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心生疑虑

作品:《笔间有光

    “小韩,吃午饭啊。”


    老记准备去吃午饭,看到他还在那里写着稿件,他有些不好意思。更何况这还是他的工作。


    “老记,您先去吧,我等会再去。”


    “回来再写吧,来得及,距离下午交稿时间还早着呢。”


    “好的,我马上就去。”


    张记者来到电脑前面看了一眼韩鲲鹏。


    “小韩,还在用功呢?”


    “哪有,还有一点,我就把这篇新闻稿给彻底写完了。”


    张记者转身也到食堂去吃饭。


    等他吃完饭的时候,已经接近十二点多钟,张记者正在用牙签剔牙。


    “张记者,你们部门那个实习生今天来没来?”


    食堂负责打饭的工作人员问道。


    “来了啊,怎么了?”


    “他什么时候来吃饭?你等会儿帮我催催他呗。”


    “他是我们部门的大稿记者,现在还在那里奋笔疾书呢。”


    “什么时候写不行,凌晨才印刷报纸,又不是来不及。他每天都来得这么晚,我这下班都跟着受到严重的影响。”


    要是在以往,这个时候,她早就收拾好厨房,准备下班了。


    可是最近几次,她发现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她正收拾餐具和饭菜的时候,韩鲲鹏都是在这个时候才来,一度影响到她的工作进展。


    “行,你说的我都懂,等会儿我就将你的意思转告给他。”


    张老师回到新闻采编部,见到韩鲲鹏还是在那里忘我地写新闻稿。


    “小韩,你赶快去吃饭吧。食堂人还在等你下班呢,”


    “等我下班?”


    韩鲲鹏眨了眨眼睛问道。


    “是啊。你吃完饭,抬屁股就走人,后面人家不得打扫卫生收拾餐具啊,你以为她和你工作一样吗?人家早晨四点钟就来到单位食堂做饭,中午忙完单位的事情就可以下班回家啦。”


    “真是不好意思,没想到因为我还影响到别人的休息。要不我今天就不去吃了吧。”


    “不去吃不要紧,那你也得告诉人家一声,要不她还在那里傻乎乎地等你呢。”


    肖宁一直关注新闻采编部的动态,正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韩鲲鹏的身影突然闪现,他赶紧躲藏在大厅的柱子后面。


    他知道这是韩鲲鹏准备去食堂吃饭,他就三步并成两步跨越着台阶来到新闻采编部里面。


    他以为大家都出去散步,没想到一个声音的突然响起,竟把他吓了一跳。


    “肖宁,你吃完饭了啊?”


    “是的,张老师,您吃饱了?”


    “嗯。”


    肖宁计划利用这一时间快速作案。


    他熟练地登录了韩鲲鹏审稿系统账号,发现这篇稿件还处于草稿的状态,即使是他此刻进行修改和调整,也是无济于事。


    毕竟,还没有将稿件提交到待审环节。


    他想这种改变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更何况张记者现在还在部门,要是这个时候,他在这稿子上面动了手脚,岂不是暴露了目标。


    肖宁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匆匆看了一眼,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还在寻找其他机会。


    吃过午饭,韩鲲鹏就在电脑前继续完成稿件。


    下午一点刚过,他就找到老记。


    “老记,稿子都写完了,麻烦您帮我把把关。”


    “这么快?我还以为你在整理录音呢。”


    老记来到审稿系统前面,对这上面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修改。


    “还不错,大体上是这么个意思。就是个别的地方需要修改一下,还有你这个要点整理得还是比较到位的,领导讲话那四点内容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一看你这稿子,领导讲话的那些要点,我基本上都能回想起来。”


    即使是不想听,但是这些内容都无孔不入地塞进肖宁的耳朵里。


    “这稿子就这么改完了。”


    “老记,您用不用再看一看?”


    “不用啦,你提交稿件就行。”


    此话一出,肖宁就觉得机会已经来临。


    稿件进入到待审环节,基本上就要交到下一个环节。


    要是进入到编辑的审核环节,肖宁就是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


    他来到采编部办公区,打开审稿系统,这上面固定的是其他记者的工号。


    能不能在这上面登录别人的账号信息,他也是不得其解。


    他用鼠标在别人的工号那里滑动一下,那个工号居然变成了蓝颜色。


    肖宁首先输入自己的账号,这号码完全可以登录。


    于是,他就趁机输入了韩鲲鹏的账号密码。


    没想到,登录成功。


    在上面输入韩鲲鹏的工号,眼前的这台电脑居然进入到他的信息界面。


    肖宁还在琢磨从哪里下手,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修改。


    倘若就是修改个语句,到时候编辑还会再次修改,也不会引起什么轰动的效果。


    新闻稿里面提到了一些政府的领导,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定的职务,要是给他们的职务与名字互换一下,想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主要市级领导的名字和职务,报社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要是动的话,肖宁决定还是将发改局、贸促会、经信局等单位领导的名字进行微调。


    随后,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篇新闻稿件再次提交。


    两点钟,刘主任告诉他俩,部门里面刚刚接到一个突发的车祸新闻,让他们到现场去采访一下。


    接到任务,两个人便火速赶往现场。


    一忙起来,肖宁就彻底将改稿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编辑很快就审核完这篇稿件,尤其是老记写的稿件,基本在报社里面都是免检产品。


    不过,到刘主任那里却发现问题,“老记,新闻稿子里面的那些人职务和人名没有错误吧?”


    “没有啊。我对照会场桌牌写的啊。”


    “难道是市里最近调整干部了?我昨天去的那个刘子顺还是贸促会的会长,怎么今天就成了经发局的局长了呢?”


    “啊!”


    让刘主任这么一问,老记也有些拿不准。


    刘主任又将同样的问题拿去问编辑。


    “主任,你们记者天天在下面跑,不比我们更了解领导职务啊。我也不知道这些领导的职务有没有变化和调整,要不你们再打电话核对一下吧。”


    正常情况下,只要是市里各部门调整干部,报社都会收到一份新任职务的名单。就是为了避免报纸刊发时出现错误,最近又没有收到官方的通知,刘主任也是对此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