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唐来了,大唐征服了

作品:《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东斯拉人怎么都不会想到,领地内会出现五千精锐的大唐骑兵。


    “嗖嗖嗖!!”


    还没有接触,大唐直接送上三连发的骑射。


    没有弓箭,没有盾牌,只有长矛的斯拉夫人,在大唐精骑面前不堪一击。


    此刻在东斯拉人的脑海中,除了“逃命”两个字,再也顾不上其他的东西。


    可是偏偏整个部落,被五千精骑围得水泄不通。


    顷刻间,部落里的东斯拉人露出绝望的神色。


    随着催促的号角声响起,部落的木栅栏被骑兵用马槊勾倒。


    当东斯拉人想用长矛阻拦,被压阵的同僚用弓箭射杀。


    随着木栅栏的口子越来越大,大唐精骑像滚滚黑浪一般,直接涌进部落里。


    东斯拉夫人知道,他们马上就要被入侵的恶魔杀死。


    他们明知送死,还是鼓起心里最后一点勇气,端着长矛朝骑兵们刺去。


    “噗噗!!”


    还没等骑兵们格挡,羽箭入肉的声音传了过来。


    带队的骑兵校尉王景仙笑骂着:


    “过分了啊,好歹留口汤给我们喝!”


    “哈哈......我们不是将那些娘们给你们留着嘛!”


    “哈哈......”


    王景仙狠狠吐口痰,马镫夹下马腿后,领着部队开启杀戮模式。


    本来就是个小部落,更算得上手无寸铁的那种。


    东斯拉夫人的反抗,就像蚍蜉撼树,没有对大唐精骑造成一点伤害。


    清理,毫无难度的清理!


    屠杀,一边倒的大屠杀!


    随着急促的号角声响起,部落里的骑兵加快清理的步伐。


    半个时辰后,整个部落两千多成年男人,全部被斩杀殆尽。


    如果李承乾身在此地,一定会为孙旭喊声:


    杀得好!!


    想想北边遗失的国土,将他们杀一百遍都不过分。


    等一切平静下来,看着部下期盼的眼神,孙旭冷漠的点点头。


    他心里很清楚,能跟着他一起北上,能与他一起面对未知,他们所求也就管不住的那一坨。


    如果满足不了他们的话,军队士气一定会受到影响。


    孙旭转头对王景仙吩咐道:“女人不够分,留一都人马警戒。”


    “是,将军。”


    苏定方统帅的大唐联军,一直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祸害女人时,绝对不允许几个人一起上。


    王景仙安排完后,小声问着孙旭:“将军,要不要给你也挑一个。”


    孙旭摇摇头,小声嘀咕着道:“可惜了,她们都胯真大,是个适合生养的种族啊。”


    王景仙呆愣下,原来他们将军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附和着道:“是啊将军!不过此地离大唐太遥远,如果大唐能占领此地,能开发多少良田啊!”


    孙旭拍着王景仙的肩膀,眼神中充满着欣赏。


    “景仙啊,送你一句太子说的话:


    大唐来了,大唐一定会征服它,同化它!”


    王景仙眼中露出炽热的光。跟着孙旭杀神混,他迟早也会变成杀神。


    就这样。


    孙旭领着他的五千精骑,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开始了疯狂的扫荡行动。


    他的五千骑兵,不仅仅是平原上的清道夫,更是平原上的播种机。


    十几年后的大唐骑兵再次来到此地,他们惊讶的发现,此地人口中的一半,都有着大唐人的血统。


    ......


    七夕节那天,正好碰上朝廷的大早朝,大臣们早早在大殿中等着皇帝来上朝。


    大臣们很诧异,今天皇帝走路的样子不正常,似乎一瘸一瘸的。


    几位知晓情况的大臣,脸皮不由得抽了抽,太上皇下脚没轻没重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后,忍不住暗吸一口凉气。


    太疼了。


    老不死的,下脚没轻没重。


    随着无舌例行喊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大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几位大臣一一交旨,尤其是侯君与魏征。两人关中赈灾的权利很大,如果不第一时间交旨,容易引起误会。


    等大臣弄完后,长孙无忌站出来道:


    “陛下,六大世家家主仰慕陛下的文治武功,愿意为关中百姓捐两百万石粮食。陛下的英明神武,是关中百姓之幸,是大唐百姓之幸啊!”


    长孙无忌的话音一落,大殿内静寂无声,随即又变得嘈杂起来。


    晓得内情的大臣们,心里疯狂吐槽着:


    不要脸,太不要脸了。


    不要因为陛下是小舅子,就能随意的拍马屁。


    李世民一脸舒爽!


    顿时觉得屁股一点也不疼了。


    李世民右手摸着龙椅把手上的黄金龙头,心里舒服得像喝了蜜汁一般。


    不可一世的世家,还是低下他高昂的头颅。


    可惜啊,啥时候弄个世家女进宫,那样的话就完美了。


    李世民咳嗽一声,起身谦虚了几句。


    “几位爱卿在关中洪水来临后,主动请缨、挺身而出,朕心甚慰啊。


    来人拟旨,赏房玄龄、魏征等人纪念金币百枚。”


    房玄龄为首的几位大臣,连忙出列谢恩。


    此时李承乾没有参加朝会,否则一定会在心里骂李世民败家。


    专门为他铸造的纪念金币,光币值一枚抵万金,百枚折算下来的话就是一千贯。


    更别提它的收藏价值。


    李世民挺爱显摆的,他直接令掌管内库的太监,将几小盒子金币送上大殿。


    图案上栩栩如生的肖像,让人一眼就认出是大唐天子李世民。


    看着其他大臣羡慕的目光,李世民觉得有必要时不时发点出去。


    反正高明一次性送了他上万枚。


    等时间差不多,李世民站起身来,痛心疾首道:


    “朕昨天去泾阳县视察,走访百姓后发现一个大问题。”


    李世民也是有些狗,他故意话只说了一半。


    大殿中的房玄龄、魏征等人一头雾水,陛下又弄什么幺蛾子。


    李世民看着一头雾水的大臣,他心里暗爽。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均对农桑之事异常重视。只是让人很诧异,如此重要之事,除了本《农学》外,为何再无与农桑相关的书籍?”


    说完后,李世民颇为期待的看向他的大臣。


    果不其然,台阶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露出惊愕的神情。


    司农寺少卿窦静连忙出列躬身道:


    “圣明不过陛下,司农寺负责大唐农桑,微臣散朝后立即找人编撰农书。”


    李世民一脸舒爽点着头。


    随着一件件事情处理掉,马上进入外邦小国使臣觐见的环节。


    随着无舌的声音落下,吐蕃使臣立即站出来道:


    “参见大唐陛下,我王送延年益寿仙丹一盒,祝大唐陛下福如东海,万寿无疆!”


    李世民“噌”的站起来,眼神中散发出炽热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