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花样

作品:《种出一个强宋

    “真他娘的倒霉,明天元日,各行各业都收尾休息,就我们要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值守······”


    郑州某处驿站,一个年轻的驿卒给驿马添完草料,出马圈后随手把草料筐扔在一边,满腹牢骚。


    “焦奎,少发些牢骚吧,省点力气去铡草,咱们吃的就是这碗饭,元日值守也是分内之事,不把驿马喂饱喂肥,丢了这份营生,用什么去养活老婆孩子?”


    年长的驿卒劝道,“过了元日这天,休假的驿卒就来换班,你也能回家过年了,耐着性子熬吧。”


    驿站不同于其他行业,不能闲下来。


    得保证把驿马喂养好,还得储备各类物资,至少要确保信使的吃喝。


    焦奎愤愤道:“罗竹,你老光棍一个,自然不知道回家过年的滋味······算了,驿马的草料元日都吃不完,咱们明日再铡,今日心里不痛快,不想铡······”


    说罢去了房间。


    罗竹没说啥,捡回草料筐,放到草料房内,见草料果然如焦奎所说,便锁了草料房,去了自己房间。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焦奎忙爬起来。


    “他娘的,这么美的烫炕,老子还得出去挨冻,年三十也不得安闲,谁啊,这是急吼吼去奔丧?”


    焦奎骂骂咧咧起来,等他走到前院,罗竹早到了。


    “水、干粮!”


    两个信使跳下马,牵着马直接去马圈换马。


    这不合规矩。


    信使都是把马递给他们,然后狼吞虎咽吃喝,休息片刻,再带上水和干粮出发。


    除非是有边关急报,才会这样急切,但也是由驿卒给他们挑驿马,哪有他们自己挑的道理。


    若不是看到他俩手里牵着的马左颊印“递”字,右颊印“驿”字,焦奎差点把他们当做偷马贼。


    “慢着,你们要干什么?”


    焦奎上前拦住,怒冲冲道,“这是驿站,不是你家,哪有自己去挑马的道理?”


    “边关急报,明天必须送到京城,自然得挑选健壮快马,一路驿站都允许亲自挑,你们这儿不让挑,有什么讲究?”


    信使转头,焦奎就见到那张被风霜侵蚀的脸,紫红中带着血痕,明显是一路疾驰造成的。


    “你二人是从哪里来的?我怎么有点怀疑你们的身份。”


    焦奎不忿信使态度,心想要刁难一番,不想那信使突然拿出身份牌,冷冷道:“睁大你的狗眼看好了······”


    罗竹担心焦奎和信使嚷起来,忙上前拉住焦奎道:“二位上差自己去挑吧,我们这就为你们准备水和干粮······”


    不能和他们急眼。


    这可是往京城送的急报,要是耽误了,可没好果子吃。


    那信使还挑衅般盯着焦奎道:“你确定要知道我们二人从哪里来?”


    焦奎哪里还敢问,转身怏怏而去。


    罗竹飞快装满水和干粮。


    二人牵马出来,那信使接过水和干粮恨恨嘀咕道:“车船店脚牙,没罪也该杀······”


    二人上马,一挥马鞭,疾驰而去。


    ······


    大朝会在大庆殿举行。


    赵煦头戴通天冠,身穿红袍,十分威严,端坐于御座。


    四位镇殿将军披甲戴盔,分别站立在大庆殿四角,手持刀柄,威风凛凛。


    文武百官、各地方官员代表、各地读书人代表,及诸蕃使节、朝岁使等都入贺殿庭。


    此时千官耸列,朝仪整肃,气氛凝重。


    殿内香烟缭绕,一片肃穆景象。


    “乐起!”


    大乐令一声喝,站在殿内外的乐官开始演奏《乾安乐》。


    程序都是定死的。


    先是宰执、枢密使率领百官向皇帝朝贺,拜新年的大典,行舞蹈之礼,并多次跪拜。


    同时禁卫人员高声欢呼,声如震雷,称为“绕殿雷”。


    接着太尉代表百官祝福皇帝万寿无疆,祝福大宋繁荣昌盛。


    接下来就是各国使者朝贺。


    赵煦有些心不在焉。


    燕亥派人把清剿无忧洞的折子递上来,只是寥寥数语告诉结果,至于精彩纷呈的经过,一句也没有提。


    赵煦脑中一直在猜想,两万多人,一夜之间是如何搬运到军营中的。


    辽使胡睹衮头戴金冠,金冠后檐又尖又长,就像一张大莲叶,身穿紫金窄袍,腰带上有金玉制成的饰物。


    这是辽使专用服饰。


    胡睹衮左足直立屈膝,右膝下跪在地,两手抱拳碰右肩下拜。


    这是辽国礼仪,也是辽使拜见大宋皇帝的官方礼仪。


    很正常的朝拜,胡睹衮却玩出了花样。


    “请陛下快回国书,外臣也好回国复命!”


    这似乎与祝贺一点都不沾边。


    赵煦和章惇等重臣却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胡睹衮在腊月上旬就来到汴京,他除了朝贺外,还把辽皇的一封正式国书递给了赵煦。


    国书用词非常傲慢,充满了上位者的优越感。


    国书大意就是,西夏曾有两个国君当过辽皇的女婿,是亲戚也是好朋友。


    近来宋朝无故出兵抢土地、杀百姓、毁契约,这实在太恶劣了。


    我限你尽快辙兵,归还侵占的土地,毁掉私建的城堡,并赔款。


    乖乖听话,否则我出兵打你屁股。


    赵煦和章惇看完国书,根本不予理睬。


    回信?


    不好意思,大爷没空。


    想打就打过来,谁怕谁。


    其实辽皇也就是试探一下宋朝的态度,不想宋朝连夏辽联手都不在乎。


    这让胡睹衮很郁闷,也很震惊。


    他想试一试宋朝的底线,便假装在使馆喝多,叫骂不休,言语间对大宋朝臣和官家多有不敬。


    谁知连礼部的人也不愿意理他。


    所以他就想在大朝会闹这么一出,看赵煦的表现。


    “你回去告诉朕那皇弟,没有回书,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赵煦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胡睹衮顿时下不了台,刚要责问,就见郝随匆匆走到赵煦跟前,耳语几句。


    赵煦听后兴冲冲道:“带他进殿!”


    不久,两个信使风尘仆仆进殿。


    “小人祝官家福寿无疆,祝大宋繁荣昌盛······”


    “平身!”


    “谢官家!”


    “给朕说说,急报什么内容?”


    “官家,天都山大捷,我军活捉西贼名将嵬名阿埋、妹勒······”


    刚刚郝随就把这消息告诉赵煦,他故意这样,就是要告诉胡睹衮。


    老子不但不归还西夏土地,还要把天都山也抢来。


    “郝中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