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无师自通的耶律琚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


    时间向前推数日。


    大宋元祐元年,辽大安二年春三月壬申(十五)。


    辽南京,子城,瑶池宫苑之中。


    辽主耶律洪基,带着他的妃嫔们,在此游玩。


    耶律洪基的脸上,近来始终洋溢着快活的笑容。


    实在是,从南朝运回来的商品,已经陆续运抵南京。


    耶律洪基旋即大肆赏赐。


    五院部、六院部,北院诸王、奚王等,人人得赏。


    就连草原上的阻卜各部首领,也闻风来朝。


    诸部纷纷朝贡,依圣宗之制,献马1770匹,骆驼330头,貂皮一万张,青鼠匹两千五百张,并献上西域美女三十三人。


    耶律洪基大喜,于是赏赐阻卜各部有差。


    而且,女真各部在听说了辽国发了财后,也在纷纷遣使来朝的路上。


    这让耶律洪基无比自满,深感自己赢麻了。


    诸部来朝,北院安定,南院士大夫们则围绕在皇太孙身边。


    大辽江山再次中兴。


    他身边的妃嫔、内臣,更是日夜吹捧。


    只说‘陛下改元以来,天下渐安,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可谓治道之极也!’。


    于是,耶律洪基就在这左右吹捧,和妃嫔们的温柔中,彻底沉浸于这大安二年的春天的盛世之中。..cc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只要天下太平,一切好说。


    而且耳根子特别软,就喜欢听人唱赞歌,当年耶律重元,耶律乙辛就是靠着吹捧他,在他面前大唱赞歌,赢得了他的信任。


    此时,耶律洪基就坐在瑶池宫苑的一处凉亭中,看着在他面前,翩翩起舞,樱唇轻启唱着异域之歌的胡姬们。


    两个妃嫔,在他身旁,为他轻轻锤着肩膀,不时的说着恭维话。


    南京的春风,吹拂着凉亭前的一汪碧水,无数浮萍飘动,真是人间美景,身旁妃子身上的玫瑰香味,沁入鼻腔,让他飘飘然,不知在人间。


    “陛下……”耶律洪基正半闭着眼睛,沉浸在歌舞和妃嫔的服侍、吹捧之中。


    他身边亲信的大貂铛,杨兴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凉亭前。


    耶律洪基睁开眼睛,看着杨兴,挥挥手让歌舞停下来,然后问道:“何事?”


    “梁相公乞陛见。”杨兴凑到耶律洪基身边,低声禀报着。


    耶律洪基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梁相国怎又来了?”


    他很不喜欢如今的宰相梁颖,甚至可以用厌恶来形容,但却不得不任用他。


    原因很简单,需要团结汉人士大夫。


    而梁颖就是幽燕汉人士大夫中公认的‘忠贞廉洁之士’。


    当年,耶律乙辛权倾朝野,梁颖是朝中唯一一個敢和其对着干的大臣。


    耶律乙辛被赐死之后,梁颖因此拜相,并直到现在。


    杨兴低着头,答道:“除了梁相公外,杨相公也乞陛下召见。”


    耶律洪基听着,顿时皱起眉头来,不耐烦的问道:“说吧,还有谁?”


    “萧枢密也在。”


    “此外王学士、杨学士也都在。”


    耶律洪基听着,立刻让妃嫔、歌女们都退下去。


    等这些人走了,耶律洪基才问道:“梁相国他们还是想让朕拿钱出来,去赈济各地灾民吗?”


    自从南朝商货,陆续运抵南京。


    这些在朝中素有清名的士大夫大臣们,就天天在他耳畔嗡嗡嗡的劝谏着,请求他拿钱出来,赈济各地灾民。


    他们的理由也很强大——陛下岁得南朝三百万贯,宜当与民同乐,今天下穷困,愿陛下出内帑,以济天下。


    搞得好像他有很多钱似的。


    好吧,就算他真的有很多钱,可这些钱都是他的啊!


    凭什么平白无故的拿出来,去给南院的农民和北院的牧民?


    再说了自从耶律乙辛之乱后,他已经辛苦了好几年了。


    现在,终于拿着南朝的钱,摆平了北院部诸王贵族,也安抚了奚王们,就连女直也都要来朝贡。


    这大辽终于出现了中兴的兆头。


    这些大臣非但不体谅他,不称颂他的丰功伟绩。


    反而在这些大喜的日子,天天来烦他。


    一见面,不是诉说北院各部牧民的穷困,就是大说南院汉地百姓的艰苦。


    明明大辽中兴在即,国势日盛。


    这些家伙却偏偏在他面前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搞得好像大辽国势非但没有振兴,好像还日渐衰落了一般。


    让耶律洪基真的很没有面子。


    于是索性躲到了这瑶池内苑,讨个清静,不料这些人不依不饶,都追到了内苑来了。


    叹了口气,耶律洪基问道:“诸位髃臣,还是为了劝朕拨内帑的事情来见朕?”


    杨兴恭身答道:“回禀陛下,相公们言,乃是为了使南朝使耶律琚等日前所奏之事,来见陛下。”


    “哦?”耶律洪基眯起眼睛,仔细想了想,终于想了起来,耶律琚前些时日确实从南朝发回了上奏,说是什么在南朝看到了一种只要三四十钱一饼的茶叶,真可谓是物美价廉!


    所以耶律琚请求,从宋辽交子额度里,划拨个二十万或者三十万贯,用于采购那些茶饼。


    对此,耶律洪基表示:凭什么拿朕的钱,去买那些百姓吃的茶饼?


    真当朕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此事,外廷大臣是如何知晓的?”耶律洪基不快的问道。


    杨兴低着头,不敢说话。


    耶律洪基见着,也是揉了揉太阳穴,最后无奈的说道:“让诸位相公来此见朕吧。”


    终究都是宰执!


    哪怕他不喜欢其中的一些人,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以礼相待。


    “诺!”


    群臣很快就被带到了耶律洪基面前。


    宰相梁颖,率着群臣,规规矩矩的拜了两拜:“臣等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耶律洪基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假作不知的问道:“诸位爱卿,今日何故联袂入宫见朕?”


    梁颖拜道:“臣闻使南朝耶律琚前日上奏云:自南朝见有茶饼,一饼不过三四十钱,乞陛下拨交子以购;未知可有此事?”


    耶律洪基点头道:“确有此事。”


    梁颖当即上前,顿首匍匐:“臣乞陛下,可耶律琚之请,着其自南朝购其茶饼,以此茶饼为本,以赈天下灾民。”


    其他大臣纷纷拜道:“臣等乞陛下,可耶律琚之请。”


    耶律洪基听着,只能勉力维持着笑容,装作一副礼贤下士,愿听劝谏的模样。


    他的演技,算是辽国历代皇帝里最好的一个了。


    无论是耶律重元,还是耶律乙辛,都曾被他的伪装所迷惑。


    此刻,耶律洪基叹息一声,问道:“敢问诸位髃臣,这南朝茶饼,何时能赈灾了?”


    梁颖拜道:“启奏陛下,臣等所言,乃是以南朝之茶饼为本,以其市与阻卜、女直、高丽等,换来牲畜、粮食、布帛,以济天下。”


    耶律洪基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


    赚钱的事情,他最喜欢了!


    于是立刻问道:“卿且试言之。”


    梁颖于是就将自己的想法,对耶律洪基和盘托出。


    效仿南朝的入中法和籴法。


    以从南朝采购的茶饼为本,收购阻卜、女直、渤海、高丽诸部的牲畜、粮食、布帛等。


    然后将这些物资,充入府库。


    府库有钱有粮,朝廷自然可以减免南面农民和北面牧民的负担。


    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得不说,辽国的士大夫们,商业思维也很强。


    耶律洪基听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问道:“相公此法可行吗?”


    梁颖拜道:“臣愿立军令状!”


    南朝三四十钱一饼的茶饼,梁颖当然知道,恐怕质量会有些差。


    但没关系,辽国因为地处北方,所以不怎么产茶。


    茶叶本来就是奢侈品。


    现在,南朝竟然有着如此廉价的茶饼,将之买回来,然后效仿南朝的入中法、籴法。


    拿着茶饼,当成一种等价物来使用。


    只要用合理的价格规定好,多少茶饼一匹马、一头牛,一块貂皮。


    梁颖相信,无论是阻卜人还是渤海人、女直人、高丽人都会跃跃欲试的。


    此外,南院和北院各部的豪族、地主商贾们也肯定乐意,拿着粮食布帛来换廉价的茶饼。


    如此一来,完全能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充足’。


    朝廷有了粮食牲畜,当然也就可以对百姓减税了。


    耶律洪基却是兴奋起来。


    但他想的和梁颖的想法,完全是两码事。


    “此事若成……朕岂不是能有更多钱了?”


    至于什么减轻百姓负担,轻徭薄赋?


    耶律洪基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会再和年轻的时候那么傻,去相信这些士大夫大臣嘴里说出来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


    百姓是谁?


    真的是那些北院穷困的牧民?真的是那些南院无地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