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 88 章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这个工业大比武&30340;提议,让宋恂和魏金贵都有些措手不及。


    宋恂没想到对方会突然提议比武,而魏金贵未料到宋恂会要这么大&30340;彩头。


    带上了彩头&30340;比武就不是两个工业办主任能拍板决定&30340;了。


    于是,两人按照之前约好&30340;,去国营饭店喝了一顿酒,打着哈哈散席以后,各自回去找能拍板&30340;人拿主意了。


    苗利民听了宋恂&30340;转述后,摇头道:“老魏这老小子,还是对咱们&30340;成绩不服气呀!”


    “之前大家都挺和气&30340;,不知怎么就突然提议要搞比武。”


    苗利民轻嗤,低声道:“说到底还是不甘心,如果不是咱们团结公社突然冲了出来,他们公社&30340;何书记就会被调去县里当副主任……”


    宋恂这才恍然,原来魏金贵是等着排排坐分果果呢。


    何书记升职了,下面&30340;人自然会往上挪一挪。魏金贵与他不同,人家已经是老资格&30340;工业办主任了,如果不是苗书记横插一脚去了县里,这会儿魏金贵应该已经当上左家门公社&30340;副主任了。


    苗利民从地区开会回来后,就准备去县里上任了。虽然对这个大比武挺感兴趣,但还是挥手道:“公社里&30340;事你去找老萧拿主意。”


    宋恂一愣,忙问:“您去县委以后,由萧副主任接替您&30340;工作?”


    “对,这几年老萧在农业方面干得不错,在县里也是出名能干&30340;女干部。”苗利民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老萧这个人就是面相严肃,其实很好相处,干工作也很有魄力,给所有生产队发手扶拖拉机&30340;主意就是她出&30340;。她这些年一直分管农业,从没在工业口工作过,所以工作上&30340;事,你更得多向她请示汇报。”


    苗利民兼任工业办主任&30340;时候,经常将工作放手给宋恂负责。等到宋恂当上主任以后,他基本就是大撒把了,工业口&30340;事全由宋恂做主。


    这会儿他要去县里了,就不得不提醒这个外甥女婿,多跟新领导沟通交流。


    宋恂笑着应承下来,又玩笑道:“您去了县里以后,咱们公社总算有个能在县委说得上话&30340;娘家人了,要是县里有什么大项目,您可得帮咱们争取啊!”


    “那还用你说!”苗利民摆手让他找萧副主任去。


    萧廷芝对双方比武&30340;提议比苗利民积极多了,她即将走马上任当书记,对于刚上任就与全县工业最强&30340;公社搞工业大比武,简直热情高涨。


    甚至都不考虑,若是团结公社在比武中输了,也是要付出代价&30340;。


    “你们怎么商量&30340;?怎么个比法?”萧廷芝问。


    “就是比第一季度&30340;工业产值增速,”宋恂顿了顿,决定美化一下,“首要任务还是为了增产节约,完成第一季度各企业&30340;生产计划,在此基础上,两个公社以交流经验,相互学习&30340;目&30340;进行一次竞赛。而且我们也设置了附加条件,这个季度可以建新厂,但必须以服务农业为主,否则不算在总成绩内。”


    这个限定条件是魏金贵提出&30340;。


    万一团结公社又搞出第二个织袜厂,那就干脆不用比了。


    宋恂本来也没想搞“赚钱第一”那一套,产值提上来以后,他就想在支农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所以痛快接受了这个提议。


    他讲完了规则,又说了这次比武&30340;彩头,“赢得比赛&30340;那一方,将承建对方公社未来三年内&30340;所有基础设施和厂房建设项目。”


    左家门公社也有一个自己&30340;建筑队,规模不大,一直在公社和生产队内承接工程项目。


    萧廷芝严肃&30340;脸上现出一丝意外,“你倒是挺舍得下赌注&30340;。”


    “建筑营造厂那边如今只留了一个打更&30340;大爷在家,所有人都去市里做工程了。市里&30340;剧院项目再有一年才能完工,即便丢了咱们公社&30340;建设项目,对他们厂也没什么影响。何况刘二喜那个人,在市里见过大世面以后,未必会看得上公社这边&30340;仨瓜俩枣。即便咱们能赢了左家门公社,他也不会让工厂现有&30340;这些工人去左家门那边施工。他之前跟我提过,以后要是公社里有项目需要他们干,他就再招聘一批临时工,组建第二支建筑队,专门负责承接乡下&30340;工程。”


    所以这次比武,无论输赢,对团结公社&30340;影响都不大。


    当然,赢了更好,左家门这几年有钱了,正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光是修路&30340;工程就够他们大赚一笔了。


    既然己方不吃亏,萧廷芝就没什么顾忌了,毫不犹豫地拍了板,“那就跟他们比!”


    反正他们本就是工业战线&30340;新兵,哪怕是输给左家门公社这个常年位居第一名&30340;,并不是什么丢人&30340;事。


    作为一名时常在三干会上被县委点名批评&30340;团结公社干部,没有一张厚脸皮,真是混不到现在。


    两个公社都有各自&30340;小算盘,最终在七四年&30340;元旦假期过后,于县委大院签下了一份红旗竞赛比武协议。


    签了协议后,宋恂在工业办内部开了两次讨论会。


    主要探讨如何继续保持此前&30340;工业产值增速。


    魏金贵所言不无道理,今年&30340;基数变大了,如果不引进类似织袜厂那样&30340;吸金项目,很难保证去年&30340;增速。


    但是只用一个季度&30340;时间,就想让新建&30340;工厂立马投产盈利,也是不太现实&30340;。


    比如去年引进&30340;服装厂,至今连厂房还没盖好,真正能投产得等到三月以后了。


    所以第一季度&30340;产值还得着眼在现有&30340;这些企业身上,得想办法从它们身上深挖潜力。


    不过,过完元旦以后,大家&30340;心思明显就不在工作上了。


    今年&30340;春节来得很早,一月中旬就是小年,很多人家已经开始忙年了。


    不光是团结公社这样,几乎全县&30340;机关单位都是如此。


    宋恂也惦记着过年和家里&30340;事呢。


    宋恒和宋悦刚考完试,就跑来瑶水村过寒假了,今年还要在这边跟他们一起过年。


    项小羽本就是个不安分&30340;性子,如今再加上两个小&30340;,家里每天都能闹翻天。


    弟妹来了两天,宋恂回家后,耳朵根子就没清净过。


    不过,他们&30340;到来也有些好处,有人能陪项小羽玩了,孕妇&30340;心情很不错。


    这天下班回家&30340;路上,宋恂跟项小羽提到了田婶家&30340;事。


    “你不是要给田大壮田二壮找工作么,”宋恂帮她把围巾在脑袋上缠了好几圈,“尹主任那边给了回信,县渔业公司正在招船员,可以让他们去招工试试。”


    这个县渔业公司,就是以前省海洋渔业公司在南湾县&30340;分公司,如今归县水产局领导。


    “那感情好,回头我去跟田婶说一声。”项小羽只露出两只眼睛问,“招工有什么条件啊?”


    “条件挺严苛,但是这次招工还有个附加说明——优先录取以前在渔业公司工作过&30340;船员。让他们直接去报名就行,不出意外都能被录取,不过,都是临时工。”宋恂顿了几秒,又补充,“他们那边也在招轮船&30340;正式船员,待遇还挺好&30340;,可以问问你大哥想不想去。”


    “他当然想上轮船工作了。去年大瓦房解散以后,原本要买渔轮&30340;事也作罢了,那几个去省渔培训&30340;船员都闲着呢。我大哥说见识了轮船&30340;厉害,再上机帆船他都没什么干劲了。”


    宋恂回头提醒:“县渔业公司&30340;船员多半是要在县城工作&30340;,而且他们船队所在&30340;海域也不在团结公社这边。大嫂现在怀着孩子呢,让他去合适么?”


    “那有啥不合适&30340;。”项小羽无所谓道,“我们这边&30340;女人早就习惯男人常年不在家了。我大哥在生产队里打渔,十天里也有七天是在海上漂着&30340;。错过了这次招工,再想找这样&30340;机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大嫂肯定希望我大哥能去!”


    如果大哥当上了县渔业公司&30340;船员,没准还能将户口转到城里去。


    到时候可以让大嫂和孩子跟过去,孩子们也可以在县城上学了。


    两人到家时,宋悦和宋恒已经将饭菜做好了。


    弟妹来了以后,宋恂不好再拖家带口地去老丈人家吃饭,只好在家自己开火。


    家里发生了那么大&30340;变故,这两个孩子比过去成熟了许多,宋悦甚至还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服。


    跟苗玉兰学会用农村&30340;土灶以后,这两天&30340;饭菜都是她准备&30340;,宋恒帮忙打下手。


    “我手艺还得再练练,这两盘是苗婶端过来&30340;。”宋悦将一盘海杂鱼和一盘小海虾端上桌。


    项小羽赶紧拉着她坐到身边,笑道:“你这个手艺已经很不错啦,我们下了班回来就能吃现成&30340;,多好呀!你们要是能一直住在这边就好了,咱们还能做个伴!”


    “嫂子,等你坐月子&30340;时候,我们应该已经放暑假了,到时候我过来帮你带孩子。”宋悦也挺喜欢在瑶水村生活&30340;,在这里没人打听他们家&30340;事,也没有同学指指点点,比在省城放松多了。


    宋恒咬了一口馒头说:“我俩明年就高中毕业了,肯定是要下乡插队&30340;。我们早就商量好了,到时候尽量申请到瑶水这边来。”


    “高中毕业不是有留城名额么,你们还是尽量争取留城吧,要是有工厂招工,最好能去工厂工作,留在城里。”宋恂还是不想让他们来农村插队,知青&30340;日子不好过。


    走参军和工农兵大学生&30340;路子已经被堵死了,他们要是想留城只有去工厂当工人这一条路可走。


    现在谈论这件事为时尚早,宋悦不想跟二哥争辩,便转向项小羽问:“嫂子,你不是要给朋友选新婚贺礼嘛,选好了吗?”


    项小羽叹气:“没有。我结婚&30340;时候,她送了我一件衣裳,我总不好再回一件衣裳给人家。”


    刘焕阳终于年满二十了,这个礼拜天就要跟方芳在县城举办婚礼,娶个媳妇回家过年。


    “现在城里结婚都时兴送枕巾枕套,要是关系亲近&30340;还可以送床单被罩。”宋悦替她出主意,“要不你送她一条床单吧。”


    项小羽不太满意,自己结婚时方芳送&30340;贺礼非常有新意&30340;,所以她总惦记着回给对方一件更好&30340;。但是如今天气越来越冷,她也确实没精力去市里挑选贺礼。


    宋恂觉得贺礼都是现成&30340;,没必要纠结,“你就不用操心贺礼&30340;事了,到时候把咱们那本《高中数学》送给刘焕阳就行。”


    他们夫妻俩就是照着这本书学习&30340;,效果显而易见。


    闻言,项小羽险些没被嘴里&30340;鸡蛋汤呛死,被他拍着后背咳了好半晌,才将背上&30340;手臂推开,狠狠瞪他一眼。


    当着弟妹&30340;面胡说什么!还要不要脸了?


    再说,那种书是能随便送人&30340;吗?


    一旦将这本书送出去,她可能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方芳两口子了!


    宋恂当然不会将《高中数学》送给刘焕阳,毕竟两人&30340;关系还没到可以互送这种书&30340;亲密程度。


    他与项小羽商议以后,除了走正常流程随份子钱,还打算用自家新买&30340;照相机,拍一组婚礼相片送给新人。


    当初他们结婚时请摄制组帮忙拍摄&30340;相片,时常要被项小羽翻出来翻看回忆。


    她觉得拍摄一组婚礼相片简直太有纪念意义了,只有这份贺礼才勉强能配得上方芳送自己&30340;那份礼物。


    夫妻俩兴冲冲地合计了一通如何给新人拍照,不过,婚礼当天,项小羽被道士爹以孕妇不宜出席新人婚礼为由,扣在了家里,最终只能由宋恂作为家庭代表独自前往。


    刘焕阳虽是在县委大院工作&30340;,但这次婚礼&30340;举办地点被定在了方芳&30340;单位内。


    县制衣厂职工食堂&30340;饭菜水平在县城是出了名&30340;高,连县委领导在招待客人时,也要请食堂&30340;万师傅过去帮忙做菜。


    宋恂先按照媳妇给&30340;地址,去了一趟刘焕阳&30340;新房,将份子钱送上后,跟他说了会帮忙在婚礼上拍照&30340;事情。


    “宋哥,那今天就麻烦你了。”刘焕阳握上他&30340;手,一脸喜色地说。


    他谈恋爱谈了六七年,终于要将人娶进门了,整个人都容光焕发&30340;。


    不过,他是家里&30340;独子,父母双方&30340;亲戚也不多,来参加婚礼&30340;大多数人,都是同事同学朋友,所以能帮着招待客人&30340;亲戚并不多。


    宋恂见他家里&30340;环境有些混乱,而且来客还都是陌生面孔,便问:“你单位&30340;同事是直接去制衣厂食堂,还是来家里?”


    “婚礼在那边举办,已经跟大家约好了,都直接去食堂。”


    宋恂点头说:“那你安心在这边招待客人吧,我去食堂帮你看看席面,招呼一下同事。”


    他是已婚人士,本就不能跟着新郎去迎亲,所以还不如去婚礼现场帮他支应一下。


    他也看出来了,男方这边人手不太够。


    刘焕阳再次道谢,亲自将宋恂送出了门。


    他之前参加别人婚礼&30340;时候不觉怎样,如今自己办婚礼了,才觉出朋友多帮手多&30340;好处。


    宋恂带着照相机去食堂&30340;时候,还不到十点,里面只零星坐着十来个人。


    刘焕阳所在&30340;政工组宣传办&30340;赵副主任站在门口,帮他接待来往&30340;同事。


    “赵主任,辛苦啊。”宋恂笑着跟他招呼,“您这领导当&30340;可真是没得说了。”


    “哈哈,不帮忙咋办,这小子是家里&30340;独苗苗。娶媳妇这么大&30340;事,咱总得帮着支应起来吧!”


    宋恂笑着点头:“那您忙,我去里面帮忙看看席面什么&30340;。”


    “诶诶,多谢啊!”赵主任知道他跟刘焕阳挺熟,偶尔能在他们县宣传办看到宋恂过来找小刘说话。


    宋恂摆摆手,往食堂里走。


    透过打饭&30340;窗口,能看到后厨师傅们&30340;忙碌身影,他过去与万师傅和项前进打声招呼,得到万师傅从窗口里伸出来&30340;炒菜铁勺,上面放着两块红光油亮&30340;红烧肉。


    宋恂一乐,拈起那两块肉塞进嘴里,给他竖个大拇指。


    开席时间定在中午,大家都是奔着吃午饭来&30340;,所以这会儿&30340;宾客并不多。


    宋恂帮忙张罗着将酒水喜糖摆上饭桌,十张桌&30340;席面已经布置好了,只等着饭菜上桌。


    正打算找个地方坐下歇会儿,回身时却见旁边&30340;一张桌子上,有个老爷子面前摆着三个大馒头,一碗红烧肉和一碗炸小鱼。


    席面还没开始,人家已经从后厨叫来了饭菜,自己先吃上了。


    察觉到他&30340;视线,那老爷子抬起一张圆脸望过来,笑眯眯地问:“小伙子,忙完了一起吃点啊?等着开席还得好几个小时呢,这谁受得住!”


    这年头有些人为了在婚宴上吃回本,都是空着肚子来吃席&30340;。


    不过刘家&30340;开席时间比较晚,这老爷子恐怕是饿得等不及了。


    宋恂大清早从瑶水赶到县城,折腾了一上午确实有点饿了,反正都是吃席,早吃晚吃都一样,他也不客气,坐过去就拿起了一个大馒头。


    吃了两口菜,他才有心思打量对方。


    这老爷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30340;旧棉袄,脑袋上是一顶跳了线&30340;毛线帽子,这副打扮不像是县委大院&30340;人,但是双方&30340;亲戚早就已经提前去新人家里帮忙了。


    他不由怀疑,对方兴许不是来参加婚礼&30340;。


    “中午才开席呢,您这会儿来有点早了。”


    “呵呵,我原本没打算在这边吃席。我这把老骨头了,受不住吵闹,只想着把份子钱送了,观完礼就走。结果大师傅&30340;手艺挺好,闻着香味我又不想走了,先吃一顿再说。”老爷子似乎不想多谈,瞟一眼宋恂放在桌子上&30340;照相机问,“这照相机能借我看看不?”


    宋恂用空着&30340;手将照相机推了过去。


    “唔,”老爷子打开皮套,看到商标后嘀咕,“我以前也有一台这样&30340;海鸥4a。”


    “大爷,这照相机已经更新换代了,现在卖&30340;是海鸥4c。”


    “嗯,外观上确实是有些差异&30340;。”老爷子对着照相机仔细观察片刻,在机身上抚了抚问,“海鸥牌&30340;照相机可不好弄,你买这台照相机不容易吧?”


    宋恂“嗯”了一声,“托大学同学在上海买&30340;,咱们这边别说海鸥了,连别&30340;牌子&30340;也没有。”


    万云庆&30340;手艺确实好,一道普普通通&30340;干炸小鱼也做得外焦里嫩,酥脆鲜香。


    宋恂忍不住又捻了几条。


    那老爷子闻言抬头在宋恂身上打量两眼,诧异问:“你还是大学生呢?咱们这边&30340;大学生可不多见,你是哪个学校&30340;?”


    宋恂报了一个校名。


    “哦,那你可能是学工科&30340;,哪个系&30340;啊?”老爷子摆弄着相机随口问。


    “船海系&30340;。”


    “嗯,那你应该是冯绍维&30340;学生,他现在还教书吗?”


    “冯教授是我们&30340;系主任,我毕业&30340;时候他已经不给学生上课了。”宋恂听出点门道,放下筷子问,“大爷,您也是我们学校&30340;?”


    那大爷还盯着照相机打量,头也不抬地说:“算是吧,我上学那会儿学校还不叫这个名儿,那会儿叫南洋大学。”


    没想到能在一场婚宴上,碰到一位年纪这么大&30340;校友,宋恂不由好奇问:“您当年是哪个系&30340;?”


    “呵呵,说了你也不知道,听说现在已经被并入别&30340;学校了。”对方将照相机重新放回桌面,慢悠悠道,“最开始是学物理&30340;,后来去了实体经济研究组。那会儿冯绍维跟我是同班同学。”


    宋恂又隐晦地在对方身上瞄了两眼。


    几十年前他们学校&30340;研究组成员,就是最早&30340;研究生,按理说,有这么硬&30340;学历背景,这会儿最少也应该像冯教授似&30340;,要么是知名学者,要么是一方大员了。


    可是看这位&30340;打扮,真不像是混得好&30340;。


    不过,有些人比较朴实低调也是有可能&30340;。而且这年头某些事也实在是不好说,他若真是某个大学&30340;教授,估摸着现在&30340;际遇应该是与冯教授差不多&30340;,其实并不怎么体面。


    思及此,宋恂也不去过多&30340;探究对方&30340;身份了,问多了不免扫兴。


    他没再打听对方&30340;情况,又去窗口跟项前进要了两碗菜以后,跟这位老爷子一边吃,一边说起了自己当年在学校里&30340;一些趣事。


    其中不免就要谈及学校里&30340;师长和同学。


    “冯教授给我们上大一&30340;普通物理,不过他老爱拖堂,两节课之间只有十五分钟&30340;休息时间,但是教室离得特别远。他一拖堂,我们就得百米冲刺跑去上下一节课。当时学风比较开放,我们班有同学去校长室把他告了。再上课&30340;时候,冯教授当着大家&30340;面做了自我批评,结果下课以后他仍是照样拖堂。同学们去告了好几次,不见效果,只能放弃了。”


    “哈哈哈,他是个慢性子。我们上学那会儿,他就是做什么都慢。吃饭交作业都是最后一个,没想到给学生上课,也是最后一个下课&30340;。”老爷子在他花白&30340;头发上捋了捋,摇头叹道,“这个老冯,慢性子&30340;毛病一辈子也改不了啦!”


    他在宋恂那张英俊&30340;侧脸上瞄了两眼,冷不丁地问:“你是男方还是女方&30340;同事啊?”


    宋恂笑着解释:“我媳妇是方芳&30340;好朋友,她怀孕了不能来参加婚礼,只能由我代为出席了。我算是刘焕阳&30340;朋友和同事吧,在团结公社工作。”


    对方不知想到了什么,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


    瞄一眼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


    他将吃空&30340;碗碟归拢到一起,起身道:“你帮忙把这些拿去后厨吧,我先走了。”


    “您不观礼了?新人马上就要来了。”宋恂一怔,在食堂吃顿饭就走,这位果然不是来参加婚礼&30340;。


    “那么多人凑在一起太吵了,我年纪大了,受不了嘈杂。”摆摆手就要往外走。


    宋恂心说,年纪也不算很大吧,既然是冯教授&30340;同学,顶多也就六十出头。


    听他这话里&30340;意思,好像七老八十了似&30340;。


    不过,人家执意要离开,他也没有阻拦&30340;理由,只好起身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送,你忙吧,婚礼上还有不少事呢,你带着相机来,是要给新人拍照&30340;吧?”


    “嗯。”宋恂将人送到食堂门口,迟疑了一瞬还是问,“您怎么称呼啊?”


    他其实还想跟对方打听点事&30340;。


    老爷子扭头在他身上瞟了两眼,沉吟片刻说:“你要是想找我,就来市图书馆吧,跟门口&30340;说找老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