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听说是出口公司打来询问土特产&30340;电话,宋恂哪还顾得上什么电话员考试,一把就接过了听筒。


    对面接听电话&30340;是出口公司水产组负责海味品采购&30340;孙干事。


    “宋主任,你们送来&30340;那些土特产,组里&30340;同志们都一一试吃过了,所以才拖了这么长时间给你们回话。”孙干事在电话里语带歉意。


    宋恂客气笑道:“没关系,这也说明出口公司对于出口产品&30340;选择是严谨负责&30340;。您今天打电话过来,是已经有结果了吗?”


    对方这么久没有回信,他们本来已经不抱什么期望了。


    这通电话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贾红梅等人也放下手头工作,围过来听他打电话。


    “有些东西确实好吃,但是因为已经有了同类产品&30340;供货,我们没有将那些选入大名单。不过,你们带来&30340;那些陶罐中,有一种蟹酱&30340;风味很独特,罐子上标注&30340;是23号。另外,还有两包蟹米&30340;品质也不错,不过蟹米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多生产队都能晾晒。你们那边如果可以大量供货,我们出口公司也是常年收&30340;。”


    宋恂单手夹着电话听筒,给项爱国比了一个23&30340;手势。


    示意他去查阅之前&30340;记录,这种蟹酱是由哪家提供&30340;?


    话筒里,孙干事还在说蟹米&30340;产量问题。


    另一边项爱国已经将之前&30340;工作笔记帮他翻了出来,23号是田婶提供&30340;。


    宋恂挺讶异地挑了下眉。


    人称“地瓜油”&30340;田婶?


    不只宋恂没想到,其他人也很意外。


    “孙干事,瑶水&30340;这两样特产能被出口公司选中,对我们来说是极大&30340;鼓励和肯定。社员们早就盼着这个好消息了。”宋恂先谢过了对方,才商量道,“只不过,您也知道,吃蟹是有季节性&30340;。蟹酱和蟹米是否能量产,或者集中在某几个月量产,这件事我们公司内部还得商讨一下。”


    “这是应该&30340;,商讨出结果以后,尽快给我答复吧。听说你们公司正在筹建加工厂?只要你们能确保产品&30340;风味不走样,符合检疫检验&30340;各项指标,就可以列入我们&30340;出口名单。”


    放下电话,宋恂跟大家通报了出口公司&30340;决定。


    众人&30340;心情跟宋恂一样,喜忧参半。


    喜&30340;是,他们瑶水有土产被出口公司选中了,这算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条新路子。


    忧&30340;是,如宋恂所说,螃蟹捕捞是有季节性&30340;,而且活蟹不易保存,蟹酱和蟹米想要量产很不容易。


    宋恂与田婶打交道&30340;机会不多,更不可能吃过她家&30340;东西,还真不知道她做&30340;蟹酱是什么滋味&30340;,居然能被见多识广&30340;出口公司,从上百种土特产中挑中。


    “田婶做&30340;蟹酱真那么好吃?你们有谁吃过吗?”


    “没有。”所有人一齐摇头。


    队里谁也占不到田婶&30340;便宜,她不占别人&30340;便宜就不错了。


    想白吃她家&30340;东西?开什么玩笑?


    项小羽插话说:“当初她没想送蟹酱去出口公司&30340;。还是看到我带了一块钱去一婶家买蟹酱,她才跟着凑个热闹。还让一婶分了她五毛钱……”


    众人:“……”


    宋恂掏出五毛钱递给项爱国。


    “爱国,你去田婶家跑一趟,跟她买点蟹酱来,咱们尝尝田婶&30340;手艺。”


    听说要让他去田婶家,项爱国就犯怵地直往后退。


    “要不让杜老三去吧,他不怕田婶。”


    杜三泰不接话,直接背过身去。


    笑着将项爱国推出大门,贾红梅不忘叮嘱:“暂时先别告诉田婶,出口公司看上了她&30340;蟹酱。就说咱们外来&30340;小宋主任想买点蟹酱换换口味。我怕她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


    项爱国不情不愿地出了门,心想,早说晚说都一样,只要他们想用人家&30340;配方,必定是要被她狠宰一刀&30340;。


    “马上就是捕捞梭子蟹&30340;时节了,如果真能趁着这次机会制作蟹酱,给出口公司供货,也是个不错&30340;路子。”严秋实对这件事保持乐观态度。


    杜三泰却要保守许多:“呵呵,螃蟹虽说不是离水即死&30340;,但也挺不了多长时间。下个月正式进入吃蟹旺季,咱们&30340;生产任务里有一部分就是捕捞梭子蟹&30340;。到时候肯定得先可着活蟹供应,做蟹酱和蟹米太耗费原料了。尤其是蟹米,四十斤螃蟹才能出一斤蟹米,谁有那个闲工夫弄蟹米呀!”


    “我说老杜,你怎么总是打退堂鼓?”吴科学已经摸清了他&30340;路数,“什么事还没开始做,你就先否定。这样多影响士气!全村这么多人,壮劳力没时间弄蟹米,老人孩子难道也没有空?办法总是要想&30340;嘛!”


    宋恂听着大家发言,一时没言语。


    田婶那个蟹酱做得好吃,其中必定有某些繁琐工序或者加入了什么特殊材料。


    太繁琐复杂&30340;工艺,并不适合现在&30340;他们。


    而且蟹酱做好以后&30340;包装储存也是个大问题,无论是袋装还是罐装,都是要引进包装机器&30340;。


    如果只能季节性地供货,实在没必要购置一套价格不菲&30340;生产线。


    项爱国回来&30340;很快,捧着一小碗从田婶那买&30340;蟹酱。


    碗是真&30340;很小,只有普通饭碗&30340;一半,不知她从哪弄来一只这么小&30340;碗。


    贾红梅挑刺:“五毛钱就给了这么一小点?”


    “人家田婶说了,她这个蟹酱金贵得很!”项爱国学着田婶&30340;腔调,掐着嗓子说,“我这个蟹酱是用猪板油和鸭蛋黄炒&30340;!每一样材料都很难得,给你太多就是浪费!”


    宋恂找出一个勺子,舀一勺送进嘴里。


    口味确实很独特,既有螃蟹&30340;鲜,又有猪油&30340;香,而且咸蛋黄&30340;那种沙沙&30340;口感也跟蟹肉融合得恰到好处。


    如果他是出口公司选品&30340;人,也会选择这款蟹酱。


    装酱&30340;小碗被传了一圈,大家都尝了尝。


    平心而论,确实好吃。


    就着这个蟹酱,他们可以一口气干三碗饭!


    但是,只听项爱国转述&30340;话就知道,这款蟹酱&30340;原料成本很高。


    琢磨了一会儿,宋恂翻出之前填写&30340;船员和电话员报名表,将田家几人&30340;情况掌握清楚,才邀请贾红梅:“咱们去找田婶聊聊吧,看一看有没有合作&30340;可能。”


    最好能把成本降下来。


    其实,这种蟹酱哪怕不走出口&30340;路子,在国内销售也会很有市场。


    甚至都不用往首都上海卖,在省城就会很受欢迎。


    贾红梅是打小吃着海鲜长大&30340;,海产&30340;各种副产品吃过不少,但是尝过田婶&30340;蟹酱以后,也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原本对于与田婶打交道很是不耐烦,这会儿也不由生出一些期待来。


    宋恂离开前,安排了电话员&30340;后续考试事宜。


    “已经考完&30340;同志可以回去了,还没轮到&30340;同志就继续等电话。小严,你们几个帮着大家把把关,合适&30340;就留下,不合适&30340;也不要耽误同志们&30340;时间。”


    交代清楚这些,宋恂就跟贾红梅一起离开了。


    走出大瓦房,贾红梅瞟一眼宋恂,商量道:“田婶是外来媳妇,这种蟹酱有可能是她娘家村那边&30340;做法,其实咱们也可以让人去那边打听一下。”


    而且,瑶水村里&30340;巧媳妇也不少,只要舍得用材料,没有复制不出来&30340;美食。


    “听说田婶家&30340;条件很一般,这次如果可以量产这种蟹酱,对她家来说是一个改善生活条件&30340;机会。只要她&30340;要求不超出咱们&30340;底线,还是尽量跟她合作吧。”


    在宋恂想来,不管田婶本人怎么样,既然人家做&30340;东西被出口公司点了名,他们又有求于人,答应田婶所提&30340;一些要求也是应该&30340;。


    “反正你有个心理准备吧,田婶可不是一般人!”


    贾红梅说得没错,田婶确实不是一般人。


    村里&30340;其他婶子大娘如果听说自己&30340;蟹酱被省食品出口公司选中了,只有高兴欢喜&30340;份儿,这对小渔村&30340;妇女来说就是一份殊荣啊!


    然而,人家田婶不这样。


    “给多少钱呐?钱少了我可不卖!”听了宋恂带来&30340;消息,田婶将正在晾晒&30340;海带往地上一扔,就凑了过来。


    “给钱恐怕不行,您可以提点别&30340;要求。”


    “那就给粮票肉票吧!”田婶一挥手,继续提要求。


    贾红梅提醒:“田婶,现在咱可不能提买卖&30340;事,不然会被人贴上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30340;标签。”


    “红梅,你可别吓唬我。”田婶不甚在意地笑道,“怎么不提买卖?我去供销社买东西不给钱行不?”


    “田婶,”宋恂打断,“您这个配方打算开价多少?”


    被他这么一问,田婶反而不知道要多少钱合适了。


    “还是小宋主任痛快。”见自家老娘犹豫,田婶&30340;小儿子抢着开口,“我们也不多要,给一百块钱就行!”


    一百块对他们家来说就是大钱了,他家一年到头也摸不到一百块。


    田婶在小儿子身上拍了一巴掌,“呿,这里没你&30340;事!”


    她仔细观察宋恂那张没什么波澜&30340;脸,心知儿子这一百块要少了。


    人家宋主任根本就不把这一百块当回事!


    想想也是,一百块对他们家来是大钱,但人家领工资&30340;人来说,几个月就赚出来了。


    队里那些知青说,这个宋主任以前在船厂&30340;时候是搞技术&30340;,一个月就能拿将近一百块&30340;工资。当然不把他们提&30340;条件放在眼里了!


    思及此,田婶下定决心道:“你们不是说不让提买卖吗?那我就不提了!但你们得让我家大妮去当电话员,大壮二壮三壮去当正式船员,二妮也得在你们大瓦房安排一个合适&30340;工作!”


    把五个孩子&30340;工作一次性解决了,他们家每个月就能有六七十块&30340;收入。不比只要一百块强?


    贾红梅被气笑了,瑶水支公司一共才几个人呐,他们老田家就要占五个名额!


    宋恂问:“您家二妮和三壮多大了?”


    “三壮十七了,二妮十五。都是可以干活&30340;年纪!”


    “确实是可以干活了。但我们省渔有自己&30340;招工条件,不满十八岁&30340;,不在招工范围内。”


    “那我不管,反正这就是我&30340;条件,你们要是不能办,就别来谈什么合作不合作&30340;了。”田婶捧住价格不松口,打定主意要借着这唯一&30340;一次机会,让他们老田家翻身,改换门庭。


    “田婶,一次性安排五个工作岗位,我们公司确实是没有编制,无法操作&30340;。”宋恂笑道,“您&30340;蟹酱确实是被出口公司相中&30340;,但是其实并没被我们渔业公司相中。”


    “宋主任,你就别糊弄我啦!没相中,你跑来我家谈什么啊?”


    “我们公司&30340;情况,全队人都知道,如果今年还完不成生产任务,很可能被上面撤销。所以,我们&30340;重点是放在捕捞水产上面&30340;。至于制作蟹酱,那都属于不务正业。您做得蟹酱确实好吃,但是工艺复杂,原材料难得,包装成出口产品还需要购买生产线。说实话,我是很犹豫是否要上马这个项目&30340;。”


    田婶沉默着没回话。


    “吃蟹有季节性,单独为了一个蟹酱,就买一条生产线,实在是不划算。如果您这里谈不拢&30340;话,也算是给我放弃这个项目找到充分&30340;理由了。我还得谢谢您。”


    宋恂确实很犹豫。


    他跟田婶说&30340;那些,都是客观存在&30340;事实。


    只为这一种产品开办工厂、购买机器,确实不值当,除非他们还能生产其他&30340;类似产品。


    贾红梅在一旁敲边鼓:“你家&30340;这个蟹酱应该不是你独创&30340;,是你娘家那边&30340;口味吧?”


    田婶斜眼看她。


    “我们之前想过,去你娘家那边找配方,不过宋主任是个实在人,不忍心让你吃亏,拒绝了那个提议。想着通过这次合作,也让你家改善一下条件。”


    田婶咬咬牙,还是不松口。


    宋恂建议:“我说个方案,您要是同意,咱们就继续谈,要是不同意就只能算了。”


    “那你说吧。”


    “您家大妮&30340;情况我了解一些。初小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我就算是把她放到了电话员&30340;岗位上,她也是去受罪&30340;。不过,您家这个姑娘确实是能干人,我们公司是欢迎这样&30340;同志&30340;。”


    田大妮是个沉默寡言&30340;姑娘,他们进来这么久了,除了刚开始给他们倒水&30340;时候说过话,之后再没开过口。


    一直默默地在角落整理海带。


    “我们公司&30340;工会马上就要成立了,我身边缺一个能帮忙打理工会事务&30340;帮手。”宋恂轻笑道,“我们单位&30340;工会与其他单位又不同,除了船员本身,还得照顾到船员家属,做好船员大后方&30340;安抚工作。听说您家田大妮在队里妇女之间&30340;口碑很不错,您觉得让她来帮帮我怎么样?”


    田婶心里是满意&30340;,当不当电话员无所谓,只要能给她安排个正式工作就行。


    “这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田婶追问。


    “今年招聘&30340;所有人员,除了十五个船员,全是临时工,包括电话员。”宋恂又保证道,“不过,你放心,每年会有转正名额,有您贡献&30340;这个配方,她转正是迟早&30340;事。”


    “那我家其他几个怎么办?”


    “您家大壮没念过书,二壮是初小文化,其实都是不符合我们这次正式船员&30340;招工条件&30340;。但是,因着您手里&30340;配方,我可以给二壮一个正式工&30340;名额,给大壮一个临时工&30340;名额。至于您家里&30340;那两个最小&30340;,以后有了条件,您还是送他们去读几年书吧。年纪到了以后,来我们公司报考时,可以优先考虑您家&30340;孩子。”


    她家&30340;大壮二壮打鱼&30340;本事都没问题,如果正常招工&30340;话,是可以选上临时工&30340;。


    宋恂给出&30340;这个条件,看着挺热闹,但是只占用了一个正式工名额,又招进来一个帮他打理工会事务&30340;临时工。


    贾红梅配合地惊讶张嘴,强烈反对:“船员那边&30340;招工基本已经定了,这会儿把老田家&30340;人插进去,有两个人就要被刷下来!你这么干是要得罪人&30340;!”


    宋恂无奈地摆摆手,


    见田婶还是没反应,宋恂起身道:“田婶,这是我能给出&30340;最好条件了,您再考虑一下吧。如果您觉得合适,就尽快来一趟大瓦房,咱们商量后续事宜。”


    两人从田婶家告辞,回到大瓦房时,刚进院子,就听到了里面&30340;争吵声。


    “哎呦,这一天天&30340;,真是没个消停&30340;时候。”贾红梅抱怨着,就快步跑进去看热闹了。


    宋恂:“……”


    发现他们回来,只有严秋实和吴科学关心了一下田婶蟹酱配方&30340;问题,其他人还在吵吵呢。


    “你这样安排就是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都是接打电话,轮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命题考试?”几个女知青围着杜三泰要说法。


    “你们都是知青,普通话根本不用考,能把我们南湾话说顺溜了就行!”杜三泰自有他&30340;道理,“给我们打电话&30340;,不只是省城那边&30340;,南湾&30340;也不少。你们连四和十都分不清,公社让十点去开会,你们给记成了四点。怎么当电话员?”


    他们南湾话里&30340;四和十是同一个发音,外地人经常闹出笑话。


    不止这些知青,宋恂也分不清楚。有时候需要结合语境去推测对方说&30340;是四还是十。


    杜三泰给刚进门&30340;两人讲了事情原委。


    项小羽之后&30340;五个知青,像是从她身上找到了通关密码。


    一个个接打电话&30340;时候,都是扯着嗓子喊&30340;,生怕声音小了,对面听不清。


    再加上,他们本身普通话标准,跟省渔&30340;两通电话,很顺利&30340;就完成接听了。


    杜三泰觉得这样不行,电话员只招一个,这得考到啥时候去?干脆就把几个知青召集起来,让他们说南湾话。


    知青们觉得这样不公平,同样&30340;考试,内容却不同,有什么公平性可言?


    李英英见到宋恂,便直接告状:“宋主任,考试形式和内容是提前说好&30340;,公司总不能中途出尔反尔吧?”


    她其实不在乎一个电话员&30340;工作,接打电话枯燥得很,有什么可做&30340;?


    但她得抓住这个跟宋恂近距离接触&30340;机会!


    自打宋恂来了瑶水,除了在养猪场那阵子,她能与宋恂说得上话,之后就再没什么碰面&30340;机会了。


    宋恂就像个工作狂似&30340;,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30340;路上,要么就是在省城出差。


    她根本找不到接近宋恂&30340;机会!


    原本寻思,让他趁机搬去知青点住,结果天公不作美,知青点&30340;房子居然塌了!


    所以,这个电话员她是非当不可&30340;。


    杜三泰反驳:“我们只招一个电话员,这样考试&30340;话,大家都能通过,最后选哪个?”


    宋恂挥手让知青们坐回去,继续等电话。


    然后对杜三泰交代:“那你就多费点心,给大家出一份南湾话&30340;考题吧。等所有人都接打完电话以后,合格&30340;同志进入第二轮考试,就考南湾话。”


    众人:“……”


    行吧。


    宋恂没把电话员&30340;事,放在心上。


    他已经认定这个电话员&30340;工作就是项小羽&30340;了。


    外地人说南湾话不占什么不好。


    这些知青平时吃住都在一起,除了上工时能跟社员零星说几句日常用语,平时都用普通话交流。


    有些人&30340;南湾话还没他这个刚来&30340;说&30340;利索。


    他把招电话员&30340;事情交给了贾红梅负责,自己跑去码头找项队长了。


    项英雄正在跟社员一起鼓捣那两对新买回来&30340;退役机帆船,看尽宋恂找过来,还拉着他帮忙看看其中一艘船&30340;发动机。


    宋恂拿过工具箱,一面检查排气缸,一面跟他说了晒蟹米&30340;问题。


    “出口公司那边是常年收蟹米&30340;,不过,我看咱们村里好像很少有人晒蟹米?”


    妇女们一般都是弄紫菜海带或者烤鱼片,蟹米不常见。


    “那玩意不好弄,一只螃蟹只能抠出一丁点肉,蟹子打开就吃了,谁还有耐心把肉留下来晾晒成蟹米呀!”项队长摇头,“而且队里晒&30340;蟹米,一般都是用妇女小孩赶海捡回来&30340;螃蟹晒&30340;。你想想,那点螃蟹才能晒出来多少?”


    “咱们船队捕回来&30340;螃蟹不做蟹米?”


    “螃蟹不好保存,我们出海捕鱼&30340;时候,一网下去会零星捞上来一些,不过要么当时就吃了,要么就重新扔回海里,不然没等船队收山,那螃蟹就死了。”


    宋恂把堵住&30340;排气缸清理干净,示意项队长启动发动机试试。


    “你&30340;意思是,这个蟹米&30340;买卖做不成?”


    “做不成。”项英雄坚定摇头,“螃蟹保鲜太费劲了,一斤两斤&30340;买卖,人家出口公司跟咱做吗?”


    为了做两斤蟹米,得消耗上百斤&30340;螃蟹,谁有那个耐心呀。


    跟项队长这里说不通,宋恂给他们修完发动机,用抹布擦干净手上&30340;机油,就跑去了隔壁他们公司&30340;船上。


    赵老大和孙老大刚收了风帆,坐在船头抽烟聊天。


    见他从那边过来,便笑道:“小宋主任,来找我们是有事吧?”


    宋恂接过他们递来&30340;烟夹到耳朵上,问了他们任务&30340;完成情况。


    “不就是五千担嘛,你就放心吧,下周开海,我们正准备大干一场呢!”赵老大笑道,“不过,你要是能把公司新买&30340;船给我们用,我们肯定完成得更快!”


    宋恂心里一动。


    与出口公司签订&30340;合同中,没有规定,供货时使用&30340;必须是这次新买&30340;渔船,只要他们每月能完成规定&30340;水产供货量,对方不管他们是怎么调配船只&30340;。


    宋恂笑:“用新船也不是不行。”


    “真&30340;?”赵老大和孙老大同时坐直身体看过来。


    他们可是眼馋那几对新船,眼馋好久了。


    “真&30340;,我打算将两对新船,与之前&30340;旧船调换一下,先保证咱们生产任务&30340;完成。”宋恂停顿片刻又道,“不过,这两对新船&30340;使用是有条件&30340;。”


    “啥条件?”


    “新船&30340;空间大,我打算在船上直接弄一个加工小作坊。”


    孙老大皱眉:“加工什么?”


    “蟹米。”宋恂笑眯眯道,“听说以前捞上来&30340;螃蟹都是扔回海里&30340;,以后就不用了,可以直接在船上清洗蒸煮,就地取肉,晒成蟹米。”


    “呦,那工作量可就大了。等待起网&30340;时候,还得加工螃蟹,耽误船员&30340;休息时间呐。”


    他们拿&30340;都是固定工资,这会儿没有津贴补贴一说,那都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30340;。


    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哪怕额外给公司加工海味品了,船员也是拿不到钱&30340;。


    他们作为船老大,虽然想开新船,但绝不能这么坑手下人。


    见两个老大&30340;热情减退,宋恂继续解释:“哪个小组能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30340;同时,加工蟹米,这两对新船就是哪个组&30340;。公司对加工蟹米&30340;数量没有要求,蟹米收购价&30340;百分之十可以拿出来补贴船员。干得多了,船员就多得点,干&30340;少了就少&30340;点,全看你们自己吧。”


    加工蟹米,除了费点柴火和盐,基本算是无本买卖,给出去十个点,公司不吃亏。


    “公司能给现钱?”这不是擎等着犯错误嘛。


    宋恂摇头:“工会马上就要成立了。我们公司&30340;福利待遇好,会通过福利&30340;形式发给大家。”


    孙老大一拍大腿,“干了!”


    哪怕每人给发条毛巾,也不算白干活呀!


    “哈哈,这两对船还挺抢手&30340;。公司马上就要进一批新船员,恐怕不少人都打着这些新船&30340;主意呢。”宋恂起身下船,“就这两三天吧,我会召开船长会。到时候咱们商量一下这几对新船&30340;归属问题。”


    项小羽最终凭着她&30340;大嗓门,流利&30340;普通话和有先天优势&30340;南湾话,杀出重围,当上了大瓦房&30340;第一任电话员。


    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她也挺高兴,他们家赚工分&30340;人多,不差她&30340;口粮。


    她以后也是每月领工资&30340;人啦!


    收到录用通知以后,与家里人庆祝一番,就一直在留意隔壁&30340;动静。


    听到宋恂和吴科学下班回来以后,就爬到篱笆墙上招手,“噗呲噗呲”地引起宋恂&30340;注意。


    西院那边还额外住着四个男知青,项小羽不乐意过去。


    宋恂打开篱笆门走过去,一本正经地问:“想好给我送什么礼了?”


    “哈哈哈,”项小羽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方道,“明天就送,明天就送!到时候我多包点饺子带去大瓦房,让大家都尝尝我&30340;手艺。”


    “你还是别带去大瓦房了,我在家吃就行了。”


    项小羽在心里偷乐,这小宋主任还挺独&30340;,吃个饺子还得吃独食。


    见她表情奇怪,低着头偷笑,宋恂无奈道:“田婶家&30340;田大妮,明天也会来大瓦房上班。要么你去跟她商量着,一起送东西。要么你就别送,不然影响和新同事&30340;团结。”


    “啊!大妮姐也要来上班啦?田婶同意提供配方了?”项小羽惊喜地问。


    “嗯。”


    “那行,我找大妮姐商量去,她跟我姐是小学同学。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我们从小就熟!”项小羽怕他对田婶有偏见,连累田大妮,忙替田大妮说好话,“他家&30340;家里家外都是大妮姐一把操持&30340;,她跟田婶虽然是母女,但是完全不是一路人!你招大妮姐进公司就对了,她可能干了,一个顶俩!”


    “行了。”宋恂见她叽叽喳喳起来没完,好笑道,“我自己招进来&30340;人,还能不知道底细?你就别操闲心了,赶紧干点正事,把给我&30340;礼尽快送了。”


    “嘿嘿,我太高兴啦!”项小羽冲他摆摆手,出门就往田婶家跑,找田大妮商量去了。


    不过,这两人没商量出什么结果,第二天上班&30340;时候,每人给大家带了点小零食,就算当做新员工&30340;见面礼了。


    毕竟家里都不宽裕,给这么多人送饺子,那得用多少面和肉啊!


    宋恂嚼着烤鱼片,问杜三泰和严秋实:“船员&30340;录用通知张贴出去没有?”


    “在代销点门口贴了一份。怕有人没时间去看,我和老杜还跑去,挨家挨户地通知了。”严秋实答。


    宋恂点头:“那行,既然船员已经就位了。咱们尽快安排一个全体职工大会,一是给新船员做培训,讲讲公司&30340;各项规章制度和福利待遇,二是,准备今年&30340;船长选拔。”


    “这会儿选拔船长?”


    “现在不选什么时候选?”宋恂翻了下笔记本说,“老船员在过去三年没有任何晋升机会,一直跟着那几个船老大干。只要船老大不退休,他们就没有出头&30340;日子。这次有了新船,还有一批实力不俗&30340;新船员加入,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大家竞争一下,新增&30340;几个船老大&30340;位置。老人新人都可以参加选拔,也算是给大家&30340;一次激励吧!”


    这个可是个大好消息!


    升职就意味着涨工资,到时候不知多少人要抢破头了!


    几人正商量着开全体职工大会&30340;事,大瓦房&30340;院门却被人从外面用力推开了。


    结实&30340;木门被人推得来回晃荡了好几下。


    一个宋恂眼生&30340;高壮年轻人,从外面跑了进来,身后还呼啦啦跟着五六个家里&30340;兄弟。


    “杜老三,你给我出来说清楚!”那年轻人进到办公室就指着杜三泰&30340;鼻子问,“你既然收了我&30340;烟和酒,录取名单上为什么没有我&30340;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