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一层
作品:《少年歌行:从剑心冢走出的少年》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四十年间,一切都在变化,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换了三位,可那天启牌匾上的剑意依旧。
李当归跨越时间长河,隔着四十年时光,问了白羽剑仙一剑。
一瞬间。
那块天启牌匾上试问天下的剑意消失。
取而代之的,便是李当归的剑意。
他也在上面留下了一个词。
天道!
所谓天道,便是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
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寳成。夫春与秋,便同夏与冬,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为桀亡。
这,便是天道。
他的剑意或许及不上那道剑意中的广阔,以及胸怀。
但在对天地的感悟中,却是更上了一层楼。
与此同时。
谢宣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身上那股书生的气息消失了许多,更多了一点剑的锋芒,还有剑仙的锐利。
“看来谢宣兄也明悟了不少道理。”李当归轻轻笑道。
谢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身上又恢复了书生的淡然平和,他微微叹了一口气,道:“那些道理我早已听过,只是方才想通!”
“哦?什么道理?”李当归有些好奇。
“看破便是看不破啊......我自以为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是人间之最的道理,可是......”谢宣摇了摇头,苦涩一笑,“可是这些年来我都是为了行路而行路,一切都太强求,一切也都太执着了。”
曾经在剑心冢时,李当归便同他说过这样的话,他当时有些感悟,于是这两年多,他都未再出门远游,而是一直待在天启城中,既是给那书院的学生教课,也是消化他自己的感悟。
可惜这些感悟,他今次才彻底悟透。
读书易,行路难,读书难,行路易,
他恐怕要停留在天启城很长一段时间,来沉淀那些读过的书,行过的路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谢宣兄今日一悟,便胜过万里归途。”李当归贺道。
谢宣点头淡然一笑:“便借你吉言了!”
......
......
“咔嚓~~~~”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天下第一楼内温度忽然降低,空气中出凝结出了许多小冰渣,掉落到地上。
“这是......”李当归猛然转过头去。
地上,李寒衣身着一袭红衣,身上却闪烁起了蓝色的光华,薄薄的冰雾从她身上溢散出来,飘荡在空气之中,变为一层朦胧的雪霰。
那木质地板,还有那高阁青窗,甚至是那天启牌匾,全部结出了一层青霜。
“入逍遥天境了?”谢宣微微张开嘴,有些不可思议。
这剑心冢的妖孽天赋未免也太高了吧!
前一个十五岁便达剑仙之境,后一个同样的年龄也入了逍遥天境,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还差一些。”李当归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李寒衣猛地睁开双眸,拔剑而出,冰蓝色的长剑划破冰雾,顿生一股凄凉之意。
一剑挥出,剑气如潮直将楼内的雪霰一分为二。
“好凛冽的剑!”谢宣眼前一亮,赞叹道。
“醒了?”李当归笑着走了过去。
“嗯。”李寒衣收剑归鞘,俏生生地站在面前,眼眸明亮,可一下又黯淡了下来,“可惜没能入得天境。”
“也就差最后一步了,得悟剑心,便能立入逍遥。”李当归说道。
逍遥天境,逍遥天境。
一为逍遥,二为天境。
不仅要明悟天道,更要明悟本心!
李寒衣目光幽幽。“这一步很简单但又很难,有人拔剑便明悟了剑心,也有人终其一生都不得出剑的意义。”
“夸我你就点名道姓嘛,何必这么委婉。”李当归微微一笑,随后一下子认真了许多,“我虽然只是拔剑一瞬便悟了剑心,入了逍遥,可我藏剑却藏了十二载!”
有人是为天下不公而拔剑,有人是为举世无敌而拔剑,也有人是为一念生死拔剑。
但是这些人走着走着,见了太多,经历了太多,可能就忘了当初拔剑的意义。
人失去了灵魂,剑也就失去了灵魂,便再难证得逍遥之意。
“你是因何而拔剑的?”李寒衣问道。
“我啊......还记得品剑大会前一夜的剑心崖吗?”
“嗯!”李寒衣重重地点头,在剑心冢,在剑心崖,每一个夜晚她都不会忘掉。
李当归目露缅怀之色轻吟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李寒衣面色微微泛红狠狠瞪了他一眼,随后转过身去。
“???”李当归有些懵。
什么情况?
不是问他因何拔剑吗?
他拔剑的理由就是如此啊!剑如青山,他见剑便如见己,故而剑心通明,人剑合一。
“咳咳......”谢宣忽然尴尬地咳了两声,悄悄靠了过来,小声说道,“没想到李兄是如此懂风情之人,我想著一本晚来雪,专说男女之间的事,不知能否向李兄取取经?”
“男女之间?”李当归皱了皱眉。
“就是你与寒衣姑娘......”
“死书生,你再敢多说一句,我把你箱笼里的书全给劈了!”李寒衣握紧腰间的易水寒,长剑微微出鞘,一抹凛厉的寒意瞬间笼罩住这一层楼。
谢宣默默退了两步,心中默念了一声:“凶女人......”
......
第一层的考验三人都过了,而且都很轻松。
李寒衣差半步入逍遥天境,谢宣明悟了未来的行路之道,而李当归更是将考题都给撕了,强行给后人留下了自己的考题。
“先吃点东西吧。”李当归解开包裹,掏出一张糖饼,撕成了三块,递给了李寒衣和谢宣,“后面几层是幻境,估计要分开一会儿,吃饱了再上去。”
“嗯。”李寒衣接过一份,坐在李当归身边,小口地吃着。
谢宣接过另一份,孤独地坐在一边,望着天启牌匾轻声道:“难怪我悟着悟着便觉得有哪里不对,却是这试问天下四个字都没了。”
“我才懒得试问天下,便问了白羽剑仙一剑。”李当归咬了一口糖饼,甜蜜的口感还颇为好吃,“国师选的糖饼店铺倒是不错,出去后得好好问上一问。”
“赢了?”谢宣抬头。
“自然!”李当归点了点头,“这白羽剑仙的剑倒是有些威凛。”
“北离这么大,也就你敢这么说了。”谢宣摇了摇头,“当初李先生对这白玉剑仙都是赞不绝口,说他能横压北离百年。”
“可惜......百年到我这里,便过了。”李当归咂了咂嘴巴,又忽然说道,“不过他说我这剑还差了点东西!”
“差了什么东西?”李寒衣转头问道。
李当归皱起了眉头:“他没直说,只念了一句诗,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些人真是......有话就直说嘛,尽搞得神神秘秘的!”
李寒衣白了他一眼:“你不还是这样?”
“我倒是猜到了一些!”谢宣忽然插嘴道。
“哦?”李当归挑了挑眉。
谢宣认真说道:“你好好想一想,为何陈儒先生叫你剑心冢李当归,而国师也称呼你为剑仙!”
“为什么?”
“自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