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宋恂是在项小羽的盯视下,匆匆完成与母亲的通话的。


    放下话筒,无视了她明显有话要说的表情,宋恂率先开口问:“你经常在下班以后跟我妈打电话?”


    听刚刚的聊天内容,净是吃喝玩乐,她们不像是头一回通话的。


    项小羽本还想着等他接完电话后,调侃他两句。


    没想到却被宋恂抢先问到了自己头上,不禁眼神游移了一瞬,挤出含混不清的声音答:“也没有啦,只偶尔打过几次!”


    虽然宋恂对于她们私下打电话的事不甚在意,但以防对方提及之前的尴尬话题,他还得继续问下去。


    “她打给你的,还是你拨过去的?”


    “就,就第一次是我拨过去的,我当时就是试一试嘛,后来都是孟团长打过来的。连知青都来借电话,往父母单位打电话报平安,你还跟没事人似的,我就有点着急呀!”项小羽强调道,“我已经提醒过你了,要告诉孟团长咱们安了电话的事。可是你一直没动静,我就试着拨了一次,真的只有这一次!”


    宋恂沉默。


    安装电话的第一天,他就跟家里说了。


    当时项小羽还没来上班呢。


    他还跟孟团长说,这是公司联系业务的电话,尽量不要在白天高峰时段往这边打电话。


    他妈倒是挺听话的,真的没给他打过。


    原来竟然都打给项小羽了?


    项小羽试探着问:“宋主任,你生气啦?”


    “没有。”宋恂摇头,又忍不住问,“你俩打电话能聊什么?”


    实在搞不懂,他妈跟一个乡下小丫头怎么那么有话聊……


    “也没什么啊,就单位里生活上的一些事啊,不知不觉就能聊好久呀!”


    宋恂想来也是,她连在饭店吃了什么菜,都要跟他妈讲讲。要是按照这个套路走的话,确实能说挺长时间的。


    “除了这些,我还得讲讲你在我们瑶水村的情况呀,比如咱们公司买船啦,有工会啦,要办加工厂啦,出差去买生产线啦……反正孟团长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呗。”


    人家总往这边打电话,肯定也是想了解儿子的近况嘛,她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宋恂目光复杂地望向她,不禁要对她刮目相看了。


    他妈在文工团当团长,什么样的小姑娘没见过?


    这个项小羽能用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话题,引得他妈时不时地往这边打电话,也是挺厉害的。


    “让你当个电话员真是屈才了。”


    项小羽见他不像是生气的,心里稍松。


    公司的这部电话才安装没多久,她跟孟团长实际上只通过四五六七八通电话。


    每次来电话,宋恂本人都不在,她反正就是个电话员,也没别的事做,就陪聊呗。


    感觉到警报解除,项小羽又恢复了笑脸,“你要是觉得我当电话员屈才了,要不要让我跟项爱国换换?”


    给你当个通讯员……


    宋主任经常出门跑业务,她还挺乐意跟着见世面的。


    宋恂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资料放在包里,而后冲自己的包扬了扬下巴。


    项小羽不懂:“?”


    “你不是要当通讯员吗?走吧,给我拎着包,今天去你家吃饭。”


    以为他在开玩笑,项小羽嘟哝:“当你的通讯员,怎么还得管饭呐……”


    拎上包就跟着他出门了。


    经过代销点时,宋恂还让她在门外等着,自己进去打了两斤玉米酒。


    “宋主任,你平时吃饭也爱喝两口啊?”


    “不怎么喝,今天不是要去你家吃饭嘛,总不好空手去。”


    项小羽不信,他才不会去自家吃饭呢!


    来了生产队这么久,只有第一顿饭是在她家吃的。再之后,基本连她家堂屋都没进过。


    行至项家院门口,项小羽将包递还给他,乖巧挥手:“我回家了,宋主任再见!”


    宋恂拎着酒桶,没接。


    径直走进了项家院子。


    “你拿着吧,我今天要在通讯员家吃饭。”


    项小羽:“……”


    宋主任魔怔啦?


    “宋主任,”她赶忙从后面拉住他的胳膊问,“你真的要来我家吃饭啊?”


    “嗯,要是没什么事,你就赶紧做饭去吧。”宋恂点头,又看了看手表,催促之意明显。


    项小羽无语望天:“之前从没听项爱国说过,通讯员还得负责管饭呐!”


    憋着笑走进院子,经过灶间时,宋恂跟苗婶打了声招呼。


    “宋主任,快进屋坐,饭菜马上就好。”苗玉兰招手叫自家闺女,“小毛,今天你爹请客,贾支书他们也来了,我这边忙不过来!赶紧洗手,过来帮忙!”


    项小羽:“……”


    这个宋主任!


    虽说是项队长请客的,但其他人也没空手上门。


    除了宋恂带的两斤白酒,贾支书和贾红梅还每人从家里端了两盘菜过来。


    苗玉兰这个掌勺的能轻松一些。


    因着项队长要请客,项家其他人早就提前吃完饭给他们腾地方了。


    项小羽将最后一道菜摆在宋恂跟前,正式开席。


    看着那道很像松仁鱼米的菜,宋恂挑眉问:“这是你做的?”


    除了用胡萝卜替代了红泡椒,其他配菜都很像,味道虽与望海楼的有些出入,但家常菜能做成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刚回来哪有时间做,这是前进帮着做的。”


    闻言,宋恂并没有其他人表现得那么惊讶。


    他们平时吃的一日三餐都是项前进做的,这小子的手艺确实不错。


    只是没想到,按照项小羽的口述,他就能把这道菜还原出个五六分来。


    看来以后去了部队,哪怕训练不成,也能去炊事班当个炊事员了。


    项队长招呼着大家吃饭,吃到半饱时,才与大家碰了杯,提起今天要商讨的话题。


    “这个海带养殖场的申请报告,到底要怎么写呀?”


    他在一众大队干部里,算是有文化的,但是写这种大项目的申请报告,还是头一回。


    回家以后,他将瑶水村的,他们原有的那些优势,对于开办海带养殖场没什么用。


    “你要是觉得咱们队里争取不下来,不如联合隔壁的云水村大队,反正咱们的海岸线是连在一处的。”贾支书停住筷子出主意,“这样申请成功的机会更大吧?”


    项英雄只觉这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要是可以由自己的生产队独自吃下这个项目,干嘛要跟别的队分享?


    “支书,这样恐怕不行。两个生产队合办养殖场,跟公社与生产队合办养猪场是两码事。”贾红梅是个会计,最先想到的就是利润分配的问题,“到时候养殖场的管理权归哪个生产队,利润怎么分配?光是扯皮就能扯好久,闹不好是要跟隔壁结仇的!”


    刚刚做饭时,项小羽已经听她娘讲了事情的原委。


    见她队长爹竟然被这种事难住了,不禁插话说:“爹,咱们之前是怎么争取养猪场的,现在就怎么争取海带养殖场呗!当时咱们的目标就是先请来专家呀!这养殖场选址的事,肯定也得听专家的意见!”


    瞅瞅闷头吃饭的宋恂,她又把话题抛给人家,“对吧,宋主任?”


    宋恂点点头,放下筷子问,“我的包呢?”


    “……”


    项小羽起身给他拿包去了。


    “海带的收购价格高,我们渔业公司之前也想过养殖海带的事。不过,既然公社已经号召了,那这事就由队里去办吧。”宋恂从包里掏出提前准备的资料,递给项队长和贾支书,“这上面有养殖海带的环境要求,先跟咱们队里的情况比对一下。如果条件都能对得上,再谈下一步也不迟。”


    之前去砚北港交货,注意到海带的收购价是海鱼价格的两倍多,他就对海带人工养殖的事有些心动。


    不过,最近单位里的事情太多了,他只搜集了一些资料,就将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项英雄将那份资料来回翻阅了两遍,嘀咕道:“如果是按照这个条件选养殖场,那咱们公社的这些生产队,几乎都能选上。”


    底质,水深,风浪,透明度和水质条件,他们这些生产队都差不多。


    “县里既然能直接把这个养殖场放在咱们公社,八成是人家专家早就提前选好养殖场的地点了。”苗玉兰给宋恂夹了一块带鱼,嗤笑道,“也就你们这些糊涂蛋当真。到时候可别又像那个机械化养猪场似的,因着落了选,心里赌一口气,咱们再自己花钱办一个。”


    所有人:“……”


    还真有这个可能。


    反正公社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多养殖海带。


    项队长被媳妇说得心里一突,自我安慰道:“万一提前选中的就是咱们大队呢?”


    “那你就等着呗。”苗玉兰斜他一眼。


    宋恂最怕遇到这种情况了,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接连泼冷水……


    眼瞧着大家的热情和士气瞬间萎靡了下去,他赶紧出言挽救。


    “既然选址还没最终确定,那么在结果公布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即便专家心里的理想地点不是咱们瑶水,咱也可以想办法将它争取过来。”宋恂鼓励道,“争取的关键还在于争呀,争一争,兴许还有机会,不争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项小羽配合地问:“宋主任,你有啥办法不?”


    “下午开完会,我跟红梅嫂子去了一趟水产研究所,找研究所的冯技术员咨询了他们最近在做的试验项目。”


    贾红梅点头证实:“冯技术员应该就是这次给养殖场选址出谋划策的专家。他在做的项目几乎都与海带养殖有关。”


    “这次投建海带养殖场,除了市县公社,渔业基地也是出了钱的。”宋恂意有所指道,“但是大多数生产队的干部都将重点放在了苗书记身上,根本就没注意到渔业基地和专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建议权。”


    渔业基地是出了钱的,你不把人家当回事肯定不行。


    “为了最大限度地得到渔业基地和研究所的支持,我建议你们在申请报告上注明,瑶水大队可以为研究所在养殖场中划拨出一块试验用地。”宋恂继续道,“冯技术员最近在做藻类与贻贝混养的试验,他需要海边的试验田。”


    项英雄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将他的话反复咀嚼了几遍,才问:“哪怕咱们不提,如果专家想去哪个生产队要块试验田,也没人会拒绝吧?”


    海里地方大得很,想试验就试验去呗,咱们还能拦住人家不成?


    宋恂将苗婶盛给他的汤喝干净,放下碗说:“他确实可以随便设置试验田,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生产队可以给出咱们这样的条件。你可以在申请报告上注明,只要他这套藻类和贻贝混养的试验成功了,我们省海洋渔业公司瑶水支公司,就会全力支持研究所,上马人工养殖对虾的项目!”


    对虾的出口价值很大,一直是出口名单中的明星产品,供不应求。


    收购价也比经济鱼类的价格高五成,如果能人工养殖对虾,走出口的路子,亏不了!


    众人:“……”


    海带还没养呢,咋又跑出来一个对虾?


    贾红梅更是无语。


    他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她最清楚了,建工厂的钱还没筹齐呢,哪有余钱支持人家搞项目?


    听他这财大气粗的口气,不像支公司的主任,反倒像是省渔总公司的主任……


    项小羽虽然很喜欢听宋恂指点江山啦,但这会儿也不得不提醒:“宋主任,你清醒一点!”


    “我挺清醒的。”宋恂条理清楚地解释,“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人工养殖对虾的项目,早晚是要像养殖海带一样上马的。而贝类,尤其是兰贝和贻贝中的水彩短齿蛤是对虾的主要饵料。如果藻类和贻贝混养的试验成功,不但可以给养殖场增添一项收入,还可以满足对虾养殖的饵料需求。”


    “目前,整个团结公社,除了咱们瑶水,只有金海大队有实力给他们提供这种便利。但是如果咱们不说,金海未必能想到这个。再加上瑶水已经通电的这一优势,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咱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贾红梅忍不住道:“其实,咱们也没啥实力。账面上哪有钱给人家建对虾养殖场?那是得花大价钱的!”


    “现在没有,但过个一两年,等咱们缓过这口气就有了。”宋恂笑道,“一个项目是需要反复试验的,快的几个月,慢的两三年都有可能。咱们先用这个方案把海带养殖场争取过来,其他的以后再说也成。”


    贾支书那迂腐的老毛病又犯了,嘟囔道:“你这样不是将海带养殖场争取过来,这是骗来的呀!”


    宋恂没吭声,反正主意他已经出了,用不用由队里决定吧。


    渔业公司的几个船老大早就跟他反映过情况了,如今出海一趟,捕捞的对虾已经没有过去多了,个头也小了不少,一等品和特等品更是罕见。


    以前的对虾个头大,雌虾一斤六七个,能卖一块多。


    如今已经不行了,一斤十多个,顶多卖个七八毛。


    所以,对虾养殖的事,或早或晚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


    如果队里能进行海带和贝类的混养,对于他们以后的对虾养殖也是有益的,最起码饵料够了。


    宋恂出完主意就撒手不管了,到底怎么申请,还得由人家生产队自己说了算。


    不过,据项小羽这个内线反映,她爹连夜写了一份申请报告,用的就是宋恂出的那个馊主意。


    宋恂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他们的加工厂上。


    他邀请项小鸿来当副厂长的事情并不顺利。


    项小鸿最终还是以要组建女子船队为由,放弃了这个当厂长的机会。


    然而,被她放弃的机会,却被另一个人抓住了。


    这人就是同在补网队补网的李英英。


    不知她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听说宋恂想要给海味品加工厂聘请一名女厂长。


    不等宋恂再向其他人发出邀请,她就带着一份厚厚的工厂筹建策划书,找到宋恂毛遂自荐了。


    宋恂将这份策划书拿回家,仔细研究了半晚上。


    第二天就回单位与贾红梅商讨了一番厂长人选的问题,最终拍板聘用了插队知青李英英。


    而且还为她从渔业基地申请来一个正式编制的名额。


    这个消息一放出去,李英英算是在瑶水村彻底出名了!


    虽然之前也有知青当上了大瓦房的正式工,但那都是在船上当船员出苦力的。


    像李英英这样一上来就能当个体体面面的副厂长的,还是头一个!


    队里的男人们见到宋恂,都要开玩笑,说咱小宋主任敢直接聘用女知青,真是大象放屁!大气!


    队里也有说李英英厉害能干的,还有说她是靠着跟宋恂的老交情上位的。


    反正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大家都等着李英英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呢,看看她能把工厂办成什么样!


    李英英这几天走路都是脚下生风的,匆匆忙忙跑来大瓦房给正阳食品酿造厂打了电话,便趁着谈工作的机会,扭头找上了宋恂。


    “宋主任,加工厂的厂房已经选好了,就在距离咱们大瓦房不远的一个旧仓库。那里从前是生产队堆放农具的地方,如今农具已经就近转移去打谷场那边了,这个仓库就空了下来。”


    “面积和通风情况怎么样?”宋恂拖过一把椅子,让她坐下说。


    “我刚给正阳厂打电话问了他们生产线的长度,那个仓库绝对能放得下。”李英英笑,“那仓库四处撒气漏风的,通风肯定没问题!”


    “通风好和撒气漏风是两回事。如果厂房有破损的地方,你尽快找人修补一下。咱们是做食品加工的,要保证安全和卫生,必须杜绝蛇虫鼠蚁出现在厂房中。”


    李英英收了玩笑,认真地做起了记录。


    她上辈子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搞食品加工起家的。不过不是做海味品的,而是做各种小孩爱吃的小零食。


    泡泡糖,棒棒糖,无花果,以及各种膨化食品……


    那会儿市里小学校门口支的零食摊子上,有一半的垃圾食品都是她家那个食品加工作坊生产的。


    他们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创业的,占了一定的政策优势,但是这种食品加工厂的创办流程都差不多。


    小作坊为了节省开支,都是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用的。


    她既要负责财务税务,又要兼管人事,工厂初创期的那点事,她心里都有数。


    所以她用心准备,反复斟酌的这份策划书,虽说没让宋恂多么惊为天人拍案叫绝,但也替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副厂长的职位。


    这就很可以了。


    最起码不用整天去补网队补网,在村里的地位有所提高,还能近距离接触到宋恂。


    不过,这几天与宋恂接触的机会多了以后。


    她就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点——宋恂确实是个工作狂!


    大家在大瓦房里的话题永远都是工作。


    李英英心想,既然宋恂是这样的人,看来只有事业型的女性,才能被他注意到了。


    她这边暗自思量着,宋恂又起身打算出门了。


    “没什么事,你就去忙吧,我还得去码头那边看看。”


    李英英:“……”


    她赶紧将人留住,还有正事没说完呢!


    “宋主任,关于招工的事,我有些不同意见!”


    宋恂重新坐回去:“你讲。”


    “原来咱们商量的是,因为吃蟹有季节性,拆蟹也比较麻烦,暂时不招太多临时工到厂里上班,只从社员那里收购拆好的蟹肉。”


    宋恂颔首,之前确实是这样想的。


    “但是,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其一,无法确保所有人拆出的蟹肉都是当天的,有些人可能为了省事或者蟹肉太少,积攒两天才集中交一次货,这就不能保证原料的新鲜。”


    “其二,社员家里的螃蟹数量是有限的,咱们如果像火柴厂糊火柴盒似的,将原材料发给社员,让大家拿着材料回家制作。保不齐会有人偷工减料,将原料自己吃了。毕竟拆螃蟹肉的损耗还是很大的。”


    杜三泰听了她的话以后,阴阳怪气道:“社员们吃螃蟹跟城里人吃白菜似的,往你面前放一盆大白菜,你有偷吃的冲动吗?”


    说得好像他们农村社员手脚多不干净似的。


    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她说出的这番话,就是让屋里的几个本地社员听得不舒坦。


    李英英并不把这个有前科的杜三泰放在眼里,无视了他的阴阳怪气,对宋恂劝道:“宋主任,要不然咱们就招收一些固定负责拆蟹的妇女,每天按时按点地来厂里上班,工资按照她们的拆蟹数量进行计算,日结或者月结都行。”


    宋恂在心里是认可这套办法的,但是他作为领导,要顾虑的事情会更多一些。


    比如,这种将人召集到工厂做工,既不是正式工,也不算临时工,按照工作量计算工资,且工资日结的做法,是否有被人说成资本主义倾向的风险?


    他们是国营单位,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顾及政治影响。


    “灌装生产线还没交付,招工的事先不急,我再想想你说的这个办法。”宋恂公事公办地摆手,“你先去忙厂房和建厂手续的事吧!”


    目送李英英离开,宋恂转身时,却见项小羽用书本遮住半张脸,眼睛弯成两个月牙,一看就是在偷笑。


    “你又笑什么呢?”


    整天偷着乐。


    项小羽将书合上放到一边,冲宋恂勾勾手指。等到对方离得近了,她才贼兮兮地问:“宋主任,你发现没有?”


    “什么?”


    “李英英自从当上加工厂的副厂长以后,就不再叫你‘宋恂哥’了!”


    以前她都是宋恂哥长,宋恂哥短的,见面就是宋恂哥,惹得队里的妇女们经常在背后讨论这两人的关系。


    毕竟,这年头男女之间大多是称呼同志或官称的,再不济你就直呼姓名嘛。


    李英英和宋恂又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妹,整天这么叫,当然会惹人说闲话。


    宋恂:“这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好笑的?”


    “嘁,你不懂啦!”


    “既然是在单位上班,称呼我宋主任有什么不对?”宋恂实在搞不懂她的脑回路,“李厂长这是有分寸。”


    项小羽撇撇嘴:“那我也很有分寸,我也一直叫你宋主任,都没叫你‘小宋哥’!”


    宋恂:“……”


    被他看得不自在,项小羽又很有求生欲地补上一句:“吴科学也很有分寸,也没叫你‘小宋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12-2121:17:572021-12-2212:06: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战地黄花99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玛卡巴子163瓶;行走的麦兜77瓶;囧气凛然70瓶;最初的梦想30瓶;熊熊20瓶;aloe、牡蛎、半颗山竹10瓶;是hyuna7瓶;海蓝蓝5瓶;墨染云飞4瓶;籍,犹赋也、综集浪漫3瓶;xiaoxiao、玖兰free、清扎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