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梁国公要大难临头喽!(新书求鲜花评论)

作品:《大明:重八?抄完资本论馒头管够

    朱棣一愣,


    我的好圣孙?


    目前的他还没孙子,当然懵逼了。


    白长明还在愤愤不平:


    “朱祁镇这个玩意儿,至少让大明少活了一百年。”


    “土木堡之变,其它的影响先不说,这一战,朝中武将折损过半,直接导致大明文官集团开始压制武官。”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从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文官集团就开始一步步侵蚀皇权,等到朱由检的时候,就彻底尾大不掉了。”


    这里朱棣听的有点懵,


    不过,


    他大概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反正就是自己孙子传位传了个废物,


    这个废物直接被敌军俘虏了,


    还葬送了几十万大军。


    朱祁镇么……


    朱棣暗暗记住了这个王八蛋重孙子的名字。


    白长明继续说:


    “大明商业税太低,必须加收!”


    “还有,宗室世袭,永不降爵也是个毒瘤政策。”


    “大明后期,成千上万的宗室几乎掏空了大明国库,又收不到商业税,简直是两个恶性buff在叠加!”


    “既然大明内部没有战争了,那就让让宗室子弟往外打,建立打下来哪块地,哪块地就归他!”


    “直接告诉他们,西边有金发碧眼的妹子,南边有小麦色的豹女,我就不信大明宗室子弟们,一点兴趣都没有……”


    白长明一边剔牙,一边不屑的道:


    “从古至今,哪个朝代封王都是什么齐王晋王的,我都听腻了。”


    “什么时候也封个英吉利王、印第安王、东瀛王,那才叫本事!”


    ……


    白长明满嘴跑火车,


    用词也全是粗鄙之语。


    不过,


    他虽然说的话很粗俗,


    但其中道理却是一样的。


    朱棣默默将白长明的这些话记在心中。


    话糙理不糙,


    朱棣知道,


    白长明的这些粗鄙之语,


    远胜那些文人雅士们华丽却没用的妙句。


    ……


    白长明看着沉默不语的朱棣,哈哈大笑。


    他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笑道:


    “哈哈,四兄莫要如此害怕,愚弟给四兄开个玩笑罢了。”


    “至于愚弟刚刚所讲的话,四兄当成话本小说即可,不必当真。”


    话虽如此,


    朱棣却断然不敢轻视白长明今天的这些话。


    毕竟,


    白长明可不是普通人。


    朱棣决定,


    自己要回去好好消化消化今天的内容了。


    因此,


    他便开口与白长明告别:


    “先生,愚兄有事先行告退,咱们改日再聊。”


    白长明也不留朱棣。


    他只当是自己今天所讲,吓到了自己这位老四兄弟。


    白长明大方的表示理解。


    他摆摆手说道:


    “四兄回去好生歇息,这有些碎银钱,你也一并带回去吧。”


    之所以给朱棣钱,


    是因为,


    白长明觉得,


    自己这个乞丐朋友穷的都吃不上饭了,


    还关心国事,


    实属不易。


    这才是大明需要的老百姓!


    因此,


    感动之下,


    白长明才临时想到,把这些碎银钱拿给朱棣。


    朱棣犹豫了一下,


    还是接了过来。


    虽然他不缺钱,


    但他若不接,


    恐引起白长明的怀疑。


    “对了,今天是申月十六日吧……”


    临走之时,


    白长明突然问道。


    “是的,先生。”


    白长明撇撇嘴,看着自己简陋的午餐,忍不住叹息道:


    “唉,朝廷摆宴席,那些王公贵族又有口福喽,只可怜我这书肆小掌柜,只能吃这粗茶淡饭,哀哉,哀哉呀……”


    朝廷摆宴席?


    什么意思?


    朱棣很疑惑。


    今日既非除夕春节,


    又非良辰吉日,


    也没有什么祥瑞吉兆。


    朝廷为什么要摆筵席?


    白长明又叹息道:


    “只可惜了那位梁国公……快大难临头了。”


    梁国公?


    朱棣更懵了,


    大明目前只有一个梁国公赵德胜,可是这位梁国公是追封的。


    赵德胜早在大明建国前,就在战场上阵亡了。


    此时,


    白长明口中的“梁国公”大难临头,


    又是什么意思?


    ……


    下一刻,


    白长明悠哉悠哉的躺在摇椅上,哼着小曲,闭上了双眼。


    他要开始睡午觉了。


    朱棣见状,


    只能摇摇头,走出门去。


    ……


    (新书求鲜花!!!作者需要感知到读者的存在!!!才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