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上门女婿

作品:《诸天之开局小行星撞地球

    阿珍的父亲叫陆启华,土生土长的港岛人,港大硕士毕业,今年48岁。


    嗯,跟王宇年纪差不多大。


    陆启华经历过四大探长时代,也见识过七十年代的港岛股灾,楼灾。并在股灾中大胆抄底,搏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便开始开汽水厂,制衣厂,慢慢生意越做越大。


    八年前,陆启华借着华人商会的发展,跟风在大陆也投资了两家工厂,还是他的老本行。


    之后便飞速发展,目前资产近亿,这座别墅正是他去年才花了近四千万港币买入的。这年头的千万豪宅,再过二十年能翻二十倍。


    阿珍的妈妈叫孙美琪,跟陆启华同岁,俩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跟陆启华结婚,之后两人共同奋斗,共同奋斗近二十年,才打拼下这份家业。


    这两口子一直想要个儿子继承家业,奈何无论如何努力,也只有阿珍这一个女儿。


    难免有些骄纵,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大胆。陆珍珍就是阿珍的大名,在这个家里几乎是说一不二,非常任性。


    陆启华和孙美琪看着此刻坐在王宇身边,做小鸟依人状的女儿,不禁感叹,这哪还是那个蛮横任性的女儿哟!


    “阿宇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啊?”一阵寒暄过后,孙美琪开始晸审。


    “伯母,我家里人都不在了,我在洛杉矶的社会福利院长大的。不过,那里的生活不是很好,我十四岁就出来自力更生了。”


    “可怜的孩子,你跟阿珍怎么认识的啊?”


    “哦,我和阿珍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伯母你不知道,我追了阿珍很久才追到的,好辛苦的。”王宇一本正经地说瞎话,阿珍羞得悄悄在他腰上拧了一把。


    “阿珍的脾气任性了点,喜欢胡闹,阿宇你别介意啊!”王美琪自然知道自家女儿的脾性,深信不疑。


    “还好啦,我俩现在很合拍。这次来见伯父伯母,也是我俩商量好了,该为将来规划一下了。”


    “这个先不着急,先吃饭吧,吃完饭再接着聊。”陆启华还想再多聊聊,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一下这个小伙子,抢在孙美琪前面开了口。


    孙美琪看着这个小伙子,满意的不得了。长得帅不说,谈吐自然大方,一脸正气,不卑不亢的态度,还小小幽默了一把,都让她越看越欢喜。


    但是既然一家之主开了口,她自然不好反驳。


    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四人上桌后,陆启华问道:“阿宇,你喜欢喝什么酒?”


    “我平常很少喝酒,但今天可以陪伯父小酌几杯,主要还是看伯父的喜好。”王宇才不会承认这句话是跟张老师学的。


    “那就开瓶红酒吧,大家都可以喝点。”陆启华说道。


    陆家的规矩没有豪门那么严厉,饭桌上阿珍叽叽喳喳不停地夸赞王宇,像极了一个卖弄宝贝的孩子。


    陆启华也问王宇两句话,王宇都是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后,才从容回答。餐桌礼仪还是基本能做到的,咱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年轻。


    饭后,母女二人上楼说悄悄话去了,陆启华和王宇坐在了沙发上,继续刚才的话题。


    “阿宇,你刚才说港岛回归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这个判断是怎么来的?”


    “伯父您想,内地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十亿,这个市场有多么巨大!这些年内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有目共睹,所有的大型企业都把目光瞄准了内地这块大蛋糕。


    伯父您在内地也有两座工厂,可以说您也算搭上了顺风车,这就占有先天优势。只要站在了风口之上,那怕跟在人后喝口汤,都能让伯父您的身家翻一番。


    最最关键的是,我仔细研究过庄世楷这个人的生平。此人眼光独到,布局之深远非一般人可比,伯父您现在加入的华人商会,正是此人牵头一手缔造的,依我看其目的不外乎支持港岛的华商对抗英资,帮助内地发展经济,为港岛回归打下牢固的基础。


    跟着庄世楷的人不管是经商,还是仕途,都非常顺利。他提拔的手下覆盖警队各个部门,他已经完全掌控了港岛警队。我建议伯父您紧跟此人脚步,只要不掉队,将来混个太平绅士还是有希望的。


    以庄世楷的眼光和手段,怎么可能让港岛在回归后走下坡路呢。内地正府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东方明珠蒙尘不是吗?


    那可是一个国家啊!比硬锅还要强大的国家啊!没道理硬锅佬能做到的,咱们绵延五千年的华夏人做不到,要知道咱们华夏人可比硬锅佬聪明多了。“


    这一番长篇大论令陆启华对他刮目相看,他没想到王宇会从这样一个角度分析出了这个结果。


    他也曾仔细研究过港岛的未来,这时期的港岛商人大多会这样做,都害怕自己辛苦半辈子的成果,在回归后化为乌有,大幅缩水都能让他们心疼死。


    不过陆启华的研究,大多是从各种数据去推测的,这是学院派的思维习惯,他们相信数字不会骗人。


    他还没想过从人文的角度去推测,这让他突然想明白了一点,数据可是人创造出来的。


    “阿宇你的想法角度很新奇,令我大受启发。这次你来港岛有什么打算?”


    “我本来是想回来看看自己的家乡,追寻一下根之所在,没想到遇上了阿珍。所以我的计划需要改变一下,具体的我还没想好。等我考虑清楚之后,一定告诉伯父。”


    “很好,年轻人不急不躁,做事有条不紊,很稳重。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毛躁多了。”


    “伯父过奖了,能白手创下这一番家业,您和伯母也是经历了不少风雨,不容易啊。”


    “是啊,真的很不容易。也就是最近几年,如你所说一般,跟在别人身后,搭上了顺风车,这才有了一番成就。之前还是勉强糊口而已,不值一提。”


    “所以说,伯父还需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再更上一层楼啊!”


    “哦~~你有什么建议吗?”陆启华来了兴趣。


    “那要看伯父您想做到哪一步了!”