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改进和眼缘

作品:《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小刘,你这个办法好啊!要是我在每页上面编上号,那一页上的东西全部领出去了的我就把它抽出来放在一边。盘库的时候再归拢来……”


    杨国珍得到了启发,还能举一反三,这都让刘晓玲赞叹。


    以前登记的就不改了,今后的就照商议的来,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经过这件事,杨国珍对刘晓玲的感官完全变了。以前还以为刘晓玲是大学生,又是来核实检查自己工作的,心里隐隐还有些排斥。现在那是怎么样都好。


    “小刘,听说你父母都在渝都?”


    “嗯。”刘晓玲点点头。


    “你回家的时候多不多?”杨国珍关心道。


    “不怎么多。下了船还要坐客车回家。再有就是收班船时间有点早,下午4点就没得了,时间还是很紧。”刘晓玲说的是实话。


    “这样啊,以后你回去了第二天上午再回来。我这里没得事得。”杨国珍对刘晓玲道。


    库管就她们两个人,远离办公大楼。这时也没有啥临时检查考勤的事,只要杨国珍不吼,刘晓玲早上耽搁一两个小时那是啥事没有。而且以两人现在的关系,临时有人找刘晓玲不在,杨国珍还能帮着打个掩护。


    刘晓玲赶紧谢谢了杨国珍,人家这态度表示得很诚恳啊。


    刘晓玲这巩固好了后方,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晓玲,今天好热啊,睡凉板嘛。”周化英刚冲了个凉,觉得屋子里面像蒸包子的笼屉。


    邱红梅也是同感。


    “行啊。等会我去提两桶水过来,化英你负责把凉板抹干净哈。”


    “要得。”周化英也学了几句巴蜀话。


    现在提水的事情都是刘晓玲承包。


    “还有哈,化英,你找劳新帮忙做一个小方桌嘛,吃饭、喝茶都只能端着……”刘晓玲道。


    劳新经常过来串门,有时还叫上康旷明跟其他同学。


    特别是刘晓玲这里能开伙后,星期天基本都有同学带着菜来聚一聚。


    为啥不带肉?


    这些人的肉票都在食堂换成了票,没有肉票再


    去买肉。


    刘晓玲也不能变肉出来。大家都没肉票,你凭啥就有?走私肉?那是开玩笑。广明厂菜市场偷偷买肉的那是非常稀奇才有的事。


    还得靠小武。


    提了水过来,周化英和邱红梅就开始抹凉板。


    晚上,周化英躺在凉板上看着星光灿烂的夜空,怎么也睡不着。


    人生第一次睡在外面,新鲜。


    “快睡吧。”


    周化英翻来覆去,压得凉板嘎吱响。邱红梅也新鲜,但没有周化英这么持久。


    刘晓玲是从小在院子里睡凉板睡习惯了的,身上搭床薄被,跟两个聊了一会,现在早就睡着了。


    “马上就睡。”周化英只得老老实实不再动弹,祭出数羊大法。


    天知道啥时候睡着的。


    周化英得到刘晓玲的吩咐,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去104厂房把劳新找到,要他帮忙做桌子板凳。


    劳新哪有不答应的。


    现在隔壁三小和刘晓玲他们混得很熟悉。只要她们这里有人,三小都会来转一转,尤其是刘晓玲在的时候。


    武强热天一过就要去上小学,这段时间过来得比较勤。


    因为他父母跟他说了,上了学就不能随便接人家的糖吃。


    “武强,你哥哥在家没有?”


    刘晓玲坐在条石上看四周无人,摸出两颗糖递给武强。


    “给妹妹留一颗哈。”刘晓玲道。


    妹妹就是凡梨花,今天没过来。


    武强点点头,准备回家去了,顺便把糖带给凡妹妹。


    “你不忙走啊。还有件事找你?”


    武强疑惑,自己多大个人啊,就要自己帮忙做事?


    “去把你哥哥找过来,就说这个星期天我要跑步,远的那种。”


    武强回去了,武雄文又来了,站在那里像个小大人。


    “刘姐姐,真的要去?”


    “嗯,还是那个时间?”刘晓玲问。


    “嗯。”武雄文点头答应。


    周化英听说刘晓玲星期天早上要去买肉,高兴啊。


    刘晓玲的厨艺那是不摆了。


    上班路过104厂房,鬼使神差的就拐了进去。


    “劳新。桌子板凳做好没有?”


    周化英看着身穿劳保服的劳新问道。


    “做好了,就看啥时间给你们送过去。”


    “哦,越快越好。晓玲说星期天她去买肉,到时候红烧肉这些都没得地方摆。”


    劳新听了,心里有了主意。


    “晚上送过来。”


    周化英完成了任务,开心地走了。


    旁边过来一个青工,碰了下劳新,问道:“刚才那是你同学?”


    劳新看了他一眼,道:“大学同学。”


    青工看向周化英背影的目光一下子就黯淡了。


    对他们来说,追求女大学生这件事有点不靠谱。


    白天不好从车间里往外拿东西,只能等下班人少的时候。


    劳新有资格开电瓶车。吃了晚饭后,一车就把桌椅板凳送过去了。


    这桌子结实!


    钢筋做的架子,桌面是张3毫米的钢板,也是没找到铝板。桌面可以端开,下面焊了四个短管,钢筋腿正好插在里面。


    板凳也是4个毫米的铁丝焊成架子,凳子表面还是木板。可能考虑到同学经常会来聚会,板凳的数量有12个。


    “做的不错嘛。是你设计的桌子?”刘晓玲问劳新。


    “嗯。等以后有铝板了再换桌面。钢板要生锈。”劳新道,顺便还瞟了眼一边的周化英一眼。


    刘晓玲心中有数,也不跟他多说了。


    走到一边去试试小板凳坐起来舒服不。


    果然,劳新就凑近周化英说话去了。


    刘晓玲拉过旁边的邱红梅,用下巴点了点正在说话的周化英和劳新。


    邱红梅见了微微一笑没说话。


    陈萍和马丽华正在冲凉,刘晓玲就拉着邱红梅去了后边小山坡。


    “红梅。你是怎么想的?”刘晓玲说得没头没脑,邱红梅懂啊。


    “现在没啥想法。来之前家里人说三线厂艰苦,劝我干几年回老家。来了这段时间觉得还好,不算辛苦。”


    停了下,邱红梅道:“看缘分,如果在这遇得上相互看得上的我就不走了。”


    “红梅姐,如果暂时不想走,专业还是得捡起来。”刘晓玲道。


    “没有教材。”


    “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