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贾政的担忧,县令亲自送廪米
作品:《红楼:王熙凤悔婚,反手娶秦可卿》 第043章贾政的担忧,县令亲自送廪米
看着系统格子里的这个绿油油的丹药,贾瑜一阵激动。
没错!
他现在,文武双全,力大无穷,而且防御很牛皮。
拥有金刚不败之体。
外面的物理打击,对他来说几乎没用。
无论贾府用什么手段他都不怕。
但唯独怕一个东西:毒!
万一老贾家的正房对我用毒,偷偷地在我例菜里面下毒,那我还不是要死翘翘?
现在好了,有了避毒丹,以后百毒不侵,我看谁能把我怎么样?
“系统,我要食用避毒丹!”
“咻……”
下一刻,绿色的避毒丹化为一道只有贾瑜自己才能看到的绿光,飞入他的口中。
身子一抖,一股热流传遍四肢百骸,贾瑜立刻就拥有了百毒不侵功能。
而且这个时候,还不停的有讯息传出。
清除体内毒素一点……
清除体内毒素一点……
清除体内毒素一点……
清除体内毒素一点……
贾瑜:????
我体内有毒素?
是不是正房那边的人早就给我下毒了?
不过,也可能是自己体内累积的毒素,跟正房没关系,不管怎么样,现在有了避毒丹,那就以后就不怕了。
“赏钱、赏钱……”
陈氏高兴的道:“兰姨,拿钱来……下人们一人赏赐一串钱……”
下人们得了赏钱,一个个千恩万谢的离开。
“当当当……”
过了半炷香的功夫,荣国府门口又传来了一阵铜锣的声音。
只见个衙门里的报喜官差,敲着铜锣,拿着红布在门口大声叫喊:“恭喜贾案首中北直隶十一州府第一名秀才……特来报喜!”
“恭喜贾案首中北直隶十一州府第一名秀才……特来报喜!”
荣国府门口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无数老百姓驻足观看。
考上秀才了啊。
这本来就是大事。
秀才可是读书人了,算是最低级的公明,但贾瑜还是个第一名的秀才。
这就不得了了。
贾府的下人迅速通知各房。
稍顷,陈氏、贾母、王夫人、贾政、贾赦等也都到了门口。
“赏钱、赏钱……”贾母脸上带着和她心情几不相称的慈祥的微笑,道:“没人给三两银子!”
贾瑜的事,在外面看来就是贾府的事,荣国公的体面还是要保持的。
报喜的人离开之后,贾母的脸色就忽然一变。
“关门!”她命令赖大道:“这两天,不要让乱七八糟的人进府!”
“是!”
陈氏看着贾母,笑着道:“老祖宗,您看瑜哥儿现在中了功名,是不是去祠堂里,跟祖先们说一声,摆一下祖宗!”
贾母身子一僵。
拜祖宗?
这可是大事!
按道理说,现在贾瑜中了秀才,而且是第一名,拜一下祖宗那简直是太有必要了。
可是老太太心里明白的很:拜祖宗这事非同寻常。
一旦拜了祖宗,那贾瑜在家里的地位就会提升一大截啊。
不能拜!
“不用了,咱们荣国府以武建功传家,现在他不过是中了个区区的秀才,有什么告诉祖宗的?”
“怕是会被祖宗嘲笑吧!”
“不是!”陈氏争辩道:“我儿子是普通的秀才吗,这可是秀才第一名,县试府试院试,小三元了都!”
“还不够光宗耀祖?”
贾母摇摇头:“等他中了解元,老身就开门让他祭拜!”
陈氏气的鼻子都歪了。
不过大权不在她这里,贾母不同意她自然没办法。
“瑜哥儿啊!”贾政捋了捋胡须,微微吸了一口气,以长辈的口吻教导道:“你县试、府试、院试纵然是连斩了三个案首,可这都是小三元!”
“真正的科举,你还没有接触过!”
“等到了乡试,你自然会明白的!”
“渡死书,死读书的人,很容易过了秀才,可是无数秀才,却终其一生都无法中举,举子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
“还需再接再厉,谦虚谨慎地好!”
其实贾政也早就不爽贾瑜。
他么的一个案首又一个案首,高调的不行!
现在有机会,肯定要打压一下。
当然了,最让贾政不爽的事,今年即将举办的恩科。
恩科乡试的时候,他是要去参加的。
可贾瑜如今是秀才第一名,自然也有了参与恩科的条件了。
到时候伯侄二人一起乡试,那就有些尴尬了。
贾政甚至害怕,怕到时候自己如果没中,而贾瑜这小子却中了,那以后在荣国府里还有脸露头?
“哎……伯父教训的是!”贾瑜也不在意,随便朝贾政拱拱手:“回头侄儿向您请教一下四书五经里面的问题!”
贾政心里一虚,不知道如何作答。
就在这个时候,赖大道:“老祖宗……老祖宗,有人来了……要进府!”
“不许!”贾母道:“不是说了么,给我挡下!”
“挡不下啊……”赖大脸色一苦:“是大兴县的知县刘锦绣来了……”
“啊?”贾母一愣。
赖大接着道:“还有齐国府的当家人,齐国侯陈济成也来了!”
这……
贾母白了一眼赖大,道:“还不快快开门迎接……”
大门打开!
刘锦绣、陈济成、陈济常都来了。
后面还跟着马车、下人等。
刘锦绣身边还带着压抑。
“呵呵呵……贾公子啊……恭喜恭喜!”刘锦绣亲自上前,看着贾瑜道:“你如今中了院试第一,真乃大兴县之光!”
“来人,把贾公子的廪米拿来……”
后面两个衙役抬着两个袋子的小米走了过来,放在贾瑜身边。
别看只是两袋子小米,这可大有来头。
刘锦绣道:“凡生员【秀才】前十者,本县第一者,都为廪生,朝廷每个月供奉廪米六斗……”
“这是贾公子的廪米,本县亲自送来了!”
“多谢大人!”贾瑜大喜。
秀才分为三等:最好的叫做廪生,享受国家的津贴,每个月给小米六斗。
六斗小米不少了。
大梁这会儿的一斗小米,相当于后世的18斤。
六斗,也就是108斤。
这么说吧,就算廪生不种地,没有任何其他的收入,就这一百零八斤的小米,便足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了。
而到了秀才这个程度,又怎么可能只有廪米的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