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沈锦蛮(第二更)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中午跟姑孰教育局的人吃了顿饭,一起的还有妇联和市宣传部的人,也算是和和气气热热闹闹。


    解决了苏姜的转学、就学、住校问题,大家都做了好事,坏事也不用到处嚷嚷,自然又是和平的一天。


    吃饱喝足之后,有个本地教育局的“人精”,笑呵呵地在张浩南面前表示,像沈老师这样优秀的老师,是一定会重点栽培的。


    “??????”


    张浩南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才明白,合着这是以为自己想要换换口味尝尝徽菜?


    聊了一会儿,张浩南还发现了不少沈老师的事情,她父亲原先就是在姑孰师专教书,前几年因病去世,她能去姑孰师专教舞蹈,其实也是另类的“顶班”。


    姑孰师专是出于照顾的目的,让她在学校可以当老师。


    带一点破例性质。


    而沈老师从文艺团退出,听“人精”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有人抢角儿,然后在一次排练中左脚骨折,于是不但丢了“C位”,最后连“工位”都没保住。


    “张总,沈老师以前唱《女驸马》很可以的,教育局汇演的时候,都说她有排场。”


    “啊?她不是舞蹈老师吗?”


    “民族舞和黄梅戏都很有水平的。”


    “那有点厉害了。”


    “张总也厉害啊,一眼就能看出来。”


    “……”


    张浩南也是无话可说,自己都明显一无所知了,这“人精”居然还能这么捧着绕,也不知道是不是装傻。


    等散了席,张浩南稍微跟宣传局的人攀谈了两句,旁敲侧击之后,便可以确定那个教育局的“人精”完全就是装傻,故意拿沈老师当个挡箭牌来摸自己的脾性呢。


    这尼玛……如此强悍的脑力,居然用在这种地方。


    “张浩南,恁送小沈小苏回转,我过一个钟头还有会要开。”


    魏刚抬手看了看时间,“明天建康再碰头。”


    “不是说要在姑孰几天?”


    “两步路的事情,来回三四十分钟。”


    “好,那我现在就送过去。”


    “路上注意安全。”


    “好。”


    嘱咐好之后,魏刚便对苏姜说道:“小苏啊,第一,念书要认真;第二,要多吃肉;第三,有问题寻老师;第四,随时要打我电话……”


    周秘书同声翻译,苏姜听得磕磕绊绊,努力地消化着听不懂的方言,她想要记住几个关键的音节,就算不会说,将来只要听得懂,也能跟这个干爷爷聊聊天。


    尽管才初中一年级,有些人情冷暖,也体会过了;有些尔虞我诈甚至是生离死别,也经历过了。


    苦难其实并不会使人成熟,而是让人变得学会适应。


    她只是在一个不恰当的年龄,去适应了一下。


    “爷爷我会好好读书的。”


    “认真就行,你要是跳舞跳得好,一样可以成长成才,为社会做贡献。”


    “爷爷我会好好读书,好好练舞……”


    “念书上的事情,我没念过几年书,帮不上你,不过有不懂的,可以问张浩南,他是尖子生,虽然脾气暴躁,人不坏的。”


    “老先生你确定脾气暴躁说的是我?”


    这次张浩南用的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


    魏刚理都不理,转头看着沈老师说道:“沈老师,实在是感谢伱,辛苦你,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不容易的,以后工作上有什么难处,可以寻我。”


    说完,魏刚笑呵呵地对苏姜道:“我过一会还要开会,就不陪你了。张浩南会送你们回家。”


    “爷爷再见。”


    苏姜快速地鞠了一躬,而魏刚招了招手,就挥挥手示意张浩南带人走。


    “走吧,你爷爷这几天比较忙。”


    带着两人离开,然后上了车。


    “哇,哥哥你自己开车啊,还是小轿车。”


    苏姜上车后有些兴奋,然后闻到了空气中的香味,更是笑道,“好香啊。”


    “有吗?”


    嗅了嗅,张浩南自己倒是没闻出来,然后问沈老师,“沈老师闻到了吗?”


    “是有一股香味,挺好闻的。”


    “那估计是我闻习惯了,应该是我老婆身上的香味。”


    “啊?!哥哥结婚啦!”


    “喏,她长这样。”


    拉下遮阳板,里面贴着一张赵飞燕的美照,夕阳从轻舞的发丝间穿透,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天空,开朗的微笑甜而不腻,那不是常见的小家碧玉,而是一种微妙的潇洒大气。


    这是张浩南按照赵飞燕指点,自己用相机拍下来的第一组美照,赵飞燕挑了其中这张最有感觉的,贴在了梳妆镜一侧。


    不管是谁坐在了副驾驶位置上,只要翻下遮阳板,都会被她美死。


    “我的天呐——”


    少女激动的探头探脑凑近了看,“怎么会这么有气质这么好看!”


    “哈哈哈哈,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得意无比的张浩南,内心愉悦的程度,远远超过股市上捡了两千万。


    两千万几个月都能捡一次,但赵飞燕……只有这一个。


    “这个姐姐……不是,嫂嫂在哪里?也是读大学吗?也是在两江工业吗?”


    “那倒是没有,她在建康艺术学院。”


    “啊呀,天呐——”


    苏姜转身握住了沈老师的胳膊:“沈老师,建康艺术学院啊!太厉害了吧!我以后都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沈老师,你不是也想考吗?”


    “我……”


    “噢?沈老师也想考建艺吗?”


    “没有,我跟小姜就是那么一说,我都二十多了……”


    语气中充满了尴尬,还有一种家里事情被孩子抖落在外人面前的羞耻。


    “哥哥,嫂嫂是学的什么?”


    “她本来是绘画,但学校老师都说她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才,现在也学表演。”


    “太厉害了吧——”


    小姑娘惊呆了,这简直就是女神中的女神,完美无比。


    汽车已经上了路,不过张浩南车速并不快,这光景路上虽然没什么车,可路略有颠簸,不熟悉路况,张浩南也就没有开快,索性有滋有味地跟苏姜聊着天。


    在苏姜眼中,这对兄嫂究竟是什么神仙眷侣,真是让人羡慕。


    沈老师也悄悄地瞄了两眼赵飞燕的美照,心中也不由得承认,如果照片是真人的话,那这男人是真的厉害。


    不过沈老师突然发现一个盲点:“你们这个年龄,能结婚吗?而且建艺难道不管吗?”


    “我乡下人,结婚就是办一桌酒席,喊长辈亲朋们过来吃个饭,认认人,也就行了。”


    “姑苏不是很有钱吗?怎么农村这样的?”


    “首先,我强调一点,我是沙城人,不是姑苏人;其次,我们村里就我一个是这样的,你不要对我们那里农村产生什么错误观念;最后,姑苏有钱跟我们沙城有什么关系?”


    “……”


    “……”


    三句话,直接把后座两个人绕晕了。


    “那哥哥,沙城归姑苏管吗?”


    “归姑苏管的。”


    “那沙城不是姑苏?”


    “对。”


    “……”


    苏姜看上去不怎么发达的大脑,当时就烧糊了。


    到了姑孰师专职工宿舍,张浩南留了两张名片给两人,然后从车里拿了一只手机盒递给沈老师:“留个手机,方便随时联系。”


    “不行,这太贵重了,而且我平时也用……”


    “她爷爷安排的,如果有摆不平的麻烦,随时联系,她爷爷面子很大的。”


    “那我就收下了,谢谢。”


    “不用说谢谢,正常安排。”


    随后张浩南又掏出记事本,抽出笔问道,“沈老师叫什么名字?”


    “沈锦蛮,锦是锦绣的那个锦,蛮是野蛮的蛮。”


    “这名字一看就是有点来头的,有典故在里面?”


    张浩南身为一个文科生,不懂典故主要是因为中国典故太多,偶尔不知道也是很合理的。


    “我爸爸取的名字。”


    很显然沈锦蛮没打算多说,她不想多做解释时候的神情,又重现了那种柔弱中的倔强、强硬,让张浩南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好,那么就这样了,再见。”


    张浩南倒了一下车,站那里的苏姜一直在招手,忽地张浩南想起一件事情,连忙停下问道:“沈老师,方便不方便我拍张照?”


    “拍照?现在?可以问一下是要作什么用吗?”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是我老婆要求的。”


    “……”


    “要是可以的话,我就用这个拍立得拍一下。”


    “哇!是不是那种拍了之后,过一会儿就有图像的那种?”


    “对。”


    “哥哥给我也拍一张呗?”


    “好啊。”


    对着苏姜来了一张,出了相片后,递给了她。


    然后又问沈锦蛮:“沈老师,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要跟小姜站一起。”


    “没问题。这样更好。”


    两人站在一起,背后是姑孰师专侧门的招牌,老旧的气息跟两人的面貌格格不入,有着极为鲜明的对比。


    秋日的阳光并不辣,沈锦蛮穿着宽松的外套,落落大方地站在那里,一只手将苏姜拉近,然后搭在了苏姜的肩头。


    喀嚓。


    按下快门,将这一幅画面定格在了此时。


    “谢谢沈老师,再见,小姜再见。”


    “哥哥慢走。”


    驾驶车窗内伸出一只手晃了晃,冲两人比划了一个“ok”。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