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蜃气

作品:《画妖师小鸽哥

    亥初,神女桥南北两阙的桥市一片漆黑,玄都城中央的谯楼里却灯火通明。


    正是仲春时节,一面青阳旗高高竖在楼顶,楼里司夜的官差们正在紧张忙碌,报时是州中的重要工作,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秤漏官紧紧盯着鱼珠落入铜漏,便立刻敲了一下手边的木鱼,值更人闻声便举起时刻牌。


    负责报时的鸡人脸颊与舌面上有朱砂纹绘成的“小雷音咒”,见时辰已到便引颈高唱:“丙夜辛,清鹤唳,梦良臣!”


    声音数里可闻。


    铜鼎里的疏文迅速化为灰烬,灵祝在六纛大神前念罢祷词后,指蘸朱泥,在诸位打更人的手上画下驱邪符。


    玄都谯楼的驱邪大术位列七品,按子午流注分为三十六种,分别在不同的时节时辰中使用。


    亥时三焦经最旺,又是戊辰日,所谓戊辰气纳三焦脉,灵祝这回要画的那一道驱邪咒,便依附在三焦经上。


    灵祝在李蝉小指指端处起笔,历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五穴,灵脉勾连,一气呵成。


    若夜行遇上邪祟,只需竖起小指掐诀横于身前,念诵“煌明神威,百鬼莫近”,便可驱邪。


    李狸儿手上也画了一道同样的符咒,他知道这符咒对他来说形同鸡肋,只能慑走孤魂野鬼,防止更夫身染阴气而致病,对成了气候的妖魔适得其反。但正如李蝉所说,这驱邪咒或许可以激怒那妖魔。


    沈公的提点让李狸儿明白,这个左道妖人只是神咤司为了置身事外而抓出来的一只替罪羊。


    一件不大不小的案子里,所有人都心怀鬼胎,表面都想破案,暗地里,却都在为自己争取筹码,孙司丞如此,李蝉如此,甚至李狸儿自己亦如此&


    “咣咣!”


    李狸儿觉得有点别扭,也还是敲响了梆子。


    “笃笃!”


    坊里一片漆黑,富户门口挂着的灯笼都是熄的,阴雨暂时停了,石砖地上有水泽,映着森然月光。


    两个白皮灯笼照出几尺的光亮,在坊间移动,打更词在一片死寂中格外响亮。


    “雨水阴潮,防贼,防盗!”


    “咣咣!”


    “笃笃!”


    清河坊里起了夜雾。


    走到琵琶里,隐约有人声从远处飘过来,李狸儿顺着声音一瞧,雾气里有隐约有晕成一团团的灯影在晃动。


    “城隍发了布告,还有开夜市的?”


    “生活不易啊。”李蝉感慨了一句,忽然停住脚步,“小郎君,换条路吧。”


    “怎么了?”李狸儿双眼微眯。


    “走这边。”李蝉一抬手,指向身边那道通向琵琶里的巷子,巷里黑洞洞的,不知通往何处。


    总算露出狐狸尾巴了,李狸儿心想,按原路前行正是走向濮水府君庙和神女祠,李蝉指的方向却背道而驰。


    但李狸儿并不想多管闲事。


    “那就分头行事。”


    李狸儿丢下一句话,脚步一转,就走进夜雾中。


    李蝉想逃,便让他逃好了。神咤司将这人调出监狱,只是做个幌子,当替罪羊,就算他跑了,也是神咤司自作自受。


    李蝉喂了一声,一转眼,李狸儿却已不见了踪影。他愣了一下,这才知道这位监察一直没信过自己。


    “我本将心向明月……”李蝉喃喃道,“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提起槌子,用力敲了两下锣。


    “雨水阴潮,防贼,防盗了!”


    喊完一嗓子,就走进琵琶里。


    越深入巷中,雾气越浓,巷边人家的门檐起先还隐约露出轮廓,后来竟全看不清了。


    再后来,连脚下的路都看不清了。


    李蝉如同置身于一片白茫茫的无边天地,那一盏白皮灯笼的微光,被压制到仅剩几寸。


    此间已没有道路,似乎已在云端,往任何方向迈步都会跌落下去。


    李蝉那只青色的瞳孔里却倒映出夜色里安静的窄巷。


    他闲庭信步,倏忽间,一面石墙出现在眼前几寸外,似乎已到巷底。


    立刻就要撞墙,李蝉却眼都不眨,径直迎上。


    把那墙穿了过去。


    眼前一晃,景象一片清明。


    微冷的夜风吹来濮水的河腥味,夹着几缕寡淡的桃花香。


    神女桥就在前方不远处,河水冲刷桥基,偶尔传来哗啦一声,声音轻得像错觉。


    李蝉回头一瞥,白雾俱已不见。


    他走过的不是琵琶里,却是通向神女桥的琴台街。


    街上一片漆黑,没有半点灯影人声,一轮圆月悬在半空,俯视人间清冷。


    拿梆子提灯笼的少年不见踪影,不知被引去了哪个角落。


    李蝉拍了拍衣袖,仿佛要拍去并未沾上的潮湿雾气,自语道:“好家伙,这么浓的蜃气?”


    他转过头,丹青二目利箭般刺透黑夜,唰一下看向神女桥头的濮水府君庙。


    “好一只大蛤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