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先登出击

作品:《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345章 先登出击


    周异略作沉吟,道:“主公不妨先加封蔡德珪为列侯,而后私下见之,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再由其余王子与蔡氏联姻。”


    听到了周异的建议,周琦不由暗自点头。


    襄阳,蔡府。


    蔡瑁眉头紧皱,脸色略微有些阴沉,显然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兄长,大王出尔反尔,居然违背承诺,欲让世子与夏侯氏联姻,如此置我蔡氏于何地?”


    蔡和满脸不忿的说道。


    蔡瑁闻言,心中虽然也颇为难受,却仍旧出言斥道:“汝讲什么胡话?主公何时违背承诺?小女不幸夭折,说明与世子无缘,婚约自然解除。”


    “世子已至成婚年龄,主公为其另觅良缘,吾等又怎能出言抱怨?”


    “汝在家中随便说说倒也无妨,如果出门以后还敢胡言乱语,休怪为兄不讲情谊!”


    楚王周琦可不是好相与的君主,蒯氏兄弟至今仍在狱中,蒯氏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蔡瑁哪怕心中有些怨气,却也不敢让蔡和在外面胡言乱语。


    否则,真有可能会给蔡氏招来祸端。


    如今的周琦早就已经彻底掌控襄阳,根本不像以前那么需要仰仗蔡氏了,就算翻脸蔡氏也没有丝毫办法。


    只不过,蔡瑁心中多少有些不太高兴。


    “大王使者持诏前来,让家主出去接诏!”


    就在此时,家中管事却是急匆匆跑了进来,对着蔡瑁说道。


    蔡瑁闻言,不由心中微沉,暗道:“平常主公召见,只是派人前来传唤一声即可,从来没有如此郑重的让人过来传诏。”


    “此番一改常态,对我蔡氏究竟是福是祸?”


    蔡瑁心中忐忑,却也不敢怠慢,急忙带着弟弟蔡和前去迎接使者。


    当他看到来人居然乃是周异以后,不由心中更惊,急忙上前见礼道:“不知宗正前来,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周异微微一笑,道:“将军无需多礼,吾此番前来,是要恭喜将军了。”


    蔡瑁满脸迷茫的问道:“不知喜从何来?”


    周异拿出了一封诏书,道:“奉楚王殿下谕令,估念蔡德珪献襄阳有功,这些年也勤勤恳恳,功勋卓越,特进封为列侯,食邑三千户!”


    听得如此厚赏,蔡氏兄弟全都呆愣当场。


    进封列侯,几乎算得上是普通人爵位的极限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还不是那种只有虚衔而没有封地的列侯,居然可以食邑三千户。


    这种封赏,哪怕在整个楚国境内,都算得上是非常罕见了。


    要知道,就连项弘、典韦、许褚等功勋卓越的元从将领,爵位也差不多只是这样,其余好些功劳不少的将领,甚至还只是关内侯。


    蔡瑁惊愕过后,当即猜到了楚王周琦的意思。


    这是联姻不成,打算利用加爵的方式代表歉意。


    虽说此等封爵仍旧比不上与世子联姻,可是周琦既然已经表现出了诚意,蔡瑁心里也好受了些许。


    他急忙接下诏书,而后拜道:“多谢大王赐爵!”


    周异笑眯眯的看着蔡瑁,道:“德珪若真想谢大王赐爵,不若在家中设宴邀请大王前来以示谢意。”


    蔡瑁闻言,有些迟疑的说道:“如今战事紧张,我若相邀,大王会不会前来?”


    周异轻捋胡须,道:“不试试,又怎么知道?”


    楚王府,全身披刮完毕,准备前往樊城的周琦,忽然接到亲卫的传信,说蔡瑁前来拜访。


    周琦心中微动,而后说道:“有请!”


    不多时,蔡瑁就已经进入府中,待看到周琦全身披挂以后,当即问道:“大王这是准备去樊城?”


    周琦微微颔首,道:“袁军不分昼夜猛攻樊城,孤总不能一直待在襄阳吧?前往樊城鼓舞一下士气,也能略尽绵薄之力。”


    蔡瑁闻言,当即打消了邀请周琦赴宴的心思。


    周琦却是问道:“德珪此来所为何事?”


    蔡瑁拜道:“无功而受大王厚赏,心中惶恐,特来拜谢大王!”


    周琦微微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蔡瑁的肩膀,道:“继儿与夏侯妙才侄女结亲之事,德珪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此事是我对不起德珪。”


    蔡瑁满脸惶恐的说道:“主公既然如此做,必有缘由,某身为臣子,怎受得起主公的歉意?”


    周琦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德珪今日若无事,不若随孤前往樊城,可好?”


    蔡瑁自无不允。


    二人披挂完毕以后,当即带着周琦的亲卫,在周泰以及水军的护持下,亲自前往樊城。


    此时的樊城,除了南门由于靠着汉水的缘故,其余三门皆被袁军日夜猛攻,城墙都后移了好几段。


    现如今的樊城城墙,大多都是为了防备袁军在里面修建的内墙。


    当周琦、蔡瑁登上樊城北面城墙,看着那源源不断攻城的袁军,以及双方不断倒地的士兵以后,心情都有些沉重。


    周琦指着城外看不见边际的袁军,道:“袁绍占据中原以及河北,实力强盛,麾下兵马众多。其此番南征,抱着灭掉楚国之心。”


    “樊城虽能勉强抵挡,不过按照袁军现在的攻势,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


    “一旦樊城被破,邓县势必也守不住。”


    “彼时,襄阳可就成了最前线!”


    周琦的话,倒也并非在危言耸听。


    若非有了益州军的驰援,恐怕樊城现在已经失守了。


    不是守不住,而是在袁军那强大的攻势下,就连城墙都接连被破,导致战线一再后移。


    如果继续死守樊城,楚军的伤亡必然会越来越多,得不偿失。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樊城、邓县,转而依靠汉江天险死守襄阳与岘山一带,反而成了最佳选择。


    是以,周琦这段时间也在逐渐撤出樊城与邓县城内的百姓。


    一旦百姓全都撤离,那么城池的防御就会大大降低,那个时候也就是弃城而走之际。


    蔡瑁尚且没有猜到其中的关键,待听到樊城、邓县可能会失守以后,也不由心中一紧。


    他现在乃是楚国的列侯,爵位几乎已经升无可升。


    如不过出意外的话,蔡氏未来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这个时候,若楚国被灭,纵然蔡氏选择投降袁绍,待遇也不可能比在楚国更好。


    是以,哪怕周琦选择悔婚,蔡瑁也希望楚国胜利。


    更何况,楚国定都襄阳,对于在襄阳土生土长的蔡氏而言,绝对是一个腾飞的绝佳机会。


    看着蔡瑁凝重的脸色,周琦叹道:“之所以让继儿与夏侯氏联姻,除了令女不幸早夭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想要与曹孟德和解,继而争取到关中的支持。”


    &t;div tentadv> “若曹孟德愿意随孤一同对付袁本初,达到分散袁军兵力的目的,楚国的胜算就会增加许多。”


    说到这里,周琦有些歉意的看向蔡瑁,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孤才失信于蔡氏,还望德珪勿怪!”


    周琦的这番话真情实意,再加上蔡瑁此前刚刚被加封列侯,当即脸色郑重的说道:“蔡氏亦为楚国子民,自当顾全大局。”


    “况且世子此前乃是与小女订立婚约,小女早夭完成不了婚约,是我蔡氏失信在先,如何能怪主公!”


    周琦闻言,也是略微松了口气,而后对着蔡瑁说道:“话虽如此,孤终究还是有愧于德珪。”


    “若德珪不弃,可继续与孤联姻。”


    “孤这里有两个方案,德珪不妨听一下。”


    蔡瑁闻言,不由大喜,急忙说道:“主公请说。”


    周琦道:“第一个方案,自然是继续与继儿联姻,不过只能委屈蔡氏之女作为侧室了。”


    “若德珪觉得此举有辱蔡氏,亦可与孤三子周尚联姻。”


    “尚儿还没有婚约,蔡氏之女嫁入府中亦可为正室。”


    周尚,也就是周琦与陆玉的儿子。


    蔡瑁听到了周琦给出的两个选择,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如果换做周琦初到扬州,霸业未成之际,让蔡瑁将家族嫡女嫁给周继为妾,的确会被人说闲话。


    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


    周琦霸业已成,如果这次能够挡住袁绍的进攻,未来称帝只是迟早的事情。


    周继可是要继承楚国的嫡长子,家中女儿哪怕嫁给周继当侧室,未来也至少能够混个贵妃当当。


    如果运气好,蔡氏女儿以后生的儿子,也未尝没有机会争夺那个位置。


    把蔡氏之女嫁给周尚可就不同了。


    当初陆骏被贬,周琦虽然没有讲明原因,可是作为非常关注周继的蔡瑁,自然能够猜到其中缘由。


    那件事因周尚而起。


    事发以后,周尚更是直接被送到史玟府中养着,陆玉乃是整个陆氏都被冷遇。


    虽说到了现在,陆氏的处境好了许多,可周尚未来绝无可能继承楚王之位。


    既然如此,哪怕蔡氏女儿嫁给周尚为正妻,又有何用?


    如果以后周继猜忌周尚,与周尚联姻非但不能给蔡氏带来好处,反而有可能会给蔡氏带来祸端。


    蔡瑁并不愚蠢,自然晓得如何抉择。


    他当即毫不犹豫的说道:“既然此前约定与世子联姻,臣下自然要应诺而行。”


    周琦闻言,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些许笑容,而后对着蔡瑁说道:“既如此,德珪先在族中挑选好才德兼备的女子,待此战结束以后,就与继儿完婚吧。”


    蔡瑁闻言,自然大喜过望,恨不得早点结束这场战争。


    现在周继可是准备与夏侯闵成婚,若时间拖延久了,等到夏侯闵为周继诞下一名儿子,那么蔡氏之女以后可就没什么机会了。


    如果能够早于对方之前诞下儿子,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蔡氏之女越早与周继成婚越好。


    “咚咚咚!”


    就在此时,袁军好似探听到周琦前来樊城慰军,当即发起了非常猛烈地进攻。


    巨大的石头在投石机的抛射下,将北门一段新修建尚不牢固的城墙砸的稀烂,随后当即就有密密麻麻的袁军想要从缺口冲入城中。


    “堵住缺口!”


    这种事情樊城守军已经经历了许多,黄忠亲自领兵往前缺口冲去,打算杀退袁军。


    与此同时,文聘也紧急调动民夫在缺口后面开始重新修筑矮墙。


    如此一来,就算黄忠最后挡不住袁军的进攻,只要能够拖延一段时间,里面的城墙也能迅速修好。


    虽说快速修建的城墙,远远比不上原始的城墙,至少也能应急。


    “将军小心,是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一起杀了过来!”


    诸葛亮也在前线指挥,待看清楚袁军的旗号以后,当即对着黄忠大声喊道。


    “甘兴霸何在?”


    “末将在!”


    “汝且领兵护持在黄将军左右,务必要保证老将军安全!”


    “唯!”


    甘宁领命而去。


    诸葛亮这是担心黄忠安危,才让甘宁前去帮助。


    这段时间,诸葛亮也见识到了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的勇猛,虽说黄忠或许更厉害,可是年龄毕竟摆在这里,又大战了这么久,自然应该谨慎一些。


    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城中的防御战,等到事情都吩咐下去以后,诸葛亮让文聘暂替自己盯着战场局势,他却是急匆匆走到了周琦身前。


    “前线战事凶险,主公既然劳军已经完毕,不若先行退回襄阳!”


    周琦作为整个楚国的主心骨,自然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事实上。


    君子不立危墙,自从周琦成为一方诸侯以后,就很少亲临战场,绝大多数都是在后面指挥,或者让麾下将领自行发挥。


    周琦闻言,却是笑着说道:“孤亦是一刀一枪杀到如今地位,现在正值中年,何惧战事?”


    “且吾为君主,若临阵畏敌,麾下将士谁肯效死?”


    诸葛亮还想再劝,却被周琦摆手打断,而后喝道:“把孤大旗竖起来!今日不退袁军,孤绝不从城墙上撤离!”


    “大王万岁!”


    周琦声音洪亮,当四周的将士听到了这番话以后,全都士气大声,齐声呐喊。


    不多时,“周”字大旗当即立在了城头,四周还纹有几条金龙,这是周琦独有的战旗。


    城外。


    当袁绍看到了城墙上飘起的金龙旗以后,也命人把自己的大旗竖了起来,而后对着鞠义吩咐道:“汝且带上先登营前去帮助颜良、文丑,此番纵不能攻破樊城,也要让周子异不可小觑吾等!”


    这个时空,由于荀攸的出现,因此大破公孙瓒的功劳没有落在鞠义头上,对方就没有自持功劳欲行不轨之事,反而深得袁绍器重,执掌精锐的先登营。


    特别是袁绍称帝以后,鞠义更是变得无比温顺。


    “唯!”


    他听到了袁绍的命令,当即领兵奔赴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