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吏部侍郎孙书同

作品:《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夏文启心中五味杂陈,眼神复杂地望向了夏文莺。


    “文莺,这个荣亲王不是一般人,咱们还是少招惹得为好!”


    “回去之后,我会一五一十,将他的言行告知给父王。”


    “从今往后,咱们要小心提防这个人了!”


    “以后你无论看上了什么人,无论要让他做驸马还是面首,大哥都答应你。”


    “唯独这个荣亲王,你不要再打他的主意了!”


    “知道了吗?”


    夏文莺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现在她的心中,已经少了许多小鹿乱撞的动心感觉。


    更多的,是想要报仇雪恨的愤怒!


    那个荣亲王见过自己最不为人知的一面,又对自己做了……


    做了那样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


    如此奇耻大辱,决不能忘!


    想到这里,夏文莺忍不住紧紧攥住了双手。


    好一个荣亲王,等着瞧吧!


    总有一天,我要让你心甘情愿,甚至跪地求饶,要我带你回夏国!


    ……


    “殿下,万岁爷正在里面与吏部侍郎交谈!”


    “您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御书房外。


    看见是宋桓来了,太监总管薛海笑意盈盈,向宋桓行了一礼。


    宋桓对薛海本就十分客气,因此每次见到宋桓,薛海也都是满面笑容。


    宋桓向薛海点了点头:“有劳薛公公进去通传一声,本王确实有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刻面见父皇!”


    薛海眉头微微一皱。


    荣亲王向来耐心稳重,每次他来到御书房面圣时,无论是因为何事,必定会在外耐心等待。


    然而他今日竟如此着急,难不成出了什么十万火急的大事?


    薛海不敢耽搁,连忙转身进去通报。


    不多时,便又转身走了出来。


    “殿下,您现在可以进去了!”


    宋桓向薛海略一点头,以示感谢。


    还未抬脚向里走,便迎面碰上了刚刚走出来的吏部侍郎,孙书同。


    自从吏部尚书孙万里落马了之后,便由孙书同暂代尚书一职。


    这个孙书同,从前只是个师出无名的平庸之辈。


    孙万里败落后,他曾几次找到上官仪,想要与上官仪攀上关系。


    但上官仪为人何其精明,自然明白如今吏部尚书之位未定,梁帝一定会暗中留意着吏部的动向。


    为了避嫌,上官仪也一直未对孙书同作出什么回应。


    后来上官仪东窗事发,孙书同急于撇清关系,便立刻投靠了二皇子宋德。


    为了鼎力支持宋德夺得储君之位,孙书同自然也需要做些什么事情,用以表示对宋德的支持。


    而他今日特意进宫,就是为了向梁帝罗列推行科举制度的坏处的。


    没想到他刚坐下没多久,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就被急于面见宋桓的梁帝给赶了出来!


    望着眼前的宋桓,孙书同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甚至,还想忍不住冷嘲热讽几句!


    “哟,这不是如今在陛下面前最得宠的荣亲王么!”


    “下官原本还纳闷,怎么不到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荣亲王便实现了断崖式的飞跃。”


    “摇身一变,从原本陛下最厌弃的皇子,变成了最受重用的荣亲王!”


    “原来,全靠在陛下面前跑的殷勤啊!”


    孙书同自以为已经坐稳了吏部尚书之位,又有宋德在背后给自己撑腰,因此在面对宋桓时,也颇有些嚣张的态度。


    然而宋桓着急面见梁帝,根本懒得搭理孙书同。


    对孙书同这一番颇具挑衅意味的话语,宋桓置若罔闻。


    甚至对孙书同本人,他更是视若无睹,只是自顾自地走入了御书房内。


    这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内心敏感的孙书同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其致命的打击!


    他出身寒门,在一群出身于氏族的朝臣当中,本就有些抬不起头来。


    可如今宋桓对他的态度,更是相当于狠狠地打他的脸!


    望着宋桓消失在御书房大门中的背影,孙书同用力握紧了双拳,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荣亲王又有什么了不起?


    等自己辅佐二皇子继承大统的那一天,一定要让这个荣亲王为他自己的傲慢而付出代价……


    宋桓步履匆匆地走入了御书房内,刚一看到梁帝,便开门见山道:“父皇!”


    “儿臣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


    “来,喝茶。”


    梁帝看上去却悠闲得很,似乎对宋桓口中“很重要的事情”并不怎么感兴趣,而是自顾自地给宋桓倒了一杯茶。


    梁帝亲自倒茶,那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宋桓惶恐,急忙站起身来,双手接过了梁帝递来的茶杯。


    “儿臣谢过父皇!”


    “坐吧!”梁帝随手指着对面的椅子,向宋桓开口道。


    他看上去心情仿佛不错,似乎刚刚解决上官仪这个心腹大患,让他的情绪变好了不少。


    但是宋桓相信,只要他听了自己禀报的消息,应该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父皇,儿臣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


    “就在刚刚,夏国世子夏文启闲来无事,邀请儿臣出去散心。”


    “结果他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将夏国的重要机密告诉了儿臣!”


    “原来这三年间,夏国王爷夏渊韬光养晦,已经组建了一支十万人众的精锐士兵。”


    “看来,夏国这是起了反心啊!”


    宋桓并没有将夏文莺的事情和盘托出,毕竟一旦牵扯上女人,事情就会变得复杂不少。


    原本以为梁帝听了自己的消息之后,一定会显示错愕震惊,紧接着震怒无比。


    没想到,梁帝却比自己想象当中要淡定得许多!


    不!


    岂止是淡定,简直是波澜不惊,没有一丝情绪的起伏!


    宋桓微微有些错愕,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父皇,您知道?”


    梁帝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淡淡地笑了。


    “是啊,朕当然知道。”


    “夏国乃是我大梁属国,夏渊的一举一动,朕当然都看在眼里!”


    “夏国再怎么折腾,也都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掀不起来什么浪花的。”


    “朕,并不担心!”


    见梁帝如此云淡风轻,宋桓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先吃萝卜淡操心了。


    想想也是,梁帝乃是一国之君,怎可能对夏国没有半点戒备之心呢?


    只是他不动声色,不显山不露水,并未表露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