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章

作品:《灵犀知意

    那晚跟孟灵钰据理力争后,孟灵熙经常跟顾意和温雁青组成三人小队,去附近转悠和吃喝玩乐,掐着点就回府休息,再也没有发生之前在禅山寺那样的情况。

    温雁青能明显感觉到,这俩人在府里和府外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在府里的时候,因为顾及着府里的其他人,总是有所收敛;到了府外,她们总是格外放松和愉悦,尤其是孟灵熙,欢脱得完全不像是一个病人那样。

    孟灵熙是他的病人,他自然是要照看好她;但对顾意又是不一样的关注,经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温柔的举动。

    比如坐船游湖赏景时,他注意到顾意发间的步摇上有条珠穗缠住了发丝,会细心地帮她整理好。

    比如在茶楼吃饭的时候,他发现顾意的袖子容易沾到菜汁,就放下手中的木筷,默不作声地将她的两只袖子挽起来些。

    比如他瞧见孟灵熙吃枣泥酥饼时,一口下去饼渣都沾在身上了,才想起来要拿手托着下巴,所以在顾意要吃前,他就先递给顾意一块干净的帕子,让她托在下巴那。

    每当这种时候,一旁的孟灵熙都会露出一副被箭射中的表情,开始用奇怪的腔调唱起奇怪又应景的曲子——

    比如:*我应该在船底~不应该在船里~

    比如:*他一定很爱你~也把我比下去~

    比如:*明明是三个人的出行~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或者大喊:“可以尊重一下病人的感受吗?”然后装模作样地开始咳嗽。

    顾意每次都会被她气笑,接着笑骂一句:“孟灵熙,你没完了是吧!”

    温雁青总是在一旁笑着不说话,只觉得这样的日子也很好。

    他其实是一个很闷的人,从小就一头扎进医书,不爱出门,也不善与人打交道,身边没什么朋友。

    后来父亲带着他一同去了将军府,为赵淮丰治病解毒,人命关天,他愈加钻研医术,饱览古今医书,变得更不爱出门了。

    好在有赵淮丰这么一个至交好友,还有将军府里熟知的一些人,他也不算太孤单。

    没遇到顾意前,他也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谁。

    他也有疑惑过,当初自己在邺山险些丧命,如果救命恩人不是顾意,他会喜欢上其他人吗?还会认识现在的顾意吗?

    但很快他就想通了,既然事情并没有发生,就没有必要去纠结救自己的人如果不是顾意会怎样。

    而对已经发生的当下——救他的人是顾意,他喜欢上了顾意,并且他们互通了心意,现在还生活在一起,他只要好好把握住这个当下就好了。

    之前没机会好好照顾她,现在在孟府,他经常给她调配一些非常合适滋补她身体的药膳汤。

    他从自己医馆那带来的药材,合着肉食一同放进陶土瓦罐里,小火慢慢煨出香气和精华,等她过来给孟灵熙煎药时,看着她喝下去。

    调养了这么些日子,肉眼可见她的气色和精神都好了很多,温雁青甚感欣慰。

    更令他开心的是,她现在很乐于接受自己对她的好。

    毕竟当时她从邺山回孟府后,对他的态度日渐冷淡,经常是各种礼貌性地婉拒,仿佛要与他保持一个特定的距离,不准他再往前一步。

    那段时间他总是觉得很失落,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担忧自己是不是打扰到她的生活了。

    现在再回想起来,也许是当初在孟府的那些日子里,让她没有心思去承载过多的情意,也不敢去接受他的感情。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这种乌云散开见天明的往事,至今想来他还是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引得正在喝汤的顾意也跟着一笑,问道:“你在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

    他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笑吟吟地望着她:“想你。”

    顾意愣了一下,然后才回过神来,双颊发烫,连忙低下头盯着桌上的瓷碗,汤勺在碗里慌乱地搅啊搅,一边羞得不知道怎么接话,一边又咬着唇想笑:这个人,这个人真的是……!烦人!

    顾意发现,自从二人互通心意后,他就经常这样不加掩饰地说情话,做一些令她心动不已的事情。

    孟灵熙为此打趣过她无数回——狗死之,无一对情侣无辜也。

    看着顾意还在跟那碗汤较劲的模样,温雁青低低笑出声,顺势抚了抚她的背:“小心烫。”

    有时候温雁青还蛮感激现在的孟灵熙,她死里逃生后完全就是换了一个人那样,他隐约猜到了什么,只是觉得没必要去深想。

    因为她跟自己一样,都很在乎顾意。

    尤其是和她相处的时候感觉很奇妙,大约是顾意对他非常信任的原因,所以她也理所当然地将他划到自己人的行列里,在顾意面前怎样,在他面前就怎样。

    他好像因为顾意,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一个不错的朋友。

    在甜腻的氛围中,顾意把汤喝完。

    温雁青见她喝完,将手中浸湿的布帕递过去。

    她笑着接过来,擦了擦嘴后,想到一件事:“哦对了,这个……”

    她从怀里掏出一件岫玉玉佩,通体莹润圆滑。

    玉佩的顶部开孔编了一个漂亮的绳结,系绳是浅青色的,底部坠了一个同样浅青色的流苏,整块玉佩非常贴合温雁青温润如玉的形象。

    玉佩拿出来的时候,顾意反倒不好意思了起来。

    她双手捧着那块玉递过去,心跳如雷,双眼瞥向另一边,不敢仔细瞧他,“这块岫玉玉佩是我花自己的积蓄买的,虽然不太贵重,但是这成色剔透青碧,很是好看,我觉得甚是配你。这上面绳结和流苏是我亲手做的,样式虽比不是外头买的,但也还算看得过去……”

    她越说越小声,有这么一点底气不足。

    毕竟岫玉做成的玉佩,的确算不上什么稀罕物。加上虽说自己这心理年纪是不小,倒也是头一回这么郑重地送喜欢的人一件礼物,说不紧张是假的。

    在这之前她还缠着孟灵熙问了好几回,纠结温雁青会不会嫌弃这个玉佩不够贵重。

    一开始孟灵熙老老实实回答:“《诗经》有言:‘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只要是你送的,就是根野草,相信温大夫也会爱不释手的。”

    后来孟灵熙回答得越来越没个正经:“嗨!温大夫那气质那身段那长相,就是在腰间挂根草都贼有范儿~”

    说得顾意猛翻白眼,但也确实没这么慌了。

    今日正好趁着这个好时机,将准备了好一阵的岫玉玉佩送出去。

    温雁青垂眸看着她手上的玉佩,坠在手下的流苏还在轻轻晃荡。

    他只觉得心里仿佛被猛地一击,整个人愣在原地,好似眼前有千万朵鲜花盛开,喜不胜收——她这是在,送我定情信物?

    再一定神,看她含羞敛目,嘴唇紧抿,捧着玉佩的双手紧紧靠在一起,他面上仍是一副镇定的模样,心里却早已经乐开了花。

    他站起来,慢慢道:“既是送礼,要帮忙系到腰间才能彰显诚意。”

    顾意这才抬头看他,见他已经风轻云淡地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等着她起来将玉佩系上去。

    顾意知道他这就是欣然接受这块玉佩了,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她觉得这种感觉有点奇妙,有一种自己系上去,他就是我的人了的错觉。

    想到这里她会心一笑,然后站起来,慢慢走到他面前,低着头给他系上那块玉佩。

    因为需要系在腰间,二人靠得极近。

    他垂下眸,能清楚看到她的脸,看到她微颤的睫毛,看到她专注的眼神,看到她脸上细微的神情,感受到她的呼吸。

    他感觉她一定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是那样的紧张与期待、克制与兴奋。

    所有的感知,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他知道她的手指捻住腰带,拉开一指间的缝隙,将玉佩上的细绳穿过去,再将细绳圈穿过玉佩,收紧圈口后再仔细调整位置。

    她所有的动作是那么的轻微,却是那般挠得他心里发痒,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她系好玉佩,看着它坠在月白色长衫上,映衬得很有诗意。

    她满意地抬起头看他时,眉眼间俱是笑意。橙黄色的烛光落在她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柔与美好。

    他仿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那般,收紧双臂将人揽入怀中。

    他一手扶住她的腰,一手托住她的后脑勺,然后,吻了上去。

    她先是一愣,然后慢慢放松,闭上双眼,双手揽住他的腰,享受这个缠绵悱恻的吻。

    *

    “今天就练到这里啦。”孟灵熙十分满意地看着自己越发好看的字体,“顾意,快来看看我这飞速进步的成果!”

    屋内空空荡荡,没有意料之中的回应。

    “顾意,顾意?”没有听到回应的孟灵熙站起身,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人,忽然想到什么似的,气得跺了跺脚——哼,肯定是又去谈恋爱了!

    她正在心里吐槽重色轻友的顾意,就听见门外传来“笃笃笃”的敲门声,柔和清甜的声音也随着传来:“二姐在吗?”

    孟灵熙心下一惊:靠!这小妮子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