出手相帮,要回抚恤金的同时,还帮忙联络人给战友妻子和女儿修建住处。”


    “这事我知道,有人和我说起过。”


    赵启明说完,看向周黎安的目光之中,满是赞同,“你做的对。”


    周黎安:“……”


    村里的其他人面面相觑。


    他们先前只知道周黎安在家不上工,还能常常吃他们都吃不到的肉,日子过得可舒服了。


    却不想,人家这不上工,也没闲着啊。


    这一年多来,她做的每一件事,拿出来都不是小事啊。


    就是年纪比她大一轮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好呢。


    他们先前只觉得,周黎安是嫁得好,才能不上工享福。


    但现在一想,植物人身边都离不开人的。


    若不是有周家闺女悉心照顾,这陆大兴许都活不到今日,毕竟赵翠花不是陆大亲妈,赵翠花虐待陆大,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所以啊,这一切说起来,都是周黎安应得的。


    思及此,不少人都能平常心看待周黎安不上工还常吃肉的事情了。


    而刚来的知青们,却是没想到短短时间内,一件事情竟然有这么多的反转。


    陈婶子见此。


    牙齿咬的紧紧的。


    她今天难得的思路清晰,一下子找到这么多送周黎安去受搓磨的点,可竟然没一个成功的!


    不行。


    她不能放弃。


    陈婶子再次抬头,“就你说的这些,也做不了一个月吧?都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赵启明:“……”


    他都不想听这人说话了。


    原因无他。


    他不爱听。


    “这周同志就一个小姑娘,又不是地里面的老牛,还不能让人家歇一歇了。”


    周黎安:“……”


    真的是谢谢了。


    把她拿来和地里的老牛比。


    赵启明说完,陆晏舟一双冷眸也瞥向了陈婶子。


    “我与安安结婚虽有一年多了,但从未好好相处,这次回来,就是部队批给我的探亲假,既为探亲,我让我妻子在家陪我,有什么问题吗?”


    陈婶子:“……”


    全都在和她作对!


    可他们以为这样,她就没辙了吗?


    陈婶子看向周黎安。


    “探亲假自然是没问题的,但等你探亲完,她总要去上工的吧。”


    陈婶子不喜欢上工。


    她觉得先前虽然村长和陆晏舟都解释了那么多,但周黎安一定是也不喜欢上工的。


    凭什么同样都是不喜欢上工,她要去上工,周黎安就可以不去呢?


    今天有公社的人在,周黎安以后可别想过以前那样的好日子。


    她说完,果然见到周黎安的身子抖了抖。


    见此,陈婶子心情很是舒畅。


    周黎安:“……”


    她不想去上工是真的。


    但抖那么一下,完全是因为陈婶子看她的目光里恶意太多,她被看出了鸡皮疙瘩,本能的抖了一下。


    见此,赵启明觉得,只要周黎安的军人丈夫回部队之后,周黎安跟着村里人去上工,他就满意了。


    结果他刚这么想,就听见周黎安道:“我之后怕是不会去上工。”


    陈婶子瞪眼。


    这是在找死?


    “为什么?”


    赵启明将眉头皱得紧紧的,看向周黎安。


    “因为我有更想做的事。”


    “什么事?”


    赵启明追问。


    不仅他好奇,村里的人也在小声讨论。


    “难道是要去随军?”


    “她昨天才说了不去。”


    “现在的情况又和昨天不同了吧,昨天以前她不去随军,也可以不用干活,现在这架势可不行了,干活和随军,你选一个。”


    “那当然是选随军啦。”


    “听说不用干活不说,每月还有十几块的随军补贴呢。”


    “真的?还有这等好事?”


    周黎安迎着众人的视线,不卑不亢道:“我想在我们村开一个蔬果厂。”


    “!”赵启明觉得周黎安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他语气惊喜,“当真?你是如何想到的。”


    “这和我二哥有关,我二哥是纺织厂帮他们食堂采购每日新鲜蔬菜的采购员,我从二哥那里得知,纺织厂食堂每天的新鲜蔬菜采购总金额,足足有二十元。”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就在想着,要是我们村能将纺织厂食堂每日需要的菜承包下来,那一年就能有七千二百块钱的收入。”


    全场哗然。


    那可是七千二百块钱诶!


    不过众人震惊了一会儿后,还是有人很快反应过来说道:


    “话是这样,但这一天二十块的菜钱,平均下来一斤菜算两分钱啊,那一天也有一千斤菜了,这得用多少地来种啊?种了菜,还能有那么多地来种粮食吗?没有粮食,我们吃什么啊?”


    “对啊对啊。”


    “就是就是。”


    “这根本不可行嘛。”


    原本被周黎安说的有些热血沸腾的赵启明,听见村民们的这些话后,热血慢慢的被浇灭了。


    但下一秒,他的热血又因为周黎安的一句话,全给重新沸腾了起来。


    “那如果不用良田,用荒地呢?”


    当即有人说风凉话。


    “这一看就是没上过工的,荒地能种出什么东西来?”


    “哎,还是太年轻了。”


    “只要有专家,荒地就能种出这些菜。”


    “那专家哪里来?”


    “是啊,也不想想。”


    尽管听村民们这样说,但赵启明还是双眼亮晶晶的盯着周黎安,明显是想让她继续说出点儿什么来。


    “专家,自然是有的,就是来历有点特殊。”


    “快说快说。”


    显然,赵启明已经等不及了。


    “这位专家是张家村牛棚的季闻书季老,他在下放前,就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为了蔬果厂能顺利在我们村开起来,还请领导批准将季老调到我们村来。”


    赵启明一听是张家村的,就觉得这事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了。


    住牛棚这些人,只要在这个公社里,具体放在哪里,根本没人管。


    “好,你考虑得很周到,你再给我说说细节,若是可行,我回去就立马将他调过来。”


    赵启明是有些激动的。


    因为养牛厂、养猪厂这些,都是别人做过的。


    这蔬果厂却是头一份儿。


    想来若是在他公社做起来了,他下次去县里开会,就不用挨骂了。


    “详细的想法,我有做个计划书出来,不如领导自己看。”


    “可以,计划书在哪里?”


    “在我家里。”


    “马上去拿。”赵启明激动道。


    “我去拿吧。”


    一直站在周黎安身边的陆晏舟主动道。


    没一会儿,陆晏舟就将东西拿过来了。


    赵启明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起来。


    他如饥似渴的将计划书看完之后,当即道:“好啊。”


    这内容详细,他想知道的,计划书方方面面的都涉及了。


    “这个蔬果厂,你尽管放手去干,我和你的村长,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周黎安眨眼,觉得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了。


    她先前设想的那些劝说啊,努力啊什么的,都还没用上呢,她的目的就达成了。


    “我回去就将你说的季闻书调过来。”


    “谢谢领导。”


    和周黎安话音一起响起的,还有村民的惊呼声。


    “那是公安吧?”


    “公安怎么来了?”


    “他们是不是向这边过来了。”


    “陈四蛋的家人在哪儿?”一道年轻但严肃的声音响起。


    陈婶子闻言,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在场的其他人和先前看周黎安一样,视线齐刷刷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