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高句丽入侵辽东郡

作品:《重生三国,我建立了潘家王朝

    “可行可行!绝对可行。”


    所有内阁成员众口一词,道。


    好在四夷宾服,国内一个个割据政权,都被潘凤剿灭,天下太平无事。军费开支这一项,可以节省下来,全力进行此世纪大工程建设。


    搞一搞大基建,顺便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而且,在春秋时期,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兴修水利工程,包括人工运河。那个时候,吴国为了讨伐齐国,挖了一条人工运河——邗沟。


    华夏大地,大大小小运河,可以说星罗棋布。


    用来灌溉航运。


    如今天下大旱,河流见底,正好开挖,将其和天然河流贯通。


    “咳咳!那国库紧张咋办?”


    潘凤抛出了,审配问的那一个问题,道。


    “国库再紧张,也要干。要不,全国上到官员,下到黎民百姓,全都勒紧裤腰带,苦干加巧干,争取尽早将大运河完工!”


    沮授说道。


    “对!如此造福子子孙孙的事儿,就要大干快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辛苦我们这一代人,造福子孙后代。”


    ……


    内阁成员们,在沮授带动之下。一个个的,全都处于亢奋之中,表示捋起袖子加油干。


    “嗯!不愧是大汉内阁成员,思想觉悟都挺高的。”


    潘凤对此深表赞许,道。


    由此,整个内阁全都同意了,潘凤提出的修筑大运河方案。


    接下来。


    就要规划贯通南北大运河的,具体实施方案。


    “北起涿郡,延伸到洛阳,再从洛阳,南到余杭,中间经过青州,豫州,幽州,扬州……”


    潘凤指着地图,按照记忆之中的京杭大运河,指点江山道。https:/


    在地图上,


    潘凤笔走龙蛇,将大体运河经过路线,一一作了标注。


    “太疯狂了!”


    “我大汉帝国若有了贯通南北大动脉,可以说高枕无忧矣。”


    “这个水利工程设计,够大胆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可惜的是,此大运河工程量,实在太大了吧。”


    “即使举国之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完成。”


    ……


    一众内阁成员,都被大运河规划震撼了,心中有喜有忧。


    喜的是,大运河竣工后收益大。


    忧的是,工程量实在浩大,恐怕会拖垮大汉帝国的。


    潘凤心中也很纠结。


    以目前大汉帝国工业水平,开挖大运河只能靠人工。假如是现代,自己去蓝翔技校,学习挖掘机技术。弄十几台挖掘机,用不了一年,一切都ok。


    但现在,除了人力蛮干,别无选择,


    至于整个大运河工程,由陈登陈元龙总负责。


    而司马懿负责招募流民,将他们组织起来,发给粮食和衣物,成为工地上民工。曹操负责工程质量验收,防止有官员投机取巧,偷工减料。


    无数饥不择食的饥民,有了饭吃,还有活干,身上全都充满了干净。


    陈登负责地形勘探和测量,大运河开挖了。


    整个运河建设工地,一群人喊着号子,疯狂地劳动着,建设着。


    干得热火朝天!


    ……


    “潘丞相,东北高句丽,东川王高然佛。他派遣小弟,杀了辽东公孙康,占据辽东之地,对我大汉帝国虎视眈眈……”


    潘凤在内阁,收到了来自幽州刺史田畴一份公文。


    众所周知。


    高句丽和辽东紧挨着,是邻居。一开始,因为要对付共同敌人——大汉帝国。


    二者还和睦相处。


    后来,公孙康投靠了潘凤,投靠了大汉帝国。


    有了强硬后台!


    公孙康对高句丽,便没有了好眼色。


    而且公孙康贪婪好色,看上了高句丽一个部落首领之女,跟他起了冲突。公孙康一怒之下,竟然杀了部落首领,抢掠了部落财物和美女。


    没死部落百姓,到高句丽东川王那儿诉苦告状。


    高句丽东川王早就,觊觎辽东地盘。他以此为借口,开始对辽东公孙康大举用兵。


    仅仅三天时间,


    高句丽军队,就推平了公孙康的军队,彻底占领了他的王宫和地盘。


    公孙康被杀。


    辽东库藏,还有公孙康后宫美女,全都被高句丽东川王高然佛抢占。


    高句丽王美翻了!


    “啪!”


    潘凤浏览完公文,气得猛地往桌子上一拍。


    不管咋样,


    辽东属于大汉疆土,公孙康属于大汉帝国臣民,高句丽竟然入侵大汉帝国领土,屠杀大汉帝国臣民!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诸位,你们说怎么办?”


    潘凤环顾四周,愤愤不平道。


    “怎么办?直接出兵,灭掉高句丽。”


    “对对对!干脆发兵,将高句丽纳入大汉帝国版图!”


    ……


    内阁成员们,一个个群情激奋道。


    “潘丞相,不如派出一个使臣去高句丽,面见东川王。只要高句丽东川王,愿意做大汉附属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那也就不用劳师远征了。”


    在一片喊打喊杀声之中,唯独审配保持了冷静头脑,提出自己建议道。


    毕竟,


    东北那旮旯,苦寒之地,山高路险,不适合汉人农耕生活。而且,因为修筑大运河,财政吃紧啊。


    一旦对高句丽开战,要花很多钱的。


    “潘丞相,臣愿意提五万兵马,对高句丽王兴师问罪,荡平高句丽!”


    司马懿主动请缨,道。


    卧槽!


    司马懿可是一位军事家,阴谋家,而且寿命足够长。一旦他掌控军权,对于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一个隐患。


    总而言之,不能将军权交给司马懿。


    “仲达,你还是干好大运河工程要紧。”


    潘凤婉言谢绝司马懿,道。


    “潘丞相,要不曹某带兵,去一趟辽东!”


    曹操对潘凤说道。


    曹操名义上是大汉帝国太尉,但他不过挂个空名,调动不了一兵一将。


    呵呵!


    曹操也是一代枭雄,绝对不能让他染指兵权。


    “曹太尉,还是我亲自走一趟辽东吧。你和司马仲达,要全心全意完成大运河工程,不得有误!”


    潘凤摆摆手,道。


    曹操曹孟德,心里一阵失落。他知道,潘凤这是提防着自己,不让自己掌控兵权。


    “潘丞相,你是大汉帝国定海神针,非必要还是不要亲征!依我看来,不如让幽州刺史田畴,就近派兵攻伐高句丽。”


    沮授劝谏道。


    “好吧。”


    潘凤思虑良久,点头答应道。他让沮授,给田畴发了一个诏令。


    ……


    辽东郡辽东城。


    高银川端坐王宫大殿之上,一班将领分列两旁,不由得志得意满。他没有想到,公孙康如此弱鸡,被自己轻轻松松斩杀。


    哈哈哈!


    大汉帝国也不过如此。


    公孙康这么多年,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和美女,都入了高银川囊中。


    高银川,乃是高句丽东川王——高然佛侄子。


    攻打辽东城,吞并公孙康势力,就是高银川主意。


    假如一直这么顺利,彻底征服大汉帝国,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