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6章 守财天子

作品:《[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不一会儿,人并扶乩的沙盘都到了,皇上示意钦天监监正宋世文:

    “朕记得宋卿家传扶乩之术,今宁府小女亦言能此,朕瞧这孩子不似诡言,又虑稚子之语不足为信,特命卿家扶乩卜事,以验真伪。”

    宋监正拱手应命,眼角瞥见一旁候命的惜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扶乩之术一来玄妙非常,非有道之人不能穷通;二来天机晦涩,必得有大智慧之人才能参透,这宁国府的小姑娘瞧着也就五六岁,如何能有这等本领?

    不过皇上既有了命令,他做臣子的也不好抗命,便应命架设起来,又看向皇上:

    “还请陛下预先拟定问题,臣才好向仙人发问,也便于陛下验证是否灵验。”

    皇上略略思索片刻,朝身后的太监吩咐几句,不多时,太监捧上一个拜匣来,皇上指着拜匣朝二人笑道:

    “就请宋卿扶乩问卜,你二人各自解读,谁若是猜得中,朕便将此匣中宝物奉送,如何?”

    宋监正拱手应命,惜春却举起小手:“启禀皇上,臣女有个问题。”

    皇上点点头:“且说来听听。”

    惜春搓了搓小手,朝皇上甜甜一笑,奶声奶气:“既然是宝物,那肯定很贵重了。”

    “为了避免这位大人抄臣女的答案,请陛下准许臣女和这位大人把答案写在纸上,同时展出。”

    宋监正登时被噎得险些一口气上不来,他四十岁的人了,还能抄一个五岁小孩的答案?

    他没担心惜春抄他的就不错了!

    皇上心下也觉着好笑,但惜春说的也有道理,如若两人回答的时间有先有后,焉知不是一个借鉴了另一个的答案?

    便又令人呈上纸笔,都让小太监用托盘捧了在一旁候着。

    宋监正这边倒是无妨,在惜春面前伺候的小太监却犯了难,惜春才五岁,就站直了身子也没有多高,他却已近二十,身子抽条得厉害,想要让惜春写字方便,他得弯腰弯到撅着腚。

    眼看着宋监正那边已经开始操演,小太监把心一横,干脆直接跪下了。

    惜春嘴角一抽,知道的是她矮,不知道的以为她比那位监正大人架子还大呢。

    前面宋监正扶着架子,在沙盘上画得热闹,惜春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开启了末世系统的扫描功能。

    虽说大部分的道具和功能都需要兑换,但末世系统也不是没有基础功能,例如之前的防护功能,以及她现在使用的扫描功能。

    惜春的系统在末世也算是高端的,扫描范围足以覆盖宁荣二府,只要她愿意,她可以知道所有人的动向。

    不过总是监控那么多人的动态还不够累的,所以惜春只开启了陌生对象进入扫描范围内的警报,至于那些已经标注进系统白名单的人,除非惜春自己想要查询,否则是不会展示此人动态的。

    系统的扫描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监控可移动生物或者非生物,防止丧尸都跑到眼前了,宿主还一无所觉,二就是扫描眼前物品,确认其成分及危险性,毕竟末世资源紧缺,拾荒者自然人数众多,而各种规模的战争也频繁发生,危险武器之类的自然也不少见,万一拾荒拾到炸弹,一个弄不好全家都上天了。

    还不等宋监正在前面扒拉完,惜春已经确定了匣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无非是编出一段神秘兮兮的话来,让皇上确定这话绝不是她说的,而是她“转述”的神仙原话。

    好在刚才装二傻子装得还算合格,只要弄点高深的谶语糊弄上去,应该就够应付的了。

    这会儿,宋监正终于扒拉完了,示意惜春:

    “姑娘可以过来解语了。”

    惜春迈开小短腿,走到沙盘跟前,又犯了难。

    扶乩是宋监正负责的,这沙盘的高度自然也照着他陈设,问题是以惜春的身高,踮着脚也就能看个大概。

    惜春咬着牙蹦了两下,觉得有点累,一扭头发现所有人都在看她,顿时尴尬非常,索性不看了,直接走到小太监身边,抬笔就写。

    反正也是装样子,看两眼得了,她只是糊弄事儿而已,又不像钦天监监正一样靠这个出名吃饭,还不如赶紧写完,让人家小太监站起来。

    那边宋监正还对着沙盘苦苦思索,这边惜春刷刷刷几笔写完,小太监已呈报上去了,皇上接过纸张上下一扫,顿时神色微变。

    只见纸上别无它话,只有四句诗,字迹倒是干净秀美:

    “沧海月明曾有泪,匣中国宝世无双。莫向骊龙颔下觅,人间天子已珍藏。”

    皇上看到此处,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惜春的神情顿时莫测起来。

    ——真叫这小丫头猜对了。

    转念再看向宋监正冥思苦想的模样,顿时哭笑不得。

    虽说钦天监除推演命数之外,还有制定历法、观测天象的职责,他还不至于为这等怪力乱神之事就苛责宋世文,但宋家世代供职钦天监,宋世文四十岁的人了,要是还没个五岁小丫头能耐大,也是够丢人的。

    只是他叫宋世文来,本是为了检验小惜春的本事,结果现在风水轮流转,倒成了考查宋世文的能耐了。

    好半晌,宋监正才送上一张纸来,也只有两句话:“浑圆一统,旷古烁今。”

    皇上拧眉看了半天,方缓缓地点了点头。

    也算是对了一点,只是不仅没有惜春快,准确性也不如惜春高。

    只是不知为何,两人分明解读的是同一份乩语,却跑出这么天悬地隔的两份答案来。

    既然两人都已有了答案,皇上也不再迟疑,令小太监举着二人的答案,又遣一人开了拜匣。

    匣中,赫然装着一枚明光荧荧的稀世宝珠。

    宋世文见状,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他的批语只写出了匣中宝物是圆形物件,可惜春的批语却简直是在明示,匣中就是一颗珍贵异常的珍珠。

    得不到此宝还在其次,他宋家世代供职钦天监,现在居然连个五岁小孩都比不过了!

    宋世文深吸一口气,在心底暗暗记恨贾敬,也不知这货是练了什么邪术,一个半路出家的歪门邪道,怎么养出这等有能耐的闺女!

    皇上轻咳一声:

    “此宝是爪哇国进贡而来,号为骊颔珠,如今宫里也只有五颗罢了。”

    “那四颗宝珠,两颗奉了上皇与太后,朕留了一颗,还有一颗给了皇后。”

    他说到这里,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

    最后一颗本来想留给太子,结果太子还没定下来,宝珠就被他赔出去了。

    皇上在心里长叹一声,惋惜道:

    “君无戏言,这最后一颗珍珠便赐予贾家小女吧。”

    惜春在一旁,早把皇上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下了然。

    倒不是她察言观色的功夫太好,实在是皇上的表情跟宋监正如出一辙,让她想忽视都不行。

    惜春也没犹豫,干脆利落地往地上一跪:

    “臣女谢皇上恩典,也请皇上恕罪,臣女斗胆,想用这颗宝珠同皇上换一位‘甄’珠。”

    平心而论,骊颔珠固然珍贵,但是这种价值连城的御赐珍宝,跟平时的例行赏赐还不一样,丢不得卖不得,没事儿还得拜拜,这不等于请了个祖宗回家?

    再说了,一共五颗宝珠,上皇一颗,太后一颗,皇上一颗,皇后一颗,剩下的一颗落在了宁国府,这不是找着让人说闲话吗?她反正是不能干这个呆事。

    皇上本来就是不信她有本事,才拿出宝珠当赏赐的,现在是话赶话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给她,过后还不定怎么想方设法弄回去呢,她要是真把宝珠拿走,早晚是个祸害。

    反正她不想要,皇上也不想给,干脆就由她来给皇上一个台阶下,顺便完成一下S级任务,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听说宝珠能保住,皇上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脸上也有了点笑影——虽然他自己都没察觉到:

    “什么‘甄’珠,值得让你用这等宝贝去换?且说来听听。”

    惜春朝皇上一叩首,奶声奶气:

    “先前棍棍儿神仙让臣女去赎买甄家姑娘,臣女把事情办崴了,没能救下甄家姑娘,还搭了冯家公子一条性命进去,臣女时常想起此事,怕得不行,皇上若真想奖赏臣女,求您帮臣女完成棍棍儿嘱托,将甄家姑娘放还故乡。”

    皇上点头,其实这件事本来也不用惜春嘱托,那冯家公子买人在先,薛蟠是打杀了人命才将女孩儿抢了去,倘若事后将女孩儿断给薛家,那天底下还不乱了套了?

    看上了谁家的美婢娇妾,只消叫上一二亡命之徒上门劫掠,把主人打死,婢妾抢来就是,事后追究起来,倘若下手之人熬得住刑,不供出雇凶之人,这背后之人竟是坐拥美人,高枕无忧了?

    那还了得!

    按本朝律法,这等强抢得来的奴仆,不论后主是如何得来,都是要追还原主的,按惜春所言,也不过就是放那女孩儿自由之身,百十来两卖身银子,就能换宝珠回到自己手里,赚大发了。

    皇上心情大好,答应得也格外痛快:

    “既然你心意已决,朕准了就是。”

    “传朕谕:着有司将甄家女孩儿接出,查明家世出身,送还本家,如系生身父母卖出,便与人讲明,不许再转卖他人,务必择良善之家许婚。”

    说罢,皇上看看自己的宝珠,再看看惜春,心里总觉得有点过不去。

    这宝珠价值何止千金,竟被惜春拿来换了一个身价不过百十来两的姑娘。

    小丫头片子不懂事,他当皇上的总不能昧着良心,就这么坑一个五岁小姑娘:

    “话虽如此,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本领,也是世所罕见,朕就赐你黄金百两,锦缎十匹,以为旌表。”

    惜春叩首谢恩,这种奖励跟刚才的就不一样了,赏下来就是为了给她花的,开心。

    还不等她站稳了身子,就听皇上笑道:

    “且别忙着谢恩,朕还有一事要你卜算。”

    “倘若准了,朕加倍赏你,若是不准,这百两黄金和十匹锦缎,朕可就不给了。”

    惜春:“……”

    说好的赏赐,这怎么还带往回要的呢?

    你咋这么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