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给李清照的名分

作品:《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王霖潘金莲

    呼延灼去了伏虎军中,亲眼目睹了伏虎军军容之严整,战力之强悍,心中更为震撼。


    尤其是一万武装到牙齿的伏虎铁骑。


    人手四匹战马的配置,连大宋禁军精锐的西军都不曾有。


    但呼延灼没想到刚成军不久的伏虎铁骑竟拥有数万良马。


    十万大军,一万伏虎铁骑,这样的鼎盛军力,已经足以追平西军了。


    军马的操演大权依旧牢牢掌握在岳飞手上,青州政务的处理以花荣为主,通判巩固为辅,王霖依旧是个甩手掌柜。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一支新军要想操演成型且形成战斗力,这需要时间。


    而要供养这么大的一支庞大兵马,他需要大量的钱财物资和粮食作为支撑,这也需要时间。


    慕容彦达留下的那些银子,光在一万伏虎铁骑身上就消耗小半。


    他所管辖的六州之地人口才不足二百万,地盘虽大,但所得赋税有限。


    完全指望朝廷供给压根就是痴人说梦,当下的大宋朝廷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银钱来供养伏虎军了。


    光是西军,就已经让大宋举步维艰了。


    所以,对于王霖来说,在海外营运贸易的慕容婉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孟玉楼虽然也是经商的一把好手,但无论是大局观还是手段,都与慕容婉儿不在一个层次上。


    王霖再三斟酌,已经生出与慕容氏合作共建渤海商号的念头。


    生意交给慕容婉儿,聚精会神赚钱。


    他需要大把大把的银钱,堆积成山的粮草,更为先进的军械装备,这些都需要花钱。


    没有钱,备战就是一句空话。


    莱州青州一线的金银矿藏储备丰富,可惜这些都被大宋朝廷统管,王霖很难从中分一杯羹去,除非他现在就造大宋朝廷的反。


    因此,王霖这两天躲在府中闭门不出,想得都是该如何赚钱的点子。


    实话讲,与很多穿越者热衷于研制玻璃水泥、改良火器火炮、甚至推动蒸汽工业时代的提前到来相比,王霖显得更务实。


    他终归不是一個技术型的工科男。


    不要说他对上述划时代的机器产物的技术原理一窍不通,就是给他一张现成的图纸,他自问也造不出蒸汽机或者飞机大炮来。


    主要是没有时间种田慢慢发展了。


    金人即将全面入侵,战争一旦打响,他就算是造出一两门火炮来又能如何?根本也改变不了大局。


    正因如此,他留在孟玉楼房中的时间无形中就多了起来。


    他偶尔会有些务实的贴近这个时代的商业新构想,他需要有人讨论。


    孟玉楼出身商贾之家,自小见多了商贾买卖之事,有些细节上还是能给予王霖一些新思路的。


    其实在孟玉楼看来,家里已经很有钱了。


    由王家商号改组而来的渤海商号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在她心里觉得,王家目前累积的财富足够子孙几代人吃喝不愁了。


    她又怎知王霖需要供养的是一支庞大军队,朝廷不靠谱,需要自己倒贴钱。


    她只是一个活得很现实的小女人。


    没有什么雄心大志,也不懂琴棋书画,只要能帮家里赚点钱,再给夫君生儿育女,她就心满意足了。


    但王霖这么一直留在她房中不走,她固然欢喜,心中却渐不安。


    毕竟家中姐妹这么多,这样难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当然,至少至目前为止,王霖的后宅还是一片和谐。


    现有的几个女人都是极聪慧的主儿,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把持着一个应有的分寸。


    实际与大宋权贵相比,王霖的后宅根本也不算什么。


    而府中美女如云,如潘金莲身边的庞春梅、李萍儿,韩嫣身边的倚翠司琴,都还处子之身,府中使女中被王霖收房的,至今也不过是一个阎惜娇。


    ……


    李清照在府中住了几日,就主动提出来要离开青州去她的老家——济南府。


    韩嫣再三劝她留下都无济于事,李清照的态度也甚坚决。


    韩嫣知道李清照其实不是不想留在王家,而是有心结,担心授人口实。


    本来很多人过去就分说她与王霖有私情,如今她与赵明诚和离,若是长期无名无分留在王家,肯定会遭人背后议论。


    韩嫣也打听到李清照的老家济南府已经没有任何亲眷可以投靠了,她孤身一人去济南,靠什么过活?


    迟早也是一条死路。


    韩嫣觉得放她离去,于心不忍。


    于是韩嫣就让王霖去劝。


    听了韩嫣的话,王霖居然有些惊讶:“易安居士在我们府上吗?”


    韩嫣柳眉一簇:“夫君,你不知吗?赵明诚前两日串通小妾将清照姐姐撵出家门,还写下了和离书,我见她无家可归,就带她来了府中暂住。”


    “赵明诚居然如此可恶?”王霖怒道:“欠收拾的东西!当什么县丞,让他来府上烧火!”


    “夫君,先不说赵明诚了,清照姐姐在府上呆不住,她要孤身一人去济南府,可又无亲可投,去了她一个柔弱女子怎么过活?”


    “那就留在咱们家呗,或者从城中给她买座宅子另住也成。”


    韩嫣拉起王霖的手来:“清照姐姐之所以要走,主要是因为怕人背后生出闲话,至于买宅子另住就更不妥了,人家岂不会更说她是你置的外宅?”


    王霖苦笑:“这左右都不是,可就难做了。”


    韩嫣将身子慢慢依偎进王霖的怀抱,轻道:“夫君,清照姐姐一代才女,旷古绝今,境遇也实在是令人可怜,我看不如让她留在府上,日后也好教咱们孩子识文断字,吟诗作赋。”


    “我不反对啊。”


    韩嫣轻咳两声:“夫君你是在与妾身装傻吗?”


    ……


    侍女兰儿站在房中望着一脸落寞的李清照欲言又止。


    她有心想劝李清照不要离开青州,别拒绝王府的照拂,但又张不开嘴。


    毕竟李清照刚与赵明诚和离,若让她改嫁王霖为妾,她如此心高气傲,焉能同意。


    门被轻轻敲响,兰儿推开门见是王霖,大喜过望。


    立即跪倒在地:“兰儿见过使君。娘子,使君来了呀!”


    李清照玉面清瘦。


    这两日因为心情哀伤,更加神伤削骨。


    她起身向王霖一福道:“清照见过使君。”


    “见过易安先生。”


    王霖笑笑,瞥兰儿一眼:“兰儿姑娘,我有几句话想要跟易安先生单独谈谈,可以吗?”


    “可以的!可以的!”兰儿急匆匆就退出门去,为两人将门关紧。


    以她如今处境,孤男寡女独处一室,尽管以李清照的洒脱也难免有些尴尬。


    她定了定心神,眸光轻柔望着王霖,静静道:“使君有话请讲。”


    “我听夫人讲,先生意欲独往济南府去,我觉不妥。你们李家在原籍已无亲眷可投,你一介女流,去了济南如何过活?”


    李清照黯然,旋即淡笑:“清照有手有脚,总不至于饿死吧?”


    “既然先生可自食其力,留在青州不是一样的吗?”


    “青州伤心地,清照实在不愿久留。”


    “况且,清照如今为弃妇,若长期留在使君府上,其实连累使君清誉,实在不是清照本心所愿。”


    “一些流言蜚语,先生何必在意?”


    王霖笑笑:“若是先生实在是畏惧人言,那我便给先生一个名分如何?”


    李清照瞬时满面涨红。


    她良久才道:“使君这般……让清照怎么说呢?使君府上家眷甚多了,清照……容颜粗鄙,实在不堪使君厚爱,请恕清照不能从命!”


    “若是使君觉得清照如今无家可归,又刚被弃之,就生出轻薄之意,或想利用权势强自纳我进门,清照断然是宁死不从的。”


    兰儿在门外偷听,听李清照这般作答,急得只搓手,她心道:娘子啊娘子,既然使君对你有意,你又何必这般推三阻四的,跟了使君有啥不好的呀?!尒説书网


    王霖苦笑,知道李清照会错了意。


    便赶紧解释道:“我虽然甚是仰慕先生,但还不至于这般无礼,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作出这种无耻的勾当来。”


    “我意啊,我这渤海郡公府上还缺个教化礼仪、掌史典籍的女官,若先生不反对,自今日起,你便为我开府的从九品尚议博士如何?同时可兼管青州官学事宜,日后我家小孩也都教给先生来管教了。”


    李清照先是愕然,旋即有些欢喜。


    若是充为掌管文化教学的女官那自然是极好的了。


    她既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渤海郡公府上,又可以发挥一身所学,何乐而不为?


    她旋即意识到自己前番会错了意,又想起王霖说的那句“我虽然甚为仰慕先生”,双颊生霞,红得像两枚熟透的苹果。


    微微垂下头去。


    王霖见她虽没开口应允,却也没有反对,便知她有些不好意思,就轻笑一声,转身就走。


    王霖的安排倒是让韩嫣都很意外,又极欢喜。


    作为李清照的拥趸铁杆粉丝,为了解决李清照的名分问题,韩嫣其实并不排斥王霖纳李清照为妾的。


    可充为女官显然更妥当。


    保全了李清照的名声,也不至于给朝中那些言官留下构陷王霖私德不修的把柄,谁也挑不出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