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渊源

作品:《重生后黑莲花嫡女杀疯了

    “我儿与那罪臣之子能有什么羁绊?如此云泥之别。”


    云白婉蓉冷笑一声,端起杯盏轻啜一口,“说起来,永宁郡主如今已经是准太子妃,还是少将目光落在我家叙白身上的好。”


    林秋棠微微一笑,面上温婉道,“王妃说的是,只是王妃您就不好奇沈公子如今身在何处,又是和谁在一起吗?”


    虽然白婉蓉神色如常,情绪亦没有反常之处,可是林秋棠适才还是看见了她眸中那一闪而过的凝重。


    她心中顿时有了计较,看来仇晏与沈家果然有特别的渊源。


    白婉蓉凤眸落在林秋棠身上,她双手紧紧握着,心中百转千回陷入迟疑,最终还是问道,“郡主知道我家叙白的下落?”


    这些时日,她与王爷派出去许多人寻找叙白的踪影,可是自从叙白给王爷传信化解忠义王府的危机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


    传回来的消息是叙白出了城,却始终查不出来去了何处。


    “沈世子他,去了云中。如今与仇晏在一处。”林秋棠如实相告。


    “叙白在云中?他竟然去了云中?他怎能与仇晏在一处!”白婉蓉再也维持不住气定神闲的模样。


    她匆忙吩咐贴身婢女,“去,告知王爷,命他立即传信号给叙白,命他回京!”


    她眸中的担忧落在林秋棠眼中,她轻声询问,“王妃当日要我与沈世子退婚,究竟是因为王妃认为我配不上沈世子,还是另有原因?”


    白婉蓉的反应实在是太过蹊跷,反常到不得不令她细想一些东西,怀疑这其中的隐秘。


    “王妃……”林秋棠嗓音轻缓,不可置信地呢喃,“难道沈公子他……”


    “永宁公主慎言!”白婉蓉厉声打断是了林秋棠的话。


    “郡主若是无事,便请回吧。”


    “关于郡主怀疑之事,”她话语微顿,沉了神色,“叙白乃是我怀胎十月所生,容不得旁人猜忌半句。”


    她端出王妃的架子,眸中怒气升腾。


    林秋棠错愕的站在原地,她原本怀疑的便不是这个,不过王妃这般强势的解释,她心中却是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


    “王妃莫要动气,小女还有一事要问,问完即刻离开。”


    林秋棠站起身来,去到白婉蓉面前恭声问道,“王妃与我阿娘当年为何决裂?王妃是不是早就知晓杀害我阿娘之人是圣上?王妃你可知……圣上对我阿娘的心思?”


    白婉蓉端坐在那处,她眉眼间染上几分怅惘与悲恸,目光中似是染了风霜,只是这风霜不止打湿了眼眶,还染上了冰冷的仇恨。


    “你都知晓了……那你父亲想必也……”


    “棠儿,这些事你阿娘死前早就有过嘱托,她不让我告诉林家众人。”


    “至于我当年与你阿娘决裂之事……”白婉蓉叹息一声,转过身去悄悄抹了眼角,“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你不能知晓。”


    林秋棠点头,她心间轻颤,天然带着魅色的杏眼泛起涟漪,“可是与公主府中的两条暗道有关?”


    白婉蓉错愕抬眼,“你……”


    林秋棠笑笑,面上清冷一片,“我向乾明帝求得了公主府,昨夜我悄悄带人去公主府时才发现,原来公主府中不止有通向忠义王府的暗道,竟还有……通向皇宫的。”


    “王妃,当年之事,这些便是全部的真相了吗?你心中隐匿多年之事,当真不愿告知于我吗?”


    白婉蓉转过身去,痛苦地阖上双眼,嗓音坚定,“郡主莫要再问。”


    “若是秘密再次被揭露,不知又该有多少人会被牵累……”


    “朱玉,送客!”


    忠义王妃下了逐客令,林秋棠见她这般坚持,只能跟着婢女离开。


    只是刚走出没几步,忽而见管家急匆匆跑进来,还险些将林秋棠撞倒。


    “王妃,不好了,宫里来人了,还带着禁卫军!”


    白婉蓉神色一凛,她端方站在屋檐下,轻轻颔首,“我这便去前院。”


    而后她目光沉沉落在林秋棠身上,见她身上穿着的下人衣裳,沉声道,“朱玉,带郡主去偏房歇息。”


    林秋棠感激的冲她颔首,心间却又因为宫中来人忐忑不安。


    乾明帝难道这般快就要对忠义王府再次下手了吗?


    进到偏房后,她看着朱玉身上的衣衫心中微动,“朱玉姑娘,我有一事相求。”


    忠义王妃去到前厅,与朱玉换了衣衫的林秋棠紧随其后,赶在公公开口前去到了白婉蓉面前。


    “荒唐!”白婉蓉看清她的面容轻声呵斥,林秋棠一直垂着头,唯恐被王公公看清自己的面容。


    “忠义王接旨。”


    忠义王上前一步,跪在那处,“臣在。”


    “瓦溪小国多次犯我东晏边陲,而今又递来谈和书,着令忠义王为东晏使臣,带十万兵前去边陲,签订谈和书。钦此。”


    忠义王神色未变,“臣接旨。”


    忠义王妃神色凝重,林秋棠的神色与她如出一辙。


    晟王府想将李霓裳嫁去瓦溪,那使臣之位应当是晟王来做才是。


    历来使臣皆是善谈吐的文臣,再者,谈和怎用带十万兵……这怎么看都有些反常。


    乾明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忠义王手握圣旨起身,又听王公公道,“近日与南国接壤之地传回情报,说是南国有大量兵马在向着边陲靠拢,东晏如今正是用兵之际。”


    忠义王声如洪钟,国字脸上神色晦暗,“公公此话何意?”


    “既然与南国接壤之地有隐患,那圣上便该派遣末将前去南面!而不是让末将去做那劳什子使臣!”


    忠义王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府门外走去,神色不虞,“末将倒是要进宫问问圣上,为何会做此决策!”


    王公公见他气势汹汹,心头犯怵赶往去拦。


    林秋棠用手扯了扯忠义王妃的袖子,示意她去将忠义王劝下。


    大家都不是傻的,刚刚王公公这一席话的意思皆心知肚明。


    让忠义王带着十万兵前去瓦溪边陲,又言说南国边陲战事紧张,分明是想让忠义王交出兵权。


    若是忠义王当真进了宫,这兵权才是真的留不住了。


    到时候忠义王府便真的成了任由乾明帝拿捏的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