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顺利谈判 一更

作品:《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康熙不只是自己喜欢夸儿子,也喜欢别人夸儿子,听到宜妃也说胤祉的性子好,那种被德妃插在心中的刺总算舒坦了些,“胤禟的性格不错,算是诸位阿哥最好相处的。”


    听到康熙夸儿子,郭宜也很高兴,有点了解康熙喜欢显摆儿子是什么心理了。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康熙说道:“你把几个阿哥们教得不错。”


    “皇上过奖了。”郭宜说道,她等着康熙的下一句话。


    “朕实话实说。”康熙说道,沉默了许久,才说道:“要是你真的是胤祐的额娘就好了。”


    如果是这样,他就不用让如此为难了,为了胤祐,为难了胤祐,当然,也为难了宜妃。


    “臣妾不是吗?”郭宜笑了笑,这是什么鬼话,怎么回答都感觉不自在。


    康熙怔怔地盯了她一会,也跟着笑了,“你当然是。”


    “成贵人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皇上给她一个机会,可见上天有好生之德。”郭宜说道,“不过,皇上也知道的,成贵人伤害胤祐之深,让那孩子吃尽了苦头,自出生以来,未曾享受过来自生母的疼爱,又遭受了这么久的非议,实在是……”


    说到这儿的时候,郭宜用帕子掩住嘴,深吸了几口气,红了眼眶,后面的话几乎难以出声。


    若说成贵人是导致胤祐苦难的原因,那么康熙便是深层次的诱因,若是没有他刻意的回避,怎么会愈演愈烈呢?


    康熙被宜妃的情绪所打动,想到了过往不少的事情,那残存在记忆里面层层叠叠的愧疚一下子涌出,他伸出手指头揉揉太阳穴,呼出一口气,“朕,朕知道,成贵人之过,甚至是朕之过。”


    这狗男人还算是有几分自知之明。


    郭宜可不想安慰他,让他多难受一些时候,算是小小的报复吧。


    “既成事实,无可挽回,只是……”郭宜欲言又止。


    康熙侧头看向她,“只是什么?”


    “只是成贵人静思己过之时,也未曾弥补一二,如果就这么轻易原谅,倒是让人觉得身为父母,无论犯下何种罪过,无须付出代价。”郭宜说道。


    “所以,宜妃想要做什么?”康熙问道。


    “不是臣妾做什么,是臣妾不想做什么。”郭宜说道。


    “好吧,那你告诉朕,你不想做什么。”康熙说道,知道宜妃不会无的放矢,就是不知道她不想做什么,不过他想宜妃提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的。


    “臣妾不想逼着胤祐同成贵人上演母慈子孝,胤祐愿意原谅成贵人,那就原谅,不愿意的话,臣妾觉得是成贵人的问题,与胤祐无关。”郭宜说道,母凭子贵,也要“子”愿意。


    思及戴佳氏前面的行径,康熙对这一点倒是没有还什么异议,“每月去请安一次便可,朕只是希望胤祐不会因戴佳氏的地位低贱而被伤害,皇贵妃亦是如此作想,只是表面功夫而已,你和胤祐大可放心。”


    皇贵妃?原是如此。


    郭宜松了口气,只是去请安倒还好,她可以让堇姑姑跟着一起去,也不怕戴佳氏作妖。


    “宜妃可曾想过自己?”康熙侧头问道,心中涌现出旁的情绪。


    “自己什么?”郭宜疑惑。


    “有没有想过自己会被说些有的没的?”康熙问道。


    郭宜秒懂,终于来了一回心有灵犀,康熙应该问的是戴佳氏出来之后,会有些人传些她和戴佳氏的矛盾,就像是德妃和皇贵妃一般。


    “臣妾没想过这些。”郭宜思索了一下该如何组织语言,“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觉得对比起胤祐来说,这些都没有那么要紧。”


    康熙点点头,宜妃果然不一般,这要换成别的人,恐怕就要在他面前开始哭诉各种流言蜚语。


    “况且……”郭宜拖长了语气,引得康熙又看向了她,“况且臣妾还有胤祺和胤禟。”


    确实如此,要是谁说宜妃因为胤祐八道,毕竟宜妃还有胤祺和胤禟,也是得皇上青睐,非一般人能比。


    胤祺的农事处一边做些南来北往的农作物贸易,一边研究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不少平平无奇的农作物在农事处的培育下大放光彩,产量倍增,推广的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种植技法格外受到百姓的欢迎。


    真香定理在这些百姓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脚怀疑这些东西的是否实用,后脚就被带来好处惊到,纷纷跟风。


    如今农事处在民间极有威望,建的农庄被称为“菩萨庙”,还有不少人会偷偷给那里的人送吃食。


    至于胤禟,在民间或者朝堂并不出名,但是后宫之中却是人气极高,上至阿哥嫔妃,下至宫女太监,大都很喜欢他,而且都知道要是有赚钱的门道找九阿哥就是了。


    综合来说,应该是宜妃这个人最神奇,胤祺和胤祐都是到了她身边才蜕变成如今这个模样。


    康熙笑了笑,宜妃傲娇的表情很可爱,而且她也确实有傲娇的资本。


    郭宜也跟着笑了,康熙才是这后宫唯一的主人,搞定了他,就不用担心有人嚼舌根了。


    原来大家还都在想戴佳氏重新出来是打了宜妃的脸,谁知道皇上当天就去了翊坤宫,还待了一宿。


    按照宫中的惯例,一般接受封赏的当晚,皇上都要歇在那处,以示恩宠,但是康熙这次却是破例,歇在了宜妃处。


    而且,自孝庄文皇后去世之后,皇上因着孝期的原因,不常来后宫,要是能盼得皇上来一趟,就算盖着棉被纯聊天也是不错的。


    见说不动宜妃,她们又转去了成贵人那边,但成贵人神色淡淡,无论她们如何挑拨离间,也不为所动。


    见两人都是这个样子,众人便失了看热闹的兴致。


    郭宜对成贵人还是不放心,即便是这两次胤祐去请安的时候,戴佳氏并没有什么特别表现,连用膳都没有留过,也就问了几句日常,并不像之前动辄打骂,又或者过分热络。


    她叮嘱了胤祐以及身边伺候的人,若是成贵人有什么别的事情,定要同自己禀告。


    胤祐的心思重又敏感,加上年纪不大,说个什么,听到什么,都会放在心中瞎琢磨,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被人利用,稍加诱导,就钻牛角尖。


    郭宜倒是不担心胤祐对自己不利,她是担心这孩子伤害到了自己,她与胤祐虽无母子之名,但有母子之情,她没有办法看着这个孩子一步一步沉下去,既然被纳在自己羽翼之下,那就护着他,免去风雨。


    没有了德妃,没有了兴风作浪的人,加上康熙也不怎么来后宫,那些小打小闹的吃醋掐尖,掀不起什么风浪,都算不得什么事儿。


    对比起后宫的宁静,前朝却是波折不断,满汉之争愈演愈烈,在河南还出现了官府带头的械斗,造成了三死十伤,对比其他的事情,这点伤亡算不得什么,但是影响却是十分恶劣,在朝堂之上又是一阵血雨腥风,满汉两派的官员争得头破血流。


    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比较吸引人注目的是湖广地区的叛乱,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乱,然而,几经谈判,都没有达成结果。


    更让人忧心的是,除了湖广地区,川渝地区的流民山匪也蠢蠢欲动。


    因着地势原因,川渝、贵州这些西南地区本就不怎么安分,眼见湖广地区的事态扩大,围观的人也起了别样的心思,有朝着湖广地区汇集之势。


    南有叛乱,北边更有噶尔丹的窥探,噶尔丹同喀尔喀大大小小交手了几十次,有赢有输,战事胶着。


    为此,康熙派了费扬古亲去喀尔喀慰问,还带去了一些粮草,也算是表明大清的态度。


    在这些糟心事中,唯一算得上好事的就是索额图的谈判十分顺利,康熙利用张诚和徐日升给罗刹人传递了错误的消息,告诉他们,清朝在瑷珲、雅克萨、尼布楚都屯了兵,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火器。


    为了配合这个计谋,康熙还让人带着一门大炮和若干火器,充当门面,尤其是罗刹人的探子进城探听消息之时,就在他们面前故意炫耀了一番。


    这种虚虚实实的消息吓到了罗刹人,他们已经从回来使团口中知道了火器的威力,虽然觉得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去掉水分之后,火器展现出来的实力依旧让他们胆战心寒。


    而且,他们现在的主战场并不在这遥远东方,他们的重心更偏向于欧洲,在那里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谋求更多的利益。


    所以,此次谈判非常之顺利,索额图基本上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就完成了康熙给他的任务,完成此次谈判,将尼布楚和大兴安岭这块地方给归在了大清的统治下。


    至于缓冲地区,便留到后面商议。


    签订完条约,索额图心中总算是松了口气,他从袖口抽出一份折子,这是皇上交给他的额外任务,说是在条约签订之后再说出来。


    索额图清了清嗓子,语气郑重,“当今圣上让本官带句话,尔等侵犯我大清领土,残害我大清子民,毁坏我大清财产,此罪实属难平,然,本着和平邦交,大清将不再追究,但此条约自签订起,大清与罗刹之间百年不得战火重燃,若尔等背信弃义,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诛!”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要是有懂的人就会知道这段话和某图册上面几乎差不多,很难让人不觉得这是康熙的私心。


    翻译立马将话原封不动地翻给了罗刹人,罗刹人听得脸色变了变,但看在火器和兵力的面子上,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至于榷场贸易一事,便按照商定来,不过还请转告诸位子民,凡踏我大清之人,必须遵守我大清的律法,若有违背,当按照大清律例惩处。”索额图抱着手说道。


    在南方沿海地区,海上贸易已成了规模,和洋人打交道已经成了朝廷日常工作之一,如今要在北方开通榷场,只需照搬南方的模式即可,倒也没有什么不适合的。


    谈判顺利的消息传回朝廷,索额图一派的人鼓吹了一波,连康熙也忍不住数次提到了索额图的功绩,虽然满汉的官员掐得厉害,但是这件事确实是做得漂亮,就算鸡蛋里面想挑骨头,也下不了筷子。


    这种喜悦冲淡了朝中紧张的局势,让康熙总算能缓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