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张贴试卷,唐伯虎的震惊

作品:《红楼:王熙凤悔婚,反手娶秦可卿

    第028章张贴试卷,唐伯虎的震惊


    大兴县县衙门口,来的人越来越多。


    此次参与县试的学子就有将近八百名,加上不少家属和旁边围观看热闹的路人,足足有二千之多。


    这么多人,将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


    刚刚众人还想着看贾瑜的笑话,看贾瑜科场舞弊被拆穿,可是此时此刻,看到县丞和知县如此自信的气质,顿时让他们对贾瑜的试卷有些期待了。


    案首的文章,不知道如何?


    “当当当……”


    有衙役敲着锣鼓,在人群里挤出了一条缝隙,然后将长案靠在县衙的墙根上,三个人站上去,依次将贾瑜四场县试的试卷,全部按照次序张贴出来。


    “嘶嘶嘶……”


    还没有看文章,但是看到这试卷的卷面之后,无数人倒抽冷气。


    “这……”


    “这字也太漂亮了吧?”


    “大家啊……这绝对是书法大家!”


    “天哪,不说别的,就说这一手好字,我都要给他通过!”


    “案首不愧是案首!”


    “呵呵呵……怪不得贾家和王家联合打压,原来人家是有真才实学啊!”


    “天哪,你们看……这四书制义,写的太好了!”


    “我一辈子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就算是进士写八股文,也就这样了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看到贾瑜试卷的一瞬间,无数人闭嘴。


    试贴诗,堪称完美。


    四书制义,无不贴合题目,破题承题,一气呵成。


    明经十段,没有任何错误,简直就像是原书印刷上去的一样。


    “我懂了……我懂了……”忽然,一名身穿青衫的学子道:“我知道人家为什么下午睡了一下午了!”


    “原来人家上午就把试卷写完了啊!”


    “嘶嘶嘶……是我等着相了!”


    “县公……吾等得罪了!”


    “贾公子,得罪得罪……”


    学生们也并不是不讲理的人,他们是读书人,知书达理,所求不过是一个公证而已。


    如今已经看到了公正和差距,自然没人再去质疑,他们一个个朝刘锦绣和贾瑜拱手。


    远处,隐蔽的角落里。


    贾赦眯着眼睛,看着县衙高墙上张贴的试卷,脸色顿时变得无比复杂。


    本想着让学子闹事,趁机挑拨一番,搞不好让贾瑜进监狱都有可能。


    可是,万万没想到,贾瑜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字迹,真的是太漂亮了。


    便是状元也不过如此吧。


    嘶嘶嘶……


    想到【状元】二字,贾赦忽然一个激灵:不是吧……此子日后,难道真的会中状元?


    贾赦有些后悔。


    早知道,不打压他了啊。


    可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贾琏怎么也不相信,他摇摇头,道:“贾瑜我是了解的,他怎么能写出如此锦绣文章!”


    “不可能……”


    另一辆马车里,王熙凤看着远处的试卷,脸色复杂而且悲苦。


    案首!


    这哪里是什么县试案首,恐怕对于他来说,日后高中进士,也不算什么难事吧。


    我王熙凤,真的是瞎了眼了啊。


    其实在王熙凤心里,嫁给贾琏还是贾瑜,倒是再其次。


    关键是他和贾瑜有婚约,退婚之后重新嫁给了贾琏,那么以后如果贾瑜出人头地,人们会怎么说?


    荣国府里的丫鬟和下人背后又会怎么议论?


    说我王熙凤眼瞎了!


    嘲讽我,笑话我?


    我……


    王熙凤难受了!


    ……


    京城!


    四五名皮肤略黑,背着书箱的书生,各自带着自己的书童,从马车上下来。


    “总算到了……天哪……”唐伯虎深吸一口气,道:“文征明,你最好祈祷你的消息是对的,不然我白跑了一趟,非找你算账不可?”


    “放心吧!”文征明笑呵呵的道:“别忘了我父亲可是温州知府,这消息是从他的一位世交得到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发布消息,但是你放心,最多两个月,这恩科的消息就定了!”


    原来,文征明、唐伯虎、祝枝山、徐帧卿四人,听到了皇帝即将恩科的消息之后,便风尘仆仆,前来京师参加明年的会试。


    其实还早,但是为了不耽搁行程,顺便浏览京城风物,于是便提前来了。


    其实提前来,还有一样好处:造势。


    我们可是江南四大才子,先在京城把势头给造足了,然后攀附上礼部的高官,之后无论考试还是进阶,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四人住了店,然后顾不得休息,就各自带着书童,一起前往京城浏览。


    不巧,正好走到了大兴县的县衙处。


    “这么多人?”唐伯虎眉头一皱,道:“这是……县试出案了啊……走咱们看看北榜的文采风流……”


    “哈哈哈……”


    众人忍不住大笑。


    因为……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


    传说当年太祖皇帝的时候,第一科取士整个三甲进士,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太祖皇帝大怒,命人彻查。


    结果很尴尬:人家南方人就是考得好,北方人就是没有上榜。


    皇帝为了平衡南北两方的读书人,于是订了取士分南北两榜的决定。


    从那以后,南北的学子就分开考。


    这样等会试以后,便会有相同的人数进入殿试,那进士的名额,南北方也几乎差不多。


    可骨子里,南方人仍旧看不起北方人!


    唐伯虎便是如此。


    四人一边旁若无人的大笑,一边来到了县衙门口,正好碰到了学子们质疑贾瑜案首的事情。


    四人津津有味的观看,同时也很期待:看看这案首的文采风流。


    结果……试卷贴了出来。


    四人脸上那戏谑的笑容全部消失不见。


    这……


    嘶嘶嘶……


    文征明看了一眼唐伯虎,道:“伯虎兄,此人书法功底,不在你之下啊!”


    唐伯虎的脸当时就唰的一下红了:“不不不……应该是远高于在下……没想到这北方之地,区区一个县试,居然还有如此俊才?”


    “吾等,小看这北榜了啊!”


    本来,大家还只是一位贾瑜的字写得好,可是在仔细一看文章。


    唐伯虎心里再次大惊失色。


    天那……这文章,比我写的还要好。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