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明军威武

作品:《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原先,我军火枪手暴露在草原骑兵面前,要是乱了阵营,便会被骑射冲杀。”


    “以车阵为凭依,可以阻遏胡人战马冲阵,也可以躲避胡人弓箭肆虐。”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同时也能让士兵们得以专心装填火药,不复之前面对威胁时“手足失措,虽能发枪,不暇取中”的窘境。”


    明朝军队大量使用火器,明朝不分文臣武将,对于火器作战都是十分了解。


    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在面对胡人快刀利箭之下,明军唯有大量使用火器,方能克敌制胜。


    “欲挡戎马之冲,非车壁不可;欲挫戎马之锐,非车击不可;欲逐套卫之众,非车攻不可;欲弥隙塞罅,而却戎马之不入,非车守不可;欲出塞开边,以建不世之业,非车行不可。”


    李贤更是高度评价起了战车。


    “臣之前随太上皇出征的时候,在大同曾经看过郭将军造的战车。”


    “瓦剌进攻大同的时候,郭将军就是凭借这些战车,还敢出城与瓦剌野战。”


    “臣请陛下,将郭将军之战车,在我大明军中推广!”


    见到朱祁钰肯定自己的战车之论,李贤也尽心尽力。


    李贤口中的“郭将军”,指的就是大同总兵郭登。


    作为抗击蒙古瓦剌部最前线的重镇大同,郭登这个大同总兵官,在明军中地位很高。


    如果说镇守宣府的老将杨洪排名边军第一的话,那么郭登就是边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李贤这是故意在朱祁钰面前提及郭登,希望朱祁钰可以重视这位国之长城。


    “仪鸣听令!”


    “朕命你为兵部右侍郎,战后就派人前往大同,学习郭登战车制造之法,然后会同五军都督府、兵部、工部推广全军!”


    朱祁钰的这个任命,不止是因为重视战车火器,更是为了提拔仪鸣。


    仪鸣是朱祁钰郕王府的长史,是朱祁钰的铁杆心腹。


    借口推广战车,朱祁钰把仪鸣安插进了兵部,避免于谦一家坐大。


    而原本历史上的朱祁钰,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把仪鸣给扶持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让他和于谦一起执掌兵部。


    说完之后,朱祁钰又把目光转移到了战场之上。


    虽然火炮给瓦剌人带去了伤亡,奈何可以搬上城墙的火炮太少了。


    再加上明军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还是不能和后世相比。


    朱祁钰冀望的火炮,终究只能逞一时威风,还不能完全左右战局。


    又是一阵激昂的鼓声响起,一面书写着“石”字的帅旗,向着西直门奔了过来。


    “是石大帅带人来救我们了。”


    “我们,活了!”


    被亲兵扶持着的孙镗,看见奔来的“石”字帅旗后,奋力呼叫。


    “今日,当报土木堡之仇!”


    石亨一马当先,先是射出几箭后,又舞动着一柄大刀,向着瓦剌人就冲了上去。


    石亨的大刀,所过之处,瓦剌人非死即伤。


    “杀!”


    而见到城外明军占据上风,西直门也从内缓缓的打开。


    城内涌出无数的明军,铺天盖地的向着瓦剌人杀了过去。


    “杀敌报国!”


    朱祁钰也骑在马上,挥鞭打马。


    只不过朱祁钰的身边,有着不少的禁军卫士。


    原本的郕王府卫士,已经被编入御马监麾下的腾骧四卫中,而且在白虎堂短暂学习后,他们都被委任成中下级将校。


    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为了彻底掌握宫廷防务,如今的御马监和腾骧四卫,已经全部换成了朱祁钰的亲信。


    禁军卫士,把朱祁钰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在了中间。


    “天子亲至,我等当以死报国!”


    朱祁钰率领禁军将士加入到战场之上,极大的鼓舞了明军士气。


    黄龙大旗所到之处,明军为之热血沸腾。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局胜利的天平,逐渐向着明军倾斜。


    如今的瓦剌,包围圈中的孙镗所部久攻不下,外围又有明军的生力军前来助阵。


    对于瓦剌人来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从包围明军,反过来被明军包围。


    “撤!”


    也先见到事不可为,当机立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瓦剌人退了!”


    “我们活下来了!”


    明军将士在看到瓦剌主动撤出战场后,都是兴奋的高声大叫起来。


    死而后生,逃出生天。


    “陛下万岁!”


    “大明万岁!”


    要不是朱祁钰身边有着重重护卫,说不定明军将士就会一拥而上浪,把朱祁钰好好抛起。


    “明军威武!”


    朱祁钰也借着这个机会,强化他在军中的威望。


    ……


    自从大太监王振死在了土木堡之后,太监们都变得小心翼翼,只怕稍有不慎就被外臣弹劾。


    新皇帝朱祁钰,虽然也在用朱祁镇时期留下来的太监,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培养自己的新班底。


    有鉴于此,接替王振成为内廷一号人物的金英,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金英的下面,还有一个和他资历差不多的兴安。


    而作为朱祁钰大肆提拔的成敬、郝义、善增等太监,也是开始在内廷中崭露头角。


    如此种种,都让金英感受到了压力。


    金英想要坐稳内廷第一人的位置,必须要得到皇帝朱祁钰的支持,以及下面太监们的拥护。


    “陛下,如今国难当头,我等皇室家奴,绝不能袖手旁观。”


    “奴婢近日看到宫里的内官们,个个都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奴婢以为,陛下不如让内官们,也去助大军一臂之力?”


    金英开始给太监们,争取一个将功补过和建立功勋的机会。


    “之前郝义挑选了一批精壮内官,并且编练成了报恩军,报恩军前后三次经历战阵,也立下了一些战功。”


    “朕也以为,还可以再挑选一批内官出来保家卫国。”


    对于金英,朱祁钰这个时候还是要倚重的。


    朱祁钰初登大宝,满朝文武大臣,都是朱祁镇留下来的班底。


    虽然郕王府出身的旧人中,朱祁钰也在尽力培养,不过这些人资历尚浅,根基还不稳。


    之前金英三番四次的向朱祁钰示好,让朱祁钰觉得金英可以暂时收为己用。


    只不过等到朱祁钰自己的人马成长起来以后,朱祁钰就会让金英、兴安滚蛋,好来一个腾笼换鸟之计。


    “陛下之言,奴婢深以为然。”


    金英拍起了朱祁钰的马屁。


    “内官们身为皇室家奴,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皇家的意志。”


    “若是更多的内官能够上阵杀敌,可以更加鼓舞城外驻防大军的士气。”


    金英一边说着,一边偷瞄朱祁钰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