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搁置的水渠

作品:《秦时夜阳王

    秦夜觉得有必要问清楚嬴政的态度,以及是否真的发现了此事。


    “母后宁愿给一个外人封侯,也不愿将大权放心交给我,加冠礼一而再的推迟,寡人等不了又一个三年。”


    嬴政缓缓开口,平静的语气中,蕴含着一抹霸道和狠决。


    三年又三年,他受够了!


    懂了,就是迫不及待了。


    嬴政估计是被嫪毐刺激到了,赵姬宁愿给一个侍人封侯,也不愿给他这个儿子一点。


    可以想象,换任何一个人来估计就直接暴走了。


    特别是昨晚,嬴政都已经放下身段和高傲,去和赵姬谈心,结果却是得到了这般结果。


    到底谁才是赵姬的儿子!


    秦夜忍不住心里吐槽,太特么离谱了,赵姬这女人真的一点脑子都没有,给嫪毐封侯就算了,深更半夜的,嫪毐进宫居然还被嬴政撞见了。


    撞见也就算了,你但凡有一点松手的意思,嬴政都不会心里不平衡。


    他一个秦国大王,在你心里的地位还不如一个侍人。


    可想而知。


    “明日朝会,臣会上奏水利一事,借此帮王上试探出众臣态度。”


    秦夜沉吟道。


    郑国这事他一直都有关注,修渠的事被停了有一段时间,因为耗费的钱财和人力太过浩瀚,饶是秦国,就算修完之后没个两三年恢复不过来。


    所以,郑国被弹劾了,被一些人指责是韩国派来的奸细,想要拖垮秦国,阻止秦国东出。


    于是,修渠的事一拖再拖,郑国从此消沉。


    嬴政已经等不及了,所有计划都得提前实施,至少,嬴政肯定不愿等到明年的加冠礼,万一要是再被推迟......


    所以,嫪毐这步棋就至关重要了。


    “郑国?”


    嬴政闻言微怔,目露思索。


    秦夜颔首道:“对,水渠的事已经搁了大半年,众臣皆以国库告紧为由,并弹劾了郑国,臣的意见是用此事来探明整个朝堂,究竟谁站在王上这边,谁又站在对立面,以此为后续做准备。”


    “先生也以为水渠之事利于秦国。”嬴政询问道。


    秦夜不置可否,“水渠固然会消耗秦国的有生力量,所需投入的钱财人力不计其数,但就从长远来看,秦国过去十几年遭遇了六次干旱,关中百姓颗粒无收,造成了一定范围的饥荒。”


    “这条水渠,西起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横贯整个关中,灌溉农田,增田扩产,往后上千年可解决秦国干旱问题,让关中成为一片沃土。”


    “这固然会损耗现阶段的国力,可只需休养两三年,便可恢复,至于所谓的疲秦之计,王上不觉得这就是一个笑话吗。”


    秦夜轻笑了一声。


    要说韩王安也是够蠢的,这疲秦之计能够提出来简直逆大天,不仅给了秦国一个郑国这样水利方面的专家,还让秦国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郑国渠无疑奠定了秦国东出的根基。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


    听完秦夜的阐述,嬴政也是微微一笑,心头的不解顿时释然。


    他并非固执之人,对水渠的看法有好有坏,或者说有些犹豫,因为耗费的东西确实太多了,让他怀疑郑国搞不好真的意图不轨。


    加上那些人的施压,就应允了搁置水渠。


    如今却是让他念头坚定下来。


    ......


    从宫里出来,已经是下午了,陪嬴政吃了个午饭,又聊了一些影密卫是事情。


    秦夜有些汗颜,最近因为惊鲵,手头上的事全搁了,才上任没多久,就这么搞,也幸亏是嬴政,换做前世他的领导,已经人生有梦各自精彩了。


    不再迟疑,立马派人将纸张和盐的事吩咐了下去,其中的制作工艺步骤被他分成了几个部分,交给不同人保管。


    这些东西暂时还不能流出秦国。


    等这些事暂时完成后,秦夜才稍微轻松了一些,看了看天色,夏天的残阳红得瘆人,如一朵绚丽的血花。


    还不等秦夜消停片刻,相府又来人了。


    “我真是个操劳的命。”秦夜摇头叹息,跟着郑武走了。


    今天估计又得食言了,每次和惊鲵说早点回去,结果每次回去都基本是深夜。


    相国府。


    吕不韦老态龙钟的跪坐在地,茶水已温。


    李斯与郑武两个年轻人恭敬的站在身后。


    一丝清凉之意滑过喉道,秦夜整个人都是精神了不少。


    “好茶!”秦夜赞不绝口。


    这话倒不假,大夏天的,这茶自带特殊功效,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还能让浑身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