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新奔头

作品:《红楼沉浸式围观

    贾瑭还纳闷呢,老纨绔不是个爱出门的人,他的爱好除了一个人欣赏自己的收藏外,就是和小老婆们喝酒。

    也没主动打听过外面的事儿,今儿突然就这么问了。

    贾赦就说:“前几日我不是打发人去做这些家具吗?林之孝选木头的时候人家商行的人听说是我买的,就少收钱了,说那商行有你老丈人的股,他和人家说了几句你老丈人家最近的事儿,听说最近殷家进进出出的清扫家里呢。

    回来还跟我说,是不是他家的老夫人要过寿,用不用准备贺礼,要真的是贺寿什么的你媳妇儿早就忙起来了,我一听就知道这必定是他们家那大儿子要回来了,除了这个也没别的事了,看他们家的做派,怕是你这内兄有奖赏啊!准备着到时候全家打扫的干干净净等圣旨呢。”

    贾瑭就笑了笑,嘴里跟贾赦说:“如今外边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江南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大事儿,想来是该回来了吧。”

    贾赦就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贾琏来了。

    一看贾瑭正在忙他也加入进来。一边儿从箱子里面把那些古董拿出来一边儿看着屋子里面散乱的柜子架子就问:“怎么不摆好再放?这些东西都金贵,万一要是磕了碰了还是老爷心疼。”

    贾瑭就说:“到时候看着点就能避免。”

    贾赦这时候就觉得志得意满,站在这里他觉得不仅地方宽敞,连呼吸都轻松了起来。跟贾琏说:“让人传话给厨房整治一桌好酒好菜,把琮儿叫来,让桂哥儿也跟着,荂哥儿和长生还小就算了,咱们父子祖孙喝一杯。”

    这就有点要庆贺的意思了。

    贾琏也很高兴:“儿子也有这个意思,刚才就让人去吩咐了,还给桂哥儿准备了蜜水,桂儿高兴不?”

    “高兴。”

    贾赦肿胖的脸上也带了笑的模样。

    到了晚上,老太太这里照样是灯会辉煌,后院的女眷都聚在这里。

    缺少了王夫人,但是气氛和以往一样,因为接来了史湘云,满屋子都是史湘云的笑声,连带着老太太的心情也高兴了些。

    天刚黑外面送了晚餐过来,老太太带着这几个姑娘入座。吃饭之,老太太对一边站着的邢夫人说:“你以后也不用伺候了,一起坐着吃饭吧。”

    没了王夫人在跟前,而且邢夫人年纪也不小了,再让这做祖母的儿媳妇立规矩也没意思。

    邢夫人终于在一把年纪得到了不用伺候婆婆吃饭的许诺,整个人很高兴。

    她们吃完饭,云芳王熙凤和李纨才能去吃,留下老太太带着一群大姑娘小姑娘们在堂上说笑。

    这就说到了她们姐妹准备起诗社。

    发起人是探春,探春先是可惜了一下贾宝玉不在,毕竟贾宝玉作诗也好,然后就说蘑菇:“......萱儿也是个读书多的,怎么读了那么多书一句诗都做不起来。如今连平仄押韵都弄不明白。我一说结社,她第一个摇头不参加,我还想着到时候哄着她们姐妹去找嫂子们要银子呢,不参加我如何能开口?”

    一屋子笑起来,老太太是不在乎这三五十的银子,她光是一天的饭钱都要十几两,在她看来,给孩子们几十两银子去买零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就笑着和探春说:“你们何必哄着她们去要钱,直接跟我说,我给你们出了,不够再来找我。”

    探春说:“本来是为了玩儿,哪里是当做正经事儿做,老太太不必当真。”

    老太太就说:“我看你们说的热闹,既然是玩乐,不妨多写一些出来,我虽然不会作诗,也是能听的明白,有好的拿来让我看看,也让我解解闷。”

    说着外面吃完饭的几个孙媳妇回来,老太太一指王熙凤:“这财主儿来了,你们快去要钱。”

    屋子里的几个姑娘上去拉着她们三个,纷纷让王熙凤掏钱,王熙凤就说:“让我拿钱也行,不过是几十两银子我倒是不在意什么,只是你们也要跟我说说是怎么玩儿的,也要让我跟着学一学,回头我们要是想玩儿就换成你们这种雅致一些的玩法。

    不瞒你们说,我们几个次次去烤肉,我觉得腻了,又没什么好玩的能替代的。”

    史湘云就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遍规则。

    结社自然是为了诗词歌赋,至于这些钱是要整治一些果品酒馔,比如写诗写到兴起的时候干一杯,主要是为了点缀的。

    王熙凤听了不免失望,推了一把李纨:“这事儿就你能跟着玩儿,我们就不行了,珍大嫂子不会作诗,我不认字,芳丫头也是文盲,我们三个还接着去烤肉吧。”

    云芳说:“要是肉吃腻了,还能烤菜。”

    “对,也能烤饼。”

    一屋子人笑的前俯后仰。

    王熙凤转身叫平儿:“平儿,去取五十两来给三姑娘,让她多弄点吃喝,巧儿和萱儿也是一对笨丫头,她们姑姑去作诗了,她们好歹也能就着姑姑们的大作当佐料吃下去些点心。”

    惜春就来推王熙凤:“我就不信,我到时候非要教给她们作诗来打你的脸。”

    大家说笑了一回,老太太就说:“散了吧,听说明日有雨,要是下雨了你们就不必再来了,免得走来走去吸了寒气儿。”

    大家站起来一起应了。

    王熙凤是必定要来的,一来是住的比较近,二来是晨昏定省也是该做的。

    大家一起往园子里去。

    进了园子在石障处分开,其他人是在西边住着,云芳和邢夫人要去东边的怡红院,再从怡红院去东院,过几日邢夫人搬到以前王夫人的院子里,就不必再走这条路了。

    天气冷了,云芳她们婆媳到了怡红院的上房,这里之所以叫怡红院,是因为正房的牌匾上写着“怡红快绿”四个字。院子很大,房舍很多,院子里芭蕉翠绿,各色植被齐全,更是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在贾元春游园的时候就喜欢这里的建筑,这里也是大观园最宜居的地方。

    更妙的是怡红院的上房这里还有很多设计精妙的机括,,实际上暗藏着门。这里地上是花砖,顶上铺了彩棚,四面墙壁也是装饰华丽,做女孩的闺房是最合适的。

    上房蘑菇和巧儿一人一半,蘑菇年纪大,住了东边,巧儿住了西边。外面的厢房也是一人一半,住着彼此的丫鬟。

    巧儿的年纪小,云芳先看着巧儿睡着了才去蘑菇的房间。

    蘑菇和邢夫人说了半天的话了。

    邢夫人拉着蘑菇的手,对着这里的摆设批评了很久,云芳进来的时候邢夫人就说:“这也是你惯的,你看看这屋子里,到处乱糟糟的,也不收拾,这里堆几本书那里堆了一堆书,女孩的房间谁家是这样的。东西都要放起来,别扔的到处都是。”

    蘑菇就再次解释:“我没乱扔,这是我最近看的,我在比对这些书里哪里是一样的哪里是不一样的,我这里又不脏,也没别的味儿,就是书放的散乱了一些,祖母你别操心了。”

    邢夫人放开蘑菇的手:“我不管你了。”

    蘑菇翻身躺下:“谢谢您不管我,让我睡吧。”

    邢夫人又不是真不管,她转身趴在蘑菇身上:“好孩子,以后你到婆婆家,人家说你邋遢。”

    蘑菇不在意:“让她们说去好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反正有些人心里邋遢,看谁都不是好人。”

    “诶!”邢夫人看着云芳:“她刚才拽的那两句是什么意思?”

    云芳拉着她起来:“走吧走吧,天很晚了,您也该歇着了。”

    云芳拉她出去,婆媳从怡红院出来到了东院,邢夫人还在埋怨云芳对蘑菇太娇惯了,就应该刚才跟她一块儿好好的说道说道。小孩子的一些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现在她到处乱扔书,将来说不定也到处乱扔东西。

    云芳有一句没一句地应和着,然而说着说着邢夫人就开始兴奋了起来。

    “......我跟你说,我下午去前院儿看了看,那一片地方大,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说是以前给娘娘住的,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布置的也是非常妥当。我就说要不然那个地方让咱们孩子住进去。”

    “不是在怡红院住的好好的吗?”

    “怡红院是好,但是那院子有福气啊,出了个娘娘呢。”邢夫人压低声音:“先住进去,先把福气吸了。这对萱儿有好处!”

    然后看云芳很不在意的模样就说:“这事儿要听我的,我来安排。”

    “您别安排了,她一个小孩子睡觉就需要三尺宽,你给她弄那么多院子干什么?早就跟您说过,往后我们一家人是要走的。看看这次闹的多不好看,免得将来二爷和三爷也因为住得久了,多吃多占,互相看不顺眼,彼此觉得对方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邢夫人开始生气:“这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我以为你是个好孩子,碰上贾瑭那个独来独往的能劝劝他,现在你们两个还真是一个鼻孔里出气。

    我都不惜说你们,你们两个都是傻的,有好处为什么不占?上次老太太分东西就贾瑭那个笨孩子去拿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我这些日子忙没来得及问你们,他拿的那些都是什么?”

    “哦,是一些冠带朝靴笔墨纸砚什么的,看着颜色也不甚鲜亮了,听说有些是老公爷他们父子用过的,都放了好久了,打开都有股子霉味。”

    “那可不,都几十年了,早就糟烂的不成样子了。”

    “笔和纸收拾一下有些还能用,靴子也是新的,但是跟您说的一样,有些年头了,三爷说试试能不能穿上,使劲提了一下给撕烂了,剩下的就收起来了,也不敢再试。不过那些金冠玉带是好东西,金珠玉石都是上品,三爷说收拾一下他回头能用的上。”

    邢夫人对着她翻了一个白眼,“没见识,都是些破烂!我这么精明的人怎么生出他那么傻的儿子来,算了,气死我了。不提这个了,我搬家之后,要在咱们家宴客,请你娘也过来,我要高高兴兴的乐一日,不过这事儿你去和老太太商量,我怕她骂我。”

    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