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灯盏

作品:《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李正敏人高马大,又瘦,整个人如同一根高挑的竹竿,背弯着,又好似一张弓。

    “免礼。”胤祺装模作样地说道,话音刚落,又转头看向汗阿玛,“汗阿玛,儿臣想坐着说话呢。”

    康熙挑挑眉,“怎么?这就累着了?”

    胤祺点点头,老实巴交地说道:“儿臣听闻有奇人,同胤祐一路小跑着,现在有些累了。”

    胤祺眉毛耷拉着,语气可怜兮兮,脸上带着几丝乞求的期盼,正睁着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康熙。

    康熙看看他,又看看站在那儿微微发抖的胤祐,谁是真的累一眼都看出来了,也懒得拆穿他,“行了,坐吧。”

    胤祺大喜,赶紧招呼着,乾清宫的椅子都是红木的高背椅,两位阿哥如今还没有椅背高,坐上去得费上不少的劲儿,伺候的人赶紧上前扶着,才顺利地坐上去。

    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嘿嘿傻笑了两声。

    康熙看得一阵无语,殿中这么多椅子,两人就非得挤在一起吗?一时间,康熙不知道该庆幸这椅子够大,还是该说两个孩子够小。

    胤祺的心思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他坐在胤祺的身边,小声问道:“你还累不累?要不要喝点水?”

    胤祺红着小脸摇摇头,舔了舔嘴唇,“坐着就不累了。”

    “那你要是不舒服的话,就跟我说哦,我跟汗阿玛转达。”胤祺颇有兄长的模样,对胤祐爱护有加。

    在他心中,胤祐是舍不得离开他,这才搬进翊坤宫的,现在就是自己的人了,所以一定要倍加珍惜。

    “梁九功。”康熙看了一会,这才是真正的兄弟情深,之前那些都是什么辣眼睛的玩意儿。

    “奴才在。”梁九功刚站在门口,两口气还没有匀过来,就听到皇上喊自个儿。

    康熙见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忍不住皱眉道:“你怎么这副模样?”

    “奴才的腿脚比不过阿哥们,这才落后了几步。”梁九功四两拨千斤地一带而过,自从坐上了这个位置,何时在宫里如此疾行过?

    “他们俩胡闹,你也跟着一起,真是白长了岁数。”康熙笑着说道,这一路估计把梁九功追得够呛,“行了,这里不用伺候了,去歇息一会吧,让魏珠给两位阿哥送点水过来。”

    “奴才愚钝,谢皇上恩典。”梁九功赶紧说道,他现在两条腿跟下了锅的面条一样,软到不行,恨不得坐在地上说话,皇上让他去休息,自然是求之不得。

    魏珠端上的茶碗里面都是温水,两个阿哥接过去就是一顿咕噜噜噜的,听得康熙都忍不住叫他们慢点喝,生怕他们呛着了,“以后慢慢走过来,不用这么着急。”

    吨完了水,胤祺将茶碗放回托盘里,打了一个饱嗝,听得康熙脸色发绿,当众发出此等不雅之声,实在是不成体统。

    胤祺压根没看着康熙的脸色,自顾自打量着这位叫做李正敏的人,好奇地问道:“你真的知道御花园中所有的花草吗?”

    “回五阿哥的话,大部分都是认识的,也可能少有几种不识得。”李正敏不敢把话说得太圆满,这万一出现个不认识的可怎么办?

    “那也很厉害了啊。”胤祺哇了一声,眼神亮晶晶的,他现在认识的都不多,一些是额娘告诉他的,一些是刘贵公公说的。

    康熙觉得自己这个儿子真好骗,知道一点花花草草就能把他给镇住,自己知道那么多东西,也没见他这个态度,气得康熙恨不得把他提溜过来揍一顿。

    “李正敏知道的可不止花草的名字,连其种植方法诀窍都知道一二,你二人可向其多多学习。”康熙说道,既然胤祺想种地,那就要把地种好,光知道一个洋芋可不够,“朕给你们俩指派一个任务,两个月之内,你们要认出御花园中三十种以上的植物的,朕到时候可是要校考你们的。”

    若不是他马上就要南巡了,恐怕会亲自带着他们去丰泽园小住上些时日,不过等到明年,带着他们种种御稻米也可。

    “三十种吗?”胤祺掰着手指头思考着。

    “不止要认识,还要知道其属性、种植时间、方式等。”康熙怎么可能指派这么简单的任务,还要层层加码,“若不是答不出,到时候挨罚可别哭鼻子。”

    “汗阿玛,你要罚儿臣什么?”上次胤祐受伤,额娘罚自己照顾胤祐,端茶倒水,陪他一起玩,要是汗阿玛惩罚自己,该不会也要这样吧?胤祺想想要日日对着汗阿玛,咦惹嫌弃了一声,实在是太无聊了。

    “怎么?还没有开始就先问惩罚了吗?”康熙还不知道儿子想七想八地嫌弃自己,笑着说道,这时候不应该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会完成吗?

    “儿臣很好奇啊。”胤祺睁着大眼睛看着汗阿玛。

    “会被打手心。”康熙想了想回答道,教学的夫子最常用的是就是这招了,保清、保成小时候都挨过一两回。

    胤祺伸着自己的白白嫩嫩的小手看了一下,这还不如揍屁股呢,屁股上的肉多没有那么疼,手心被打了,他可就不能牵着胤祐了。

    康熙见他被吓唬住,心中得意,这混小子还有怕的时候啊,“所以你跟着李正敏好好学习,别到处瞎晃。”

    胤祺瘪瘪嘴,他什么时候四处瞎晃了?汗阿玛就知道瞎说,哼。

    说完了正事,康熙又问了几句胤祐,无非就是住的还习惯否,派过去的奴才用得是否顺心诸如此类的家常。

    胤祐恨不得把翊坤宫夸到天上去了,连兰心姑姑送给他一只漂亮的小荷包都拿出来说道,可见是有多喜欢翊坤宫了。

    康熙见这孩子如此实诚,又知道感恩,心中更加欢喜,不由地连夸了好几句,才放他们出了乾清宫。

    一出乾清宫,胤祺揪着李正敏开始问东问西,李正敏刚开始还以为康熙让他们学一些草木园林的知识是闹着玩,没想到五阿哥如此较真,还思维跳跃地很,一会东一会西的,两人说得口干舌燥,胤祺才依依不舍地放了人。

    回了翊坤宫,胤祺将康熙的话转述了一遍,郭宜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反正清朝的皇帝喜欢考核儿子学问是出了名的,要是不闻不问才是真的有问题呢。

    “你要怎么学习?”郭宜问了一嘴。

    胤祺一下子卡了壳,想到自己问了李正敏一下午,全顾着自己的好奇心,并没有想到如何完成汗阿玛的任务,抓耳挠腮也没有想出个答案。

    郭宜就猜到是这个样子,她这儿崽还嫩了点,需要有人引导,“你明日去找李正敏,问他要一份御花园的草木的目录,拿来与御花园中的植物参照查看,如遇不懂,再去询问李正敏,如此可行?”

    胤祺想了想,这样他就可以认识御花园更多的植物了,便点点头,“明天上午儿臣就派人去找他问一问。”

    郭宜点点头,“好了,我们现在去给胤祐找灯去。”

    说实话,郭宜还没有去过宜妃的内库,主要是每天的衣食住行根本不用她操心,没有房租、水电、餐饮费用的困扰,一时半会她也没有想起来,加之原身也不在乎这些东西,不过想来应该不会太差吧?

    堇姑姑开了库房的门,郭宜先走了进去,兴奋地奔向她的金山银山,但是她失望了。

    库房里面放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箱子,箱子里面多是布匹,还有些金银珠宝,凤钗头饰,架子上也摆了不少的东西,有人参这种高档补品,也有玉制摆件,这些东西有些是每年的俸禄,有些是的皇上的赏赐,算起来还是赏赐居多。

    宫人的赏赐、内务府的打点、后宫妃嫔的往来,这都是要花钱的地方,能选秀入宫就相当于入职成为基础员工,再慢慢地往上升职,有人熬资历,有人做功绩,位置越高,银钱越多,难怪人人都想朝上爬呢。

    在宫中生活,要是光靠着这点俸禄,宜妃早就喝西北风了,好在她得宠,皇上时不时地赏赐些东西,真金白银也有,不过大多数的都是各种奇珍异宝,是不能当钱使用的。

    郭宜撇撇嘴,总算是了解了宜妃这个位置是有多穷,当然这也是相对比得来的,要是纵向比较,她比答应、常在什么的可不知道好上多少,算了这一笔账,郭宜的心都凉透了,这横竖不到五千两的银子如何养老?

    所以,这养老是还得看崽啊。

    崽呢?

    郭宜一转身,才看到两人正在库房角落里面扒着灯在呢,胤祺拿着一盏紫琉璃八瓣莲花镀金座的灯说道:“这个好看,你要不就要这个吧。”

    胤祐点点头,“好啊。”

    胤祺又扒拉了一下,“这个灯也好看。”

    是个透亮的玻璃罩,灯座上镶嵌着珐琅,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图案。

    “是的呢。”胤祐也凑过去欣赏了一番。

    胤祺放下手中的灯,又去翻找。

    郭宜看得好笑,就这样,天黑了怕是也找不到想要的灯吧,“选好了吗?”

    胤祺左右为难,紫琉璃的好看,珐琅的也好看,他要去找找看,有没有更好看的,一头又扎了进去。

    郭宜见他整个人恨不得都要栽进箱子里面,不由地提醒道:“注意点,别摔着了。”

    “找到了。”胤祺突然喊道,从箱子里面掏出一物,献宝一般地呈到胤祺的面前。

    这灯同宜妃之前给他的那盏极为相似,应当是同时得到的姐妹灯,一样的玻璃镶嵌,只是贴的彩纸颜色不同,胤祺那盏上面是以红色紫色为主,这盏灯则是以黄色绿色为主,玻璃透亮,镶嵌处圆润光滑,铜制灯座上是花草的纹饰,十分精致。

    “就这个了好不好?”胤祺问道。

    胤祐高兴地点点头,他看出来了,五哥哥就想自己跟他用一样的东西,自己也喜欢。

    胤祐小心翼翼地接过灯盏,走到宜妃面前,“胤祐谢谢宜额娘。”

    “不必客气。”郭宜摸摸他的小脑袋,温柔的说道。

    “你怎么不谢谢我呢?这还是我找到的呢。”胤祺撇嘴道,他这弟弟什么都好,就是太粘他额娘了,胤祐要是粘弟弟就好了,粘汗阿玛也行啊,哎

    “谢谢五哥哥。”胤祐乖乖地说道。

    “哎,嘿嘿。”胤祺立马高兴起来,刚刚的想法烟消云散,又是一副兄弟热络的模样,拉着胤祐就要去他房间看灯,还让晋喜把自己房间的那盏也取过来摆在一起。

    郭宜瞟了自己的库房一眼,叹息了一下,她这卷崽还是得继续努力啊,不然等她老了,只能去喝西北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