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 番外 贵公子 四 ......

作品:《红楼沉浸式围观

    来邢夫人跟前的正是王熙凤的陪房,看见邢夫人回来就满脸堆笑地说:“回禀太太,我们奶奶说明日姑爷家就要来人了......”


    这话还没说完,邢夫人就冷笑了一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满脸不高兴地问道:“这么大的事儿他们家就来几个女人?这也太不把咱们放眼里了。平时你奶奶做事都说她办事圆满,怎么这件事儿让人家踩了咱们脸面?”


    来喜儿家的听了脸上的笑容维持不住,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这......外边人之所以那么说也不过是花花轿子人人抬罢了,这事哪里做得不好?太太尽管示下,我们奶奶这就去改。”


    邢夫人冷笑:“我哪里敢说不好?这事儿都是决定了才来跟我说一声,我觉得好不好都是这回事儿,你们也不用来跟我回话了,都出去吧,我这地方太小,也没法儿迎你们这些大佛。”


    来喜儿还要再说话,被一边的小丫头拉着拉出来了。


    来喜儿家的出来之后,拉着这小丫头满脸慈爱地问


    :“姑娘,里面太太是什么意思?这怎么刚说话就给了我们这么一顿排头?”


    这小丫头笑着说:“大娘放心,事儿和大娘无关,刚才太太到老爷那儿去,老爷说了要给桂儿大爷聘外边周家的姑娘,太太不高兴了。”


    “原来是这样一件大事,怪不得呢,怪我没打听清楚没那个眼力劲儿就闯了进来。姑娘,今日大娘谢谢你,回头有空了到我们那边来,大娘给你果子吃。”


    应付了这小丫头几句话,来喜儿家的脚下生风,赶快去找王熙凤把事给说清楚。


    王熙凤这个时候忙得脚不沾地儿,听了这句话就觉得头疼。


    太太生不生气倒还是其次。对于这个婆婆王熙凤早就看清楚了,不过是纸老虎而已。说几句难听话怎么了?回头给她点儿好东西一准把事儿忘得光光的。


    这个婆婆就是再怎么张牙舞爪,对于王熙凤来说也没什么影响。


    王熙凤这个时候发愁的是桂哥儿的婚事,怎么好端端的就确定周家的女孩儿了呢?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的人家,本来河东距离京城还远着呢,就是那周家也没有什么人在京城,两家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没想到倒成了这样一桩缘分。


    到这个时候王熙凤反而埋怨贾珍多嘴,就觉得这大哥哥也太不靠谱,怎么什么人家都敢往家里面介绍。


    王熙凤听了之后就把平儿叫过来:“我记得当初老太太留给我的东西里面有一对笨笨粗粗的镯子,你拿着替我赔礼道歉去。”


    又跟丰儿说:“你去隔壁请三奶奶过来一趟,我有话跟三奶奶说。”


    这时候平儿带人去找那对镯子去了,王熙凤想了想,决定还是亲自往婆婆跟前去一趟,但是不能现在去,等一会儿云芳过来了,两人说完了事儿再捧着这一对镯子过去。


    一来是平息邢夫人的怒火,二来是要让云芳看看这事儿可真不是自己惹起来的,是婆婆乱发脾气。


    还是那句话,邢夫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三爷。可不能让三爷两口子觉得自己两口子成天惹婆婆不痛快。


    日常这些小事儿都要做到位,一定要做细致些,要不然积少成多,到时候大家心里面有矛盾疙瘩解不开就不好了。


    她跟门口的一个丫鬟说:“找你平儿姐姐去,就说我说的,东西找好了不必送去,找个盒子装起来先放到我这儿,等会儿我亲自去太太那儿一趟。”


    没一会儿云芳过来了。


    王熙凤看见云芳就忍不住念叨:“我怎么听说老爷和三爷那边已经决定给桂哥儿找河东的姑娘。这事儿太太都知道了,太太知道了岂不是这件事要板上钉钉了?


    太太这个时候正不痛快呢,我打发人去跟她说明天女婿要过来,下面的人跟我说太太这会儿正在那儿难受。”


    云芳也没法子解释,就说只要孩子喜欢就这么办吧。既然老爷和三爷已经决定了,那这件事儿就没办法再扭转了。


    王熙凤这个时候少不得就要表达一番自己的忧虑。


    主要是介绍的那个人略微有点不靠谱,贾珍那个人真是风流阵里面的急先锋。要说办坏事儿的时候找他出主意,那他真是坏水一肚子一肚子的往外冒。这种好事儿找他,总给人家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王熙凤表达了半天的不踏实之后,就拉着云芳一块儿到婆婆那儿去陪着婆婆说说话。


    从刚才到这会儿,这中间一段时间也不知道邢夫人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邢夫人脑补了什么,她自己开始哭了起来。


    甚至觉得王熙凤拿来的镯子都不香了。也没了那种要找王熙凤晦气的想法,拉着云芳的手就说:“我好好的孙子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姑娘?这可真是错配了。也不知道他脑子是怎么想的,这真的是亏待了我孙儿......”


    云芳就不知道该怎么劝。


    大抵是这个时候的祖母都有点儿盲目自信。以前老太太总觉得贾宝玉是天上地下最好的那个,说句实话,要不是因为有林黛玉的血缘关系在这里放着,老太太甚至觉得贾宝玉这样的人是公主都配不上的。


    到了邢夫人这里也是这个道理。虽然邢夫人不觉得和公主成亲有什么,但是觉得天下的女孩儿都配不上她孙子。


    “太太,不是太太这么想的,人家的孩子也是个好孩子。”


    云芳这话刚说出来,邢夫人立即不哭了,一把擦干静脸上的泪水,指着门外跟云芳说:“你出去,出去,出去,别在我跟前待着了,我还不知道你吗,老三说什么你就跟着说什么。你就没点儿自己的想头,你就不想着去劝劝,哪有你这样贤惠的人,怎么什么事儿都听你男人的?


    说什么人家的孩子是好孩子,窝在那小地方没见过世面能是什么好孩子?”


    云芳想解释,河东那可不是普通的地儿,那里也是有很多大家族的,昔日世家门阀,很多都是河东的!


    但是看婆婆这个样子,光解释也没用,于是闭嘴了。


    王熙凤一看这连云芳都埋怨上了,心想自己在这里面也落不下什么好来。就赶快说:“太太别生气,息怒息怒,这事儿不是您想的这样,这或许是个好事儿呢。”


    然后王熙凤就企图用车轱辘话把邢夫人给绕晕了,邢夫人也确实是绕晕了,她被王熙凤绕得头疼,看到两个儿媳妇儿一替一句说的又急又快,自己都插不上话,心里面更是恼怒。轰着她俩赶快出去,别在自己跟前呆着了。


    云芳和王熙凤被赶出来之后,两个人相视一笑。


    笑完之后,王熙凤叹了口气:“明天姑爷家的人都来了,太太这个样子......”


    “你放心,太太的气来得快去的也快,明天肯定好了。”


    王熙凤点了点头,也只能盼着这样了。


    第二天忠襄侯府的女人来了。


    忠襄侯府不仅是来了家中的女眷,更是把这次的当事人之一他们家的大公子给带了来。


    人家的话说得也好听,提前来拜会一下长辈,这也是两家以前都商量过的,毕竟贾赦是个老宅男。别说他出大门了,他连自己的院子门都很少出去。


    贾赦对未来的孙女婿无论如何都是要看一眼的。


    所以一大早来了之后被贾琮带领着来拜见贾赦。


    虽然贾赦老眼昏花,但这个时候领着几个孙子坐在堂前也有点老太爷的模样,戴上老花镜对着人家的大小伙子看了又看。


    说句公平点的话,这不仅仅是长得好看,是长得太好看了,很有那种斯文气质,真的是丰神俊逸。


    老纨绔拍了拍自己的良心,家里面这几个小子还真的比不上人家,哪怕贾赦偏心自己的大孙子,觉得自己大孙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但是这个时候也要说没人家长得好看。这小伙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单看五官觉得普普通通,放在一起那真的是神采飞扬十分俊美。


    再加上大户人家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教养也好,所以越看越觉得在孩子身上浑身都是闪光点,愣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本来他对这件事儿不是很放在心上,看了之后把眼镜摘下来,忍不住点了点头。


    “好孩子,真的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啊!”


    然后又问人家孩子读什么书?平时又有什么样的爱好消遣?


    对方面对询问回答的极为伶俐,谈吐举止也是进退得宜。


    贾赦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看了看坐在旁边的贾琏缓慢地点了点头。


    自家的三个小孩子高矮胖瘦都不一样,都已经不再是懵懂的年岁了,跟着看了半天,早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是将来的二姐夫,于是几个小男孩儿面色不善地盯着人家瞧。


    等到忠襄侯府的大公子离开后,莄儿跑到贾赦旁边说“叔祖,那人身上香香的,不像是什么好人。”


    贾赦伸手在他后脑门上轻拍了一下:“何以见得呀?”


    “大男人还薰香,那不是娘们儿唧唧的吗?”


    贾赦就说:“熏香怎么了,古往今来熏香那是高雅的事,你少在旁边胡说,去去去,你们都到旁边玩儿去。”


    莄哥儿说:“就说了他不是好人儿。”


    贾珍这个时候正进门,听见这话就忍不住瞪眼:“这么多双眼睛就没你看得清楚?!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莄儿一看是他,吓得缩了一下脖子,小声喊了一声爹,被长生他们拉了一把,三个小孩子追的跑着从这院子里面出去了。


    忠襄侯府的大公子跟着贾琮往后院去,邢夫人和侯府的其他女眷都在后院,这位大公子要去后面拜见女性长辈。


    被人领着进来的时候,云芳抬头瞧了瞧,跟坐在身边的邢夫人说:“这孩子长得可真俊。”


    邢夫人看了看点了点头,很流于表面的夸了几下,反正邢夫人觉得还是自家孙子好。


    两家的女人一块儿商量了一下婚礼的流程,忠襄侯府的女人还要去园子里面看看巧儿。所以又把这位大公子打发到前面陪着贾赦他们说话,荣国府的一群女人就陪着忠襄侯府的人去了大观园。


    等双方的家长都见过孩子,这事儿就算彻底定下来了。双方家长都很满意,巧儿也很满意,因为巧儿在这位大公子往后院来的时候躲在暗处看了一眼,就看了一眼,瞬间觉得脸红心跳。


    在忠襄侯府的人走了之后,荂哥儿就跟姐姐说:“我们仨都觉得那不是个好人。”


    巧儿立即维护其未婚夫来:“不许你们胡说。”


    荂哥儿才不听她的,“他看见那些漂亮姐姐们的时候眼睛就是这样的。”


    他眯着眼睛,伸着脖子很夸张的到处看。


    荂哥儿的样子惹得两个弟弟都笑了起来,长生更是顽皮,他跳起来背着手眯着眼睛脑袋乱转,走到巧儿面前学着戏里面的书生甩了一下并不存在水袖,一脚向前,脚尖翘起,弯腰作揖,尖着嗓子怪模怪样:“小生见过小姐”


    把巧儿气得站起来就想揍他。


    莄儿更是要跟着学,嚷嚷着:“三哥你往后退一步,让我来,让我来。”


    荂哥儿觉得弟弟们玩儿得很高兴,也嚷嚷着要作揖。


    巧儿气得跺脚,然而她追不上这三个弟弟。哪怕是这里面儿胖乎乎的长生也比她灵活多了。


    琮儿媳妇刚送邢夫人回去,她本来不想往后面儿来,但是巧儿的事儿是家里的大事儿,还是要来问问有什么能搭把手的。


    从抄手游廊这边往后面儿大花厅去的时候就看见这仨小子在气他们姐姐,上去就说:“哥儿们要放尊重点,怎么能跟姐姐开玩笑。”


    哥仨看婶婶来了,而且还板着脸,不出意外又要开始长篇累牍的掉书袋,从三皇五帝能说到眼下,中心思想只有一件,做弟弟的不能对姐姐不尊敬。


    这位婶婶是个才女,这种才女和姑姑们不一样,姑姑们那时吟诗作画样样都行,婶婶这样的才女是比其他人读书略多了一些,不会作诗,但是寻章摘句却是好手。


    而且这人还有些刻板,如果是个男的,会三句不离忠君,说句话来必要引经据典,和大家都有点格格不入,就......迂腐了些。婶婶也很迂腐,除此之外,为人还非常俭朴,和荣国府这样的豪门作风完全不匹配。所以免不了会被人说她寒酸上不了台面什么的。


    她这种和李纨那种还不一样,她是严于利己也对人很严格的那种,做到了里外如一坦坦荡荡。


    哥仨一听婶婶这口气就知道又要开始教育人了,于是纷纷找个理由一股脑地抱头鼠窜。


    巧儿立即挽着婶子的胳膊,两人一块儿往后面大花厅里去了。


    王熙凤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这个时候正喋喋不休地夸这个女婿的外貌人品。


    琮儿媳妇在外面就听见她对人家的孩子一口一个人品贵重——膏粱子弟有什么人品贵重的?就忍不住在脸上露出不屑来,立即反应过来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就没必要跟嫂子唱反调了。再说了,荣国府就是这样的门第,找膏粱子弟做女婿也说的过去,自己也不能做的格格不入了,很快就收了脸上的表情,没人看见。


    荣国府的喜事对于宁国府来说也是喜事,珍大奶奶就带着儿媳妇胡氏一块儿过来陪着忠襄侯府的人说话,这时候也没走,大家一起在花厅里说话。


    胡氏看到琮儿媳妇进来赶快站起来。


    “婶子来了,辛苦了,太太送回去了吧?”


    “送回去了,我看着太太今日确实是受累了,这会儿有些疲惫。刚才我出来的时候太太吩咐说是晚上让咱们自己在院里吃了,不用去伺候。”


    大家都点了点头。


    王熙凤是真的高兴,红光满面。


    珍大奶奶就知道王熙凤高兴,这个时候把茶杯放到一边:“有这么好的女婿,凤丫头今日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这么一说王熙凤先笑了起来,巧儿赶快用手帕捂着脸,跺了几下脚,羞地扭头跑出去了。


    王熙凤是真的高兴,跟身边的云芳和琮儿媳妇说:“不怪大嫂子这么说,我是真高兴,你们今天看到这孩子没有?那长得可真是可人意,而且谈吐也都是最上等的,前面老爷和二爷他们看了都说好。


    不瞒你们说,这可是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女婿,京城那些未婚的小少年再找不出比这孩子更好的了。”


    琮儿媳妇用眼角看了一眼王熙凤,端着茶杯默默喝茶。


    云芳倒是能理解王熙凤的高兴,便伸手拍了拍她的手:“既如此孩子的嫁妆咱们也不能简薄了。对了,你给孩子都准备了些什么?说出来咱们这一群人不妨帮着想想。”


    这真把人家抬得太高了,云芳也觉得有些不妥,所以就引着她转了话题,说点别的。


    王熙凤果然开始说起女儿的嫁妆,珍大奶奶就帮着一块儿分析陪送什么合适。一群人说到天黑,王熙凤要留大家吃饭,珍大奶奶却惦记着早点儿回家。


    “咱们离得这么近,回头有空了再吃吧。我们家里还有些事呢,我得回去。”


    珍大奶奶她们婆媳一走,就剩下云芳和琮儿媳妇王熙凤。


    琮儿媳妇立即告辞而去,云芳借口家里也有点小事要处理,告辞离开了。本来王熙凤谈性正浓,还打算在餐桌上再高兴一会儿。然而转眼之间人散得干干净净,不过这点小插曲影响不了她,她打算等会儿和贾琏再聊聊。


    贾瑭是在前院吃了饭之后才回来的,看云芳回来早就有些纳闷:“我还以为你们在一起吃饭呢,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主要是二嫂子那个人太张扬了,把侯府的那个孩子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一口一个人品贵重,人品贵不贵不知道,但是二嫂子又说这孩子显贵......这么说也没毛病,但是她也太得意了。”


    要紧的是家里面已经有了一个显贵的女婿了,单单论贵,谁能贵得过蘑菇的丈夫?虽然不能做事上纲上线,王熙凤也确实高兴,并没有那种压人家一头的心思,或者非要表现什么,只是太高兴了。


    然而到底是有些癫狂了。


    贾瑭还以为什么事呢,轻轻的笑了一下:“放心吧,这两天过去,二嫂子那边儿就能恢复如初了。你们不说总会有个人跟他讲明白话不能乱说的。”


    云芳点了点头,王熙凤那个人高兴起来就不那么小心了,记得早些年的时候,她公然在家里说就是人家告咱们家造反都不用怕的,这些年已经收敛了很多了。


    实际上云芳也是这么想的,今儿回去,要么是贾琏,要么是平儿,总会跟她说明白的。然而贾瑭说完之后,坐下来对着灯光看了一会儿,轻笑了一声。


    云芳就问:“你笑什么?”


    贾瑭摆了摆手。


    人品贵重?人品这东西是最没办法说的。


    天下有有几个贵公子?


    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庸俗之人!


    最后摇了摇头,觉得今天这无病呻吟八成是因为酒气而起。


    想了想自己这一段时间光顾着操心大儿子的事,把小儿子的学业放在一边没管。于是转身从榻上的小柜子里面拿出了戒尺,敲了两下手心试了试感觉,就问云芳。


    “长生那小东西的书读到哪一页了?大字写了多少了?”


    得了,今儿晚上有人睡不好了。


    云芳说:“大字每天写五张,他说写完了。书每天读一篇背一篇,他跟我说也跟得上进度。你给他留的那些数学题,他跟我说如今正解着呢,已然有了眉目......”


    贾瑭冷笑了一声,翻身从榻上下来,穿上鞋背着手,手里面拎着戒尺,慢悠悠的出门了。


    过了一会,怡红院里面,巧儿身边大丫鬟跑去跟她说:“姑娘,今儿笑话您的人又被三爷揍了!”


    巧儿听了赶快抬头:“消息传得这么快?你这就知道了?”


    “想不知道也不行啊,哭的声音可大了!站在咱们小门那里能听得隐隐约约的,门口的那些大娘们都说是这位小爷又挨了三爷的揍!”


    巧儿是又气又笑:“罢了罢了,咱不能跟弟弟一般见识,你准备好东西明天咱们去探望他。哭得这么大声没人去解救他也是可怜......八成又被关禁闭了,给他带点糕点过去,先甜甜他的嘴,我估摸着这次惹三叔气极了,不止是关禁闭,还要禁了他的零嘴呢。”


    丫鬟抿着嘴笑了起来,答应了一声,出去吩咐婆子明日准备好糕点。


    巧儿独自在屋里坐着看书,看了两页看不下去了,心里想着:那人长的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