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合作!楚梦汐的爱慕者!

作品:《我街溜子,漂亮老婆不肯离婚!

    “你叫什么名字?”鳝鱼面馆的老板问道。


    “李夏。”


    “小李,你的鳝鱼……连带这些泥鳅、小杂鱼什么的,我都收了。”


    老板大手一挥。


    李夏微微一笑。


    他跟这个鳝鱼面馆老板聊这么多,就是为了让他把自己的东西都收了。


    这些黄鳝泥鳅销量不怎么行,最好是有固定的销路,节约时间成本。


    鳝鱼面馆老板大致什么性格,李夏脑袋里有印象。


    所以才走进面馆吃面,和老板聊天。


    面馆老板对李夏印象很好,主要是,李夏能够发现他鳝鱼面的不足之处。


    这面馆老板就习惯琢磨改进他的鳝鱼面。


    “小李,既然你天天能捉到黄鳝,咱们就建立长期合作,以后你给我的面馆提供黄鳝。”


    “黄鳝我六毛八一斤收,其他泥鳅什么的,我六毛四一斤收。”


    面馆老板定下来价格。


    “老板,你的收购价格高了,既然是长期合作,还是按照市场价吧。”


    李夏摇了摇头,道:


    “黄鳝六毛五一斤,其他六毛一斤。”


    “好,就按你说的,咱们都不吃亏,长期合作。”


    面馆老板点点头,对李夏这年轻人很满意。


    面馆老板立马让人拿来沥水的容器,把黄鳝挑出来称重。


    黄鳝一共四十八斤,六毛五一斤,收入三十一块两毛。


    泥鳅等一些小杂鱼一共十二斤,六毛一斤,收入七块两毛。


    面馆老板把钱数好,递给李夏。


    “呐,一共是三十八块四毛,你数数。”


    李夏把钱直接塞进了裤兜里。


    面馆老板问道:“你不数一数?”


    李夏笑道:“您刚才数钱的时候我都看着呢,错不了。”


    “哈哈,好的。”面馆老板点点头,然后把李夏重新邀请到里面。


    “小李啊,现在你的黄鳝都卖完了,可以坐下来说说我的面了吧?”


    面馆老板邀请李夏坐下来,亲自泡了一杯茶,然后问道:


    “你刚才说,真正劲道的面,是吃到嘴里会弹牙。”


    李夏点点头,道:“做面您是专家,肯定知道面煮好了最好拿冷水过一下,这样可以增加面条的韧性。”


    “但您的汤底用的是高汤,如果过冷水的话,会影响面的鲜味。”


    面馆老板一拍大腿,道:“是啊,你说得没错,所以不能过冷水嘛,这不就没有改进的空间了嘛!”


    李夏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面馆老板心头一跳,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在和面的时候,打入一到两个鸡蛋,这样做出来的面,会变得更加劲道,口感更好。”


    李夏说道。


    这是后世做面条时,普遍用到的技巧。


    鸡蛋主要作为一种乳化剂,通过搅打,使得大量空气进入面粉内,形成膨大的体积。


    并且,加入鸡蛋,更加有营养。


    “面粉里加鸡蛋?”


    面馆老板还是头一次听见这种说法,不过,感觉很靠谱的样子。


    “老板,你试试就知道了,那我就先走了。”


    李夏起身告辞。


    “哎!小李,你别走……”


    面馆老板脑子还在思考,看李夏要走,想去挽留。


    可他又想马上进厨房,试验一下李夏说的新方法。


    “那小李啊,你明天要给我送黄鳝来啊,我等你!”


    “好。”


    李夏和面馆老板如此结交,是为了确保以后自己的黄鳝老板一直肯收。


    黄鳝在田里比较常见,如果卖的人多了,市场价必定会跌。


    如果李夏没有和面馆老板达成约定,以后黄鳝就更难卖了。


    李夏离开面馆,赶着驴车去了肉联厂。


    家里还有点一斤半的瘦肉,李夏要买点排骨,中午做红烧排骨吃。


    排骨是猪肉中最贵的部分。


    没有肉票一块八毛一斤。


    李夏买了两斤肋排,付了钱。


    用肋排做红烧排骨是最好的。


    因为肋排中没有太多的软骨和其他部分,制作出来的红烧排骨口感会比较好。


    而且肋排的骨头比较小,肉层比较薄,并且口感比较嫩。


    路过“永济堂”中医馆,李夏停了下来。


    里面的老中医正好送一位病人出来,然后就看见了李夏停在门口。


    老中医上下打量了李夏一番。


    中医有望诊之术,他看李夏面色红润,不像是有病,便问道:


    “请问你有什么事?”


    李夏跳下驴车,从后面拿出一个尼龙袋子,打开来。


    “您收药材吗?这是我昨天上山采的。”


    “哦?是什么药材?”


    县城就这一家中医诊所,看病的人比较多。


    病人一多,药就不够了。


    尤其是比较稀有的药材,更加紧缺。


    老中医来了兴趣,走过来,低头尼龙袋里看去。


    “咦?这是重楼?”


    老中医吃了一惊,“这么多?”


    李夏点头,道:“对,里面全部都是重楼,就这一种药材,您收吗?”


    “收!我都要了!”


    老中医看了李夏一眼,这小伙子可真是及时雨,他现在是最缺这味药。


    重楼的药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震惊,平时用的比较多。


    可这七叶一枝花还比较稀缺,收购困难。


    没想到这小伙子采来这么多!


    “小伙子,你来得太及时了!”


    “平时我五块一斤收,今天多两毛。”


    “好。”李夏自然是同意。


    老中医把两个徒弟都叫了出来,一起挑拣。


    药材单价高,所以称重的时候,不能算蛇皮袋的重量。


    重楼里的杂草也要挑干净。


    最后称得重楼十二斤,五块两毛一斤,收入六十二块四毛。


    李夏把钱收好。


    卖重楼这种珍贵药材,是真的赚钱。


    只不过,能不能寻找到,完全看运气。


    回去的时候,板车上没什么重物,所以速度快了不少。


    “吁——!”


    驴车稳稳停在门口。


    李夏打开院门,把驴子牵进去。


    柴房旁边是个猪圈,以前李夏家也养了两只小猪仔。


    可没养几天,就被李夏给霍霍了。


    李夏把猪圈收拾了一下,临时改成了驴棚。


    把车套子拿下来,驴牵进棚子里,切了一些玉米秸秆丢在猪食槽里。


    驴车低头,啃上一口,美滋滋咀嚼起来。


    两个奶团子看见李夏回来,就迈着小短腿飞奔了过去。


    李夏蹲下来,一手抓起一个,夹在腋下,让她们两个坐了一次“飞机”。


    “啊~!哈哈哈~!”


    “呜~!飞起来啦~!”


    两个小家伙兴奋的大声叫着。


    陪她们玩了一阵,李夏进厨房做午饭。


    一个小时后,午饭就做完了。


    三菜一汤,兼顾了营养和美味。


    李夏吃了碗鳝鱼面,并不是特别饿,就没和两个奶团子一起吃。


    他先盯着两个奶团子吃完午饭,因为做的饭菜太好吃,两个小家伙一不小心就吃撑,总是这样对并胃不好。


    所以,李夏不得不注意。


    李夏打包好饭菜,装进网兜里。


    两个奶团子有点犯困,李夏就先把她们哄睡着后,给楚梦汐送午饭。


    时间迟了那么几分钟,李夏快驴加鞭往纺织厂赶。


    ……


    永顺纺织厂。


    楚梦汐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没见到李夏,有点着急。


    倒不是怕李夏不给自己送午饭。


    而是担心他出了什么事。


    纺织厂维修间有个小年轻,叫伍正平,长得精神,人也不错。


    他一直是楚梦汐的爱慕者之一。


    之前,传出楚梦汐要和街溜子老公离婚的消息,伍正平就在几个女职工的帮助下,对楚梦汐展开了攻势。


    楚梦汐没有搭理,让他很失望。


    不过,他还没有放弃。


    伍正平的小叔是纺织厂食堂的厨师长,所以平时吃的伙食比较好。


    正巧,他看见楚梦汐一直在厂子门口徘徊,确定她没有吃午饭。


    伍正平连忙加快脚步,走了上去。


    ……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ntent")st()addcss("halfhidden");settiout(function(){("tips")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