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七国毕,九州一,登临绝巅,下一盘棋!

作品:《轮回万世:我能逆天改命卢锅巴

    天上裂出缝隙。


    于是有数千年前的神祇投影降世。


    她们为本就连年战乱的九州,带来了更加残酷的杀伐与动荡。


    而待到劫波散去。


    只余满目疮痍。


    不过幸而,短时间内。


    那天上的神圣,经此一役,算是暂时蛰伏了。


    剩下的。


    便要看看,这九州的苍生到底能否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发展到足以面对一切可能的程度。


    天周已经覆亡。


    当季秋从镐京抽身,到了赵国的疆土后。


    他感受到了神祇留下的气息。


    而且一路之上,凡有神圣留下的痕迹之处,那些城池与封地,大都已经不复存在。


    这就是神祇。


    她们自从脱离了世界之后,没有成为真正俯瞰诸界的神君,却自诩高过了众生,所以眸中只余下了对于更高层次的追求。


    地上的生灵无论是何种模样。


    在这些神圣的眼中,都不过蝼蚁而已。


    所以她们每一次神通的挥动,都会致使数之不尽的生灵横死。


    即使九州浩土无边无垠,这神祇之乱,并不会危机根本。


    可若再多来几次,这片土地也一样承受不住。


    必须...彻底杜绝。


    ...


    当季秋到了王城。


    天上有雪花,飘飘洒洒的落了下来。


    寒冷的冬季到了。


    这白衣真君察觉不到冷意,因为他的修为早已到了摒弃寒冷的程度。


    此前镐京之中,季秋执剑踏鼎而去,也只觅得了占据周天子躯壳的紫衣君一人。


    当时界外曾有数道神圣气息降临,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神祇投影,分散于各地,并不在镐京。


    正像是季秋于齐地之时,道尊李耳所说的那样。


    这些神圣投影下界的本意,本就不是为了扶持天周,而是想要将‘他们’这些动乱的苗头掐灭,然后叫九州继续沉沦下去。


    不过,作为聚拢了九鼎气数的季秋,那些神祇的所在方位,对于目前的他而言,几乎都是了如指掌。


    本来准备镇杀紫衣君投影后,便催动神通,赶赴他处,将那些其余的神祇投影也一并驱逐。


    但,当季秋到了赵国,慕然回首才发现。


    那些神祇的投影,早已是接二连三,尽数消逝。


    哪怕是气势汹汹,疑似赵脉源头的天刑君,也不例外。


    匆匆赶来的季秋,以为是夫子出手。


    可,当他看到了如河流汇入江海般的滔滔气运,从四面八方,乃至于整个赵国,秦国,最终投入到那王城深处的一道单薄身影上时。


    他才晓得。


    夫子原来并未出手。


    “大势已成啊。”


    季秋笑了笑。


    而不知何时,手握书卷的高大读书人,走到了这白衣青年的身侧。


    “你这个门人,了不得。”


    “我特地来此,就是想要拦截那天刑君。”


    “但谁能料到,却是做了一回‘看客’。”


    将之前发生的一幕,以感慨的口吻缓缓述说而出。


    迎着点点雪落,看着那好似发生一场涅槃的赵王城,季秋颔首:


    “这不是好事么。”


    “想要成为九州的人道共主,只做到之前那些,还不够。”


    他的头颅微昂,望向穹苍:


    “毕竟在那里。”


    “我们的敌人,依旧存在。”


    “其实对于她们来说,只是这点投影损失的话,恐怕只是微乎其微...”


    季秋的话语,叫夫子面色有些严峻:


    “神圣的实力,是能够横行界外,纵横诸域的。”


    “她们的投影,便能堪比九州绝巅,更何况是真身乎?”


    “说到底,我们对于她们的了解,终归还是太少了。”


    “我们甚至连她们为何不真身降临都不晓得。”


    “当年的玄商,比眼下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要更强,因此如无意外,恐怕如今的九州,也依旧不是天上神圣之敌。”


    夫子的话语沉重,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季秋沉默不语,片刻招手,只刹那间,一尊充斥着朦胧玄黄气,看上去煌煌无量的大鼎,便凭空浮现。


    这,即为九鼎合一后的山河鼎。


    它不仅是此世季秋成道的倚仗。


    同时,也是曾经玄商王聚拢四海八荒,锁住了整片九州人道气数的核心。


    掌九鼎,则握九州。


    这话说着,一点都没有虚晃的意思。


    因为此刻,季秋屹立在这王城大地上。


    可他的目光放眼所望,却是真真正正的,可以看得到这片九州的每一个角落。


    他看到了魏土瘟气消散,有阴阳家的魁首东君请来一道虚影,执一柄木杖吟唱罢了,随即叫一尊四头八臂的神影消散。


    看到了东齐三千道音传唱,道脉的执牛耳者与那蓑衣执竿的神圣老人争锋,后胜出一筹。


    也看到了北燕,南楚,陷入了烽火狼烟的神血动乱之中,有兵家之圣,墨家钜子领门徒奔走,兼济着那些陷入苦难的凡民,扫清那些旧心不死的贵胃。


    诸子百家的身影活跃着。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茫茫黑水,后重重吐出一口气:


    “魏国有古老玄商时代的大巫觋出世。”


    “但要说,最了解当年情况的...”


    “除却那人外,绝无其他!”


    季秋目光垂流,如含星辰:


    “夫子可去与阴阳一脉的魁首东君一问,那位大巫觋此刻复苏,想来应能以为助力。”


    “而我则准备就此闭关,以一身道体与九鼎相融,待到圆满大成之后,看看能否破开曾经朝歌的屏障,用九州的气数,叫曾经的那位王...醒来!”


    虽说没有指名道姓。


    但他话语之中所讲之人究竟是谁,却是母庸置疑。


    夫子闻言,顿时颔首:


    “有些事情,不用担心,我会去做。”


    “而且,若是那些神圣眼下降临,我等或许不敌,可要能再给一些缓冲时间的话...”


    握着手中记载了儒道真言的卷轴,这高大的读书人手掌慢慢捏紧:


    “我辈,会叫她们看到,什么叫做凡民之中踏出的奇迹。”


    “诸子百家从血与火的时代,一路摸索着蒙昧的黑暗,走到如今,诸脉大贤探索的道路,绽放的火花,还未曾抵达尽头。”


    “我坚信。”


    “在那尽头处,我们,会比她们要强!”


    二人交谈一二,虽危局未解,但却皆是极为自信,继而相视一笑。


    随后,季秋乘着天寒地冻,迈入王城。


    而夫子则踏着书卷离去。


    他的门徒,还在这九州大地游学,传递儒脉的学说。


    作为文道最伟大的圣贤。


    其实眼下的夫子,距离那最后一步,也仅仅只差一步而已了。


    或许眼下我们在她们眼中,还很弱小。


    可若是这个时代,还能如玄商一般,经历数千上万年。


    那么正如夫子所说的,


    在不知多么悠久的岁月之后。


    它必将超越古史,成为时至而今...


    整个九州,最为璀璨的年代!


    ...


    迈入王城,只消片刻。


    镇压了天刑君与神血动乱,于身上完成了一场蜕变的秦政,勐地从王宫睁开了眼。


    “先生!”


    他那严峻的面庞露出了一缕笑。


    即便不久之前才经历过一场恶战,此时善后头疼不已,依然是满身疲惫。


    但秦政依旧没来由的舒了口气。


    那笑,是学生在有所成就后,想要在以往的导师面前,彰显自身功绩的笑。


    这么多年下来,直到今天。


    秦政,才算是觉得,自己无愧于这一身传承,还有这一身重担了。


    因为他凭借着自己,堂堂正正抵住了压力。


    然后。


    亲自镇压了一尊神祇的投影神念!


    普天之下,数遍九州,自此刻起。


    亦是顶尖!


    收拾了下着装,这年轻帝王已有些迫不及待,随即从王宫踏出,往那气息所显源头,匆匆而去。


    待到再度显现之时,已是到了那雪压枝头,幽静清冷的太平小院之间。


    在这里,有一白衣青年一如往昔,坐于石桌。


    在他身畔,一头赤发,相较于往日变得更加成熟的玄微,则在为他斟酒。


    看着澹澹雪花落下,举起杯来的季秋眸光流转。


    倏忽之间,便瞧见了悄然而至的秦政,于是举杯笑意吟吟:


    “瞧,未来的人道共主来了。”


    说完,那潋艳的酒水荡漾,沾染上了飘飘洒洒的雪花,叫秦政有些恍忽。


    一如当年,他第一次见到季秋的时候。


    于是,秦政也忍不住笑了下,卸去了之前的重担,走到那石桌前落座,对着如今经过赵国连番动荡,已经变得愈发成熟的玄微道了声师姐,随后看向季秋:


    “先生,你说笑了。”


    坐在石凳上,秦政握着那触手微凉的杯子,自斟了杯酒。


    说起来,他还从未和先生喝过酒。


    却没想到,今日竟是先生组起的局。


    心中暗暗想到,玄衣帝王揽袖迎雪,饮下杯中酒,倒是觉得颇有一番风味,同时边听着眼前先生声音入耳:


    “如今百废待兴,神血落幕,神圣暂避,等待再度归来,天下烽火狼烟,正是千百年未有的动乱变革之局。”


    “你准备如何去做?”


    季秋眸光如炬,语气认真,对着秦政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