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汝门人,取吾法宝,燕京震动,今夕何年?!(5K1)

作品:《轮回万世:我能逆天改命卢锅巴

    长生教。


    道人内视,透明的模拟面板浮现而出。


    【季秋】


    【境界:道基后期,假丹境!】


    【功法:渡世太平经、儒道五经、庚金不灭体】


    【天赋:补天道体、七窍玲珑、风雷擎天、无漏之躯、太平道意】


    【神通:通天雷劫】


    【秘术:一法补青天】


    【武学/术法/神通:悬空武道(超凡脱俗)、太平六术(登峰造极)、神霄五雷(出神入化)、岳家枪(炉火纯青)...】


    【杂学:中级符箓(登峰造极)、初级炼丹(登峰造极)】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行与铸成补天道体所带来的感悟,如今季秋对于神霄五雷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只差最后一步,就将登峰造极,不逊于开创者。


    不仅如此,季秋为了一鼓作气,省却数十年苦功,以补天道体之便,足足吸收了上百枚上品灵石,终于是跨到了金丹之前的最后一步门槛——


    假丹!


    比如神霄门掌教李秋白,传法殿首座崔清河,便是此境,即使在有着金丹真人坐镇的传承之中,此境,也当是一方实权人物!


    到了这等境界,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声强者。


    而在此世,别的不说,起码眼下来看,季秋,已经是拥有了入局的资本。


    哪怕是金丹真人,也未尝不能掰一掰手腕!


    季秋此时,正心潮澎湃。


    而他腹部丹田处,那枚由得道基所化,此时正金华绽放的假丹,上面积蓄附着的灵气,却隐约有着些许波动。


    见此,季秋心中略有些警醒。


    这是根基虚浮的征兆。


    “这样来看,一日之内从道基初期连破两境,达到假丹道行的修行,终归还是有些勉强了。”


    “纵使是补天道体,也不能抵消其中的隐患。”


    稍稍调动了下自身的法力,细细感受着其中变化,半晌后,季秋呼出一口气,紧接着便摇了摇头,并不太过在意:


    “不过并无大碍。”


    “按照这个程度来看,再潜心修行个三年五载,我便能抹去虚浮,有证道金丹之机!”


    “那一日,不远。”


    “而在那之前...”


    想起方才被那紫霄印外的屏障震退,季秋昂首,已是重整旗鼓。


    道基中期的法力做不到,那么假丹之境呢?


    更何况,还有敖景这位传承西海血脉的真龙!


    季秋不信,自己破不开那长生教主布下的屏障!kuAiδugg


    念及至此,道人转头,看着那吞噬了数十枚道基妖晶之后,浑身散发着朦胧清光的龙女,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那股子压缩到了极致的澎湃妖力,不由暗自点头。


    这种威严与威慑力,哪怕是突破到了假丹之境,季秋的心境,都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了些许的心惊肉跳。


    可想而知,待到完成蜕变,敖景的修为,必将不会弱于他多少!


    静静的等待,未过片刻。


    当那朦胧清光渐消渐散后,有道人影从中站起了身子。


    只见敖景青蓝色的长发再度变长,已成披肩之状,质感顺滑,晶莹剔透,一双如水般的眸子微微睁开,泛着幽蓝色的微光,澄澈而明亮。


    相较于之前,她的个子又长高了不少,如今一眼望去,已是从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姑娘彻底蜕变,成长为了少女模样。


    肌若凝脂,光彩夺目,又有一种人间难见的出尘之感。


    想来若非九霄宫阙的神女,亦或是四海之中的妖类皇族出世。


    怕是绝难在这凡俗见到,第二个能拥有如此气质的少女了吧。


    敖景完成蜕变,赤足踏在这白玉铺成的宝阁地面,恰好瞅见了面前道人眸中那一闪而逝的惊艳,随后卷翘的长睫毛耸动了下,话语之中带着些愉悦:


    “我好看么?”


    比之以往的童音,声线渐渐变得婉转曲折,更添了几分悦耳动人。


    听得此声入耳,季秋轻咳一下,没有正面回答,便将其略了过去,只道:


    “先干正事吧。”


    “这长生山的留守道基和门下修者,虽是被肃清一空,但难保不会出现意外。”


    “你随我来,今日,我便要将属于我紫霄的传承,重新取走!”


    言罢,季秋目视前方,脚步迈开,便‘蹬蹬’的上楼而去。


    敖景见此,玉手一招化出一方水镜,仔细打量了片刻如今的容貌,方才撇了撇嘴,不过也没有反驳什么,紧接着便跟了上去。


    重新回到这长生宝库的顶楼。


    再看到那枚弥漫着无穷禁制与屏障的紫霄印,季秋低声一喝:


    “敖景,一起动手!”


    言罢,无穷法力聚集于季秋只掌之间,一式五雷道印结成,于旦夕之间直往这屏障轰下!


    紧随其后的少女听着道人言语,默默点头,也没有耽搁时间,修长白皙的五指捏紧成拳,随后就是一道足以排山倒海的拳劲打出!


    嘭!!


    两式神通一齐迸发,撞在这屏障之上,于偌大长生山上,响起了偌大波动!


    咔嚓,咔嚓!


    如今二人功力大进,法力如同不要钱般倾泻之下,哪怕是长生教主这尊金丹真人亲自布下的禁制,都已是抵御不住,只得破碎开来!


    当那外层屏障逐渐消退,内里紫霄印霞光越发高涨之时。


    一道似从天外传来的肃声怒喝,便陡然在这长生宝库的顶楼传出:


    “何方宵小,敢动本座留于此地之禁制?”


    “速速退去,不然待我法身亲至,当斩汝头炼汝魂,叫尔永世难得超生!”


    此声乍然听闻尽显恢弘大气,犹如天威压下,但季秋不过一个晃神,便知这不过是狐假虎威,乃长生教主昔日留下的一道神念罢了。


    晓得因果,于是道人不退反进,非但未惧,反而手臂一张,便动用紫霄法力,将那枚破开屏障露出神异的紫霄道印,直接取于手中。


    同时,季秋蕴养许久的文道念头透出体外,与那残存的神念互相斗法,边道:


    “不过是一道残念罢了,也敢这般嚣张?”


    “实话告诉于你,我乃紫霄后世门徒,前世因今日果,已尽数奉还,尔等长生教为祸一方,实在张扬,本座今日踏破汝等山门,斩八百门人,七大道基,再取走我紫霄山镇派道印,我且问你...”


    “你能如何?!”


    言罢,季秋取文道浩然正气凝聚而成的纯阳念头,以假丹神魂一起压下,未消片刻,便叫这道残留于禁制之上的神念,灰飞烟灭!


    直到此时,那余音仍旧绕梁不散,久久于这珠光宝阁之间,回荡不休。


    杀汝门人,取吾法宝!


    你待如何!


    ...


    燕京城中。


    那坐镇通天道观,细看之下身缠龙运的长须道人,一派仙风道骨,如载千年国运!


    他本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周身清气弥漫,正闭眸于仙境之中求索。


    但不知为何,片刻不到,道人本来淡然至极的面色,便陡然间难看到了极致,面上泛着铁青之色,向北而望,紧接着就是一声怒喝:


    “乳臭未干的宵小蝼蚁,安敢如此!”


    此声震耳欲聋,宛若晴天霹雳,将这被道法加固过的国师道观,都隐隐震得房檐颤动,摇摇欲坠,可见其威!


    诸多道观里的侍从、门人、弟子、执事听得此怒吼之声,一时皆是惊惧交加,念头纷动,不晓得那位镇国大真人,为何会至于此。


    “这是...出了什么事端?”


    有长生教随着教主真人前来燕京坐镇的四大执事,面面相觑。


    正待他们想要起身前去询问之时。


    只见一道黑白玄光自那道观深处,突兀冲天,一时间气机冲霄!


    见此,不过刚刚踏出门外的执事与门人们,自是当下俯首,口中颂称道:


    “掌教!”


    “国师!”


    “此去何为?”


    有长生教的执事忍不住发问。


    而回应他的,只有那玄光踏空飞去,所留下的阵阵浩荡回音:


    “尔等替我,好生坐镇燕京。”


    “待本真人千里北上,斩一宵小而归,只需片刻!”


    “不斩其,难消我心头之恨!”


    回音于偌大长生观传响。


    一时这燕京各大势力之间,不由心思各异,暗流涌动。


    幽暗的地底之下。


    形似枯槁,发丝灰白如同骷髅般的老者,睁开了散发着黑光的眸子。


    他的身畔,有着一口布满符箓,其上幽光弥漫,玄光内敛的...棺材。


    那棺材此时紧紧闭上,但其中弥漫不休,堪称恐怖至极.的死气,仅仅不过泄露一丝,就几乎能叫生人闭气,尽皆胆寒!


    此时,老者察觉到了那外界冲天的道人气息,如同乌鸦鸣叫般难听的嗓音,不由低声回荡在这疑似墓地的地方:


    “这道貌岸然的老鬼,又在鼓捣着什么东西?”


    “南燕浩荡气运,你分天时,我得地气,拒燕京而敌外,至多不过五十载,我等就能更进一步。”


    “眼下你这老鬼离了燕京,若被人有机可乘,岂非是徒增变数?”


    这如同死人一般的老者,对此自是颇为不爽。


    但,他却也没有起身。


    而是继续纹丝不动的盘坐于原地,源源不断的汲取着这处墓葬其中所蕴藏的气数。


    那老鬼既想要走,那就叫他走罢。


    反正不将此地吸干吸尽,他堂堂天下七邪道之一的傀儡宗宗主,便是枉费心机,来此一遭!


    沿着这老者盘坐的地室,一路四通八达,蜿蜒往上,赫然便见到了此地最前方,也是最为靠近地面,有着重兵把守之地。


    有一道数丈高的石碑,铭刻着文字,向着世人昭示着,此地究竟是哪里。


    只见其上,密密麻麻记载着篆字,方方正正,颇为大气。


    【始建于天佑元年】


    这是石碑最上的篆字,而天佑元年距今为止,已是数百年过去。


    天佑,那是燕太祖的题字年号,从古至今,也就只有这一个天佑!


    【燕太祖、燕高帝、燕明皇、燕真皇、燕仁皇...】


    太祖、高帝、明皇...只见南燕近千年时光里,所有曾经登基称帝,号令一方的皇权之主,皆题名于此!


    能聚拢如此之多帝王者,还是在这燕京地下,那么此地究竟是什么地方,自然不言而喻。


    大燕...皇陵!


    而这带着一口棺材的老者,口中所吸取的地气...


    当然只有这历代皇陨后,所葬下的那一口皇朝气!


    此消息细想之下,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


    若是传出去,怕是整个天下,都得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